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延宗,字怀楚,浙江省乐清县人.我国著名矿物矿床学家.1931年毕业于前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随后进北京地质调查所开始从事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2.
吴磊伯 《地质论评》1951,16(2):16-18
一九五一年三月某日,从一个朋友那里,忽然得悉南延宗先生去世的消息;这实在太突然了。当时有点半信半疑:“南先生真的死了吗?和他见面笑谈彷佛昨天的事,难道竟成了永别?”不几天接到浙江地质调查所的讣告,证实南先生确于三月七日在杭州中山医院病逝,灵柩暂厝实石山旁,国内地质学人,包括我个人在内,都感  相似文献   

3.
《沉积学报》2007,25(6):875-875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沉积学家、沉积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沉积学报》第一任主编叶连俊先生因病治疗无效,于二00七年十二月二日0时十五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五岁。叶连俊先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70余年,为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他坚持创新、勇于开拓,他是我国沉积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沉积学和沉积矿床学领域先后提出过许多重要的地质科学理论学说;叶连俊先生长期担任《沉积学报》主编,关心、指导《沉积学报》的创建与发展;为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叶连俊先生一生光…  相似文献   

4.
《地学前缘》2012,(6):71
<正>何梁何利基金2012年度颁奖大会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前缘》主编翟裕生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翟裕生先生长期从事矿床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金属矿床地质、矿田构造和矿床成因等方面均有系统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他是我国矿田构造学的开拓者之一,主编的矿床学教材被广为应用。他  相似文献   

5.
袁见齐教授给秦仲达部长的信①编者按:袁见齐教授是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地质教育家和矿床学家,我国盐类矿床地质的奠基人,长期兼任化学工业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顾问。他对我国的找钾事业鞠躬尽瘁,倾尽心血。先生年及耄耋,身患癌症,病榻之上,仍在为中国的找钾...  相似文献   

6.
    
陈毓川 《华北地质》2005,28(4):193-193
《地质调查与研究》用出版专辑的形式庆祝沈保丰研究员七十寿辰暨从事地质工作五十周年很有创意,是送给沈保丰先生最好的礼物。沈保丰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他献身我国地质事业五十余年,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他学术思路宽,特色性强。他能紧密围绕国家对紧缺矿产资源,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创新,得出独特的见解,如在地质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的《前寒武纪成矿作用》专题研究中,他从地壳演化和构造环境的角度,探索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与成矿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金风送爽,又是一度教师节。我们不由得想起那些默默耕耘在地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三尺讲台、无私奉献,他们为祖国输送了一代又一代地矿人才,支撑起了祖国的地质矿产事业。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的郑明华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迄今已在地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60载。他热爱祖国,热爱地质教育事业;他学识渊博,严谨治学,具有坚韧的意志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他成果丰硕,在层控矿床学、金矿成矿与预测、矿床勘查与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的12月19日,我们敬爱的导师徐克勤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徐先生为我国地质科学、地矿事业及地质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已经永久地载入了史册。作为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徐克勤先生在矿床学的许多领域,在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两个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这篇短文所记述的,仅仅是笔者所知的一些方面,谨以此表达对徐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9.
冯景兰先生辞世十周年了。在老师忌辰之际,凝视桌前老师送给我的照片,他那平易近人的长者风度,那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都历历在目。回想起就学于老师门下的情景,不禁思绪如潮,往事如烟。冯老师生于1898年,河南省唐河县人。青年时期留学美国,1923年学成归国。他长期从事地质科学和地质教学事业,辛勤地工作了五十多年,是我国近代地质和地质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他在我国近代矿床学,尤其是在金、铜等矿床地质学方面,作了不少奠基性的工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先生诞辰105周年。程裕淇先生不仅是我国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的一代宗师,而且是我国地质科技事业卓越的管理者及社会活动家。他曾任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总工程师,也曾出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任副所长。他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积极推动我国《矿产资源法》的立法和实施;程先生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担任地学部副主任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更应强调的是程裕淇先生是本会1978年成立之初的首届副理事长,并连任多届。为纪念程先生对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重大贡献,本刊特约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著名地质学史专家潘云唐教授撰写此稿,并分四个部分在"科学人生"栏目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陈毓川先生是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生为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找矿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重要贡献,体现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的崇高精神和国家情怀,是我国矿业界的一面旗帜,是我国地矿行业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2.
应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宋叔和先生邀请,加拿大地调所著名矿床学家Dr.D.F.Sangster于1984年1月5日至18日在北京讲学,然后赴湖南水口山和广东凡口铅锌矿作野外地质考察。 Dr.D.F.Sangster此次讲学的主要内容有:①加拿大层控矿床地质特征;②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③结合现代海底热卤水系统,阐述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气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④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和砂岩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郑明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在地质教育和矿床研究领域辛勤耕耘60载。他博学广闻,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成就卓著。在科研上,他孜孜以求、潜心钻研,在现代成矿理论与方法、层控矿床学、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教学上,他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培育出了大批优秀地学人  相似文献   

