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常土地权属调查是土地登记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地登记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日常土地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权利人、土地坐落位置、土地用途、地形地貌、四至范围和相邻关系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  相似文献   

2.
体现了MAPGIS软件在右玉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前期采集、处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MAPGIS如何应用于右玉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包括从前期准备,到外业调查数据矢量化,然后进行数据入库前的检查,分析数据的精度。并讨论了在应用该软件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安阳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集中对全县存量建设用地、批而未供土地、新增建设用地进行了摸底排查,分类造册,储备入库,并根据土地规划用途,建立起功能齐全的工业、农业、金融、住宅等多用途的土地储备"超市"。土地储备"超市"中每一宗土地全部明确标注出宗地位置、宗地编号、宗地面积、拟供用途、宗地价格等信息,方便用地单位购置。为确保土地储备"超市"高效运营,该局一是强化"超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土地调查正在开展,建库完成后会产生大量地籍调查资料,文章在研究第二次地调查建库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宗地为原则对历年来城区登记、确权、变更、掘押、转让、征用、出让、冻结等档案进行整理,形成比较完善的电子档案,更好地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生命周期有效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以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城乡一体化软件KQGIS为建库平台,提出了数据库结构设计框架及建设流程.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基于KQGIS平台完成了甘肃省某县城镇地籍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城区11.33 km2的土地面积,包括7200宗地及道路网和水系等地籍信息.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分析了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检查及处理、参数设置、数据库维护等关键问题.通过对数据库的检测和实际应用,该地籍数据库的各项功能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地籍数据库的设计 地籍数据库的设计是地籍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难点问题,能否解决宗地数据组织、历史数据更新回溯的问题,是地籍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地籍数据库中主要存放的地籍信息是以宗地为基本单元的,包括宗地的基础地理信息和权属信息。宗地的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宗地的界址点坐标及相邻宗地之间的拓扑关系、面积、土地等级、宗地附着物的信息、宗地变更等信息;宗地的权属信息主要是指通过日常土地登记各类业务流程生成的宗地权利人、土地证号或其他的限制条件等。  相似文献   

7.
CASS软件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被广泛采用的外业采集软件之一,利用CASS采集的数据在建库过程中会遇到数据冗余、精度不高、属性信息不足等问题。该文主要研究了利用GIS软件对CASS数据进行数据编辑,提高数据质量,为CASS数据入库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辽沈大地     
《国土资源》2014,(4):62-63
正沈阳皇姑区低效用地实现"数字化"管理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皇姑分局以年初区域低效用地现地情况调查成果为抓手,结合一调和二调成果,逐个地块进行标绘上图,形成了完整的综合比对数据库,实现了区域范围内低效用地的"数字化"。皇姑区现已完成低效用地范围图、第一次土地调查地类图、第二次土地调查地类图及今年拟实施改造的1.06平方公里范围图与地类图,并将低效用地范围内的235宗地  相似文献   

9.
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查清目前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市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目前,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如何利用好二次调查成果,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是一项十分紧要的课题。笔者曾参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现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基础工作,是土地登记行为的重要程序。目的是依照有关法律程序和技术规程查清宗地的基本情况。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是宗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工作中权属调查存在的问题及特殊性,提出采用“互联网+GIS”技术开展权属调查的方法。通过开发利用“不动产权属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实现权利人利用微信程序自主核对、修改原地籍信息,填报房屋信息,上传权源材料;利用该系统后台管理PC端完成权利人提报信息的审核,形成属性数据库;利用实景三维模型,依据宗地、房屋信息、权源材料等完成宗地界线位置核实。结合应用案例,阐述了作业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分析了作业效果。调查方法充分利用了原土地数据,减少了外业调查工作,克服了疫情影响,解决了外业入户调查的难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20年的年底,我国刚刚结束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体调查工作,二调和三调间隔10年,10年间我国在土地管理和调查方面,有了许多新的进展和有效的突破,本文将以湖南省为例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思考,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国土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国土调查遥感40年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摸清其数量及分布状况,长期以来都是遥感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去40年来遥感技术在我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情况,然后围绕高分辨率影像的特征提取、大范围影像的样本获取、多时相/多传感器影像的迁移学习以及多源异构数据融合4个方面介绍了相关进展情况;接着归纳总结了现有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在国土调查中面临的4个挑战:① 高分辨率影像分类存在如何定义、选择、挖掘高级特征的问题;② 国土调查中的遥感数据集规模庞大,存在着类间不平衡和类内多样性,为这种复杂数据集获取足够、均衡、多样化的样本集是一个巨大挑战;③ 对于多传感器/多时相影像,如何低成本、及时地实现土地利用分类是值得考虑的问题;④ 从土地覆盖到土地利用存在语义鸿沟,如何合适地引入语义信息以弥合语义鸿沟需要被考虑。最后,本文对国土调查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最新的全国国土利用状况,健全土地调查、监测、统计和登记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本文以蚁图平台的建库软件为基础,分析其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建库过程中依托项目建库技术方案,能提供较好的数据解决方法,不仅能满足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相关需求,且其数据处理能力、成果质量要求和成果输出要求等方面都能提供较好的解决措施,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无疑是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其平台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为国土调查建库软件的统一带来成功的经验和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收集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DLTB"层采用场模型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LCA"层,进行区域无缝覆盖,将这两类数据完整对应。对于无法一一对应的类别,采用"主要对应"进行对比。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别对应到国情普查中相同的类别时,类别面积不重复、不漏算。以全覆盖做全局对比,结合土地利用的其他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进行细类比对、专题比对。以指标体系中分类含义为基础,兼顾实际,建立两类数据对照关系。以土地利用大类为基础,对普查数据二、三级类重新归类,形成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有对照意义的"大类"。统计各类地物面积时,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统计,总结该地区两类数据存在的异同,并分析差异的原因,为两类数据的相互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地类不一致图斑信息作为实地调查和调查结果国家级核查的重要基础数据,人工逐个图斑核实地类变化结果的工作量大且差错率高.为保证内业信息提取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支撑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稳步实施,本文通过对比三调初始库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提取地类一致图斑和地类不一致图斑,并标注地类不一致图斑的地类变化类型.利用ArcGI...  相似文献   

17.
该文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地籍影像资料录入处理,对比了不同处理方式的质量与成本,给出了较为实用的生产方式,对城镇调查数据库建设的部分工作提出了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籍产权体的定义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意义上的地籍是以宗地作为基本单元进行权属登记和管理,以地表权利为核心的二维地籍。而三维地籍同样需要一种类似于二维宗地的基本单元来登记和管理三维空间中的权属状况,这种三维基本单元被称为产权体。本文以土地和房产等权利实体为基础,以权利空间为参考,研究三维空间中土地和房产的划分方式,分析这两种基本单元的存在形式、划分方式和空间形态,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以这些本质特征为基础,给出产权体定义和表达方式,并验证了所定义产权体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是国土空间规划最重要的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需求及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特征基础上,研究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制作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的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构建了底图数据内容体系,探索了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和衔接转换方法,以及底图数据处理、底图数据衔接、底图数据叠加使用等技术方法,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