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湖南水口山矿田所处区域地质背景和深部构造对矿田内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入手,阐述了矿田内表层构造与岩浆侵位、岩体产状及成矿的关系,讨论了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研究了矿田内两类基本矿床(接触交代型铅锌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金银矿床)与火成活动的关系,提出应在火成岩周围找矿。  相似文献   

2.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锡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是近几年发现的超大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田,目前 已发现锡矿脉(体)40多条,锡矿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石英脉型、冲积型等多种。该矿田可划分为白腊水-安源、黑山里-麻子坪、山门口-狗头岭3个北东向锡矿带。本文在介绍矿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田锡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对其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可望成为世界级锡矿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3.
相山矿田历经50余年勘查,目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铀资源基地。尽管前人业已探明20余个矿床,但以往勘查深度不够,一般在300 m以浅。在总结相山矿田铀成矿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花岗斑岩、火山熔岩中的界面是矿田北、西部主要含矿地质体。数次多方法预测结果,均表明矿田尚具数万吨资源潜力,近年来的勘查成果对其提供了量化指标的支持。相山矿田攻深找盲勘查靶区首选北、西部,勘查思路为探边摸底、寻找新的赋矿部位、探索第二富集空间,勘查技术应充分采用探查含矿地质体的现代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4.
江西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田是国家级银资源基地.本文在系统研究冷水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分析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系统人手,初步建立了冷水坑矿田成矿模式.认为冷水坑矿田矿床类型主要有两类:即斑岩型矿床和层控叠生型矿床.结合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冷水坑矿田小源区、麻地-燕山区和闽坑-岭西铅锌区3个成矿预测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相山铀矿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在新一轮的地质找矿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铀资源量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铀矿资源找矿大基地之一。依据相山铀矿田成矿规律为指导,认真分析了以往及近期相山北部找矿成果,选取相山北部游坊地区作为找矿远景区,详细阐述了该区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地质条件和铀资源找矿潜力,对今后在该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开发是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主体,为了进一步阐明与含煤岩系相关大气田的勘探前景,在概述了已发现大气田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用实例总结了含煤-含气(油)盆地形成条件,明确指出虽然不同类型含煤盆地发展演化的构造地质环境不完全相同,但是所有含煤盆地能否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关键因素是相同的,即:含煤岩系沉积期间和含煤岩系沉积后是否以沉降为主,沉积期间及沉积后所经历的构造地质作用能否有效匹配.上述构造地质环境持续时间越长,各种构造地质作用有效匹配程度越好,越利于转化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越有利于形成大型气田.中国特定的构造地质环境决定了含煤岩系是中国最重要的气源岩,一些大中型含煤盆地是构造地质环境最优越的盆地,还有较大勘探潜力,仍然可以继续发现更多的大型煤成气田,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天然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7.
茶里岩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著名的香花岭矿田南部,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野外地质工作、综合整理和分析研究。总结了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等特征,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中-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型。从研究香花岭矿田内各大中型矿床的矿化类型,结合工作区地质条件,提出了本区的找矿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江西九瑞地区两个成矿系列的铜矿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床的主要矿田之一。其铜矿可分成两个成矿系列:一是与海底喷气沉积活动有关的矿床;另一是与浅成超浅成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上述不同成因的铜矿床常常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复成因矿床,即所谓“三位一体”铜矿床。本文根据九瑞地区城门山、武山、封三洞等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环境等对两个成矿系列铜矿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相山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我们在铀矿勘探过程中,于相山矿田西部河元背、牛头山等矿区深部陆续发现多金属(Pb、Zn、Ag等)矿化现象,呈现出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通过与银山、紫金山等多金属矿区对比分析,认为相山矿田具有良好的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文章对矿田的区域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环境、小岩体活动及控矿构造等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相山矿田的中心部位或深部,可能存在大规模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金堆城钼矿田已查明大型、特大型钼矿床及钼铼矿床四个和一些钼、铜、铅、银、稀土和铀矿点,是一个以斑岩型钼矿为主的钼—多金属矿田。本文根据近年来所获地质成果对矿田的构造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进行探讨,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一、矿田地质概述矿田位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北亚带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简称祁吕系,下同)的前  相似文献   

11.
江西九瑞(九江-瑞昌)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硫)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的矿集区,位于成矿带的西段。本文选取了区内研究程度相对薄弱的丁家山、洋鸡山、宝山、铜岭和大浪等5个与Cu-Au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花岗质岩体,首次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并讨论了其地质意义。测年结果显示,上述岩体分别形成于145.4±1.2 Ma、144.8±1.3 Ma、143.6±1.2 Ma、141.2±1.3 Ma和146.4±1.2 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同时也可以近似代表各矿床的成矿时代。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九瑞矿集区内这一成岩-成矿地质事件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造山作用后期整体向弧后伸展环境过渡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有关。是否为区域性加厚下地壳、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或洋脊俯冲作用的产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胶莱盆地含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莱盆地含金性前人未作研究,通过近几年研究,发现盆地中具有中等规模的金矿床及一些金矿点、金矿化点,预测盆地还存在更大规模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章少华 《矿床地质》1995,14(1):89-98
根据岩石组合和矿床组合的不同,我国镁质碳酸盐岩含矿建造可细分出四个亚建造。其中分别以七种组合形式,产出12种由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形成的非金属矿床,构成一个共生、伴生规律明显、重现性强、经济意义大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4.
