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正> ARS自动记录系统是我所研制的一套先进的自动记录装置。它具有性能稳定、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和灵活方便等优点。它避免了人工读数、人工记录及人工送数等工作环节,并避免了在这些工作环节中产生的人为的错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航测加密的工作效率。但对于加密生产来说,仅自动记录坐标数据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对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面,如数据的精度、数据中粗差的及时发现与及时修改等,更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ARS自动记录系统的中心处理机IBM-PC/XT微机上,开发了SPOLA(A  相似文献   

2.
<正> 特征ARS自动记录系统是我所航测室在IBM-PC/XT机上最新研制的微机控制系统。用于连接各种坐标仪解决由操作员记录和键入数据所带来的粗差,减轻劳动,提高了作业效率。ARS系统采用了全屏幕编辑功能,任意删除和修改屏幕上已观测的点,并把数据自动记录在软盘上。便于保存和提供随后计算使用。具有易开发,可靠性高,安装方便等特点。用户  相似文献   

3.
吴玉华 《测绘科学》2019,44(8):199-200
<正>编前语1989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航测仪器部面临着体制上的重大选择,1989年3月30日,整个部门实现了由公益性到企业化的变革,这一走就是30年。1形势所需体制诞生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航测装备90%依赖进口,作为航测专业科班出身的刘先林发现,进口航测仪器既贵又难用,于是下决心自己设计更新。这  相似文献   

4.
基于航测遥感影像控制点资料建库和生产应用经验,本文对航测遥感影像控制点建库数据源内容、命名和更新,生产应用系统功能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子调绘系统的概况,电子调绘系统的作业流程,通过电子调绘系统在1∶10000DLG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测试,阐述了传统调绘方法与航测数字化已不相适应,新的调绘方式在DLG数据更新中发挥的优势及作用,阐明了数字化调绘是今后航测外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子调绘系统的概况,电子调绘系统的作业流程,通过电子调绘系统在1:10000DLG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测试,阐述了传统调绘方法与航测数字化已不相适应,新的调绘方式在DLG数据更新中发挥的优势及作用,阐明了数字化调绘是今后航测外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论述计算机在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外业中应用的情况,以及利用计算机所具备的优势,并阐明了利用计算机是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外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今后航测外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 远见公司航测仪器部是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的一个科研经济实体。在刘先林教授的主持下,本部十几年来一直从事大型航测仪器的研究与生产。目前,航测仪器部的科研、生产水平在国内本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多次荣获国家奖励,在ISP会议上宣读了许多篇有价值的论文。下面将JX—3解析测图仪及其系列产品的科研、生产情况概略介绍给读者。我们希望各位感兴趣,并愿意就有关项目同你们进行广泛的技术经济合作,促进我们之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绘学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了航测仪器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有关部门的航测仪器方面的专家、科技人员和有关厂的代表共计七十六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探讨我国航测仪器的发展方向和新技术的应用,交流研制、测试、改进航测仪器的经验。会议收到论文五十五篇,其中属航测仪器系列化探讨的四篇,立测仪器方面七篇,航测仪器测试分析的十五篇,新技术应用方面十二篇,其它方面十八篇。推荐到大会上宣读的八篇,小组报告的三十四篇。专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航测技术的发展,立体测图仪正由模拟型向解析型仪器发展。与传统的模拟型仪器相比,解析型仪器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之功能更加齐全,灵活方便,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更重要的,解析仪器可以适应未来航测数字化的要求,成为航测数字化系统的重要输入来源:我院先后引进了IX-3解析测图仪,改造成功了B8S-AAB解析测图仪。这些仪器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生产效率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计算技术用于航测仪器后,给用航测法测制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提供了新的测绘手段,传统的平板仪测量方法将被航测所取代。解析测图仪是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的航测仪器。它能绘制多种比例尺地形图,尤其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优于一般的模拟型航测仪器,以其精度高、功能全的优势被广泛应用。由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与无锡测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数字化地形图的测制和更新越来越需要新测绘手段的加入与新测绘技术的支撑.传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具有全野外生产、投入大、周期长、更新慢且受天气影响较大等特点,伴随着遥测、遥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航测遥感进行数据获取的地形图更新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0.22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大范围较高分辨率的地表覆盖物影像信息,为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提供较高的现势性和较高精度的外业调绘底图数据支撑;而基于无人机的航空摄影测量可以针对性地提供超高现势性和超高精度的测区内正射影像和实景三维模型.因此,采用基于航测和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综合应用航测遥感技术进行地形图更新的新手段[1].本项目以某地区的大比例尺基础测绘地形图更新为例,测试一种新的地形图更新方法,经过精度比对,证明基于航测、遥感影像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综合更新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在很多时候可以替代全野外数字化测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我国引进国外仪器的品种、介绍了我国航测仪器制造发展的几个阶段,和主要产品达到的水平;还对航测仪器制造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航测     
早在1930年中国就开始购置了一些航测仪器,聘请了德国人和瑞士人做教员,举办了摄影测量研究班。训练了我国第一批航测人员,成立了航测队,这是我国航测事业的开端。但是只有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开始了大面积的按照  相似文献   

15.
航测仪器是实现航空摄影测晕必不可少的工具。航空摄影测量是通过安置在飞机上的摄影机对地面进行有计划的摄影.取得大量的航空象片,然后根据象片是中心投影这一几何性质和地面实测的具有X、y、Z座标的少数控制点.借助航测仪器绘制成地形图。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无人机航测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工作中数据易混淆且安全性不高、管理费时耗力、数据质量无法及时评估等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影像的EXIF、XMP信息以建立无人机航测影像数据库;其次分析航测影像的投影方式进行航测路线及覆盖区域的空间可视化,继而根据影像重叠度计算方法自动生成航向/旁向重叠度以及时评估航测数据质量;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定制开发大疆无人机航测数据管理系统。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支持无人机航测数据从原始数据的入库存储、航测路线图和航测区域图的自动生成、航测影像质量及时评估到POS数据的多格式导出的流程化管理,实现了航测数据管理工作向管理数字化、空间可视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航测内业仪器伺服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并结合实例给出了该系统技术分析与故障修理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国民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像控点,对于山地、丘陵和一些复杂的地形,像控点的获取尤为困难,从而大大限制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本文以天狼星免像控航测系统为平台,介绍了免像控摄影测量的工作原理和作业流程,运用计算机自动进行内业处理,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通过阐述其在青岛市某区1∶500地形图的应用中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测绘仪器的更新发展,使得航测法成图的作业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当前的规范来约束新技术条件下的作业,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本文从外业像控区域网的大小方面着手,进行实验分析,获取一定的实验数据并总结出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条件下1∶50000成图区域网布设方案的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20.
技术问答     
问:在1:1万航测外业规范第12页§8中规定图上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见表2)及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都比1959年出版的平版仪规范中(第11、12页)的相应规定有所放宽,这样规定的依据是什么?答:考虑到平板仪测图时,所有高程注记点,都是在野外用仪器直接测定的点,但采用航测方法成图时,不少高程注记点是由航测内业在野外控制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密求得的,有的高程注记点还是在立体测图时测定的,它们受所使用仪器量测精度的限制,有的误差还增加得比较多(如山地用多倍仪),所以在两种规范上对高程注记点分别作了精度规定,而把航测的规定得宽一些(当然这只是就实测的点而言,如就整个精度来讲,则航测较平板仪测图要高)。至于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两者已趋于一致,可参看航测外业规范第13页表3及平板仪规范补充规定第5页之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