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2 0 0 4年3月2 9日~3月31日,2 0 0 4年第四届移动测图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移动测图领域的一次世界性盛会,由国际测量与遥感学会、国际大地测量联合会、国际测量师联合会等世界性学术机构发起。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由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 9名专家组成,会议组委会由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的9位专家组成。参会人员有6 0余名境外代表和6 0余名国内代表。大会共收到论文10 1篇,其中有JohnTrinder教授、李德仁院士、陈军教授所作的3个特邀报告。大会开幕式由昆明理工大学外事处处长邓钢教授主持,吴晓青副省长、何天淳…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欧洲国际牙形刺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国际潘德尔学会大会于1988年7月26日至28日在西德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西德、比利时、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业及中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牙形刺专家、教授共131人。大会由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馆长齐格勒(W.Zieglel)教授及潘德尔学会老前辈——美国的艾利逊(S.P.Ellison.Jr.)教授主持。代表们在大会上共宣读了62篇学术论文,内容涉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9日-11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在西安召开了“全国遥感信息综合研究与深化应用交流研讨会暨专家委员会常务扩大会议”。全国参加这次大会的共有40多个单位80多人,收集论文约50篇,其中16篇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大会正值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述彭院士逝世一周年,与会代表深表怀念和铭记。会议由协会专家委员会刘德长秘书长主持,胡如忠常务副主任致开幕词,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董宇阳副理事长代表栾恩杰理事长和顾行发秘书长宣读了贺信,传达了协会秘书处的有关精神。协会专家委员会挂靠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英俊和东道主西安煤航局谭克龙副局长作了热忱的讲话。交流会上,十几位代表对遥感在地质铀矿、煤层、油气等矿藏找矿,  相似文献   

4.
 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结利用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9月 4日至 6日在福州召开。来自两岸地理和资源科学的 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福建师大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朱鹤健教授主持开幕式 ,福建省人民政府汪毅夫副省长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洪华生教授等出席开幕式 ,福建省科协林思翔副主席致开幕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 ,台湾中华地理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地理系教授张长义分别代表两岸学者讲话 ,福建师大校长曾民勇教授致词祝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62篇 ,有 32篇论文在大会报告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1990年8月27—31日在英国诺丁汉召开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我国继参加了十一、十二届之后,这次是第三次派人参加。我国代表团团长由中国科学院环境资源局局长孙枢教授担任,代表团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地矿部、石油总公司、南京大学、焦作矿院等单位共33人组成。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00多人,提交大会学术论文1200多篇。这些论文反映了有关作者最近几年取得的新科研成果,受到外国有关专家的赞扬与好评。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 GIS专业委员会暨学术会议于 1 0月 2 5~ 2 9日在青岛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 90多位 ,分别来自全国各地 5 0多个单位 ,共收到论文近 60篇。会议围绕着“新世纪地图学与 GIS的开拓与创新”的主题 ,毋河海、杜道生、崔伟宏、池天河、曹桂发、黄杏元、马耀峰等 1 4位教授在大会上作了报告 ,有近 30位专家学者在分组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12月7日至10日在成都温江召开了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62名代表,学部委员刘宝珺教授被聘任该专委会主任,委员28名,其中广西委员有广西地质研究所冯群耀高级工程师及广西园艺研究所刘荣光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质学院测量系主任、地矿部测量学教学研究会主任、陕西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委员会主任、国际冰川学会会员、青藏高原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研究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雁塔区人民代表王文颖教授,陕西省户县人,男,汉族,生于1931年6月8日,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5月7日-10日,由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三技术委员会(主题"遥感")主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办的"遥感:技术、发展、应用"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ISPRS第三技术委员会主席蒋捷主持会议。ISPRS秘书长莱娜教授、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彭震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冯先光分别致欢迎辞。大会由主题报告、分论坛、海报张贴和技术展览组成。会上,来自武汉大学的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11月11日,河南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郑州举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士海代表省国土资源厅向与会专家颁发了聘书。会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省地质博物馆馆长蒲含勇介绍了专家委员会筹备情况,宣读了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成立河南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文件及专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举办的“庆贺地洼学说诞生35周年学术讨论会暨陈国达教授80寿辰大会”,于199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行。各地代表135名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127篇,论及的地域遍布全国及世界有关地区。对地洼构造与沉积盆地,地洼区成矿特征及规律,地洼区的地质灾害、地壳演化、运动规律及其力源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国际化石刺丝孢学术会是每4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第一届会议是在美国召开的,主要研讨内容涉及珊瑚、海绵、层孔虫和古杯等门类化石的领域。第六届学术会于1991年9月9~14日在德国明斯特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是来自欧、美、亚、澳等24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30余人,其中我国代表6人(有2名是在国外工作的访问学者),亚洲国家还有日本和朝鲜的代表。东道主德国和美国代表人数最多。大会共收到论文225篇,在大会上作报告约120篇。另外约有30余篇论文以“专栏”形式在会上展出。会议报告内容大致可分为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化石刺丝孢研究两部分,前者涉及化石刺丝孢的发展,演化和生物地理分区,化石刺丝孢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国际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87年7月下旬在北京召开。这次国际构造地质盛会由中国地质学会等六个学会发起,并得到国际地科联岩石圈委员会和构造委员会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委员会、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的支持而共同召开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协会前秘书长福岛直教授,在日本主持了“国际地球观测百年纪念”大会,为表彰世界上对地球观测作出贡献的地磁台站,特颁发金质、银质两种纪念章。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局武汉地磁台荣获银质纪念章。受福岛直教授委托,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协会中国联络员、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地  相似文献   

