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慧 《地理研究》2006,25(3):560-560
按照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研究规划,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负责整理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侯先生遂于1957年夏天邀请顾颉刚、谭其骧、黄盛璋、任美锷四位著名学者分别注释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四部地理著作《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汇为第一辑,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为《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因出版时间早,该书在“文革”以后就很难找到,学界一直盼望再版行世。在初版46年之后终于由学苑出版社重印。《禹贡》是我国最古老的传世文献之一《尚书》中的一篇,也是我国最早富有系统性、科学性记述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理学的方向与任务若干问题的商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公元前五世纪,《禹贡》一书概括地阐述了我国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之一。其后,汉代的《汉书地理志》,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都是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宋代以后,全国各省府县所编的地方志,也都是重要的区域地理志。凡此都  相似文献   

3.
胡尧 《中国地名》2014,(8):73-74
《尚书》之《禹贡》篇,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为我国古代最早的历史地理学著作,它主要记录了我国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历史方位及走向,各地的物产、贡赋、历史时期土地肥沃程度,以及当时的交通状况。《禹贡》之名源于:"禹"乃是夏代开国君主,而"贡"指的是由下往上贡献方物。1.《禹贡》地名总论全文内容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讲全国九州的划分,对各州的疆域、水土的治理、物产、土地情况、贡赋等级、交通等作了介绍。第二部分"导山",把我国山脉依照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次序,分为四条东西走向的山列。基本上能够反映出这些山脉的地理位置、走向情况,同时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多平原,西部多山的情况。第三部分“导水”,对当时九条大河的源头、流向、支流、河口等情况作了描述。第四部分介绍了“五服制度”,同时颂扬了大禹的功绩。以下是笔者从《禹贡》中搜寻的一些地名。  相似文献   

4.
李长傅教授长期从事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生前著述颇多,是我国知名的历史地理学者,对我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做出了贡献。 《(禹贡)释地》是李教授遗著之一,经陈代光整理,最近由《中州书画社》出版,全国发行。 《禹贡》是《尚书·夏书》中之一篇,为我国古代地理志之始祖,谈沿革地理者,莫不宗之。 在封建社会,《禹贡》列为经典,为学者必读之书。历代注释、疏证《禹贡》者,指不胜屈;《禹贡》之学,蔚然成风,尤以清代最盛、其中清人胡渭之《禹贡锥指》用力最深,集历代《禹贡》研究之大成,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禹贡》——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著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本文从九州边界的确定、九州的区域研究模式、治山和治水的辩证关系与圈层地带结构模式的朦胧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认为《禹贡》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国土综合整治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内分分区国土整治开发,分系统国土整治开发和国土整治开发战略。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五服说在理论、内容、方法上,都显示了超前水平,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著作。  相似文献   

6.
邹逸麟 《地理研究》1993,12(2):103-105
舆地之学,在我国渊源流长。《山海经》、《禹贡》是我国早期地理学的代表作。秦汉以后随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视野的扩展,不断有新的地理著作出现。魏晋六朝时期编撰地记、图经成为一代风气。六世纪郦道元注《水经》引用了数百种资料,其中大部分为地理文献,可谓"集六朝地志之大成”(清陈运溶《郦州记序》,载《麓山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当时所存地理著作140部1400卷。《宋史艺文志》载地理类总志、方志达400种部。明清以还至近代,新出现的地理著作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7.
禹荥泽古地理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荥泽"是指记载于我国最早地理学专著《禹贡》中的分布于今荥阳地区的一个古湖泊,距今约7000~3000年。由于《禹贡》的有关记载过于简略,时间又久远,所以,后世文献中关于荥泽的地理位置、存在时代、产生与消亡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2年多来的野外实地调查成果,从地质、地理和水文角度论证了禹荥泽的存在、产生条件、赋存环境和地理位置,并将它和《禹贡》之后历史文件中出现的荥泽作了多方面对比,厘清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地名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各种地名,特别是政区地名的沿革变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沿革变迁造成大量的一地多名,假使不及时系统整理,就会使后代人面对大量存在的异名同地、异地同名等情况茫然无措。通常认为沿革变迁的研究即所谓历史沿革地理始于《汉书 ·地理志》,其实,在《汉志》以前,先秦文献中已经注意到地名的沿革变迁而加以记载,例如古本《竹书·纪年》魏今王下:“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正是由于地名变迁在先秦早已开始,所以《汉书 ·地理志》才有必要加以整理研究。与《汉志》一样,《说…  相似文献   

