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加强对建筑物名称管理、逐步达到标准化 1、继续抓好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电视让广大市民了解建筑物名称标准化的重要性。 2、进一步把好建筑物名称审批关。对在建的建筑物没有履行命名手续的一律不予以编号,全市 2001年力争完成建筑物名称命名 200个。 3、开展对不规范建筑名称整顿,对整顿期后仍不更名的在报纸和电视上通报批评。 二、引入市场机制、尝试市政公用设施有偿冠名 1、做好摸底调查提出有偿冠名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元月 10日前形成完整的街、路、桥有偿冠名方案,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2、街路桥有偿冠名是…  相似文献   

2.
薛光 《中国方域》2004,(5):32-34
长年从事基层地名管理的同志大多知晓,城市中的居民区名称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建设开发单位自己起名的,地名管理部门只是负责审查或审批名称而已。但是,城市中的路街巷与居民区的命名就不大一样了,这些新铺设的人文地理实体竣工后,施工单位也就大功告成、完事大吉了,它们名称的命名基本上是由市、区两级地名管理部门一手操办的。在具体为路街巷名称商讨定名时,有时是整体命名的,有时是单个命名的,虽说命名时要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凸现地域特色,展示一方风采,但都会遇到命名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目前出台了《秦皇岛市城镇建筑物名称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纠正城镇建筑物命名中不规范化的倾向,将会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地名工作的重要性已纳入政府的工作程序。秦皇岛市城镇建筑物名称管理的这一办法,对全国各地很有借鉴意义,故本刊特辟专版刊发《秦皇岛市城镇建筑物名称管理实施办法》全文如下:秦皇岛市城镇建筑物名称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纠正目前城镇建筑物名称中存在的不良文化倾向,杜绝建筑物随意命名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辽宁省营口市地名办针对市区内部分街路名称不规范,新建居民区、新开发区无名等问题,每年都坚持实地调查,反复研究。结合实际应用地名学原理,寻找最能代表拟命名街、路、里的名称基因,依次确定了命名、更名方案,形成了18种命名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朝辉 《热带地理》1994,14(4):296-304
本文主要揭示当前“撒县设市”形成“县市化”的种种弊端,论述行政区域的合理设置、区域名称的科学命名、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城市化的正确方向以及引导城市化进程的正确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筑物名称管理意见文/张寿林近几年来,对于建筑物名称的命名,在整个地名管理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1995、1996两年中审批的高层建筑、住宅区和其建筑物名称将近1200个,超过从本世纪开始到90年代初的总量。对于地名管理部门来说,命名是否得当有...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是立体艺术,城市建筑群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反映着一座城市发展建设的风貌。建筑物名称的命名既是一个商业运用问题,又是  相似文献   

8.
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极强的工作。城市地名名称的质量 ,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一个雅致的地名 ,不但给人们提供了各种必要的地名信息 ,而且给人以史学、文学、社会学、民俗等多方面的享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随着房地产业的兴旺发展 ,石家庄市新建楼宇、住宅小区大量涌现 ,开发商为了促销 ,竞相在各种宣传媒介中亮出自己楼盘名称 ,这些名称多数不经申报 ,随意命名 ,造成地名名称不规范 ,质量不高。在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生活小区的命名工作 ,给广大地名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日…  相似文献   

9.
七彩坪     
为净化城市地名环境,结合住宅小区改造工作,大连市住宅小区治理改造工程指挥部和市地名委员会联合发出《大连市住宅小区地名标志设置方案的通知》,对建筑单位和产权单位擅自命名、借用它名或用工程号代替门牌号及自行编号的175个居民小区进行整顿治理。 《通知》要求,小区名称、小区内道路名称要以市政府批  相似文献   

10.
一、以科学命名反映当代地名的命名特征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不同的名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命名者的思想意识。这就是地名的时代特征。我国从原始公社的部落生活到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到封建社会的郡县制,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很多地名都留下了每个时代的烙印,成为时代的佐证。在国外资本主义兴起之  相似文献   