15.
国际矿床沉积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提议,并得到“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19、226和254项目赞助召开的一次盛大学术性会议。会议由著名沉积矿床学家叶连俊教授主持,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副主席D.A.V.斯陀博士,许靖华教授、程裕淇教授、孙鸿烈教授、涂光炽教授、地矿部朱训部长、石油工业部王涛部长、冶金工业部徐大铨副部长等和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4O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有四个专门议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3日~11日,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以"铺就影像信息的丝绸之路"为主题,针对当前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国际前沿与热点问题,设置了23个专题单元、19个特别单元、63个工作组单元、59个张贴报告单元、3个用户论坛单元、1个青年论坛等150个学术技术单元进行学术交流,此次大会内容丰富、规模空前,共收到论文摘要2817篇,论文全文1811篇,其中国外论文1101篇.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第二工作组组长,美国俄亥俄大学大地测量系主任Utila教授代表该工作组于1982年5月向IAG东京学术会议提出了关于国际绝对重力测量基线纲的主要技术指标。这个方案被国际重力委员会(IGC)主席Morelli教授接受并列入他向东京会议上所作的《国际重力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当时决定这个方案将在1983年8月汉堡召开的国际大地测量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生教授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举行代表大会和学术年会中国古竽物学会微体古物学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分暨第六次不术年会于1996年1月24日到30日在福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地质、石油、煤炭的和产、科研和大学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和学术研讨。大会共...  相似文献   

19.
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ISPRS)于2008年7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共举办了10个大类275场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共收集论文全文1 881篇.其中应急服务空间数据集成主题共收录来自中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18篇会议论文,围绕应急服务信息快速获取、应急服务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应急服务决策支持系统、灾害情景分析、应急响应空问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这基本反映了该主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锡钨花岗岩对比和资源评价(IGCP—220项目)第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2—26日在桂林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召开。出席这次会议有中国、泰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葡萄牙、朝鲜、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西德等国家共165名中外学者,其中,程裕淇、徐克勤、余兴运等国内代表有120名;国外代表为45名。大会宣读了52篇论文,并对矿的物质来源和岩石学等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此外,在会前会后分别对柿竹园、瑶岗仙、香花岭、个旧等锡钨矿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