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毫米,多年平均人海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7%。长江水资源量居我国首位,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长江流经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落差达5400米。因此,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共约2.7亿千瓦,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的干旱地区一般系指贺兰山及乌鞘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超过250毫米,西部的平原地区多在50-150毫米,塔克拉玛干沙漠在25毫米以下,还有多年不雨的地方。而且多年平均蒸发量都在1400毫米以上,尤其西部沙漠地区更高,可达2000-3000毫米。植物生长严格受水源条件的限制,自古以来发展的是灌溉农业。即使在如此降雨稀少的干旱地区,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地表水亦比较充足,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则比较丰富,这对发展干旱地区的农林牧业,治沙改土都是有利的。我国干旱沙漠地区的地下水受着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所制约。高山区由于降水较多,成为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降水与农业关系密切。降水量的多寡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各地的农业生产活动、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地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发展。降水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8,(12):3-3
气象部门统计显示,今年夏季(6至8月),北京市平原地区的平均降水量为443.1毫米,比近十年平均值(319.1毫米)偏多近4成,较去年同期(284.4毫米)偏多5成多,是1999年以来夏季降水最多的一年。北京今夏降水主要集中在城区西部、西北部的昌平及东北部的密云、平谷和顺义,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350—550毫米之间。北京频繁降水对水库蓄水极为有利。卫星监测表明,8月下旬,密云水库、  相似文献   

5.
河川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研究——以渭河为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根据1956-1995年的实测水文资料(降水和河川径流量资料),采用特征值对比方法,对陕西省境内渭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内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流域内多年径流变化也做了相应的统计分析,从而揭示河川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并确定出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流域内降水年内分配极其不均;年际变化剧烈,进入90年代后降水负距平集中出现,20世纪90年代降水较多年均值有较大程度的减少;(2)流域内河川径流与降水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降水量多的年份,河川径流丰富,反之较枯;(3)河川径流积极响应降水的变化,然而河川径流变化幅度却比降水变化幅度大20%,这个偏差主要是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地理"4.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教材对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自然背景的气候条件有这样的描述:"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16℃,冬季大部分地区在2℃左右,夏季为24~28℃。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夏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在课堂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提出了质疑:"老师,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应该是夏秋季降水较多,冬春季降水较少。怎么教材这里描述的和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7.
降水对起沙风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作者采用较粗和较细的两种沙样, 在风洞中作了0.1、0.2, 0.3, 0.4、0.5、1.0和2.0毫米降水条件下起沙风速的实验。结果表明: 微量降水就能使起沙风速显著增加; 降水越多起沙风速越大; 2.0毫米的降水能短时间抗御12级大风。在两种沙样之中, 作者发现同样降水后较祖的沙有更强的抗风能力。文中还探讨了两种沙样破坏方式的不同, 以及其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降水时数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示降水气候特征的指标,通常有数量(雨量)和持续时间两个方面(雨强即为单位时间内的雨量)。降水持续时间的指标各国目前只用雨日(降水日数),因而并不是实际降水持续时间(降水时数)。我国雨日的雨量标准是日雨量≥0.1毫米,因此,只要满足这个条  相似文献   

9.
农业自然资源赴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离不开自然界,农业生产过程,就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新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新疆农业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积有丰富的经验。但由于自然条件本身的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合理利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有一些农业自然资源尚待开发。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草原南部不同类型沙丘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继贤  徐斌 《中国沙漠》1985,5(3):33-39
沙丘在不受地下水影响的情况下.沙层水分的补给取决于降水;降水对沙层湿润的深度与一次性降水的多少成比例关系.在流动沙丘发展成为固定沙丘的过程中,由于植物的生长,水分条件逐渐变坏。160厘米厚沙层4-7月的月平均有效水分,流动沙丘为102.46毫米,半固定沙丘为51.79毫米,固定沙丘为41.09毫米.沙丘固定后地表形成结皮,在降雨强度大的情况下,固定沙丘地表形成径流,汇集于丘间,使丘间含水量高于固定沙丘。依固定沙丘和丘间在水分条件上的差异,地貌条件上的不同,在利用沙地时充分利用固定冷丘丘间的有利方面,适当开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彭飞  王涛  薛娴 《中国沙漠》2010,30(4):896-902
引入雨水利用效率RUE计算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合成时间长度(30~360 d)下RUE标准差,发现4—10月(210 d)的RUE标准差(0.124)最大。将4—10月的RUE中值,约0.484~0.602 DN每毫米降水作为无人为扰动的RUE。基于NDVI与降水的线性关系,将年降水量乘以无人为扰动的RUE作为NDVI预测值,得到1999—2004年NDVI残差(预测值和影像值之差)空间分布。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地区NDVI残差差异显著,南部几个旗县NDVI平均减小0.114,中部和东北部旗县NDVI平均增加0.055,西北部地区NDVI平均增加0.76。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降水以及NDVI等资料分析了NDVI残差的空间特性,得出NDVI残差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管理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综合管理的必要性来源于农业自然资源的自身特性,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基本方式以及人们管理资源活动的错综复杂性。本文讨论了农业自然资源管理的具体内涵和实施的相关问题,管理的要点是掌握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状况,从资源控制的角度协调各产业部门和各农业部门的活动以及协调相关的各种资源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3.