淮南地区煤储层含气性总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层含气性是煤层气成藏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主要从煤储层含气性的区域展布、层域展布以及深度展布三个方面讨论煤层含气性的变化规律,归纳出了淮南地区煤储层含气性总体特征,为选区资源评价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中烃类包裹体的人工合成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倪培  孟凡巍 《岩石学报》2008,24(1):161-165
运用Sterner和Bodnar在1984年提出的愈合裂隙的实验技术,利用冰洲石作为主矿物,进行了烃类包襄体的合成实验研究。并将实验产物磨制成双面抛光的薄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结果表明本次研究在冰洲石中成功地合成了含液态烃类的包裹体,这也是国内外首次在碳酸盐岩矿物中成功合成的烃类包裹体,它为研究碳酸盐岩中油气藏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也为正确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碳酸盐岩油气藏中烃类包裹体的资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在含油气岩系中,当有机质发生热演变而成熟、并逐渐向烃类转变的整个过程中,氮主要以NH+4的形式释放出来而进入孔隙流体与周围介质 (成岩矿物 )相互作用,最重要的机制是NH+4可取代粘土矿物 (如伊利石,I/S混层矿物等 )层间的K+而参与成岩作用,形成含铵矿物,这一过程中氮的地球化学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含铵矿物中固定 -NH4的富集状况与有机质成熟度及烃类运移有关。通过研究成岩和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中氮的岩石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控制因素,可将固定 -NH4作为有机质成熟度和油气运移路径的一种新的、有意义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17.
小加山钨矿床位于新疆巴里坤地区,属石英脉型钨矿床。矿体赋存于邻近海西晚期花岗岩侵入体附近的中泥盆统大南湖组第一亚组第二段(D2d12)的变晶屑凝灰岩中。黑钨矿石英脉分为灰色含钨石英脉和白色含钨石英脉两种。岩相学观察认为,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两相水溶液包裹体, EW 走向的灰色石英脉包裹体气液比大, SN 走向的白色石英脉包裹体气液比较小。显微测温结果显示灰色石英脉均一温度(Th)范围为143~354℃,白色石英脉 Th 范围为154~312℃。激光拉曼探针显示小加山钨矿床含黑钨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含有少量 CO2组分。H、O 同位素研究表明:钨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演化过程为:岩浆岩侵入活动→岩浆水运移分离→含钨络合物迁移搬运→冷却富集成矿,成矿晚期流体有大气降水的混合。与赣南钨矿的对比研究表明,小加山钨矿床与赣南钨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相似;在构造环境上,小加山钨矿床位于东准噶尔造山带和东天山成矿带的交汇复合部位,与位于武夷山和南岭两大成矿带的交汇复合部位的赣南钨矿床成矿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18.
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倪培  王一刚 《岩石学报》2007,23(9):2033-2038
运用 Sterner 和 Bodnar(1984)提出的愈合裂隙的实验技术,在石英中成功地合成了烃类包裹体,并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显微温度测定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实验揭示出除合成压力之外,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和油水比例是烃类包裹体合成时几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此外,合成时加入的初始溶液盐度和酸碱度也值得进一步考虑。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为研究天然烃类包裹体的形成机制及测定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祝世平 《地质与勘探》2006,42(6):98-101
广西南宁新朝阳商业广场位于原南宁市市政府大院内,为了满足当地政府环保要求以及适应地层的具体情况,在比较静压管桩和钻孔灌注桩等的特点后,决定选用钻孔压浆桩这一基础形式.考虑到该桩型是第一次在南宁地区应用,因此进行多根试桩,对试桩结果分析认为钻孔压浆桩工法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工法,与钻孔灌注桩和静压预制管桩相比,具有单桩承载力高且经济的优点,值得在南宁乃至广西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处理含Cr(VI)废水过程中pH值变化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与六方磁黄铁矿相比,单斜磁黄铁矿Fe缺位较普遍。在初始pH值分别为3.40~9.66和3.47~9.66较宽范围内,利用单斜磁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处理含Cr(VI) 废水,当反应达到充分平衡时,废水的pH值分别变化在3.61~4.47和5.39~6.57范围内。六方磁黄铁矿除Cr(VI)效果明显不及单斜磁黄铁矿,但被氧化的六方磁黄铁矿除Cr(VI)效率有所 提高。电化学分析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处理的反应过程为H+的消耗过程,而在碱性介质中 则为OH 的消耗过程。根据pH值的这一变化规律,可自行调节处理过程中水质的酸性变化 ,能节省传统工艺中需要加碱以中和处理后酸性水的环节,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