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拍摄的阿贝尔160的X射线图像英国和美国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通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现了星系穿过星系团阿贝尔160时留下的热气体的瞬现余迹。宇宙中大多数星系是在星系团里的,一个星系团所包含的星系少则几个多则几千个。星系团浸在热气体中,由于星系团成员星系的合力气体保持在原位置。单个星系以每秒几千千米的速度穿过气体,并产生类  相似文献   

2.
宇宙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0,(7):16-20
仙女星系中暗弱多变的黑洞 10年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仙女星系进行了总共约100万秒的观测,为天文学家了解其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特有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宇宙画廊     
圣诞节刚过去不久,圣诞树上还挂着那些蓝色闪闪发光的圣诞饰品。就是这般巧合,在我们的宇宙中,也有一些蓝色的圣诞雪花。这幅美丽的影像来自一个旋涡星系——NGC6946。不过,只有在照片中它才会展现出这样的梦幻蓝,因为其中蓝紫色的色彩是由于加入了来自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简介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NASA)于1999年7月23日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运载升空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是NASA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第三颗卫星,它是以美籍印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命名的。这颗卫星的特点是兼具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能谱分辨率,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间望远镜,标志着X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正式进入了光谱时代。  相似文献   

5.
宇宙画廊     
五彩缤纷而又混乱神秘的旋涡星系半人马座A。在上面这张组合照 片中,不同波段的图像可以提供给我们夫于这个星系过去的不同的 线索。在显示为红色的低能量无线电波段,明亮的辐射瓣穿过厚厚的尘埃带。在显示为绿色的较高能量无线电波段,一道来自星系核心的明亮喷流十分显眼。而显示为白色的可见光波段,组成星系的大部分恒星则清晰可见。最近,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刚刚获得了半人马座A的X射线图像,图中以蓝色表示,可以看见可能是在一千万年前星系爆炸时从星系核心喷出的弧状气体。关于半人马座A如此混乱的原因,还未有定论,一个假说认为,这源于约一亿年前半人马座A吞噬了一个较小的星系所致。  相似文献   

6.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已经获得确凿证据证明,一个大爆炸后不到10亿年形成的类星体含有一个完全成熟的、生成能量相当于太阳20万亿倍的黑洞。存在于宇宙如此早阶段的黑洞向星系和大质量黑洞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剑桥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观  相似文献   

7.
宇宙信息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最近研究揭示了一个上千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在近距星暴星系M82内的形成过程。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观测表明位于星暴星系M82里的星团MGG11中存在一个异常的亮源。这个X射线源的特性只能由一个大约一千个太阳质量的黑洞来解释,这一黑洞的质量居银河系比较小的(恒星质量)黑洞和在星系核里发现的特大质量黑洞之间。恒星质量黑洞仅比太阳的质量大几倍,而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比太阳的质量大几百万倍。  相似文献   

8.
宇宙信息     
小麦哲伦云中发现慢自转脉冲星 综合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牛顿X射线多镜面望远镜的数据,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小麦哲伦云的超新星遗迹中发现了脉冲星。  相似文献   

9.
宇宙信息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的XMM-Newton航天器观测到来自黑洞的X射线,获得了一些证明存在自旋黑洞的最有力的证据。 恒星质量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形成的,从其伴星吸积气体和物质。在黑洞引力的作用下气体被吸积,  相似文献   

10.
新闻速递     
使用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斯皮策空间望远镜以及地面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天文学家们在星团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上获得了重要的进展。结果表明,之前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肯定存在问题或者不足。  相似文献   

11.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一颗年轻脉冲星长期观测发现其冷却之迅速是始料不及的,这说明它含有比以前预期的致密得多的物质。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用“钱德拉”测量了位于3C58中心的这颗脉冲星的温度,它是1181年观测到爆发的一颗恒星的遗迹。“钱德拉”拍摄的3C58图像还显示了这颗脉冲星产生的壮观的喷流、环和  相似文献   

12.
宇宙画廊     
卷云 《天文爱好者》2012,(10):56-59
今年6月底,研究人员有了关于脉冲星新发现:移动最快的脉冲星!他们动用三个不同的望远镜拍摄,利用多个波段观测来合成影像,使得这幅图片色彩非常丰富:绿色标示的部分来自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结果,紫色展示的是XMM-牛顿望远镜的结果,这里还联合使用了2MASS项目的数据以及数字巡天的光学数据,光学部分包含红、绿、蓝三色,综合看来在图中呈现为白色。  相似文献   

13.
三个欧洲天文学家小组获得了南天一个区域的真彩色,最深的大视场图像。这一成果补充了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在天炉座方向的南深空天区观测(CDF-S)。CDF-S是1999年曝光100万秒获得的,如此长的曝光足能探测到可以观测到的最暗的X射线源。 新图像是由智利拉西亚天文台的2.2米MPG/ESO望远镜上的大视场成像器(WFI)拍摄的。WFI是用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前,当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们在规划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行星。因为行星的X射线太弱了。钱德拉的观测目标,首先是碰撞星、围绕黑洞炽热的旋涡、正在爆炸的恒星等等,总之一句话,激变的、高能的X射线源。 但是现在,行星却正在成为令科学家感兴趣的X射线源。比如说木星吧,已经在它的北极附近发现了脉冲式的X射线热斑(见本刊2003年第3期,“木星大红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第一次在一个星系中观测到两个大质量黑洞。宇航局钱德拉塞卡X射线天文台的一张图像揭示在星系NGC6240的核心有两个很近的天体在同一轨道里彼此环绕着。  相似文献   

16.
《天文爱好者》2012,(4):46-49
九十年代,在美国发射的高能天文卫星之中。“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简称CXO,习惯上称为Chandra)无疑是最重要的。它于1999年夏天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天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记录到,一颗中子星穿越其伴星发出的致密星风时的数据。这为天文学家研究星风的结构和组成,以及中子星自身环境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星风是快速流动的物质,由质子、电子和恒星中喷出的金属原子等组成。”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博士后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宇宙画廊     
这个个多彩的宝石戒指匠心十足,若让女士们看了一定欢欣不已,然而打造它的过程颇费周折,即便是伟大的宇宙,也费了不少心思。这张照片的数据来自两台国际顶尖的观测设备,其中主要的形态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拍的,而那几颗粉红色的耀眼宝石,则来自于钱德拉×射线天文台。  相似文献   

19.
新闻速递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3,(11):18-21
后发星系团成长的线索 使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的牛顿X射线多镜面望远镜,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在后发星系团中发现了巨大的高温气体臂。这些结构的跨度至少有50万光年,为后发星系团是如何从较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并合生长成为宇宙中由引力所维系的最大结构之一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最近发现了一颗宇宙间的“炮弹”,那是迄今为止运动速度最快的恒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