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不同环境污染载体的磁学研究及其应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磁学因其快速、经济以及对样品破坏性小的优点,逐渐在现代环境污染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对象也扩展到土壤、降尘、植物和沉积物等污染载体.为了探讨现代污染中环境磁学的应用,回顾了环境磁学应用于环境污染研究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内外基于不同污染载体的环境磁学研究成果,并对土壤、降尘、植物和沉积物在环境磁学研究中的特点及局限进行了初步探讨.除了反映污染分布外,各污染物载体的磁学应用各有侧重:土壤分布广泛,并可以用于反映中长期污染历史;降尘可用于监测短期污染变化;植物的磁学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率的污染分布图,且更为经济;沉积物稳定沉积以及受外界干扰较小,有助于污染历史的研究.不过,磁背景值的区分,人类活动对污染载体磁信息干扰等问题也需要得到关注.并认为,在未来的环境磁学发展方向中,应该努力挖掘现有参数的新意义,探索新的环境磁学参数,深入探讨磁性响应机理,同时运用不同污染物载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钢铁厂周围不同污染介质的磁学性质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通过钢铁厂周围不同污染介质的磁学性质研究,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有效监测,本文系统地采集了河北兴隆和湖南娄底两个钢铁厂周围的树皮和草表面的飞灰、土壤及不同树种的年轮样品.其中前三者用来反映现今污染源,而树木年轮用来追踪长时间尺度的污染历史.通过综合岩石磁学实验分析(包括热磁曲线、磁滞性质和低温实验等)、电子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X)以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钢铁厂周围现今污染源中的主要粗颗粒磁性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和纯铁.其中8~50 μm的球形磁铁矿颗粒和呈棱角状的铁颗粒是钢铁厂污染物的特征磁性矿物.对不同树种来说,其中香樟树和枫树树木年轮中的磁性矿物以顺磁性物质为主, 不适合用于环境磁学的污染监测.而柳树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与现今污染源的磁性矿物相符.以上研究表明多参数岩石磁学测量并辅以微观分析等手段,可以精确地提取磁性矿物的种类及粒度特征, 判别重工业区污染源,为应用磁学方法来监测环境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岩石或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受到所含矿物的种类、粒径、形状、相互作用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岩石磁学实验很难定量解耦这些参数的影响.本文从微磁模拟与岩石磁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定量分析矿物磁学特征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微磁模拟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就矿物磁信息记录的物性影响和化学改造两个基本问题,总结了微磁模拟在岩石磁学领域的应用特色.最后对微磁模拟在岩石磁学中的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以上讨论指出微磁模拟在地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加深了我们对地质过程中矿物磁学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97全国古地磁学、环境磁学与岩石磁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了这次会议.来自全国35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生产部门6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篇,有28位代表就30个专题作了学术报告,内容丰富,涉及构造磁学、磁性地层学、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土壤磁学及测磁仪器和实验方法等.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上述领域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其中,中国黄土低温剩磁测量与热磁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南方海相石灰岩的岩石磁学研究、南黄海冰消期以来环境磁…  相似文献   

5.
岩石的磁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岩石磁学是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的基础,正确认识岩石的磁学性质对获得可靠的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记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较详细综述了自然界学了性矿物的晶体化学结构,主要磁学性质以及鉴定特征,并讨论了它们的磁学性质在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土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由于不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差异显著,导致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磁性变化机制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域的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学特性及变化机制展开深入研究.选取关中盆地西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HSS)进行详细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主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城市大气降尘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环境磁学方法研究了兰州市区及对照点大气自然降尘的磁学特征. 结果表明, 兰州市大气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较高, 主要含有磁铁矿, 并伴有少量磁赤铁矿和赤铁矿, 磁性矿物为准单畴颗粒; 兰州市自然粉尘背景值较高, 但市区污染物以人为源为主, 尤其在冬季采暖期间; 在春、夏季节, 兰州市的污染仍以人为源为主, 与通常认为兰州市污染冬季以燃煤为主, 春、夏季以粉尘为主的模式有较大差异. 近年来, 兰州市空气污染防治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空气质量有了较大改善, 冬季污染在逐年减轻, 而夏季污染变化不大. 环境磁学作为一种简单、快速且无破坏性的研究手段, 可以为城市污染源研究及城市污染防治研究提供许多极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杭州城区土壤的磁性与磁性矿物学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杭州城区四个不同功能区块土壤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测定,结果表明城市土壤的磁化率平均值为128×10-8m3·kg-1,频率磁化率平均值3.6%(样品数=182),城市土壤呈现明显的磁性增强. 城市土壤的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表明城市土壤磁性增强明显区别于自然成土过程引起的以超顺磁性(SP)颗粒为主的表土磁性增强机理. 统计分析表明,城市土壤磁化率与软剩磁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呈显著直线正相关,说明亚铁磁性矿物是城市土壤剩余磁性的主要载体. 综合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热磁曲线、磁滞回线等岩石磁学测定和SEM/EDX分析,城市土壤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磁性矿物以假单畴-多畴(PSD-MD)颗粒存在,粒度明显大于成土过程形成的磁性颗粒,这些磁性颗粒主要来自燃料燃烧、汽车尾气等环境污染物. 因此,城市土壤磁测可作为城市土壤污染监测、污染空间分布和污染物来源判断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天然有机质及其在地表环境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天然有机质是地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重要化学组分,分布广泛.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表明:它在地表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生态系统的各个重要环节密切相关,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因此,天然有机质不仅是生物地球化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环境污染的评价、预测和治理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是目前环境质量、毒理学、环境立法和管理研究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主要以陆地地表淡水湖泊与河流水环境为例,对天然有机质的来源、化学结构、循环特征,与养分循环的耦合关系,对有毒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和毒性影响机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针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重要环境问题,阐述当前应该采取的研究思路和存在的主要科学内容,并对现代有机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断层岩的物理、化学及结构特征是直接了解断层活动特性、形变环境、破裂摩擦机制等地震学特性,评价地震危险性与认识地震物理化学行为的最基本证据.本文对断层岩磁学研究这一岩石磁学与地震学交叉新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论述.已有研究表明,断层岩的磁学研究能够为断层区域应力环境及应变历史、断层带温度状态、热事件及热历史、断层活动历...  相似文献   

