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 5 9— 70 1微机数据自动处理系统实时探测中 ,若配合失误 ,出现计算机启动时间比实际放球时间提前的情况 ,为使探空、测风同步 ,应对提前启动的那一部分探空记录按气球下沉后又上升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球炸后选择“探空记录重新整理” ,按回车后立即按F5键 ,屏幕显示“下沉记录起始时间” ,此时输入“0 1” ,计算机按气压符号自动判断正确的放球时间 ,并自动删除提前启动的那一部分记录 ,使探空与测风时间保持一致。探空启动时间提前时的处理方法@赵卢霞$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450005 @王丽$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450005…  相似文献   

2.
1 探空时间有误 (测风时间正确 )由于探空用记时装置如秒表、记录器等造成的时间系统性误差 ,可采用平均分配在探空时间中的办法解决 ,而测风记录则照常整理。如测风时间终止于 60 min,而探空时间由于记录器慢造成比测风终止时间少 2 min,即探空终止时间为 58min,这时 ,记录处理方法如下 :测风记录照常整理 (但大风气压符号应按重画等分钟线后的时间读取 ) ;探空记录应重画等分钟线 ,相应地 ,各规定等压面、规定高度、对流层顶的时间都应按重画等分钟线后的时间读取。该例中 ,画等分钟线时 ,每分钟的长度为 ( 58× 1 .5/ 60 ) cm(即平均分…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701测风雷达是根据天线波瓣偏扫原理,用等信号法进行定向的。操作不当会发生假定向,造成角度15°、25°、30°、55°不等误差,严重影响高空测风质量。有经验的探空员在操作时一般可以判别假定向。但是,有时由于讯号不好或者是有的探空员缺少经验,不一定能发现假定向,误把假记录当做真记录整理发报。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绝然的定量指标足以判别其假定向记录。我们引用数理统计检验方法,探讨从观测资料上定量判别真假定向,实践结果表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朱能文 《气象》1989,15(6):56-57
现在国内有许多探空站已经使用“SDZF-32yTG”测风程序。在推广应用中,我们对程序作了部分优化及扩充,使其功能更加完善。 1.增加DEF B启动键 功能:任意量得风层输出。原程用DEF F键打印输出时,只有从头或接着输出  相似文献   

5.
轧良赫 《气象》1979,5(10):31-33
GDZ-1型探空自动记录器,是为了在现有台站探空装备、记录形式和整理记录方法的情况下实现探空接收和记录自动化,以提高探测数据的客观性,减轻探测人员劳动强度而研制的。它与台站现用的GZZ-2型或GZZ-6型转筒式电码探空仪和701型二次测风雷达(或专用气象接收机)配合,可以完成对高空压、温、湿气象要素探测的自动接收和记录整理。 为了同时解决一些目前探空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GDZ-1型探空自动记录器还有一些附带功能和设备:(1)该机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不会因干扰或其他因素而造成记录中断;(2)该机附有专用气象接收机,可以保证在初放球时雷达未捕获目标或在球过顶时丢  相似文献   

6.
探空记录出现信号点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分析探空记录十位电码、个位电码和球炸时出现的异常信号点,找出这些信号点出现异常分别是由电码片不清、结冰等原因造成的。提出应根据高空气象探测规范,对异常信号点作出正确判断,及时进行人工纠点或按仪器异常处理。  相似文献   

7.
大风天气容易造成探空记录缺测、迟放等重大问题,严重影响探空业务质量,同时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业务数据损失.本文就大风天放球点的选择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我站大风放球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59 70 1微机数据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已于2 0 0 0年 1月 1日开始正式在全国各高空气象台站投入业务使用。该系统的使用不仅让值班人员从繁多的数据处理中解脱了出来 ,使其劳动强度大为降低 ,而且降低了错情发生率。但该系统在宜昌高空探测站的使用过程中 ,笔者经对有关记录进行比较后发现 ,有许多数据处理与《高空气象探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不符 ,并对其做了归纳整理。1 指示码Id的编报错误在实际探空观测中 ,误将探空任一终止层当作规定层求取风速时就会导致指示码Id的编报错误。这种情况出现在测风记录最后一量得风层时间高…  相似文献   

9.
探空观测终止时间早于测风终止时间的技术处理魏玉娟(陇南地区气象局武都746000)在探空观测中,因人为或非人为原因会使其终止时间早于测风终止时间。按规范要求,只将探空终止以后的测风记录,改用雷达单独测风方法整理即可。具体方法是:先用雷达综合测风或斜距...  相似文献   