11.
试谈人口迁移对山东地名命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名的产生时间和命名与人类的活运密切相关,是人类活动的深刻反映。尤其是居民地地名中的自然村名称、街路巷名称等,更是与当地的历史演化、人口迁徙密切相关。当人们从旧地迁移到新的地域,首先要做的便是按自己的意愿给新地域进行命名,这些地名也就深深打上移民的烙印。所以,人口迁移对地名的命名具有重大影响。一、人口迁移的时间及地域分布对地名产生时间、地域的影响从地名命名的时间上看,除了以零星的人口迁移命名的地名,大规模的自然村地名主要产生在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产生的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如泗水县元末以前有51个村庄…  相似文献   

12.
命名刻写生命的音符──读《地名命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命名成败探析》命名,顾名思义,名字如同生命,也即命名活动一经完成,其名字符伴随其生命的全过程。作为人名,将伴随着他的整个生命,作为地名,也将随之荣辱与共,伴其“终身”。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名称极为重...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期以来。城市建筑物名称管理严重失控。随意性命名、崇洋和宣扬封建意识的命名时有发生,以至于出现了四大怪现象。即:“洋”,用洋名的多;“大”,地方不大名称大;“古”,以封建意识命名;“怪”。追求猎奇或带有霸气。这些问题,有的涉及国家主权,有的关系民族尊严。有的不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令规定,有的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相径庭。充斥精神污染和不良文化内涵。扭转城市建筑物名称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当前成了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议论的热门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有1010条街路,基本命名原则是“南北为街、东西为路”。一、用古迹和历史地名命名,主要在沈河区与大东区。如风雨坛街、地坛街、万寿寺街、大北街、天后宫路、先农坛路、药王庙路、南关路等等。二、用我国城市名称命名的街路分布在和平区。全区有112条街路皆用城市名称命名,如太原街、南京街、北京街、拉萨街、台北路、高雄路、基隆路等;用辽宁省的城市名称命名的街路均在相邻的几条街路上,例如阜新一街、抚顺路、丹东路、营口东路、营口西路等,这些街路都集中分布在北市地区。三、用我国名山大川命名的街路集中在皇姑区。与南北走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使地名管理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笔者就新形势下城市地名管理工作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存在问题:   (一 )城市建设投资渠道多元化向传统地名管理方式提出挑战。   1、居住性、综合性建筑命名主体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由政府统一投资,统一管理。政府统一命名顺理成章。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居住性、综合性建筑的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房地产业进入市场。开发商进行市场运作,对外宣传要求树立品牌效应,其开发建设区域的名称正是其房地产…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市政府《地名管理办法》有关地名命名、更名的规定,沈阳对全市572个住宅小区的名称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实现了住宅小区名称的正名、正音和正字。凡是与标准名称不符的小区名称以及更名前的原名一律作废。今后所有新建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以及有关单位,在小区开发建设前必须到市地名办公室办理新建小区的名称审批手续。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随意私自为小区命名和更改小区的标准名称。沈阳市启用住宅小区标准名称@沈明  相似文献   

17.
住宅区名称作为城市地名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房地产业的市场化,已经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各种住宅区名称或典雅秀美、健康清新,或欧陆风情、皇朝古韵,或妩媚风雅、奇异深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何规范住宅区的命名,规范命名程序和原则,使住宅区命名符合国家有  相似文献   

18.
地名的有偿使用和命名,历来是地名战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具有社会神经敏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多年来,以“欧德力路”路名的竞争,到“汉正街”名称的抢注等诸多有偿命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正副效应与事俱来,议论纷纷。为此,本刊在这期开辟一个专栏,刊出5篇专题文章,进行探讨。意在将有偿命名引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寿光市城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区街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城区的街道名称却很不规范。有的名不符实,有的一街多名,有的有路无名,不能及时有效地为邮电、通讯、治安、工商、医疗急救等提供标准地名,给社会各界和人们的交往带来诸多不变,也与这座在全国知名度极高的菜都城的发展很不协调。为此,寿光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对城区街路名称进行更名命名。寿光市民政局组织了专门工作班子,到外地参观学习;多次组织研讨会,对城区街道进行了全面论证;四次拟稿讨论,发出征求意见信 180多封;三次…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种类繁多,名称也极为复杂,有以形态命名者,如人参;而以产地命名者颇为多见,这类中草药名称构成是地名加产品名,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被中药行业誉为“地道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