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10年的研究,天文学家7月宣布发现了最老或许最特殊的外星行星,球状星团里围绕一颗超密白矮星和一颗脉冲星运行的气体巨行星。 这颗行星的年龄估计已经有130亿年了,并且是围绕一个由白矮星和脉冲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运行的,这个称为B1620的双星系统位于距地球5600光年的球状星团M4里。行星的质量是木星的2.5倍,它在天王星到太阳的同样距离上绕白矮星和脉冲星运行。该  相似文献   

2.
各具特色的脉冲星自从1967年英国女天文学家贝尔(JocelynBell)在她的导师休伊什(AnthonyHewish)的指导下发现首例脉冲星(Pulsar)PSR1919+21至今,已在我们银河系内发现了约600颗脉冲星。现在,普遍认为脉冲星是有很...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蟹状星云,亦即金牛座的M1是最惹人注目的超新星遗迹,它是天文学家研究得最多的天体之一。位于它核心的是已知最亮的脉冲星———一颗极小的,亮度16星等,每秒钟旋转30次的超密中子星。这颗脉冲星是M1大质量原始恒星的坍缩核,在950年前人们看到这颗恒星炸得粉碎。最...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由D.C.Backer和V.Boriak-off等人所发现的两颗脉冲周期为毫秒级的新脉冲星(PSR1937 214、1953 29),因其异乎寻常的观测特性和物理性质吸引着人们不断从观测和理论上对它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实测和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所共同注目的中心问题之一是,毫秒脉冲星除了射电辐射以外是否还存在光学或其它波段的辐射。因为一旦确认它们存在光学对应体或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这将对进一步了解毫秒脉冲星的特性和演化途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脉冲星的本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82年10月S.Djorgovski首先宣布,他使用里克天文台1米望远镜和CCD系统在PSR1937 214所在天区发现一颗m_r=20±1,并在帕洛玛天图(POSS E-185)上所不存在的红色天体(现称“Djorgovski天体”),他将这颗红星和另一个可疑暗点提供作为该脉冲星光学对应体的候选者。此后,Manchester等用AAT 3.9米望远镜配CCD,Middleditch等用红外方法,Lebofsky等用红外和近红外方法以及Djorgovski重新换用里克3米望远镜配CCD系统,对是否存在PSR1937 214光学对应体进行了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超新星1987A里尚未发现脉冲星脉冲星是具有强磁场的旋转中子星,一般认为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成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因此,天文学家热切地希望寻找到大麦云中一颗蓝超巨星fe.----."leak—69”202作为超新星1987A结束其生命时所发射的电磁辐射脉...  相似文献   

6.
自转周期为85秒的脉冲星J2144-3933大概是迄今发现的自转得最慢的脉冲星了。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天文学家扬(M.Young)说,该脉冲星自转得太慢不可能产生足够强的电场来发射射电辐射。但扬也认为J2144-3933也可能代表着一类在银河系内尚未发现的未知品种的脉冲星,这类?..  相似文献   

7.
脉冲星的发现和研究取决于射电天文技术的发展。除了两颗脉冲星以外,目前已知的1000颗脉冲星都是用射电望远镜发现的。95%以上的脉冲星只观测到射电波段的脉冲辐射。可以说,没有射电天文技术就没有今天的蓬勃发展的脉冲星研究。图1美国阿雷西博直径305米球面...  相似文献   

8.
白矮星将再度辉煌瑞林自从类星体、脉冲星和黑洞等奇异天体脍炙人口以来,在天文科普刊物中便很少提到白矮星了。但实际上,从19世纪60年代发现第一颗白矮星(天狼B星)至今,天文学家对它们的搜寻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而近年来的两项发现和宇宙年龄危机问题有可能...  相似文献   

9.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一颗年轻脉冲星长期观测发现其冷却之迅速是始料不及的,这说明它含有比以前预期的致密得多的物质。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用“钱德拉”测量了位于3C58中心的这颗脉冲星的温度,它是1181年观测到爆发的一颗恒星的遗迹。“钱德拉”拍摄的3C58图像还显示了这颗脉冲星产生的壮观的喷流、环和  相似文献   

10.
毫秒脉冲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毫秒脉冲星PSR1937 214的发现是近几年天体物理学中的一次重要事件。本文介绍了该星的发现史和主要观测事实。该星自转周期为1.557806449023毫秒,是转动最快的脉冲星。周期变率为1.24×10~(-19)秒/秒。在它的周围没有明亮的超新星遗迹。这颗脉冲星的引人注目的特征是磁场低和在P—P图上位置独特。文中还评述了解释这颗脉冲星的四种模型;(1)起源于吸积X射线双星的中子星,通过从伴星吸积物质而加速到毫秒周期;(2)Michel和Dessler提出的盘模型脉冲星中的普通一员;(3)双中子星并合体;(4)辐射年龄小的脉冲星。最后一种可能性是本文作者提出的。根据具有相似特征的脉冲星倾向于分布在同一条PP~(-5)等值线及可按等值线排成演化序列的事实,作者按光速圆柱磁能衰减来定义脉冲星辐射年龄t:B/8π∝PP~(-5)=C_0exp(-2t/τ)(τ为磁能衰减时标),井据此认为PSR1937 214和蟹状星云脉冲星、船帆座脉冲星都是辐射年轻的。  相似文献   

