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读者心理与地图影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燕 《地图》1998,(3):47-49
一切出版物都。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所用,离开读者,出版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地图作品也不例外。读者心理是指人在阅读过程及其前后的心理活动,包括选择读的对象和动因,读物对读者欲求的满足,满足后对心理的影响等等。应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对读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地图作品对读者心理的影响规律,使地图出版物更受读者欢迎,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无疑是地图编辑所期望的。一、读者的阅读动机地图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物质形态和知识形态的结合。它回报给读者的是精神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报率依据读…  相似文献   

2.
孙果清 《地图》2010,(2):132-133
《北京皇城地图》原为清内阁大库旧藏。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文物南迁以前,一直收藏于原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现存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笔者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工作时,见过此地图的黑白照片,图书馆目录中题为((北京皇城宫殿衙署图》,大概是自清内阁大库移交于图书馆后沿用旧称吧。  相似文献   

3.
林康泰 《地图》2001,(4):57-57
不少人 ,甚至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者 ,都对地图有神秘感 ,或者对地图盲目地信任。我想主要是他们对地图本身的性质缺乏了解 ,故想就地图上的几对矛盾发表一己之见。一、实象与抽象人眼在现实世界上所见到一切事物形态 ,在地图上是不存在的。地图上所表现的现实事物都是抽象的 ,而且所视的角度也与人在地面上“前视”的形象不同 ,大致接近于从天上俯视 ,如房屋被画成一个小方块 ,河流被画成一条弯曲的线 ,这与在美术写生画中所见到的大不一样 ,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推想力。尤其等高线 ,是测绘科学的一大发明 ,要看懂等高线所表现的地形特征 ,必…  相似文献   

4.
张文 《地图》2003,(5):35-36
“我收集地图已有近20年的历史,回顾这一段收藏经历正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尝遍了。面对我现在的生存状态,那种寂寞孤独,那种酸楚,有时会一起袭来,但是我不能放弃我所追逐的梦想,地图,是我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孙果清 《地图》1998,(1):26-29
传世至今的中国古代地图的数量与古籍相比,仅仅是千分之一。其中的小部分散存在各省、市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及国外一些国家或私人手中;而北京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古代地图的数量及珍品之多,居全国之首,为研究地图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地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c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战争以及改造自然的需要促使地图文化不断发展。但是,地图学本身的发展是曲折的——兴旺,低落,甚至出现反复。因此,绘画地图的理论和方法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被较多的人理解和应用。所以在中国地图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地图始终走…  相似文献   

6.
孙洁 《地图》1998,(2):55-57
在经济转轨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为更好地维护地图著作权,使地图出版步入法治轨道,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地图版权管理。所谓地图版权管理,是依据我国版权法及有关法规,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解决地图编制、出版、发行等各环节的具体版权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地图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做好地图成果的自我保护,保障地图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地图出版面临冲击地图是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智力创作成果,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教学、科研以及满…  相似文献   

7.
地图是地图设计编制者将地理空间信息、社会信息及相关资讯科学地获取、加工,进而设计表现为一种符合人们阅读思维的信息传播媒介。在这个将客观世界转化为地图并为读者所使用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认知心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影响地图作者的设计理念;又影响地图读者的阅读理解。因此,研究、理解和掌握认知心理学原理是对地图作者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电子地图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旨在使地图作者利用认知科学的知识设计出更加易于儿童阅读的地图作品,进一步做好儿童的早期教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谁的阴谋:哥伦布还是葡萄牙国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缨晏 《地图》2007,(5):108-111
进入15世纪,葡萄牙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力量沿着大西洋对非洲沿海进行探险,同时,也努力把每一个新发现的地方准确地在地图上标注出来。1488年12月,迪亚士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报告,他已经航行到了非洲最南端,发现了从大西洋通往印度洋的新航路。国王一定非常重视他的报告,也一定会将他所提供的地理新资料标注在地图上。不过,国王下令绘制的地图现在尚未发现。现今所知最早反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地图,并不是葡萄牙人而是一个德国人绘制的,他就是马泰卢斯(Henricus Martellus)。  相似文献   

9.
中心型地图可表示空间各点到中心点的时间距离,能直观反映地理分布因交通系统影响而产生的相近性变化。其构建核心是依据控制点的位置移动确定非控制点的新位置,因此,将中心型地图的构建过程建模为地图目标的移位问题,以相对邻近图表示点之间的邻近关系,并基于控制点的位置移动计算点的初始受力,应用Snake移位方法迭代计算各点的新位置生成中心型地图,同时利用后处理解决潜在拓扑错误。利用所提方法和最小二乘方法可视化武汉市到其他各市的旅行时间,并定量、定性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更好地避免拓扑错误,且局部形态保持更好。  相似文献   

