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空摄影的正式开始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图像的拍摄与素材的处理,也称为前期拍摄与后期处理。对于一张优秀的深空摄影作品来说,二者不可或缺。前期拍摄决定了图像素材的质量,从而决定了后期处理所能发挥的上限。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天体摄影当作摄影的一个门类来考虑,必然要提到其质量标准和艺术标准。有一点笔者认为,作品除非达到大卫·麦林的水准或拍到了尚未发现的新天体、新现象,一般的天体摄影作品是没有什么科学价值的,这样更应该考虑上述两个标准。用跟踪法拍摄一个深空天体,其质量标准有两个,一是该深空天体拍摄的效果如何,二是照片中的天空应该是既深黑又通透,背景的恒星的点像应该是密、小、圆。后者更是检验拍摄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便是废片。达到这样的质量标准又谈何容易,既使能达到上述质量标准,又不可能把某一深空天体…  相似文献   

3.
深空天体摄影作为天文观测的一个重要手段,被普遍应用在广大爱好者的天文观测中。看着动辄数万元的高级赤道仪、望远镜(AP0)、天文CCD(冷冻CCD)、自动导星系统。对于很多天文爱好者来说犹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那么,一架简易的赤道仪、一支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一部廉价的入门级单反相机,这些简单的器材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深空天体摄影吗?可以,完全可以。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适当的改造和精细调试与操作、以及精心的后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最初吸引我走入深空摄影的天文美图中就有北美洲星云(NGC7000),真的太形象了。天地间居然有如此巧合!  相似文献   

5.
射电望远镜是天文观测与深空探测的重要设备,当前正朝着大口径、高频段方向发展。大型射电望远镜的面形精度是影响接收性能的关键指标。为了理清各种大型射电望远镜面形精度测量方法的特点,将大型射电望远镜面形精度测量方法分为4类:经典测量法、激光测量法、摄影测量法和微波全息法。详细阐述了各种面形精度测量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势;对大型射电望远镜面形精度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和展望,为不断探索和创新望远镜面形精度测量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摄影家和画家一样可以预见影像和画面,然后藉由相机或画笔把它们呈现在世人面前。 全世界玩风景摄影的人不知有多少,而玩天文摄影的人就少了很多,这是因为天文摄影的“技术与知识”门槛很高,一般人很难入内登其殿堂。而且如果您是玩天文摄影里的星云星团项目,更是有如“美俄军备竞赛”一样,被要求用大13径、尖锐星点高解像力的光学器材,追踪精确且高承载重量的赤道仪,  相似文献   

7.
在上合期间,日冕和太阳风严重影响深空通信链路。论述了非均匀太阳风对深空通信的影响,综述了基于深空探测器下行信号的太阳风观测,以及通过反演技术进行太阳风和日冕特性研究的国内外进展。以我国的深空探测为背景,提出一套基于探测器下行信号的太阳风观测方案,并可利用现有探测器进行预先观测研究。在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开始后,在数据通信和测轨的同时,进行全过程的观测实验。  相似文献   

8.
大气相位扰动的实时修正,是深空探测天线阵微弱信号合成的关键技术。首先研究了造成大气相位扰动的原理及特点,对比分析了电离层和对流层对信号合成时的相位扰动影响。总结了国内外对流层延迟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于相位扰动实时修正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深空探测与射电天文天线阵修正方法的异同,针对几种基于实测的深空阵大气相位扰动修正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总结常用修正技术的不足,提出结合多种测量方法的综合修正技术,展望了高频段信号相位延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探宝梅西叶     
引子 天文爱好者在认完星座,看完行星之后,总是自然而然地将目标转向那些隐藏在夜空中的星云、星团和星系。这些天体往往习惯性地被称为“深空天体”,在爱好者眼中,这些天体神秘而又绚烂,是进行观测及摄影的极佳对象;而在专业天文学家眼中,这些天体往往蕴含了大量基本物理过程,是揭示宇宙奥秘的重要窗口。也因此,这些天体很早就是各类天文人的关注目标,而为了使对这些天体的研究更为方便,天文学家编撰了许多记录它们的星表。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科德韦尔天体?玩目视观测的天文爱好者们,大多数都喜欢观测深空天体。深空天体里,比较容易观测的,就是著名的梅西叶天体了。不过,如果你把梅西叶天体基本都看遍了,甚至梅西叶天体马拉松都成功地跑过了,那么还有哪些深空天体值得一看呢?  相似文献   