11.
环境磁学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环境磁学是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边缘学科。它主要应用岩石和矿磁学研究磁性颗粒的搬运、沉积以及转化受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环境变化影响的过程。近年来,环境磁学已提供了大量有关全球变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等重要资料,其研究范畴迅速扩展,已成为当今地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2.
福州盆地位于海陆过渡地带,在海陆变迁过程中,沉积物记录了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是揭示沉积特征对环境变化响应过程及模式的理想区域.本文选择位于福州盆地的FZ5钻孔进行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和古地磁学方面的研究,以期阐明该区域沉积物磁学性质对陆源碎屑输入、海平面变化和成岩作用的响应.岩石磁学结果表明钻孔沉积物以低矫顽力的亚铁磁性矿物为主体,但是在不同的环境变化阶段,磁性矿物的类型有较大变化.在9~3 cal. ka BP的海侵过程中,沉积物中以磁铁矿为主体,存在菱铁矿和铁硫化物等还原性矿物.硫化作用使细粒磁铁矿溶解形成胶黄铁矿和黄铁矿,其峰面随碎屑磁性矿物的浓度变化而迁移.但硫化作用没有完全消除磁铁矿携带的特征剩磁和陆源碎屑输入量以及海平面升降对该阶段沉积物磁性的控制.在~3 cal. ka BP以来随着海平面下降、沉积环境向陆相氧化环境转化,虽然早期还原作用仍然存在,但后期氧化作用使磁性矿物向高矫顽力的赤铁矿等矿物转变,氧化作用基本扰乱了磁铁矿携带的剩磁.沉积及其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发生在约~8.2、~7.7、~7.5、~2.7、~1.5、~0.5 cal. ka BP六次强烈的古氧化界面反映了福州盆地当时异常干旱或湿热的气候事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磁法勘探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志宁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299-307
简要概述了我国磁法勘探50年来的研究与进展,主要包括:地面、航空与海洋磁测工作,磁力仪研制与生产,磁异常处理与转换技术,磁异常解释理论与方法,岩石磁性研究,磁法勘探在基础地质研究、固体矿产勘查、油气勘查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磁观测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文耀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217-230
简述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地磁观测研究的发展概况,内容包括我国地磁台站建设、地球主磁场测量与研究、变化磁场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制、地磁变化与地震、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的关系以及宇宙磁学.  相似文献   

15.
敖红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4):1029-1039
以热磁分析为主,对中国北方泥河湾盆地更新世河湖相地层中灰绿色粉砂和灰黄色粉砂/细砂两种典型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有效确定了这两类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种类、粒度特征以及加热过程中磁性矿物的变化过程和产物,并对其包含的古环境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灰绿色粉砂样品主要含有磁铁矿和赤铁矿两种磁性矿物,磁性相对较弱,颗粒相对较细;灰黄色粉砂/细砂主要含有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磁性相对较强,颗粒相对较粗.在氩气环境中经700℃加热处理后,这两种沉积物中的绿泥石都分解,并生成超细粒(处于超顺磁和单畴颗粒区间)的磁铁矿,导致磁化率大幅升高.因此泥河湾盆地沉积物的热磁特征可以用来检测样品中绿泥石的相对含量,进而反映该地区化学风化作用强度的变化.此外,灰绿色粉砂样品中绿泥石含量比灰黄色粉砂/细砂样品的含量高,在氩气中加热后,磁化率升高幅度也较高,可能反映了化学风化相对较弱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红土的磁性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中国东部红土剖面的环境磁学参数(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测量,获得了红土剖面磁性矿物浓度、粒度和类型等特性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以及红土经连二亚硫酸钠一柠檬酸钠一重碳酸钠溶液(DCB)处理后的磁性参数变化.根据红土剖面环境磁学参数及其磁参数比值的变化可将红土分为3个层段,各层段的磁性矿物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证实了红土剖面中的磁性载体主要是磁赤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并分离出了球粒状磁颗粒.认为红土磁性矿物的数量、粒度、类型等的变异指示了其形成时的环境特征,其频率磁化率和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指示了红土成壤化作用的强弱,可作为在红壤区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铁硫化物在古地磁学和环境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铁硫化物在古地磁学研究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亚铁磁性铁硫化物的磁性特征,概述了沉积物中铁硫化物在古在磁学和环境磁学的应用前景,探讨了铁硫化物学剩磁(CRM)记录地球磁场的可靠性,并结合最新成果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Reliable measurements of the magnetic fields of Jupiter and Mercury have been obtained recently. Convection appears to be the most probable origin of Jovian and Hermaean magnetism as well as of geomagnetism. The similarity of the dynamo mechanism in the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re of these planets offers opportunities for comparing different hypotheses and testing theoretical models. I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realized magnetic field reaches a maximum amplitu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ynamical constraints of nearly geostrophic motion and the condition for dynamo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