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益阳南郊古火山岩区位于雪峰隆起中段,与洞庭凹陷接壤部位.该区历来是湖南砂金特别是块金(狗头金)的重要产地.据史载公元一世纪时益阳山溪冲出一块重九斤八两,十一世纪时又冲出生金数百斤,其中一块重49斤.1983年6月14日,在本区北部地表以下3米左右的砾石层中,发现一块重2160.8克含金92%,纯金达1987.94克巨型金块.同年7月又在该地挖得一块重1511.49克,含金91.990%,纯金1360.57克的块金.现代细谷砂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关于发现“狗头金”的报道。但在报道中通常对于这种块金是否伴生有脉石矿物及其所处的地质条件却很少叙述。通过报道资料的统计可以看出,这些“狗头金”绝大多数是在砂金矿中发现的,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是187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找到的,重达285千克。笔者将那些产于砂矿中的块金称为“狗头金”,产于原生矿中其重量大于1克的金块叫做自然金块,以示区别。现在已有不少金矿专家、学者,开展了对自然金块及“狗头金”形态和成因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3.
从1983年起,青海多次在砂矿中发现“狗头金”。1983年在海西发现一块重达3561.407g的“狗头金”,1986年又发现一块毛重7709.55g的罕见块金,为我省金块之最。继1987年发现的550g和650g的块金后,1988年在大通又发现一块2100g重的块金。  相似文献   

4.
1971年我们进行某地榴辉斜长岩类中铂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工作时,在人工重砂样品中发现了几十颗银灰色、强金属光泽、比重大的一种矿物;同时在磨光片中也见到一种反射率较高、非均质性显著的矿物。后经显微镜下研究、试金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化学微量分析、X射线粉晶分析等结果判明,它和人工化合物PtTe_2很相似,这在自然界还是  相似文献   

5.
辽宁地质勘察局最近在辽东新区水系重砂中发现了两颗金刚石,其中一颗为八面体,重量达0.25克拉。这一发现,对在新区找到原生金伯利岩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福貢縣石格門村農民,挖到了三颗大水晶石,最大的一顆重二百多市斤,另外兩颗重一百多市斤和三十八市斤。水晶石不仅被当做贵重的宝石,用以雕刻美丽的工艺品和裝飾品,而且可以作制造无线电振蕩器、雷达探测器和精密光学仪器的重要材料。体大質高的水晶尤为  相似文献   

7.
四川甘孜州自84年3月以来,连续挖出了六块金块。金块的重量分别是:2斤7两、2斤3两、1斤2两(两块)、1斤1两和7两。这些金块杂质少,成色高,价值人民币7万多元。  相似文献   

8.
形成天然大块金的螯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金都是以微粒弥散於岩石或砂砾中,但是,在湖南、山东、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都曾发现大型天然金块,大者超过500克。形成大金块的原因尚不清楚。我们认为是一种鳌合机理。 金矿区的土壤、岩石和水中,生存有大量菌类、藻类、苔藓、蘑菇和地衣等低等植物,在它们的细胞壁中,广泛存在一种叫甲壳素的生物高聚物,其分子中含有鳌合能力很强的羟基和乙酰胺基,能与贵金属等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甲壳素的鳌合作用下,自然金受氧气、Fe~(3+)、Sn~(4+)和MnO_2等的氧化作用而成为Au~+和Au~(3+)溶解於水中,进而形成稳定的甲壳素—金(Ⅰ)或(Ⅲ)配合物。这样金便能源源不断地溶解,鳌合而富集到微生物的细胞壁上。当甲壳素的鳌合达到饱和时,富集作用终止。  相似文献   

9.
南非除了世界杯,还有金刚石,后者更是成名已久。在世界杯鏖战的今天,来看看这耀眼夺目的金刚石,也许可以让你收获不同的心情,眼前更是一亮。金刚石俗称钻石。1866年,南非发现首颗金刚石,重21.25克拉,现在南非是世界著名的钻石大国,其粗钻石的产量占据世界60%以上。90年后的常德沅水流域,才开始大规模寻矿,并设立了413地质勘察队,专门勘查金刚石矿床。现在,桃源县何中秋和南非迈克尔一起讲述这两个地方的金刚石故事以及两者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地球     
程捷 《城市地质》2000,12(3):28-33
在这繁花似锦、浩瀚无边的宇宙中 ,漂移着一颗璀璨的星球。你说她美丽无比 ,是宇宙中的一颗明珠 ,这并不过奖。因为她拥有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洋、绿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原 ,还有充满生机、活泼可爱的动物 ,以及高度发达、极其智慧的人类。在我们现今所了解到的宇宙中 ,还没有发现另一颗星球拥有这些景象。这颗美丽而灿烂的星球就是我们与之日夜想伴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是宇宙中的一分子。宇宙之大和时间之久远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现今所了解的宇宙至少存在 1 50亿年之久了 ,空间达 2 0 0亿光年。如果把地球与宇宙比较的话 ,光穿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的宇宙尘,是研究南大地质系研究生傅成义同志送本室三个花岗岩人工重砂样(其中两个改造型的花岗岩)所发现的。两个样品中一个是太古代的混合花岗岩,在其中发现了近百颗黑色磁性球粒;另一个样品是晚侏罗纪的细粒二长花岗岩,发现了大小一千多颗黑色磁性宇宙尘,还有个别褐黑—棕色、灰白色的玻璃质、硅质球粒。这些磁性球粒具有层壳结构、熔蚀结构、空腔构造和气印构造。大多数球粒都包含有亮钢灰色的金属核心(图1)。本文通过双目镜鉴定、反光镜观察测定、X光粉晶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初步对宇宙尘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扫描电镜的微观形态观察、照  相似文献   

