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下海"一词在中文里指放弃原来的工作去经营商业和创业,来自澳洲的摄影师Micheal AW所谓的"下海"却是真真正正的潜入海中,与海洋融为一体,为水下的生命拍照。与海洋结缘别看Micheal是个黄种人,但他确是个在澳洲土生土长的"老外"。澳洲有非常优美的海洋环境,生长在海边的他,不仅从小便熟悉水性,更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感情。"水下的世界是多么优美,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我那时候就想,我们每个人都要依赖海洋的丰富资源生存,却很多人都不曾见到海下的魅力,是多么的遗憾  相似文献   

2.
正听爱旅游的人说:"旅游的长度用钱来决定,宽度用时间来决定,深度用心灵来决定。"美丽的卡特琳娜让我一见钟情,而三天的岛上生活,让我对她深深着迷,甚至可以用"一往情深"来形容。情迷海之蓝这世间最变化多端的颜色应该是海之蓝,蓝得让人畅想淋漓,蓝得惹人心醉神迷。幽蓝、湛蓝、浅蓝……相信只有在卡特琳娜才能让你体会到海之蓝色的完美诠释,感受到海之蓝色带给人的那种神秘,让你既心驰神往忍不住想要去发现去探索在它静谧的外表下的内心,又心旷神怡只想把  相似文献   

3.
解读南海     
美国人又到南中国海来了。他们是按照去年5月菲律宾参议院通过的《菲美访问部队协定》,到南中国海进行菲美军事演习的。几年前,美军撤出菲基地时,菲律宾苦苦挽留,但“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次是双方投怀送抱。其买,美国人从来就没从南海走开过。  相似文献   

4.
呀!牙?     
清欢 《海洋世界》2012,(9):46-51
第一个长牙齿的海洋动物是什么?盲鳗明明满嘴是牙,为什么还被称为无"齿"之徒?从鱼类到爬行动物,牙齿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须鲸没有牙齿是真理还是谬误?……不久前,来自澳洲和英国研究者利用X射线,生成了一种牙形石的牙齿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多环芳烃从河口到近海的环境归趋行为与生态风险,考察了沉积物质量浓度、溶解性有机质、温度、盐度4种典型环境因子对菲在黄河口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比较了黄河口与近海两种沉积物对菲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质量浓度越低,单位质量颗粒物的菲吸附量越高;共存的溶解性有机质对菲的吸附具有增促作用,且腐殖酸比黄腐酸的作用更显著;温度的升高不利于菲的吸附,而盐度的增加有利于菲的吸附。菲在沉积物上的吸附是分配作用与表面吸附两种行为的耦合,其中黄河口沉积物以表面吸附为主,而近海沉积物以分配作用为主。近海沉积物菲吸附量显著高于黄河口沉积物菲吸附量。基于此,菲从河口到近海的迁移过程中,更易于在沉积物表面发生吸附沉降,从而可能降低水相中的生态危害,但对近海底栖生物具有潜在的健康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怒海余生     
……在汹涌的大海中搏斗了一天,5个人全部爬上救生艇。蓦地,大家发现有许多鲨鱼在他们周围游戈——  相似文献   

7.
“旅游兴岛”是长岛县实现小康后向新的目标迈进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实施两年多来,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1996年全县旅游直接收入4280万元,年递增20%以上,为海岛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旅游业仍存在景点开发不足、管理不够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扬长避短,促进旅游事业的腾飞,做好资源评价,搞好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笔者参加辽宁省海洋资源综合规划,承担“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景点布局”项目,对滨海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利用fuzzy综合评判法确定各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向及开发序列,提出开发布局构想,供参考。一、辽宁省滨海旅游区概况根据旅游资源集中程度,区域位置、资源特性和行政区划等诸因素,将滨海地区划分为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生物富集培养分离法对南洋油田不同油样中的菲降解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得到2株以菲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细菌菌株S17和S28,经革兰氏染色及显微镜形态观察,发现两者都是具有极生单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两者属于假单胞菌属的不同种。菌株S17与食树脂假单孢菌(Pseudomonas resinovorans)序列同源性为97%;菌株S28则为高温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hermaerum),其序列同源性达到100%。在以菲为唯一底物的条件下,菌株S28的生长速度是S17的2倍多,第4天即达到最大生长量,但是对于菲的降解而言,两者都在第10天达到最大,降解率分别为88.86%和82.02%,但是二者在起始的两天内对菲的降解效率最高,分别达到70.21%和72.74%,因此可用于菲污染的快速治理领域。  相似文献   

10.
杨柳 《海洋世界》2015,(3):30-33
<正>说起澳门,一般人除了知道那里遍布赌城、商场,就是1999年从葡萄牙的殖民回归祖国这一点了。不少旅游公司在制定行程的时候,也总是把参观赌场作为主要戏码,或者只把澳门当作香港游的附属,充其量不过只安排一天的行程。致使去过澳门的朋友对这个地方的评价也都不尽相同,澳门太小,没什么看的"。的确,游人们对于这个海岛城市的印象没错。30平方千米的总面积上,充斥了酒店、赌场等娱乐场所,每几年都会有新的大  相似文献   

