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在富兰克林出发前,他似乎比他妻子更为担忧,他写信给一些朋友;要求他们在他探险期间照顾和安慰他夫人。尽管他已经59岁了,他和夫人都为他执行这一使命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不管他热情有多高,在他出发前的最后几天感到有点体力不支。珍妮(富兰克林夫人)为他丈夫赶做了一面旗子,以便带到北极去——这是许多探险家沿用的习惯。再有几针就要做好了,可在沙发上休息的他睡着了,她凑过来把旗子盖在他身上。她把他推醒,他吃惊地说:“怎么,把旗子盖在我身上,您不知道人们用国旗盖尸体  相似文献   

2.
张学思的案头,有一张自订的工作计划表,他的工作是井井有条,每日一记载,每月一小结,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张学思工作非常严谨,他的办公室纸篓里,除了烟盒、烟蒂以外,从不扔片纸只字,凡带有机密字样的文件,他从不用秘书转送,总是亲自到保密室取送。凡是工作问题,从不和家属谈半句。凡经他批阅的文件,他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答案具体,处理得当。那怕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的工作作风非常深入细致,只要他在司令部,就要每天亲自参加作战的交接班,随时掌握战备情况,即使外出,他也让秘书代他去参加,每天向他报告。对于基层  相似文献   

3.
极地英雄     
科学界亲切地称康拉德·史蒂芬(Konrad Steffen)教授为柯尼(Koni),他于1952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在他的青年时代,他对摄影和表演很感兴趣。但是,父亲坚持要求他接受大学教育,他在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攻读了工程学学位。在本科学习期间,一次对北极的实地考察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他从此走上了冰川与气候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4.
1992年7月19日傍晚,意大利南端布林迪西省武装部队长官路易戈·罗布斯托少校又要玩水了。他一鼓作气地潜入亚得里亚海15米深处,一下子被海底世界所迷住。正当他欣赏美丽的海星时,突然沙砾上几只发绿的脚趾映入眼帘。他心中一惊,那是死人的脚?他想离去,但好奇心又使他转回来。他轻手轻脚地游过去,拿起3个脚趾,一边擦,一边观察。他眼睛猛然一亮,断定自己有了新发现,上岸后他把这3个脚趾送到了意大利水下  相似文献   

5.
正葛饰北斋是日本江户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浮世绘画家之一。他的画风对后来欧洲画坛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熟知的许多著名画家都曾临摹过他的作品,如梵高、高更、马奈、德加等。他的作品不仅有风景名胜,也有人间生活、鬼怪世界。葛饰北斋是一个多产画家,直到他9岁去世,他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葛饰北斋70岁时,他的绘画成就达到巅峰。他一生之中最精彩、也是对欧洲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凶残的鲨鱼1993年4月24日下午,位于新西兰的坎贝尔岛上气候站主管迈克和四位伙伴,在碧波的海里潜游。当迈克潜离岸边40米处时,突然感到一物重撞在他的右肩,并将他推向前。当他探身露出水面时,他的右臂被一条巨鲨的咀巴咬住了。这时,他本能地挥动左臂,猛击鲨鱼的尖吻。而他的伙伴们正在近岸13米处潜游,当  相似文献   

7.
<正>惠灵顿时间24时。史蒂夫跌坐在雪地上。雪花劈头盖脸砸在他身上,瞬间又在他的肩头消融,直接气化,回到大自然之中,形成一层一层密集的雪雾。风从四面八方扑来,摇晃他,他站立不住,感觉强风随时都会将他卷起,扔进雪雾里融化掉。风夹杂着雪粒和冰碴刮到史蒂夫的脸上,像刀子切割皮肤那样的疼痛,眼睛都无法睁开。史蒂夫干脆趴倒,让风雪从他脊背上呼啸而过。他小心看向怀里的综合记录仪,此时风力10级,风速27.1米/秒,在南极,这不  相似文献   

8.
母与子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 “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该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9.
大厅之中,正堂之上,他慈祥的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望着他的学生们一个个、一排排、一队队走进来,就像在教室、在学术讨论会会场、在实验室。他的学生们面容严肃,心情悲哀,缓缓地走到他的遗像前。他们各自按照习惯的称呼,在心底悲切地呼唤着自己尊敬的老师。而他,已坦然地永远离去了。  相似文献   

10.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2):22-24
凡和刘昌文站长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他是一个非常爽快的人,敢做敢为,性格耿直;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又会感到,他还是一个非常细致的  相似文献   

