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根据南极“八五”国家攻关课题中的“南极海冰监测和预报”的考核目标,实现为南极考察船在 冰区中航行提供精确和清晰的冰图和预报。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科学与工业研究部南极局局长罗伯特·汤姆森博士和新西兰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生态学会主席、坎特伯雷大学动物系主任乔治·诺克斯教授于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三日在青岛参观和讲学。汤姆森博士作了题为“南极事务”和“南极的地质地理学”等学术报告。诺克斯教授讲学的题目是“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介绍”、“南大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南极的探索已取得辉煌成就。但人类在南极也有许多障碍尚待跨越——“南极病”就是一例。“南极病”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但它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在南极田里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沙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地处南极圈之内,离  相似文献   

4.
埃斯库德罗首提南极“中立化”《南极条约》是南极洲的“基本法”,它规定了南极洲的中立化地位。根据1959年12月由美、英、法、苏等12国签署的《南极条约》,  相似文献   

5.
1994年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是重要的一页——1994年是庆祝南极考察10周年和纪念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题词10周年。1994年10月28日,我国新引进的极地考察运输补给船“雪龙”号,鸣笛离开上海港,开始了赴南极的第一  相似文献   

6.
10年前,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组建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考察工作刚刚起步的1984年10月15日,邓小平同志欣然为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表现出我国开放改革总设计师和一代伟人的高瞻远瞩。10年来,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弘扬了这一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围绕我国南沙主权的争端继续升温,成为国际政治中的热点之一。各方为此折冲樽徂,提出种种方案,如“U”形方案、“环形方案”、“北海模式”、“印尼澳航路模式”,以及瓦伦西亚的“多边分割”方案等。近年来,菲律宾前国防部长梅尔卡多提出的“南极模式”影响力较大。什么是“南极模式”?“南极模式”的荒谬之处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杨威 《海洋世界》2006,(4):42-46
走进中山,感受南极圈内中国第一站如果从空中俯瞰拉斯曼丘陵,在南纬69°22'、东经76°23'位置的南极荒原上,你会发现一片红黄相间的建筑群在皑皑白雪之中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这里就是中国南极科考工作者心中的“家”,是他们的“圣地”——中国南极中山站。这里也是中国南极科考事业开始20年来,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真正建立在南极圈内的考察站。从亚南极到东南极:艰难的建站历程中山站位于拉斯曼丘陵北端,面向普里兹湾,背靠埃默里冰架和格罗夫山脉。这里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3.6℃,连续极昼时间54天,连续极夜时间58天,最大风速43.6米/秒。虽然…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们研究地球由“温室”向“冰窖”的转变AaronWoods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堆积,如果其融化,海平面可能会上升50~60m。环绕南极的南大洋由与北部较暖水域相隔离的南极冷水圈构成。南极冰盖和邻接的南大洋共同作用形成南极大洋—冰冻圈体系,该体...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科学与环境部南极局局长克拉伦斯·麦丘博士,应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邀请于九月十日至十三日在青岛讲学访问。麦丘博士应邀作了“澳大利亚南极和邻近洋区考察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澳大利亚南极和邻近洋区考察的项目、目的和组织管理”、“国际南极考察机构概况”等学术报告。麦丘博士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热烈欢迎。参加报告会的有来自本市有关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及其5个附件于1991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至2003年5月,“议定书”及其5个附件经所有南极条约协商国批准已全部生效。附件六“环境紧急状况下的责任”于2005年6月经第二十八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通过,正待各协商国批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南极条约》签署50周年。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条约体系屡遭非缔约国挑战。挑战国家中,马来西亚可谓一个旗手。20多年间。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体系在“南极问题”上数度交锋,并未取得多少进展,却最终接受《南极条约》的原则,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加入《南极条约》。从激烈批判到认同妥协,马来西亚的南极之路成为体系外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选择。可以想象,一旦马来西亚加入《南极条约》俱乐部之后,其捍卫南极条约体系的“诚心”会同样坚决。  相似文献   