9.
1.引言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广义来看,地名包括各种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如河流、海洋、陆地、山峰、城镇、公园、广场等。随着社会交流方式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地名数量和类型日益多样化,承载的区域地理文化也在发生变化。我国历史悠久,地名的文字记载和地名研究随着文字的产生逐渐开始了,古代有很多书籍都记载有大量地名和地名的渊源解释,成为我国地名研究的良好开端,如《山海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现代地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以聚落地名、应用地名学、地名文化和地名文化遗产研究及地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主要研究内容。曾世英、尹钧科、付长良、梁晨、褚亚平、讣东虎、王彬等学者都对地名学进行了相关研究,推动了我国地名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用来识别不同地区的语言符号,是人们对一定的地理位置、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居民点所赋予的名称和开展社会交往的必要工具。在中国,“地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夏官司马·形方氏》:“原师,掌四方之地名。”地名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黄炜 《中国地名》2012,(10):19-21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是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中国关于"地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自有人类以来,一个地名的诞生,都蕴含着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亡,往往很少影响到地名的变更,  相似文献   

12.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分布范围最广,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摊总数最多的一组群岛,是我国最南的领土.我国古代图籍,最早而明确记载南沙群岛的,是《宋会要用稿》,该书记载时,称南沙群岛为“石塘”;其后各朝代图籍,对南沙群岛的称呼,名称虽有不同,但仍有关于南沙群岛零星而简要的记载;其称呼,多根据南沙群岛的自然特征,其记载,多涉及自然状况.近代有不少公开正式出版的南海诸岛著作,如1947年郑资约编著《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商务印书馆),1954年鞠继武编著《祖国的南海诸岛》(新知识出版社),1974年李华编写《中国南…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具有既可悟、又可视的特点,体现着自然、社会的双属性。自我国第一部具有地名学研究意义的著作——东汉班同的《汉书·地理志》问世以来,  相似文献   

14.
《章丘市地名志》经近二十年的笔耕墨耘终于出版发行。该志是山东省章丘市第一部地名专著。它详细记载了全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和居民地、人工建筑物、自然地理实体、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等五大类地名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地理方位、名称来历和含义、历史沿革等地名要素。同时 ,多角度、多侧面地对章丘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展示。《章丘市地名志》为16开精装本 ,收录行政区划和居民地等各类地名1318条、地图24幅、照片44帧、约50万字。由章丘市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  相似文献   

15.
蒙古民族,在历史上有过多次的大范围的移动,因而蒙古语地名广泛分仙在我国东北、华北、两北等地区,成为我国地理上、地图上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蒙古语地名的分布、演变、结构、含义及其汉字译音和罗马化的问题,对于增进人们更好的了解蒙古民族的历史变迁和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地理环境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蒙古语地名,在各种史籍、方志、地理著作和文学著作等涉及到。  相似文献   

16.
正地名是指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种类众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镇乡地名的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初步考察连云港地名的起源、语言特点、用词特点以及地域文化特点。一、连云港的历史沿革连云港市简称"连",人类活动史可追溯到10万年前,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长期被国、州、郡、路府所治。连云港古称"海州",最早可见于中国首部历史地理著作《禹  相似文献   

17.
正刘南威教授从事南海诸岛研究40多年,出版南海诸岛著作《南海诸岛》(曾昭璇,刘南威,等,1986)、《中国南海诸岛地名论稿》(1996)、《更路簿与南海诸岛土地名论稿》(2017)等6部;发表南海诸岛文章《现行南海诸岛地名中的渔民习用地名》《西沙南沙土地名来源与价值》《中国史籍中的南海诸岛古地名》《南海更路簿解读》等27篇,是我国研究南海诸岛的知名学者。今年是我国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华南师范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年来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地球表层三度空间和时间等四个尺度上,全面地、综合地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它的发展,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远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出现《禹贡》一书,划分全国为“九州”,分别阐述其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这无疑是全世界最早的地理学  相似文献   

19.
论地名重合     
在不同地域,也就是在不同的经纬坐标上,①出现相同的地名,这种现象称为地名重合。对于地名重合的问题,一般可以通过历史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查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合地名中,哪一个是历史上最早存在原始地名,但这种工作也常常遇到困难。特别是山地名,往往使人束手无策。地名重合是一种历史地理现象。也就是说,所有重合地名,都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现在世界各国都已注意不让当代地名出现重合的现象,有的国家并且制定了法规,以防止地名重合。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就有防制地名重合的条文。②历史上…  相似文献   

20.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地球表层三度空间和时间等四个尺度上,全面地、综合地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它的发展,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远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出现《禹贡》一书,划分全国为“九州”,分别阐述其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这无疑是全世界最早的地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