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浙江省磐安县方前镇的大山深处,有一个村庄被称为“悬崖村”,隐没于空中,与云雾为邻,与世无争。“悬崖村”坐落于海拔七百多米的平台上,三面为悬崖。与国内一般的农村相比,因亿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地壳运动,“悬崖村”拥有各类地质遗迹27处,以火山岩地貌景观为主,辅以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构造地貌景观等,组成了省内罕有、国内少见的“平台—峡谷—平板溪”复合地貌。然而,“桃花源”里并非只有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2.
日照市濒临黄海,腹地宽广,内陆和沿海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丰富,构成日照市旅游资源的主体。内陆地质地貌景观以山体、河流和人工湖泊为主,沿海地质地貌景观以岬角、岛礁、沙滩、澙湖为主。目前,内陆景点开发利用较少,沿海景观利用深度不够。在开发利用地质地貌景观时,应科学规划,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地质地貌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3.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都是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貌类型,但二者的成因和特征有所不同,现以分别概述。一、丹霞地貌(一)命名来由、特征与分布丹霞地貌是风景观赏地貌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由我国学者命名的地貌名称。1928地质前辈冯景兰先生将红色砂砾岩层命之为“丹霞层”,1939年陈国达教授以广东省仁化丹霞山为例命名“丹霞地貌”,形容红色砂砾岩层地区所具有的天然美风韵,此后大家均延习而用之。丹霞地貌具有雄、险、特、奇、秀、幽的自然美。其形态有方山、奇峰、赤壁、峡谷、丹岩、石林、石塔、峭壁等独特地貌景观和造型各异的“形…  相似文献   

4.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质构造发育,自然地质灾害容易发生。近年来,少部分人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只顾眼前利益,乱采滥挖,加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此,日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确立了“生态建市”发展战略,日照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工作重点,以沿海、城区和交通沿线矿山生态及重要景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为切入点,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新路子。1 完善措施,加强保护一是封采海沙。1998年以来,日照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日照市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规划的通知》、《关于加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处中国大陆地壳一级构造区华北板块的东南缘,构造作用和岩浆作用,特别是新太古代和中生代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十分强烈,形成了大量的花岗岩类,构成山东省各类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物质基础。以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为基础,开展深入分析总结,结合山东花岗岩分布格局,划分为华北板块鲁西隆起区、胶辽隆起区和苏鲁造山带胶南-威海隆起区3个不同花岗岩地貌景观分区;从造型和观赏的角度将山东省花岗岩地貌又划分为峰丛型、峰林型、山丘型、石蛋型和岩穴型花岗岩地貌景观5类,并以泰山、蒙山、五莲-九仙山、莲青山、峄山等典型实例,论述了各类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论述了影响花岗岩造型景观的主要内部和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崇左市雨花石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在丹霞山的腹部呈现岩溶洞穴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奇特,造型多样。文章介绍了该景区地质特点及其旅游资源,并与广西其他丹霞地貌景区比较,认为该景区的丹霞地貌景观别具一格,建议将景区打造成省(自治区)级地质公园,以保护其地质地貌不受破坏,并建设成为崇左市具有丹霞和岩溶双重特色的旅游景区,以推动崇左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景观指数作为定量描述景观特征的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进行景观指数的尺度效应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格局与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M影像为基础,选择山西省运城市平原、丘陵、山地及综合地貌4种不同地貌类型,对7个常用景观指数进行了多尺度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形上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结合度(COHESION)3个指数有明显的粒度效应,随粒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最大斑块指数(LPI)、周长面积比分维数(PAFRAC)、景观聚集度(CONTAG)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4个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几乎不发生变化。不同地貌的景观指数随幅度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景观形状指数(LSI)随幅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余6个指数在较小幅度范围内变化比较复杂,但随着幅度的增大有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针对研究区不同地貌类型,其景观指数在不同粒度和幅度下有较大区别,可以根据景观指数值的大小来区分地貌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8.
近日,临朐县沂山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沂山位于临朐县沂山镇境内,居“五镇”之首,素有“小泰山”称号,公园内赋存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尤以岩浆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遗迹等数量居多。复杂的地质构造,造就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境内玉皇顶、花枝台、歪头崮、探海石、百丈崖瀑布等,雄伟壮观,秀拔苍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质现象。地质遗迹依据学科和成因、管理和保护、科学价值和观赏性等因素划分为三个大类、十三个类和四十六个亚类。三个大类为基础地质类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地貌景观大类分六类二十一亚类。六类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分别为:岩土体地貌遗迹、水体地貌遗迹、火山地貌遗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总面积15.3万hm2,与国内外其他河流三角洲沉积相比,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是黄河三角洲平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河流沉积地貌景观、微地貌景观和河口地貌景观。研究和保护这些地质地貌遗迹,对了解黄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市国土局去年共限制新办影响地质地貌景观、破坏地质环境的矿山107处,关闭“三区二线”范围内采矿场(点)131家,有效地保护了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国家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旅游区)最多的国家之一。花岗岩景区已成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花岗岩地貌景观已成重要的旅游资源。从旅游应用角度,对中国花岗岩地貌类型进行划分,以期引起地学界、旅游界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关注,从而把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研究、应用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莲花湖地质公园以峰水为主体,构成公园地貌的骨架,园区内莲花湖主要沿牡丹江河谷分布,是东北最大的人工湖泊,是典型的水体景观。园区内古老的花岗岩形成的地貌景观最为完整典型,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地质地貌的科研价值,是典型的科研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4.
7月6日.河南省首届”十大最优美的地质景观”和“十大最具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初评活动在省国土资源厅举行。登封嵩山太室山、栾川鸡冠洞、焦作云台山红石峡等15处地质景观和汝阳白垩纪黄河巨龙化石群、西峡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义马侏罗纪植物化石群(古生物群)等15处地质遗迹分别以其地质景观的优美性、地貌形态的典型性及地质遗迹类型、内容、规模等的代表性通过了初评.成功进入候选名单。  相似文献   

