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桩承载性状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端后注浆技术是在通过预埋的压浆管对桩底压注水泥浆液,从而减少桩底沉渣和桩周泥皮的负面影响,在工程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宁波软土地基中某工程桩基静载荷试验,分析2根相邻后注浆和未注浆试桩的承载性状;通过对桩身预埋钢筋应力计的测试,对后注浆和未注浆桩的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和桩侧阻力发挥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桩端后注浆不仅能提高端阻,还能提高桩端以上一定范围内土层的侧摩阻力,同时,后注浆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约为未注浆桩的2.5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有效改善桩土界面条件,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小桩基沉降。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后注浆工程,通过竖向静载试验对比,分析注浆与未注浆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性能及沉降规律,给同类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桩端后注浆不但提高桩端阻力,还使桩侧摩阻力提高,并降低桩的变形量。注浆压力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值,最大注浆压力随时间增大。桩间距较小或布桩集中的桩基应做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参数。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灌注桩由于受施工工艺限制,桩端沉渣不易清除,桩端土易受扰动,故桩端承载能力较低,通过桩底注浆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桩底注浆钻孔灌注桩的受力机理和工艺技术,提出了桩底注浆施工的注意事项,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可以明显提高桩承载力,经济效益显著。另外,讨论了影响桩底注浆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灌注桩后注浆工艺能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小变形、增强桩的质量稳定性。根据某工程注浆和未注浆钻孔灌注桩的单桩静载试验的分析与对比,结合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桩顶荷载与桩端荷载、桩顶沉降与桩身弹性压缩量等关系,探讨钻孔灌注桩注浆前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的变化规律和某些影响因素,对了解桩端压力注浆桩的承载性状及类似工程的设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后注浆技术未能大幅提高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工程个案展开分析研判,得出注浆过程控制不力是导致单桩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严格注浆管、射浆管、逆止阀制作质量管控与安装及注浆过程控制是能否成功注浆进而提高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工程案例中对承载力欠缺的区域进行了补桩处理,补桩时规范注浆装置制作、加强注浆过程管控,在补桩达到龄期后进行了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宗钟凌  鲁先龙  李青松 《岩土力学》2018,39(Z1):362-368
通过现场桩基承载力试验,对静压钢管注浆微型桩抗压与抗拔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实测Q-s曲线,研究压力注浆工艺及注浆体积比对微型桩抗压极限承载力、抗拔极限承载力以及极限侧阻力的影响,分析注浆微型桩的桩土作用机理,对微型桩抗拔极限状态进行讨论,建议微型桩设计抗拔系数 极限抗拔位移。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地基中静压钢管注浆微型桩较未注浆钢管微型桩,桩基极限承载力提高显著,桩基抗拔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桩在真实受力状态下的抗滑特性,开展了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单桩和群桩加固滑坡的足尺模型试验,以及重力注浆微型单桩加固滑坡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注浆能够劈裂桩周土体,在滑动带形成树根状的胶结体,显著地改善滑坡土体的力学性能,增强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减小桩体的弯曲变形,致使滑动带土体抗剪强度增加了152.5%;较重力注浆微型桩,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单、群桩加固滑坡的水平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37.8%、71.2%;极限状态条件下,高压注浆钢花管群桩中后排桩承受的水平推力和弯矩最大,前排桩次之,中间桩最小,从坡体后缘向前缘弯矩最大位置处桩身混凝土由挤压破坏转变为张拉破坏。  相似文献   

8.
选择场地内有代表性的位置,做了三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试验,一组为SZ1~SZ3,桩径φ600mm,桩端后注浆,另一组为SZ4~SZ6,桩径φ800mm,不注浆;第三组为SZ7~SZ9,桩径φ600mm,不注浆;三组桩的桩长均为34m;在布置桩位时,注浆桩SZ1~SZ3与非注浆桩SZ4~SZ9间距保持20m以上,以防止桩端后注浆对其产生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Z1~SZ6最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 900kN;SZ7~SZ9最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 100kN;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采取桩端后注浆技术,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至少提高38.1%,单桩工程造价减少21.3%。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桩在真实受力状态下的抗滑特性,开展了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单桩和群桩加固滑坡的足尺模型试验,以及重力注浆微型单桩加固滑坡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注浆能够劈裂桩周土体,在滑动带形成树根状的胶结体,显著地改善滑坡土体的力学性能,增强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减小桩体的弯曲变形,致使滑动带土体抗剪强度增加了152.6%;较重力注浆微型桩,高压注浆钢花管微型单桩、群桩加固滑坡的水平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37.8%、71.2%;极限状态条件下,高压注浆钢花管群桩中后排桩承受的水平推力和弯矩最大,前排桩次之,中间桩最小,从坡体后缘向前缘弯矩最大位置处桩身混凝土由挤压破坏转变为张拉破坏。  相似文献   