10.
地图的味道     
张燕燕 《地图》2003,(5):1-1
周末在家整理,被冷落了多日的纪念品又一次唤起我的记忆,这幅庐山地貌素描图是大学时的实习作业,看着它,那个暑假美丽而生动的日子又像在水晶球里呈现一样向我微笑:这几张北京地图,比我的年纪还要大许多,这是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寄过来的纪念品:卷在抽屉里的那幅影像地图,边上的笔迹若隐若现,使我仿佛又置身于那个江南小镇……哦,还有挂着的这些各式与地图有关的钥匙链,望着它们,一个个朋友的面容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5,(3):8-9
在收到这些地图的那一刻,我就被它们在纯粹形式上的美感所深深吸引。我用读“画”的逻辑在读它们,而不是在地理上对“地图”进行判读。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极其精彩地论述了在文学审美中“视觉和触觉向听觉的挪移”。如果放到这里感受一下,不用串通五官,只是从视觉到视觉,从主观创作出的视觉美感,变成工程技术偶然制作出的视觉美感,这里,怕也是另一种“通感”呢!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地图》2004,(1):81-81
丛远东主编: 您好! 我是苏北农村一所普通初级中学的语文兼地理教师。在长期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本人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地理方面的资料奇缺,手头除了范本外,别无其它,这给不断提高自己进一步做好地理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多年来,我一直企盼手头能有丰富的地理知识资料,以方便自学,方便教学,但一直见不到这方面的资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有一本叫《地图》的杂志,兴奋得一连十多天睡不好觉。我认为这本杂志出得太好了,它是地  相似文献   

13.
庄树森 《地图》1998,(3):45-46
地图是测绘成果之一,是利用科技手段为读者提供的经解密的大众化地理信息。地图包含了出版物、科技产品的双重特点,既有商品特点又有明显的公益性。显然,地图的选题结构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必然性。地方地图出版社如何设计选题结构,需结合出书范围和出书内容进行构思,一是出版发行范围小,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二是由地方区域地图的内涵和属性决定地方性地图的思想性和革命性不太鲜明。地图的读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使用知识。区域性和专业性的地图使选题不可能在广度上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只能在深度和层次上挖掘。从其内容和使用所产…  相似文献   

14.
“地图”也称“舆图”。地图之重要中国古人即知,历史上最著名的地图传奇故事是春秋战国时期,荆轲向秦王献地图,图穷而匕见,荆轲刺秦王。清代两广总督琦善不会看地图,上奏道光皇帝,昏言香港是“一叶扁舟,孤悬海外,无甚地利,无甚人烟”,成了擅行割让香港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15.
刘彬 《地图》2005,(6):88-91
谈到地图收藏,大家常提到的是老地图,旅游图,外国地图,军用地图等常见品种的收藏,但是你注意到了开本不大,颇具特色的各类公园地图了吗?有一天,我整理了自己的藏品后,才吃惊地发现这种公园地图居然有上百份之多,  相似文献   

16.
在笔者所读过的图书中.最为奇特的当推一部名为《波伊廷格地图》(La “Tabula Peutingeriana”)的著作。此书的外观实际上是个小木盒,木盒外面左右两侧各有一轴.前后穿过整个木盒.并且可以转动。打开木盒.可以看到里面是一幅长长的地图.地图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那两根转轴上。读者可以左右摇动转轴,来回观看地  相似文献   

17.
浅议地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宏 《地图》1999,(1):5-8
地图是人类智慧的伟大创造,它是由社会实践产生的,又以自身的不断发展而服务于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信息科学、模型理论、系统理论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及其向地图制图学的渗透,吸引着人们对地图的概念、表现形式、功能等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与探讨。其中,将地图看作所表示现象的模型(即用简化或概括的可视形式表示客观实际某些方面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地图的实质。用模型法研究地图,对深刻认识地图的功能及其在地理科学中的作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仪就以下几方面对地图模型作初步探讨。一、地图摸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图作品每个方面的设计现象,论述了形式美与读者视觉的关系,形式美的实质是地图的艺术美.方便读者阅读是追求地图整体设计形式美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宋向阳 《地图》1999,(4):52-53
我收藏的澳门地图一共有三张。1988年1月15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当年5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即出版了澳门地图,我当即买了一张珍藏起来。这张图用4开铜版纸印刷,正面是澳门半岛,背面是凼仔和路环,正反两面比例尺不一致。后来又在地摊上买到一张出版地不详的《最新澳门地图》和一张香港通用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澳门珠海》地图。这两张图比例尺分别为1:7千和1场千,标注详细。香港出版的这张还采用中葡两种文字对照标注地名。但是,港澳出版的这两张地图只在正面印了澳门半岛,没印由俘和路环,背面都是街道名称索引。三张地图没有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地图创作中色彩、符号、图面配置艺术手段等的探讨,满足人们对地图的美观要求,更好地体现地图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