11.
宇宙信息     
小麦哲伦云中发现慢自转脉冲星 综合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牛顿X射线多镜面望远镜的数据,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小麦哲伦云的超新星遗迹中发现了脉冲星。  相似文献   

12.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系统之一,其恒星密度极端高的核心有利于创造双星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从而形成毫秒脉冲星双星、掩食脉冲双星、主序-毫秒脉冲双星、高轨道偏心率双星等双星系统,通过对这些系统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球状星团的动力学、双星系统的演化和星际介质等相关问题。自30年前在球状星团中发现第一颗射电脉冲星至今,随着较高灵敏度射电望远镜的不断建成和使用,以及数据数字化处理能力的提高,天文学家在球状星团射电脉冲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收集并分析了最新的球状星团脉冲星的数据,研究了球状星团射电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轨道周期的基本性质,讨论了球状星团脉冲星的搜寻,最后统计分析了双星系统,包括不同伴星类型的脉冲星的分布以及掩食双星系统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从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星兵数以千计的大、小行星,都是用望远镜发现的,唯独1颗例外,这就是海王星。天文学家当初是用笔尖先“看”到了它。海王星是在1846年被发现的。在此之前半个世纪,即1795年的5月,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拉朗格的侄子,曾经两次记录了海王星的位...  相似文献   

14.
一、6.1毫秒脉冲双星PSR1953 29的发现 自从1982年11月在Arecibo天文台发现第一颗毫秒脉冲星PSR1937 214以后,于1983年3月又相继发现了第二颗毫秒脉冲星,虽然此脉冲星的脉冲周期没有象第一颗那样短,但它是一颗射电双星。这是已发现的射电脉冲双星的脉冲周期最短的一个,称为PSR1953 29。事实上,对于这颗双星1980年7月在Arecibe天文台用305米射电望远镜在340MHz处就开始进行了探测,但那时并没有观测到它。可是到了1983年3月,根据对该星绕着另一天体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速递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4,(12):20-23
“费米”发现强磁星星震 2009年1月22日,美国宇航局的费米1射线空间望远镜探测到了来自一颗强磁场中子星——被称为强磁星——的高能爆发。现正在分析这一数据的天文学家则发现星震波在这颗强磁星中振荡的信号。  相似文献   

16.
哥伦比亚大学的郭特尔夫等人在天鹰座一个称为Kes75的年轻超新星遗迹里发现了一颗脉冲星,它是距今7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年轻的脉冲星。  相似文献   

17.
脉冲星的周期非常稳定.前人通过研究发现脉冲星射电辐射束半径大小应该正比于周期的-1/3或-1/2次方.通过整理收集了87颗信噪比很好的、偏振位置角明显为"S"曲线的脉冲星数据,用脉冲星辐射束几何模型计算得到了每颗脉冲星的辐射束半径及误差.发现脉冲星周期小于0.85 s时,辐射束半径正比于周期的-1/2次方.周期大于0.85 s时,辐射束半径与周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幂律关系,但这可能与选择效应有关.当假设脉冲星的磁倾角为90?时,计算得到的辐射束半径随周期分布的下边界正比于周期的-1/2次方,与前人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仲崇霞  杨廷高 《天文学报》2007,48(2):228-238
由单脉冲星定义的脉冲星时受几种噪声源的影响,为削弱这些影响得到一种更稳定的时间尺度,采取将多颗脉冲星定义的单脉冲星时进行综合的分析方法得到综合脉冲星时.用两种方法:经典加权算法和小波分解算法,对PSRB1855 09和PSR B1937 21两颗脉冲星进行综合计算并做出比较,经典加权算法无法兼顾脉冲星不同频率上的稳定度,而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PSR B1855 09和PSR B1937 21两颗脉冲星进行综合,能够有效抑制不同频率上噪声的影响,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天空中搜寻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但一直颗粒无收,直到1991年亚历山大·沃尔兹岑(Aleksander Wolszczan)和戴尔·弗雷尔(Dale Fral])在奇特的脉冲星PSR B1257+12周围发现了一个行星系统。4年后,米切尔·梅厄(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克洛茨(D1dler Queloz)则在一颗普通的恒星飞马51周围发现了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它每4.2天就会绕其宿主恒星转动一周。  相似文献   

20.
宋黎明 《天文学报》1994,35(1):101-104
本文利用COS-B卫星观测资料对CGRO卫星新近发现的一颗γ射线脉冲星进行了守时性分析,得到了显著的周期结构,这个结果对PSR1055-52是一颗γ射线脉冲星提供了新的、独立的证认,本文对普遍公认的六颗γ射线脉冲星提供了新的、独立的证认。本文对普遍公认的六颗γ射线脉冲星也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