10.
李永辉  朱翔  周同和 《岩土力学》2016,37(Z2):388-396
基于郑州三环快速路工程开展的6个场地19根大直径灌注桩现场足尺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后注浆桩与未注浆桩实测结果,研究桩端后注浆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荷载传递规律、桩端承载特性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条件下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明显提高,且提高幅度受注浆龄期影响较为显著;在黄河中下游以中密~密实粉土、粉细砂及可塑~硬塑粉质黏土为主要冲积地层中桩长40 m左右的大直径灌注桩表现为摩擦型桩,但相比于未注浆桩,桩端后注浆桩传递至桩身下部及桩端的荷载更小;桩端后注浆在桩端下形成水泥沉渣坚硬固结体,有效地处理了桩端沉渣问题,且通过渗透劈裂作用,形成深度可达1 m的网状分布的水泥胶结体,加之对桩端土层的压密效应,显著提高了桩端支承性能与承载刚度;桩端后注浆显著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桩侧极限摩阻力发挥水平,并降低了桩侧极限摩阻力对应的桩土相对位移,使得大直径灌注桩在较小的沉降下表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钻孔压浆桩的承载特点及单桩承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压浆桩是一种新型端承-摩擦灌注桩,其承载能力要明显高于其他钻孔灌注桩。根据与相近场地条件钻孔灌注桩的实际测桩结果所作的对比分析,钻孔压浆桩可以形成较高的侧摩阻力,在极限荷载中,侧摩阻力的构成比达65%~75%。   相似文献   

12.
李旺 《探矿工程》2014,41(11):67-69
通过旋挖钻孔灌注桩在广西某大型电厂泥质粉砂岩地区的实际应用,分析了旋挖钻孔灌注桩与冲孔灌注桩相比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并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为今后该地区类似场地钻孔灌注桩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桩底后压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桩底后压浆技术,通过向桩底进行注浆可消除孔底沉渣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单桩承载力;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在卵石层中其灌浆机理主要表现为渗透灌浆,其承载力由3部分组成,即桩身部分的摩擦力、固结体部分的摩擦力和固结体的底部阻力。  相似文献   

14.
从论述保证灌注桩桩头质量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灌注桩桩头质量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保证和提高灌注桩桩头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分析、探讨了上海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最小极限施工直径。通过饱400 mm钻孔灌注桩施工实例,探讨直径<550 mm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并探讨更小直径钻孔灌注桩设计施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钻孔桩桩底压浆技术是向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和围岩土体内压入一定量水泥浆,使桩底沉渣和桩底一定范围土体孔隙内充满水泥浆液,经物理、化学作用使其强度大幅提高,从而实现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提高。结合高铁钻孔桩桩底压浆施工实践,介绍了2种压浆工艺过程,阐明了提高压浆工效、保证注浆质量关键技术措施实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土地也日益变得珍贵,高层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大的结构荷载的需要,桩长和桩直径也变得越来越大。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后注浆技术提高了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并降低了建筑物的沉降,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简要介绍了后注浆工艺的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几个工程实例,分析了注浆前后单桩极限承载力变化情况及部分影响因素,为普及应用积累了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18.
柏英 《地质与勘探》2000,36(3):88-90,94
以灌注桩为例 ,对灌注桩成本进行了价值工程分析并结合A、B、C分类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系统地指出了降低灌注桩工程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效果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主要介绍一根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试验成果,包含自平衡静载试验以及钻孔取芯试验。结果表明,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水泥浆液上返高度在该类地质条件下约达15 m左右,但水泥浆液在地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设计强度,且分布不均。桩周土层标贯试验表明,贯入击数与压浆前相比,普遍提高。自平衡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压浆后承载力增加50 %。因此桩端后压浆对提高桩承载力和改善荷载传递性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