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从20世纪中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20多年。在这短暂的岁月中,由于无线电电子学、激光、电子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给测绘技术带来了巨大冲击,带来了革命性的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科学技术这种突飞猛进,给我国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在大地测量方面,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是近代大地测量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大地测量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利用人造卫星布设全球性的卫星大地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由于三维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的发展,空间直角坐标同大地坐标一样,使用日益广泛,在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已经常作为一种实用坐标系,于是就产生了这两种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最近二十多年来,大地测量发生了巨大变革。一些传统的大地测量工具正在为效率更高的和更为精密的工具所代替。生产工具的改革导致一些新的大地测量方法的产生,使得大地测量学除了包括几何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大地测量学这两个传统分支之外,增加了卫星大地测量学这一新的分支。后者极大地丰富了大地测量学的内容,增强了大地测量的能力。海洋和困难地区不再成为大地测量的障碍,全球的大地测量空白越来越缩小了。卫星大地测量迄今所作的贡献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3-1 概述卫星多普勒定位是国际上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它利用多普勒接收机观测美国的子午仪卫星,根据已知的卫星位置(卫星星历)和观测得到的卫星发射频率的变化值及精确的时间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在现有的各种卫星大地测量方法中,它的优点较多,应用也最广。今天,多普勒接收机几乎已遍及全球,甚至在终年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和北冰洋上,人们也在用它来研究冰块移动的规律。从应用的领域来说,除了在军事上为各种舰艇导航以外,在远洋交通远输和海洋考察中还用来为各种民用船舶导航;在地质勘探中,还被用于测定陆上和海上钻井的位置等等。在大地测量中还有如下几种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作为当前精度最高的现代大地测量手段之一,其观测数据在卫星或航天器的精密定轨、确定地球自转参数、建立和维护全球地球参考框架以及实现全球范围的高精度时间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轨卫星的位置预报是卫星激光测距工作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文根据卫星激光测距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在轨卫星的预报精度提出了要求,并分析CPF卫星预报的精度。研究结果显示,卫星预报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当前毫米级卫星激光测距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 《卫星激光测距法》:卫星激光测距仪测定地面观测站至卫星距离的方法。卫星激光测距仪自地面观测站发射激光至人造卫星上的反射器,又自反射器反射回地面观测站,用望远镜接收返回的激光信号,并准确记录往返时间,据以推算卫星到测站的距离。测距精度小于一米。利用卫星激光测距资料,可求定卫星的精确轨道、地球引力场、地极移动、板块运动、固体潮等。还可用于卫星大地测量和测定几千公里长  相似文献   

7.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实时动态大地测量服务体系的建立刘经南1引言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20世纪后期人类科技进步的里程碑。许多学者预言,即使在21世纪初期,它仍将独领风骚20年以上,并极大地推动空间科学、大气科学、海洋...  相似文献   

8.
A.曼锡尼这个系统是十分令人振奋的,它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新发展起来的全面的大地测量方法。卫星大地测量是进行全球性测定,而惯性大地测量是在一个地区内进行测量。惯性大地测量系统对于地区性的测量打开了一个广阔的道路。我们可以展望一下,卫星大地测量是在全球布设测站,每150—200公里布设一个点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惯性测量系统进行加密,它  相似文献   

9.
三、几何卫星大地测量几何卫星大地测量的基本目的,在于确定地面测站的坐标值。按其是否需要已知卫星轨道参数,又可分为空中三角测量法和轨道法两种。  相似文献   

10.
卫星网与地面网之间转换模型的类型,对于卫星观测成果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已有转换模型在应用方面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而,着重分析了大地高程误差对确定坐标系转换参数的影响;详细地研究了由于引入尺度因子可能引起所求平移参数的附加误差。最后导出了应用BURSA-WOLF模型和MOLODENSKY-BADEKAS模型所求平移参数的附加误差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测绘词典     
予定出版时间:1981年9月订购地点:上海陕西北路457号上海辞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科性中型测绘词典。它选收测绘科学各学科(包括大地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人造卫星大地测量、大地计算、摄影测量、遥感、普通测量、工程测量、军事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绘、地  相似文献   

12.
余世国 《测绘工程》2001,10(1):63-64
许其凤,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家,我国最早从事卫星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定位研究的学者之一。1936年1月出生于天津市。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毕业后留校执教至今。1963-1966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任大地测量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任教授;1995年任测量与定位工程系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荣获“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00年被授予“全军院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员”,2001年1月获总参谋部“人梯奖”。先后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地质学院客座…  相似文献   

13.
章传银  瞿锋 《测绘科学》2004,29(Z1):23-27
本文讨论地面大地测量基准框架在我国重力卫星、海洋二号卫星任务的设计、初始化、任务维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这两个卫星任务的实施对完善我国大地测量基准框架的作用。并从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的角度,分析了重力卫星与海洋测高卫星的互补关系。最后,简单介绍了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在提高卫星任务总体性能和任务过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建立与试验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具有实时定位服务功能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BS)是当代GPS发展的热点之一,由于COBS系统突破了常规GPS差分作业系统分散、相互独立、临时性基准站频繁设置等问题,在大型工程和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圳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实时型COBS,该系统是在计算机城域网上建立的现代化城市大地测量网络服务系统,由卫星跟踪基准站、系统控制中心、用户数据中心、实时数据通信网络等组成,可全天候地向深圳地区用户提供厘米级实时和快速定位、毫米级事后精密定位等服务。该系统的建立为如何在我国推广、建立现代化动态大地测量信息网络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今后在其他地区建立CORS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5.
据该院院长李建成教授介绍:进入新武汉大学后,经过全院教师广泛讨论,专家深入研究,多方听取国内学者意见,规划确定了物理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和工程形变与灾害预报等5个方向,作为学科建设主攻方向。同时,撤消了以课程设置的教研室、实验室,代之以相应的5个研究所。此举旨在顺应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克服研究内容的重复,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通过合理地调配全院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教师学术水平,进一步地推动测绘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总结了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领域的应用,描述了卫星测高数据逼近地球重力场、确定海面地形、改善卫星轨道参数以及求解重力异常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原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卫星大地测量发展的概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今后的设想。其中包括利用VLBI、SLR研究整个地球板块运动和监测地球自转运动;利用GPS建立全国三维大地网;以及传统地面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8.
《测绘通报》2013,(4):7
本书是刘经南院士40多年来发表的论文文选,分学术类论文和综述类论文两大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的发展、算法和成果研究,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星定位应用、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探讨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本书适合测绘、导航及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阅。  相似文献   

19.
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总结了卫星测高在物理大地测量领域的应用,描述子卫星测高数据逼近地球重力场、确定海面地形、改善卫星轨道参数以及求解重力异常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原理。  相似文献   

20.
2-1 概述在大地测量应用中,观测人造地球卫星比观测月亮优越得多。首先,人造地球卫星距地球比月亮近很多。地月距离平均为384400公里。月亮位置1"的观测误差,在地球上引起的点位误差为1800米。而观测1000公里高的人造卫星,1"的观测误差引起的点位误差只有5米。其次,观测月亮的主要误差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