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月球寻水记     
月球上有水吗17世纪,开普勒写了一本名为《月亮梦游记》的小说,这本书在开普勒逝世后三年,即1633年问世。名闻当代的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推举此书是第一个由专业科学家写作的科学幻想故事。开普勒认为月球上既有空气,也有水。在他的笔下,书中的主人公在睡梦中...  相似文献   

2.
李良 《天文爱好者》2009,(10):46-51
1609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那一年,伽利略率先使用望远镜观测星空,开创了望远镜天文学时代。400年后,联合国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此外,在1609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学》(10年后又出版《宇宙和谐论》一书),先后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虽然这三大定律是零零散散地出现在他浩如烟海的著作里的,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的《新天文学》问世400周年。他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在这部科学巨著中发表。为了纪念人类科学史上这一伟大事件和对开普勒深切的缅怀,美国将当年3月6日发射升空的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以开普勒的名字命名;德国发行了面值10欧元的开普勒定律400周年纪念币,捷克发行了面值200克朗的开普勒定律400周年纪念币,圣马力诺也发行了面值5欧元的开普勒定律400周年纪念币。  相似文献   

4.
易轩 《天文爱好者》2008,(10):30-31
世间最奇妙的东西,莫过于光。今天,我们能想起来的所有科学家,柏拉图、开普勒、达芬奇、爱因斯坦等等都曾研究过光。牛顿一生中花费时间最长的研究就是光学,他的《自然科学之数学原理》花费了20年的时光,而与光线的嬉戏和对话,却贯穿着他的一生。在人类所有神奇的发明中。能驯服光线的望远镜无疑是最令人惊叹的之一。简简单单的两块玻璃,就能把2000米之外的东西拉近到只有2米远的地方。直到现在,我们也还很难找出一个象望远镜这样,能在自己家里完全重复其发明过程的重大创新。望远镜的最基本原材料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玻璃镜子。贵妇人对着它施朱抹粉、魔术师用它来“大变活人”、巫师借助它驱邪镇妖,对科学家们而言,它却是探视宇宙的最佳帮手,他们所做的改变仅仅是把两片透镜叠起来或者把平面镜做成弯曲的形状。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的伟大奠基者李良图1伽利略(1564~1642)在上一期本栏里,我们介绍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开普勒既是一个哥白尼日心说的忠实信仰者,又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在科学研究中,他最后除了两个最一般的哥白尼理论(太阳是静止的及地球有公转和自转)...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经过一定过程,不仅在于新事物有着诸多不完善,不能彻底否定旧事物,旧事物中也存在很多比较合理的成分,而且旧事物已经深入人心,要将人们观念中旧的部分转变为新的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日心说代替地心说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这个过程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公元1543年,科学巨人哥白尼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近代天文学革命的开端。在这部巨著中,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宇宙体系,批判了古代天文学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绕地旋转的地心说。在随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里,伽利略的观测发现、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逐步证实了  相似文献   

7.
2009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6日22时50分(北京时间7日11时50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德尔他-2火箭发射了第一个专门用于寻找系外类地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Kepler)。65分钟后,它进入了距地球大约721千米高的预定轨道,并将在这一轨道试运行两个月,随后正式开始执行探索任务。  相似文献   

8.
追着太阳跑     
自从上小学后,我一直喜欢历史、考古、古生物及地理,而2009年寒假去北京天文馆的一次参观又勾起了我对天文奥秘的兴趣。爸爸为了鼓励我,不仅买了许多诸如《星空》、《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恒星与行星》、《日全食》等书籍,指导我在网上查询天文知识,还带着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望远镜。镜头是买的,镜筒使用塑料水管做成。整个望远镜可以随意组装拆卸。这使我明白了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全家还多次到十三陵神路观星,让我认识了许多星座。  相似文献   

9.
《天文爱好者》2010,(10):81-81
2009年刚刚送走了旨在纪念意大利天文学家伽俐略首次将望远镜指向星空(公元1609年)之400周年的国际天文年;2010年的金秋9月又迎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建系5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0.
宇宙信息     
美国宇航局继续执行2006年的两项令人鼓舞的低成本发射计划。其一是“黎明”,一个离子发动机空间探测器,将环绕并研究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最大的两颗小行星灶神星和谷神星。第二项计划“开普勒”是一架空间望远镜,目标是寻找其他恒星周围的类地行星。  相似文献   