10.
在审核探空记录中,常常会发现特性层与规定等压面等重合时,而气压、温度等数据不相同的情况.从审核的角度看,其数据必有错,造成错误的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探空仪的精度;探空讯号的接收;压、温、湿各气象要素变化曲线的绘制以及各要素电码符号值的读取和输入,探空观测记录的不正常处理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故障一:(1)故障现象:开机收图,机器能对相,记录也正常,但在收图程中,经常有停机现象,即在收图过程中,滚筒突然不转动,记录头也不横移,但有记录信号送到记录头,因此记录头仍在上下振动。停机后,再按“启动”键,滚筒又转动,也能收图,但过不了多久又停机,故障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重演。  相似文献   

12.
1.在探空记录中,由于突然停电或仪器停转几分钟等原因,造成对流层顶及其附近信号缺测时,在温度线按规范规定连虚线后,往往缺测起始点可能不是对流层顶,但却符合对流层顶条件.这时对流层顶应按缺测处理. 2.遇到大雨或高空有很强的下沉气流时,气球会下沉,有时甚至下沉二、三十  相似文献   

13.
施放五九型探空仪,地面接收到的温、压、湿电码符号,经常出现电码乱跳的现象。记录中跳码严重时,不仅给值班工作造成困难,而且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记录质量和使用价值。为此,分析跳码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提高探空记录的内在质量是很重要的。 经对多年的探空记录的分析发现,五九型探空仪的跳码大部分都发生在对流变化较大的季节,并以地面至500毫巴和对流层顶  相似文献   

14.
对延安站1993~1998 年、1999 年1~5 月探空高度资料及1999 年氢气纯度记录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探空高度偏低的原因, 得到制氢时氧气含量过多、施放气球时有降水现象、球皮质量差、充气量过多、充气时操作不当及探空仪器质量和雷达故障都是造成探空高度偏低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各探空站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了角度自动跟踪、自动测距、自动数据处理功能,在减少人为失误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常因复杂天气、探空仪器性能不够稳定等因素造成探测记录出现异常,为此结合基层探空站值班和报表预审中常见问题,总结高空资料质量控制的思路和流程,确保探空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代表性,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提供及时、准确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相似文献   

16.
用数值预报场间接对比新疆两种型号探空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7—2010年近4年的探空资料对比新疆中、北部地区乌鲁木齐、伊宁、克拉玛依、北塔山4个采用GTS (U)-2型P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的探空站及其周围的阿勒泰、阿克苏和库尔勒3个采用GTS1型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的探空站的探空记录与预报场的偏差值,发现采用GTS1型探空仪的3个探空站的探空记录不仅在同一观测时段而且08:00(北京时,下同) 与20:00两个不同的观测时段与预报场差值的差异小;4个采用GTS (U)-2型探空仪的探空站的探空记录与预报场的差值在同一观测时间的差异小,但08:00和20:00的差异很大;且GTS (U)-2型探空仪与GTS1型探空仪20:00获取的探空记录与预报场差值的差异小,但08:00探空记录的差异大。综合对比结果表明:2007年1月—2010年3月新疆自治区采用的GTS (U)-2型探空仪的探空记录08:00可能存在问题,用户在数据资料分析时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7.
在审核报表和验收百班时发现 ,温压湿自记读数误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因自记记录误读直接导致发报错误 ;有些自记记录连续两个定时出现误读而未被发现 ;有些误读记录通过初算、复算、预审几道把关仍未发现 ,后在审核和验收百班时查出。因此 ,提醒大家一要注意温压湿自记读数时的复读校对 ,二要在整理自记记录时注意前后记录对比检查 ,三在预审中发现有疑误信息时不要轻易否认 ,要认真检查校对。另外还发现 ,一些观测员在整理雨量自记记录时 ,只注意时差分配数值是否正确、记录统计是否有误 ,而对时差订正记号是否做反 (如将快 8分误订正…  相似文献   

18.
昌都气象站探空气球施放高度创新记录西藏自治区昌都气象站探空组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坚决贯彻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战略方针,认真落实“两个服务”,努力为革命提高探空气球施放高度。于1974年中探空月平均施放高度曾达到31,198米,创造了建站以来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9.
在高空观测中,常会出现一些特殊记录。现选几例提出处理意见,供参考。 1.在探空记录中,由于突然停电或仪器停转几分钟等原因,造成对流层顶及其附近信号缺测时,在温度线按规范规定连虚线后,往往缺测起始点可能不是对流顶,但却符合对流顶条件,如图1,那么A点是否确定为对流层顶呢?我认为不能确定,因为对流层顶很可能在AB这个缺测层中(如C),所以,我认为对流层顶应按缺测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在地面气表审核中,面对繁多的气象要素数据,要从中判定疑误记录,有以下几种实用的审核方法可供借鉴。1连续法有些气象要素的变化呈稳定渐变型,尤其是深层地温、深层冻土、入冬以后的结冰。这些要素记录规律稳定,如发现记录有违反常规的渐变式可提出疑误。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