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刊讯报道为规范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促进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并征求意见。《技术导则》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窗改造、遮阳改造、屋面改造、外墙改造及其他改造工程中的节能改造设计、技术要  相似文献   

2.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要求从外墙屋面、采暖系统、供热管网、综合节能等四方面进行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建筑节能的巨大市场已徐徐开启,万亿元规模的巨大市场将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3.
节能减排     
《中国勘察设计》2008,(1):95-95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7年内出台;上海市竭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设部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组在黑龙江开展工作;江苏省政府召开全省建筑节能工作会议;上海市“十一五”建筑节能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节能减排     
《中国勘察设计》2007,(11):86-86
21家企业首获太阳能标准认证;大连:民用建筑节能情况要公示;甘肃积极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东莞发布节能“十一五”规划纲要;河北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始;河南省建设厅发出通知统计民用建筑能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现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已成为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解决当今能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于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提高人民居住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辽宁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修缮的技术方案,并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方案选择的适宜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的"十二五"期间完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近日就推动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出实施意见,要求积极探索适用于这些地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路径及融资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标准、技术  相似文献   

7.
科学地利用建筑加层技术解决既有建筑物的扩容,并保证建筑物后续使用安全,同时,更好地实现既有建筑节能,已成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既有建筑加层加固改造的同时建筑寿命也得到了延长,建筑寿命的延长是最大的节能。本文重点介绍既有建筑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加层的选择原则、加层形式以及隔震托换技术在加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比"十一五"末期提高30%以上,对北方4亿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25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应邀作客中国政府网,围绕"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与网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公共建筑面积不断增加,既有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高,总能耗在民用建筑中占比较大,开展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改造,对于建筑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既有建筑综合性能改造市场化推广模式方面存在着利益不均衡、资金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近日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全球化工巨头、建筑节能系统方案和产品的领先供应商德国巴斯夫公司,携最新保温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亮相北京,与中国参观者分享其外墙隔热保温研发成果及在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根据我国建筑耗能概况,发展新兴节能技术成为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方向。其中,智能化建筑的能量监控,可以更好的节约能源。讨论我国节能设计的三大误区,并且参考了四个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措施。呼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describe the research programs and program activities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that most directly relate to topic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In this light, the mission of the DOE and the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will be discussed. In a broad sense, environmental geology is that branch of earth science that emphasizes the entire spectrum of human interactions with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at include environmental health,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waste management, energy use and conservation, global change, environmental law, natural and man-made hazard assessment, and land-use planning.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programs are under DOE's administration and guidance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late to topics in environmental geology. The primary mission of the DOE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welfare of the nation by providing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leadership necessary to achieve efficiency in energy use, diversity in energy sources, a more productive and competitive economy, improve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a secure national defens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ing effort has most recently been redirected toward greater utilization of clean fossil fuels, especially natural gas, weatherization, renewable energy, energy efficiency, fusion energy, and high-energy physics. 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the role that environmental geology has played and will continue to play in the execution of DOE's mission and the energy options that DOE has investigated closely. The specific options are those that center around energy choices, such as alternative-fueled transportation, building technologies, energy-efficient lighting, and clean energy.  相似文献   

13.
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镇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方向。把太阳能开发利用作为一个重点,利用太阳能解决冬季采暖和四季生活热水供应,以减少建筑能耗,发展城乡节能建筑体系,是西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一个重要宗旨。希望能给在建筑领域里工作的同志们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英波 《地质与勘探》2013,49(2):379-383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保证和必要推动力,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能源紧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作为清洁可再生的浅层地温能资源逐渐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到2010年已有43个国家开发利用这种资源。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起步阶段步入快速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浅层地温能的服务面积已近2×108m2,成为建筑节能的主力军。本文对国内外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概括,特别是热泵技术,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发展动态,对开展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目前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的构造措施及其热工性能,提出在节能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锤冲锤结构进行优化,应用CFD动态分析,对2种不同冲锤结构的射流式液动锤模型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在相同输入流量下,新型冲锤结构的射流式液动锤与原冲锤结构相比性能具有优势,冲击末速度得到了提高,冲击功与能量利用率平均增长7.9%与12.7%,新型冲锤结构减小了流体阻力消耗的能量,更有利于高能输出。另外,通过Ls-dyna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对2种冲锤结构的碎岩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新型冲锤应力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冲锤结构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且满足疲劳强度校核,相同冲击末速度下,岩层吸能值高于原冲锤结构;新型冲锤结构的吸能率较高,2种冲锤模型的吸能率随入射能量成非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7.
杨廷锋 《中国岩溶》2012,31(2):198-203
为了把握贵州岩溶地区的能源生态足迹和能源生态足迹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文章采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能源生态足迹效率的定量研究方法,利用1978-2011年的历史数据计算,分析了贵州岩溶地区能源生态足迹和能源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贵州岩溶地区能源生态足迹和能源生态足迹产值呈阶段性递增趋势,能源生态足迹强度呈阶段性下降趋势,能源生态足迹产值虽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足迹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关系十分密切,高能耗经济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区域气象站资料进行风能资源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国内风能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分布状况,及湖南省区域气象站建设情况。以新宁县黄金气象站为例,统计各种风能参数,分析风能与天气的关系,介绍利用区域气象站资料进行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结果发现,强冷空气入侵时,风速激增,风力加大,风能增至8.3倍以上;强降水时,风速增大,平均风能增至2.4倍。  相似文献   

19.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通过热泵系统消耗少量电能即可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地埋管换热系统单位延米抉热功率在设计中应用混乱的问题,本文从公式推导及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出发,研究了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和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DZ0225--2009)中关于现场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及理论计算的关系,导出单孔的换热系数是单位热阻的倒数,它可以代表埋管的换热能力。提出其与直接测出单位廷米换热功率的区别,从而指导工程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