11.
往前一个系列中向大家介绍了梅西叶天体星表,对于星表中深空天体的观测价值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了。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份星表依然存在一些缺陷。我们之前介绍过,梅西叶编纂星表的目的是为了避兔这些云雾状的天体千扰他的寻彗工作,并不是因为对深空天体怀有兴趣。这就导致不少明亮的深空天体没有被编入梅西叶星表,比如著名的毕星团和英仙座双星团。此外,梅西叶在北半球观测,因此星表中的天体主委集中在北天,南天的天体非常少,这对南半球乃至北半球低纬度的天文爱好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有一份深空天体墨表就是为了弥补梅西叶星表这两个缺陷而编纂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科德韦尔深空天体墨表。  相似文献   

12.
韦国 《天文爱好者》2009,(12):70-73
本文旨在向大家介绍一些城市中观测深空天体的经验与笔者城市观星的体会。文中使用的深空天体照片都是笔者在广州市区拍摄。而且未使用任何滤镜。  相似文献   

13.
自主导航技术在提高深空探测器自主生存能力、减轻地面测控负担、完成探测任务特殊阶段导航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我国火星探测工程已经启动,将来还有其他小行星、彗星和行星及其卫星的探测计划。详细阐述了发展天文自主导航技术的必要性,阐述天文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并对国内外深空天文自主导航技术以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总结了发展天文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根据分析提出我国发展深空探测自主导航技术的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深空探测中探测器轨道主要采用地面跟踪站进行测量,无线电信号在探测器与地面跟踪站间传输时会受到地球传播介质误差的影响。传播介质误差主要包括地球的中性大气时延误差和电离层时延误差等。针对传播介质误差修正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地基测量数据传播介质误差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深空探测中VLBI地基测量数据中性大气和电离层时延产生的机理和修正方法。针对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提高传播介质误差修正精度及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极微弱信号探测技术对深空激光测距和碎片激光测距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并实现了千赫兹一发多收激光测距技术,包括光路设计与实现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等,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云南天文台激光测距系统中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正常,且已成功实现了对中高轨卫星的一发两收激光测距。  相似文献   

16.
进入8月,北半球正值三伏天,暑热难耐。不过,对天文爱好者来说,也就意味着在山野里观测不至于受冻了,准备一些稍微厚一些的衣服就能够扛上大半夜。8月的黑夜长度比6、7月长7不少,且对于学生爱好者而言,不用上学的暑假是当之无愧的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时节。夏夜星空非常壮丽,一条明亮的银河横贯天际,各种漂亮的深空天体隐匿其中。  相似文献   

17.
对月球以及更远天体或者空间环境的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重要方向。开展月球和深空探测有利于研究太阳系起源、演化与现状,以及生命起源与演变等重大科学问题,有利于催生基础性、前瞻性的学科与技术。相比光学探测方法,雷达具有强穿透性、极化特性以及不受光照限制等优势,是探测天体特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磁波能够穿透几米到几千米的次表层,可用于探测月球和深空目标的表层介电常数、次表层结构、电离层及水冰等。按照探测方式的不同,表层穿透雷达探测主要包括地基雷达、环绕器雷达及巡视器雷达3种方式。针对不同的科学目标,不同的探测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回顾了表层穿透雷达在月球、火星以及小行星等探测中的科学应用,总结了已经投入使用以及计划中的各种雷达科学载荷的探测任务、参数设计、工作原理和探测结果,展望了在未来利用表层穿透雷达进行月球和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太阳上合期间,太阳风严重影响深空通信链路,严重时可能导致通信链路中断。论述了信道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决定太阳风对深空通信信道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太阳风对信道影响的具体特征。最后,以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可行的抵抗太阳风影响的通信信道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哈勃空间望远镜最近、最大的深空区影像提示出了一群距离地球超过130亿光年的蓝色小星系。  相似文献   

20.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深空中的神秘天体最近,天文学家发现哈勃空间望远镜1995年12月用10天拍摄的哈勃深空区(HDF)里的星系远不止开始时确定的3000个左右。在这些位于宇宙边缘的遥远星系当中看起来大约有90个很暗的银河系中的前景星。但天文学家决定更近地观察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