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黄土地区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天抒  龚维明  戴国亮 《岩土力学》2009,30(Z2):362-366
通过对西安地区某工程中采用桩端后压浆的2根钻孔灌注桩压浆前、压浆后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的对比,分析了黄土地基中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桩身轴力的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探讨了后压浆技术对提高黄土地基中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就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及复合地基检测作了简单论述。提出了符合地基静载试验前首先应做桩的低应变检测,静载试验后再做低应变检测和桩顶开挖检查,对分析判断复合地基施工发生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可根据桩身强度等级大小适当加  相似文献   

3.
姚建平  蔡德钩  朱健  王立伟 《岩土力学》2015,36(Z1):513-517
以中铁西安中心超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采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技术对该工程进行地基处理。工程中测试钻孔灌注桩压浆前、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桩身内力。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侧阻、端阻分项增强系数法、基于极限承载力增强系数法和只考虑桩端改善承载力5种方法进行了后压浆桩的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后压浆后桩基极限承载力提高了24%,侧阻、端阻分项增强系数法和基于极限承载力增强系数法与现场实测最接近;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与只考虑桩端承载力改善与现场实测结果相差较大,其计算值偏于安全保守。  相似文献   

4.
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效果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主要介绍一根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试验成果,包含自平衡静载试验以及钻孔取芯试验。结果表明,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水泥浆液上返高度在该类地质条件下约达15 m左右,但水泥浆液在地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设计强度,且分布不均。桩周土层标贯试验表明,贯入击数与压浆前相比,普遍提高。自平衡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压浆后承载力增加50 %。因此桩端后压浆对提高桩承载力和改善荷载传递性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CFG桩单柱承载力和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其沉降进行了分析,讲座了CFG桩复合加固效应,以工程实例说明了CFG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越南某开发区大瓮桥、芹玉桥4根试桩均为钻孔灌注桩(其中两根试桩采用了桩端后压浆技术),用自平衡法进行了静载试验。简要介绍了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桩端后压浆技术,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越南规范高估了桩端承载力,桩端后压浆可以大幅度提高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珊瑚礁灰岩层中桩基承载特性的研究是岩土工程的热点问题。基于某跨海大桥工程开展的珊瑚礁灰岩层中桩端后压浆桩现场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了压浆前后的实测结果,研究了桩端后压浆的预压作用对桩阻力的影响,并在桩端后压浆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可应用于珊瑚礁灰岩地层中,能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钻孔取芯试验明确了压力浆液在桩端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并证实了压力浆液对珊瑚礁灰岩的孔隙有充填作用;桩端压浆后,在桩端未能消散的压力产生负摩阻力,使负摩阻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提前发挥,并增大了压浆桩的侧阻力。此外,桩端后压浆的预压作用提高了桩端阻力,并减小了桩端位移,改善了桩基的承载性状。  相似文献   

8.
陈文娟 《探矿工程》2007,34(8):59-60
桩端后压浆应在钻孔灌注桩成桩后3~7天进行。压浆量是影响后压浆质量和提高单桩承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至少提高20%,可节约工程造价30%。  相似文献   

9.
钻孔灌注桩压浆后的承载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某大厦及邻近场地试桩的静载荷及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对压浆后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未压浆桩的荷载-沉降关系符合双曲线函数,而压浆后桩的荷载-沉降关系符合幂函数。在极限状态时桩端阻力占总荷载比例为6.4 %~ 18.4 %,桩侧阻力占总荷载比例为81.6 %~93.6 %,且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端阻力所占比例快速增长。根据极限承载力外推值, 桩侧、桩端压浆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为89.85 %~147.81 %, 桩端压浆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为30.08 %~81.78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无论哪种压浆工艺,起主要作用的是压浆总量,且桩端压浆的影响大于桩侧压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岩溶区复合地基的形成机理,并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岩溶区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相关资料对岩溶区CFG桩复合地基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岩溶区CFG桩复合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有效控制沉降的能力;支承于基岩面的桩体属于摩擦端承桩或端承桩,倾斜基岩面对单桩承载力具有较大影响,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摩擦桩进行单桩承载力计算;岩溶区上覆土层土性变化大,地基处理规范中第9.2.5条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计算公式尚值得商榷,且规范中第9.2.8条加固区复合土层压缩模量计算公式亦值得商榷,建议采用桩长范围内土层承载力特征值的加权平均值fsk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   相似文献   

11.
李想  尹骥  卫佳琦  韦马季 《中国岩溶》2019,38(4):591-599
高度超过150 m的高层建筑,对地基基础的承载力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桩筏基础型式。位于深覆盖岩溶地区的桩基础,应充分发挥岩溶上覆地层的承载力,避开岩溶发育的不利地段,达到桩基优化的目的。文章结合深覆盖岩溶地区一高度为177 m的高层建筑项目,详细介绍了桩基优化设计、大面积工程桩施工以及桩端后注浆施工情况。项目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并运用长短桩设计理念,将桩长由原设计的40 m优化至核心筒区域28 m及非核心筒区域23 m,试桩检测结果和塔楼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单桩竖向极限抗压承载力和基础刚度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基础差异沉降较小,说明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基础刚度,采用长短桩设计理念可显著控制差异沉降,深覆盖岩溶地区可利用后注浆技术,充分发挥灰岩上覆地层的承载力,来规避穿越岩溶区域的桩基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柔性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及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CFG桩在高速铁路路基的处理上得到大量运用。但铁路工程对路基的作用原理与工民建工程对地基的作用原理有本质的区别,工民建房屋建筑荷载通过基础对地基施加刚性荷载,而铁路路基直接承受上部路堤的自重和列车运行产生的柔性荷载。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都是根据工民建行业的设计理论进行,其试验结果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本文着手研究适合于高速铁路复合地基的柔性载荷试验方法,模拟高速铁路柔性加载的特性,通过数值分析对比了刚性荷载和柔性载荷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位移分布情况;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研究了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结果证明柔性载荷试验是可行的,能合理的模拟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可为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CFG桩复合地基的特点及在我省的应用,利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垫层对CFG桩复合地基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CFG桩复合地基垫层进行分析 ,探讨了垫层厚度和模量对桩土应力比、桩侧摩阻力、沉降变形、承载力的影响 ,并得出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CFG桩和碎石桩相结合的复合地基方法处理黄河冲积平原新近沉积液化粉土地层,CFG桩属刚性桩,主要提高地基承载力,碎石桩则主要消除粉土层液化问题,通过该工程设计及实践,该复合地基方法处理黄河冲积平原液化地层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某新建城区拟修建于大面积填土上,针对该新建城区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等地基基础方案的经济、技术、工期等综合分析和比较,最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对该区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进行计算并设计布桩。CFG桩复合地基是CFG桩、桩间土、碎石垫层联合构成的复合地基,其桩身质量好,承载力可达350 kPa以上。当最大柱荷载小于或等于4 000 kN或土层中有强透水砂卵石层时,均宜采用独立柱基下CFG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7.
CFG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G桩因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桩土承载力迭加获取,与实际施工监测结果误差比较大。在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竖向承载力特性基础上,依据CFG桩复合地基的等沉面上下部分的不同特征,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双剪切破坏模型”:等沉面以上部分看作太沙基模型的桩体的向上剪切破坏,等层面以下部分看作迈耶霍夫模型的桩体向下的剪切破坏,推导了极限承载力的有关计算模型,讨论了该模型适用条件,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对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