13.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未被瓜分的大陆,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建立是中华民族灵魂的深沉闪光。人们至今留恋那部反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建设长城站的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人们更没有忘记“极地三老”——当年乘“极地”号赴南极建中山站的陈德鸿、金乃千、郑在石这三位年逾半百的“老”人。  相似文献   

14.
南极磷虾广泛分布于南极水域,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是全球海洋中最大的单种可捕生物资源。文章梳理了全球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运行情况,剖析了主要国家南极磷虾开发利用及捕捞加工船的发展现状,选取了“福荣海”和“南极耐力”,对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与挪威渔船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发展还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模式存在问题且传统渔船捕捞方式有待改进以及船载加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基于此,研究认为在未来中国应推进转型升级,形成新型南极磷虾捕捞加工渔船体系;强化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捕捞渔船渔具装备水平;完善加工环节,突破船载加工技术“瓶颈”,以期通过该研究能够对中国南极磷虾捕捞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1820年2月28日,两艘俄国考察船“东方”号和“和平”号在海军大尉别林斯高晋的率领下,前往南极探险。这两艘俄国帆船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曾九次靠近南极海岸,取得了三百多年来许多国家航海家没有取得的结果——南极大陆总的轮廓。在南极早期发现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纪念这位俄国航海探险家的功绩,苏联设在乔治岛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别林斯高晋站。  相似文献   

16.
主编手记     
王自磐 《海洋世界》2005,(3):F002-F002
春节的短暂休假结束了,喜庆的气氛一直延续到现在还让每个人都难以释怀。 本期杂志,我们特邀了远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21次队的科学家们,为读者朋友们撰写在南极的生活和感受。他们将珍贵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通过电子邮件,传递给我们,再呈现在读者朋友们的面前。读了他们的文章相信即便您不能亲身来到南极这个冰天雪地的神秘地带,一样能够体会到在南极工作、生活的艰辛和溶解在这些艰辛当中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1979年12月29日笔者代表我国科学家首次正式赴南极考察,从此揭开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史上的第一页。当年还不到40岁的“小伙子”,而今不少人已经称我“董老儿”了。虽深知这是对我的尊称,但心里不是个滋味儿,人就这么老了?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这一生毕竟为我国蒸蒸日上的南极事业作出了贡献!仅仅25年,我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并已经成为国际南极大家庭中举足轻重的成员,我为之感到自豪!说句心里话,我内心里还真的从未觉得我已经到了“廉颇老矣”的时候,虽然没有“我真的还想活上500年”的雄心壮志,但在有生之年,我会继续把精力用到极地的科学研究上去!  相似文献   

18.
朱瑾 《海洋世界》2008,(10):30-36
“一个细胞也包含该生命体全部基因密码”。美国在冷战时代的南极洲政策堪称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个细胞”。长期以来,关于南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对南极条约的形成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冷僻之地,近年来,美国政府已将关于南极事务的外交文件解密,为我们开展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传统的南极政策是不承认其他国家提出的南极主权要求,同时声明保留自己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策逐渐转向提出主权要求。但是因受到苏联和盟国牵制,美国最终停止主权要求,转而召集南极会议,推动签订南极条约。  相似文献   

19.
“南极磷虾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仅南极磷虾这一个种就足以维持以它为饵料的鲸鱼、海豹、企鹅的生存和繁衍。而且,由于最新估计南极磷虾的生物量为6.5亿~10亿吨,因而引起人们直接利用南极磷虾来解决人类所需求的蛋白质不足的兴趣。南极磷虾是一种潜在的巨大渔业资源。”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孙松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生物学和医学组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1989年4月7—8日在青岛召开了“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研讨会”。来自全国8个单位的23位生物学、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捕捞、加工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医学组组长吴宝铃教授主持,国家南极考察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