14.
1988年9月6日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大师、矿床学巨匠谢家荣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在12月1日于北京两山饭店隆重举行了纪念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地质科研、教学和生产的地质专家、地质矿产部的领导和谢先生的生前友好共约300人。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陈毓川主持了纪念会。郭文魁先生首先发言,他回顾了随谢先生学习和工作的历史,赞扬谢先生为中国地质事业所作出的卓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在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学术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矿床地质科研成果.根据第二届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以下简称本奖).第二条 本奖是一种荣誉奖,由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在矿床地  相似文献   

16.
侯德封先生是杰出的地质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地质生涯中,时时急国家之所急,组织领导了多次地质矿产调查,倡导和开辟了沉积矿床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等多种学科,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和核子地质学。他领导组建了多个地质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青年的地质人才、他善于自我完善,善于与自己挑战,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地质导师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7.
钟自然 《矿床地质》2013,32(4):657-66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矿床学家和勘查地质学家.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C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全球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1∶25000 000)"、"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1∶25 000 000)"和"亚洲成矿图(1∶10 000 000)"项目首席科学家.裴先生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0名硕士和21名博士,指导博士后5名.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我荣幸地成为裴先生的硕士与博士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都受益匪浅.毕业之后,我从事地质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始终得到裴先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在裴先生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暨90华诞之际,我作为他的学生,怀着激动和感恩的心情撰写此文,以表达对恩师的由衷敬意与拳拳之心.  相似文献   

18.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原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 )第一任所长王曰伦先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 (原学部委员 )。他曾长期从事地质科研和生产工作 ,涉猎范围极广 ,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不仅在前寒武纪研究领域造诣颇深 ,而且在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地层古生物、石油地质、煤田地质、第四纪地质、大地构造、冰川地质及奥陶纪海相火山成矿理论等多学科的研究中也有独到见解 ,先后发表论文、专著、生产科研报告 1 0 0余篇(部 )。2 0 0 3年 1月 2 3日是王曰伦先生诞辰 1 0 0周年纪念日 ,天津地质矿产所拟出版《前寒武纪研究进…  相似文献   

19.
应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前所长裴荣富先生的邀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能源、矿山、石油资源部地质局安德烈·潘特列耶夫(Andre Panteleyev)博士于1985年10月28日来该所讲学。潘特列耶夫博士长期从事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矿床研究工作,主要专长为浅成热液贵金属矿床。这次讲学的主要内容是加拿大科迪勒拉浅成热液金-银矿床模式,并介绍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地质及矿产概况、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斑岩铜矿。浅成热液金-银矿床在加拿大科迪勒拉又称为“囊矿”、“第三纪型矿床”、“与火山作用伴生的贵金属矿床”或“古热泉型金一银矿床”。潘特列耶夫博士认为该类矿床有以下特征:矿床产于近地表;矿体常为脉状;矿床形成于扩张构造环境;矿化通常出现在火山岩地质体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在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学术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矿床地质科研成果,根据第二届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以下简称本奖)。第二条本奖是一种荣誉奖,由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在矿床地质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个人或集体(只限于五人以内的科研成果主要完成者)。授奖者名单和获奖事项将在本会《矿床地质》和有关杂志上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