15.
地形图测量在城市建设中主要是以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为主,其中以1∶500比例尺地形图占城市测量的主要的部分,大比例尺地形图是一项以地表上的地物、地貌作为表示对象,并以规定的点、线、图式符号、文字及数字注记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的技术性工作,测绘工作的目的是客观而又准确地通过所测地形图的三维空间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6.
在绵延八百里的沂蒙山中,有着众多的外表呈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的“崮”,呈现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2007年,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的地质地貌专家小组把“崮”这种地貌正式命名为“岱崮地貌”,使其成为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后的第5种岩石地貌。  相似文献   

17.
论砂(砾)岩地貌类型划分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砂(砾)岩旅游地貌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嶂石岩地貌”、“武陵源地貌”、“风城地貌”、“丹霞地貌”、“野柳地貌”、“彩色砂林地貌”、“土林地貌”、“雅丹地貌”、“黄土地貌”等9种类型。从构成地貌岩层的岩性、岩层的时代、沉积环境、地貌特征、形成机理、地理分布、代表性旅游景区7个方面较系统地对每种地貌类型作了阐述,并从砂(砾)岩地貌的美学价值、文化内涵、科普功能、游览条件、资源量等5个方面简要论述了砂(砾)岩地貌的旅游价值,提出了加强科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拉脊山花岗岩地貌出露于党河南山—拉脊山蛇绿岩混杂岩带中。是早古生代中祁连陆块与南祁连陆块碰撞时形成的俯冲型-碰撞型花岗岩。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使花岗岩被抬升到山脊,构造作用和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形成峰峦叠嶂、群峰竞秀的花岗岩地貌地质遗迹景观,是典型的阶梯状地貌;以峰丛、石柱、崖壁、穿洞、洞穴、峡谷和大量的象形石等组成,具有奇、险、秀、雄的特征。拉脊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处于贵德—西宁精品旅游线路中,虽范围有限,但在省域内稀有、品质高、堪称精品。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教育、美学和旅游价值。对拉脊山花岗岩地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旅游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山东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具双龙大裂谷、抱犊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崮形地貌、崩塌地质遗迹、龙床水库等自然地质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具重要的地学研究与观赏价值,挖掘地质景观资源,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此是公园管理部门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陵川县境内,地处八百里太行南端,是太行山脉与中州平原断裂带地貌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段。因相传历史上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曾在此对峙而得名。是以自然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为主要特征,融合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一个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区经历了太古代一新生代复杂的演化史,形成了现今太行山"雄、奇、秀、险、幽"雄伟的地形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