11.
探测恒星距离的艰难历程刘宇星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的天文发现,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然而,对于恒星的认识,在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沿用了托勒密的观念:恒星间的相对位置恒定不变,而且恒星是被固定在最外一层的球壳上,繁星构成了笼罩太阳和行星...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第一期杂志的出版正赶上了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辞旧迎新之际,请允许我在这里代表《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的全体同志,代表北京天文馆东西两馆的全体职工和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给各位天文爱好者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在天文爱好方面有更多的进展和收获。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1月14日晚,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米望远镜上用新安装的10242CCD观测到了木星的两颗伽里略卫星;Europa和Callisto及一颗依巴谷星(星号为 104297).当采用新的 JPL DE405和 Sampson-Lieske理论(G5)计算卫星的理论位置并相对于Callisto测量恒星位置时,视位置的观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平均值在赤经和赤纬方向分别为△α=-0″029±0.″012,△δ=0.″005± 0.″011.这对应于平均观测历元(UT):1997年11月14日13时43分50秒.这一试验结果与 Casas等在同一时期内CCD观测的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 它反映了依巴谷星表体现的光学参考系与DE405体现的动力学参考系在观测历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单次位置测定的标准误差在赤经赤纬方向分别为±0.″052和0.″047.这一精度明显优于 Casas等人发表的 Callisto的处理精度,并与目前国际上最好的伽里略卫星观测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14.
伽剌费尔在这次行动中,曾经希望天文爱好者们参加到收听VLF无线电波信号的行列中来。他希望同时记录下VLF无线电波的信号和时间,以便仔细地研究流星与VLF无线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伽剌费尔究竟要干什么呢?为什么别人注意的是在超短波“听”流星,而他却要在甚低频波段呢?原来,有人说他们在看到流星的时候,就觉得同时听到了似乎是东西碎裂了的、很奇怪的声音。观测者们左顾右看,大惑不解,但又相互证实地说:“是的,我也的确听到了。”  相似文献   

15.
16世纪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是世界天文学历史上的一颗超级巨星。在短短56年的一生当中,他做了大量的天象观测工作,观测精度在当时首屈一指。他留下的宝贵观测资料,成为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虽然第谷离开这个世界已经400多年了,但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天体却在太空永远闪耀。  相似文献   

16.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国内展开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天文学知识也乘机得以普及。1958年创办的《天文爱好者》杂志,正处在这一浪潮的潮头。我那时上小学三年级,和许多小伙伴一样,迷上了星空。我的最主要的天文课老师,就是《天文爱好者》,以及《少年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手册》两本书。初中和高中,我都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天文小组,展开学习、认星以及特殊天象的观测活动。自第一期起,我买齐了《天文爱好者》的每一期,甚至投了一篇用普通照相机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天体的文章。可惜刚收到回复,杂志就因文化革命而停刊了。  相似文献   

17.
每月变星     
浩淼 《天文爱好者》2010,(12):18-21
为了让《本月变星》更好地为大家提供适时的变星信息,编辑老师与我商议,决定自本期开始,每期介绍下月的变星,以免因同好们拿到杂志的时间延误而导致信息过时。因为已经不是在写“本月”的变星了,故栏目改名为《每月变星》。本期《每月变星》将介绍2010年12月和2011年1月两个月期间适合不同爱好者观测的变星,希望大家喜欢!  相似文献   

18.
1609年,开普勒在确定地球轨道、获得面积定律以后,要进一步研究火星运动。当他用第谷的10个观测数据来模拟一个火星的偏心圆轨道时,发现出现了8′的误差。开普勒坚信第谷的观测资料不可能存在这样大的误差,看来问题出在把火星轨道看作偏心圆。  相似文献   

19.
喜见我国第一本活动立体星图《星座花园》问世在我国天文爱好者的星图园地里,也如同这次海尔─波普彗星来临一样,出现了一颗“新星”:她,就是闵乃世先生设计、绘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活动立体书《星座花园》。星空是广无垠的舞台,许许多多神话里的人和物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这是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纳奇(Francesco Brunaci,1640~1703)绘制的天球图,出版于1687年。原图的尺寸是47.4×62.3厘米,采用黄道坐标。以北黄极为中心的北天球图和以南黄极为中心的南天球图,均绘入一幅大图之中。亮星被涂以银色,色彩之鲜艳美丽,可与赛拉利乌斯星图媲美。该星图收入63个星座,包括当时追加的后发座、鹿豹座、伽倪墨得斯座(现在已经不用)和包围大熊座的约旦河座(现在已经不用)。两幅天球图的四周余白绘有用望远镜观测的太阳、月亮和行星的形象。星图下面的文字记述了从伽利略到开普勒的天文学家的研究成果,包括太阳黑子、月亮的环形山、超新星和银河的分解(银河是恒星密集的集合)等。——陈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