12.
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颗石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兰  伊海生  胡瑞忠 《地学前缘》2003,10(4):613-618
藏北羌塘地区出现了两套代表深水相沉积的黑色岩系,成为该区研究中的又一热点。最近通过扫描电镜,首次发现黑色岩系中含有数量丰富但属种比较单一的钙质超微化石——颗石藻(Cocco-lithophore)。经鉴定,主要是Ellipsagelosphaera sp.(椭圆晶球颗石藻未定种),结合菊石化石,认为其时代归属于侏罗纪。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在西藏特提斯最东部侏罗纪地层中颗石藻化石的存在。文中初步识别了Ellipsagelosphaera sp.及其分布、时代。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含颗石藻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富,认为这两套深水相黑色岩系的出现特别是以颗石藻输入为主的烃源层可能是因为颗石藻的勃发。颗石藻的发现,对研究区烃源岩的空间分布可能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现大于一百克拉的特大级金刚石已知者有四颗(表1)。对金鸡钻石以往未作过报导,新发现的“蒙山Ⅰ号”人们了解得也极少。“金鸡”钻石发现于1937年,重二百八十一点二五克拉,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大金刚石,后被侵华日军掠夺去,至今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湖南省投资300亿元启动1142万亩环洞庭湖农田建设。项目涉及岳阳、常德、益阳3市16个县市区,在我国十大耕地保护重大工程中位列第二,也是湖南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及苏鲁地区微粒金刚石分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2年发现大别山首例微粒金刚石之后,又于2003年和2004年在大别山和苏鲁地区的榴辉岩薄片中和榴辉岩的人工重砂中发现了微粒金刚石。本文报道其中尚未发表的7颗,并对2颗较大的薄片中的微粒金刚石和2颗自由晶体金刚石进行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所有微粒金刚石都为IaA和IaB型金刚石的混合体。缺少Ib型金刚石,表明没有人造金刚石的混入。薄片中的金刚石大部分为石榴子石的包裹体,少数产出于颗粒之间,直径为30-180μm。自由颗粒微粒金刚石直径为400-700μm。在大别山北部,不但又一次找到了微粒金刚石,还在石榴子石中发现有单斜辉石、磷灰石和金红石的出溶。这表明北大剐不但是超高压地质体,而且可能是本区俯冲最深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16.
国外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0年日本研制出单管旋喷注浆法(CCP法)后,相继又研制出二重管(JSG)、三重管旋喷注浆法(CJP)和SSS-MAN多管注浆法.这三种方法自80年代以来,已在我国推广使用.但是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城市应用时返出的泥浆排放是一个问题,日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日本高压喷射注浆已向大直径、多方位喷射方向发展.本文将介绍国外最近研制的几种高压喷射注浆工法.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发现了一颗暗绿色宝石,重36.38ct,切磨成弧面型,具有四射星光(图版Ⅶ-1),肉眼观察其与绿色辉石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地质矿产报》报道,最近,江苏省地矿厅第五地质大队的科技人员在新沂市境内发现重量约1克(4.9克拉)的金刚石。这颗金刚石无色透明,晶形保存完整,外观呈菱形十二面体,棱角略显弧形,菱面做凹。经有关专家鉴定,属宝石级金刚石。此次发现的金刚石是新沂市  相似文献   

19.
汤冰  余伟明 《湖南地质》2011,(11):70-73
在今年3月举行的益阳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益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忠雄充分肯定了益阳国土资源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十一五’时期,是益阳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1倍,财政总收入是2005年的2.9倍,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的5.2倍。这些成绩的背后,  相似文献   

20.
地震波走时是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重要参数。三维克希霍夫偏移成像由于需频繁读取大数据量的走时表文件,所以计算效率不高。这里提出一种通过压缩三维射线追踪走时表,来提高克希霍夫偏移计算效率的方法:首先规划一个具有规则网格控制点并覆盖所有走时表点集的最小长方体区域,然后以三维三次B样条函数为插值基函数进行最小二乘法曲面体拟合,求出规则网格控制点的数值并以数组形式存储入内存,采用稀疏化存储进一步节省了内存空间。在偏移成像时,再由这些规则网格控制点的数值,使用线性插值公式解编出走时表。实际资料算例验证了该走时表压缩方法不仅近似精度高,计算稳定度高,计算效率高,而且由于省去了频繁进行大数据量走时表文件的读写操作,所以克希霍夫偏移的计算效率提高了二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