11.
帽子的秘密     
我哥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四年级学生。他一连考了那么多个五分,妈妈送他一顶帽子当奖品。  相似文献   

12.
正大家称他为"老轨",有人视他为"靠山",他是谁?虽然7年来一直在"蛟龙"号深潜现场,他却从没见过一次潜水器的布放与回收,这又是为什么?他是刘军闯海的真男人刘军,男,1966年生,从1984年上船任机工到现在,他在中国海监船上、在茫茫大海上,为中国的海洋事业默默付出了31年。从2008年起,刘军开始担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母船"向阳红09"号轮机长。刘军依靠精湛的业务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没有让老化的船舶机械耽误中国载人深潜一分钟;他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在大连,我第一次见到古博教授。他,中等身材,穿着浅灰色牛仔装。乍一看,你会认为他是个普通的旅游者,想不到他就是当今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的先驱。从他那言之有理,施之有故而言语朴素的学术报告中,你会感到,他无愧是一位当今世界上海洋污染研究的耆宿。古博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克卜斯海洋研究院工作了42个春秋,任海洋化学教授32载,时间之长,开创了该研究院的新纪录。据随行人员介绍,古博教授喜欢大海,酷爱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他一生的工作从未离开过海洋,  相似文献   

14.
宋楚瑜虽然是脱离国民党独立参选的候选人,但由于他身背大陆籍的包袱,又长期在国民党内担任高职,且此次竞选仍要依赖国民党支持票源因此他的两岸关系政策不能全面否认现行政策,但必须又有所区别。在两岸关系定位上,他主张两岸是“相对主权的准国际关系”。他  相似文献   

15.
就在阿蒙森登上南极点的第34天,斯科特也到达了南极点,但他的经历和后果却与阿蒙森有着天壤之别。罗伯特·弗肯·斯科特早先只是一个研究鱼类的军事专家。1901年8月.他受命完成首次南极探险,一直深人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并在麦克默多海峡的罗斯岛度过漫长的冬天,为他向南极点进军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又多次率队赴南极探险。1909年1月9日,他获悉曾是他手下的沙克尔顿到了离南极点只有178公  相似文献   

16.
渔人老马     
老马是个渔民,他打了一辈子的鱼。往日里,他几乎都是航行在风浪颠簸的大海上,如今却不得不上岸了。在早些年,老马可说风光得很哪!他可是远近闻名的"渔民红老大",他的渔船几乎年年都是市、县里的单产"头名状元"!那些年,老马出足了风头。他经常被请去各地"讲经授道",还连续被  相似文献   

17.
李德仁院士是个大忙人 ,2 0 0 3年春 ,当笔者应《海洋测绘》之约 ,为撰写有关他科研成就的文稿想见见他时 ,他还在樱花之国日本讲学 ;他一回来 ,又忙于督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展 ,忙于指点多名博士后的研究课题 ,忙于引导博士生硕士生们做博士硕士论文……百忙之中 ,他抽空约见了笔者 ;而翌日他又将赴京在两院院士论坛上阐述“数字地球与 3S技术”。  半生磨难 大器终成李德仁祖籍江苏省镇江丹徒。 1939年 12月 ,他诞生在日寇侵华硝烟笼罩下的江苏省泰县一个城镇贫民之家。童时屡经战乱 ,穷困的生活与…  相似文献   

18.
52岁的雷·希普韦在码头上缓步前行,一面焦急地看了看手表。他是美国加州贝塞尔岛的潜水打捞员,当时是2001年5月10日母亲节上午11点钟,他希望能及时完成任务,让他可以带着妻子安娜出去吃晚饭。他检查了面罩和呼吸调  相似文献   

19.
贾裕祖本来是一名高雄港的渔民,虽然他读书不多,可是他非常喜欢文物,在他小小的居所里收藏着无数华夏文物,从古币、古陶瓷器开始,一直发展到古字画和青铜器等。  相似文献   

20.
一名41岁的游泳爱好者——约瑟,在美国佛罗里达海滨渡假。有一天午餐前,他跳进温暖的海水中,嬉戏乐趣。不料,水流湍急,瞬间被浪拥至大海,欲游回岸边之际,只见一群鲨鱼正朝他游来,他意识到生命危在旦夕了。忽然,手触及一硬物,他本能地紧抓不放,感到一股强力带动他,向着岸边快速前进。约瑟稍稳定情绪,发觉自己抓住的是一条巨大石斑鱼的背鳍。那条大石斑鱼似通灵性,疯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