11.
去辽西旅游,最值得一看的是海上奇桥和大笔架山。上午10点钟,我们乘车剑达笔架山,当地导游共收门票、船票和导服费34元。进大门前,导游员说走“海上天桥”要趟水的,所以我们每人花6元在摊上买了一双拖鞋,换鞋而行。进了园门,  相似文献   

12.
八哥 《海洋世界》2014,(4):24-27
<正>"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项目的建设正应了这句话。从2006年第一艘以上海为母港的国际邮轮定期航班——"爱兰歌娜"号到港,到如今北外滩"惊为天人"的园区设计,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吸引了全球的瞩目。俗称"一滴水"的客运综合大楼外形时尚,充满了现代气息,彰显出上海这座开放型城市充沛的活力。在诸多客观因素影响下,曲折动荡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很难找到邮轮旅游的踪迹。当"伊丽莎白二世"号穿梭在五洲四海之时,多数中国人还对邮轮旅游一无所知。比之欧美蓬勃的邮轮产业,  相似文献   

13.
会议消息     
第二十七届国际航道会议(PIANC)将于1990年5月20—26日在日本大阪召开,主会场设在皇家宾馆。这次会议是该组织第一次在亚洲地区开会,预计到会人数将超过1000人,会议语言为英、法、日三种。同时,5月23—27日还举办大阪国际港口和航远展览。会议期间和会后还安排了技术访问和会议旅游。国际航道会议历届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揭示出一滴海水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让人感慨:海洋处处有故事。 每一滴海水中都有无数的故事在发生或者已经结束,但是故事的情节比我们看电视剧要复杂和深奥得多,很多奥秘我们人类到目前还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以浙江西湾海滨旅游区为例,对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作一初浅的探讨。拟寻求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思路与模式。1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属性1.1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该海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质量不佳,或结构规模不理想(如景点组合,分布和区位条件欠佳)或旅游利用价值不高(其中几种或某一主导因素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不高)而造成该海滨区域虽有旅游资源但其吸引功能不够强劲,开发受限。1.2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性[2]非优区内有相对优越小区;同类排斥异类互衬可使非优区的绝对性减弱;外在因素的补偿…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海洋世界》2015,(1):8-9
自大航海时代探险家们联系起世界,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时间进入了21世纪,我们却蓦然发现,曾经大到古人无法想象的地球,在今天却显得有些小了!科技的发展、人口的激增、资源的枯竭……这一切似乎让我们的地球不堪重负。基于人类没有掌握水下呼吸和天空飞翔的特殊技能,我们只能在陆地上眼巴巴地抬头望大雁南飞,低头看鱼儿戏水。即使坐上特殊道具偶尔能够遨游海天,但陆地仍然是我们无法抛弃的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17.
<正>百岛洞头,犹如一串镶嵌在东海万倾碧波之上的珍珠,山清水秀,山海兼胜,资源丰富,人杰地灵,以"石奇、滩佳、礁美、洞幽、鱼丰、鸟多"著称,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的意境。地处浙南沿海,温州市瓯江口外,"外载海洋,内资三江",区位优越,由103个岛、259个礁组成。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山海兼胜,云海变幻,风光旖旎,引人入胜,是浙江省唯一以县冠名的风景名胜区。共有9大景区、400多个景点,加之人文景观与海岛风味,是一个集绝壁奇滩、海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是人所共知的“千岛之国”,海域辽阔,在长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许多海滨游乐场。在印尼旅游探亲期间,我到西爪哇省北部南海之滨的庞岸达兰(Pang and aran)海滨游乐场小住了几天,在充分享受海水浴、日光浴之余,对这里的环境及旅游项目做了一番考察,深深体会到当地政府充分利用了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各种游玩项目,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据官方报纸《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16日凌晨,中国海监50船正前往某海域执行维权巡航任务,船外8-9级的大风掀起4-5米的巨浪不断拍打着船身。凌晨2点,赵健来到船舶驾驶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一边守听着高频,一边仔细搜索雷达上的可疑目标,认真记录着海上的情况,看他工作的劲头,很难想象此时他正患重感冒发着高  相似文献   

20.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8):8-11
太空Space月球尘埃微细锋利或损害人体能定居月球自然是好事,但月球对我们这群到访者可能并没有那么友好,科学家发现月球上遍布的尘埃对人类可能是有害的。到目前为止,人类加起来最多也只在月面上停留2~3天,一般是呆在飞船内或者穿着舱外航天服。但是如果要想进行长期驻留,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因为那些超微细,拥有尖锐棱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