2000-2014年黄河源区ET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具有独特的自然生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以MODIS ET产品作为研究黄河源区地表蒸散发(ET)的数据源,结合黄河源区内部及周边18个气象站数据、全国1∶100万植被类型图和黄河源区DEM数据,利用趋势分析、相对年际变化和相关分析法,研究2000-2014年黄河源区ET时空变化特征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ET的变化规律,重点探讨了ET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黄河源区多年ET区域分异规律明显,北部ET显著弱于中部和东南部,最强ET位于黄河源区的东南部,多年平均ET值为538.61 mm/a,距平相对变化显著,ET年际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平均趋势变化率为0.44 mm/a;② 年内ET呈周期性单峰变化趋势,7月达到峰值;2000-2014年黄河源区多年四季ET季节性差异明显,夏季ET最强达到188.14 mm/a,春秋季次之,冬季ET最弱仅97.15 mm/a;③ 研究时段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ET大小表现为沼泽地>林地>草地>其他>裸地,整体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ET呈逐渐增加趋势;④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T与同期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降水对ET的影响强于气温;驱动分区结果显示黄河源区ET受气候因子驱动的地区主要表现为降水驱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干旱区面积超过了250×104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4以上,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揭示大自然之"谜",开发利用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人们长期追索的课题.从二千多年前,开辟的古丝绸之路,创造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到19世纪掀起的现代中外学者、探险家沿丝绸之路的考察,这些都是干旱区研究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亚热带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亚热带山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西南及华南的广大丘陵、高原和山地。年均温14—22℃,≥0℃的时间长达8—12个月,≥10℃积温4500—8000℃,年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上。温度高,生长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其合理利用,应着重研究下面几个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戈壁中蕴含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蛛形纲节肢动物是戈壁中重要的节肢动物类群,在戈壁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河西走廊中部典型砾质戈壁为研究区,2018年和2019年逐月监测了蛛形纲节肢动物种类及数量。结果表明:砾质戈壁有22个蛛形纲节肢动物种或属,Steatoda albomaculataXysticus spp.、Philodromus spp.、Gnaphosa spp.、Mesobuthus martensiiMitopus morioKarschia sp.是该区主要的蛛形纲节肢动物种或属。蛛形纲节肢动物活动密度及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一致,2018年蛛形纲节肢动物活动密度及类群丰富度均在4月出现峰值,2019年蛛形纲节肢动物的活动密度及类群丰富度均在6月达到峰值。平腹蛛科、逍遥蛛科、硬体盲蛛科、蟹蛛科、球蛛科和卡尔避日蛛科是主要的蛛形纲节肢动物类群,2018年卡尔避日蛛科、硬体盲蛛科和蟹蛛科活动密度均显著低于2019年,而平腹蛛科、逍遥蛛科和球蛛科活动密度变化趋势相反。逍遥蛛科主要在春季活动,2018年和2019年逍遥蛛科活动密度均在3月出现峰值;蟹蛛科和硬体盲蛛科主要在秋季活动,2018年和2019年蟹蛛科活动密度均在9月出现峰值,硬体盲蛛科活动密度在8月和10月出现峰值。卡尔避日蛛科、平腹蛛科和球腹蛛科等3个类群2018年活动密度在4月出现峰值,2019年在6月或10月出现峰值。降水的月动态变化对蛛形纲节肢动物月动态变化影响较小,蛛形纲节肢动物的活动密度及类群数与月平均温度均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钳蝎科活动密度与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蟹蛛科活动密度与月降水量、狼蛛科和平腹蛛科活动密度与月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总之,温度及降水变化是蛛形纲节肢动物月和年活动节律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它们调节了蛛形纲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具有建成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的条件 ,是西部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通过对盆地自然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自然资源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集中期、M-K突变检验法、径流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基于1960-2011年马渡王与南宽坪径流数据及气象数据,对比分析灞河与金钱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揭示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差异得出:(1)52 a来灞河与金钱河年均径流深变化趋势相似,金钱河年径流深的变异程度大于灞河;(2)灞河与金钱河流域径流与降水在年内分配上存在滞后效应,秦岭南北从流域降水开始经过停蓄、漫流、河槽集流,然后汇流至金钱河河道大概需要20 d 左右的时间;(3)秦岭南北气候因子突变的时间点具有一致性,均发生在1990年左右,该突变可能是由于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4)径流变化的下降趋势是降水、气温、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径流突变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引起的,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十分微小,因此,某些明显的突变现象是由于大的气候变化引起的,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自然资源应采取开发与治理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09和2010年夏天沿藏北高原高寒草地样带调查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在围栏禁牧和自由放牧管理下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结果显示:自2006年起藏北高原围栏禁牧在植被类型和区域尺度上没有显著改变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主要受生长季降水驱动,超过87%的变异可由生长季降水来解释。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在自由放牧和围栏禁牧2类样地对生长季降水的响应方式一致。物种丰富度随降水呈指数型增长关系,多样性指数则呈现正线性关系。研究结果预示藏北高原地区生长季降水的变化对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管理至关重要,在未来高寒草地保护研究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是一项内容较为复杂且不断发展的工作,随着国土资料的日益丰富,它对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是每一位管理工作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效率,谈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对做好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