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在需求和长城学理论,首先明确信息技术作用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涵。然后运用数字孪生理论与方法,结合新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索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信息技术方法框架。该方法框架以“循证分析”与“科学推演”两部分为关键内容,涵盖长城文化遗产数据采集技术方法、模型构建技术方法、定量分析技术方法、虚拟修复技术方法、展示传承技术方法等5个方面。基于该方法框架进一步构建面向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技术方案,并以山西省老牛湾堡为例说明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应用路径。方法框架和技术方案的提出不仅立足于解决长城文化遗产数字化表观与外形的问题,更要揭示长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实质,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长城文化遗产体系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水系高程提取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不高以及高程逻辑错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高线的水系高程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水系与等高线的协同空间关系提高求交效率,采用河流分段趋势面插值方法提高水系高程精度,并建立水系树结构以避免高程逻辑错误。通过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兼顾精度与效率,且不存在高程逻辑错误,比现有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3.
GPS与GIS的集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GPS与GIS集成的3种方法:基于数据的集成方法、基于位置的集成方法与基于技术的集成方法,并列举各种方法的实现案例.还特别探讨组件编程技术与GPS接收机的协议对基于技术集成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环境模型与GIS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环境模型与GIS耦合以及GIS应用于环境模型的优势与方法,研究了环境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耦合的3种方法.分析了3种方法的特点,指出各种方法的优势以及不足,提出了环境因素影响下GIS空间分析的系统框架与实现方法,分析阐述了各个功能模块.以雾影响通视分析为例,建立了影响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影响下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提供了一个系统模型.环境模型与GIS的耦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GIS的应用领域,促进了GIS与环境模型系统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环境模型与GIS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环境模型与GIS耦合以及GIS应用于环境模型的优势与方法,研究了环境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耦合的3种方法。分析了3种方法的特点,指出各种方法的优势以及不足,提出了环境因素影响下GIS空间分析的系统框架与实现方法,分析阐述了各个功能模块。以雾影响通视分析为例,建立了影响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影响下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提供了一个系统模型。环境模型与GIS的耦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GIS的应用领域,促进了GIS与环境模型系统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强  石德强  徐璇  赵子良  占佳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2):137-139,142
介绍了综合运用MapGIS与Section绘制氡等值线图的步骤和方法,并与Surfer软件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优缺点.MapGIS结合Section简化了绘制的氡等值线图的步骤,与测区地形地质图套合方便,但插值方法较少;Surfer绘制的氡等值线图操作简单插值方法较多,但与测区地形地质图套合较为复杂.最后在Su...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规则格网的等值线生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顺  李青元  张威  马梓翔 《测绘科学》2015,40(5):116-121
随着规则格网数据的获取手段不断发展,规则格网数据趋于海量化,而现有的一些软件对于大数据规则格网追踪等值线无法应对。针对传统方法较为占用内存问题,文章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格网数据的逐行追踪等值线的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与传统方法对比,该方法在处理大数据规则格网时的速度优于传统方法,在算法执行时,逐行追踪等值线方法对于计算机内存占用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减少;为了解决传统的等值线光滑与精简方法中出现等值线交叉的问题,文章提出采用规则格网插值与抽稀的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GIS Engine的GIS软件开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ArcGIS Engine体系结构、类与接口的应用方法,以及ArcGIS Engine界面开发框架与功能定制方法,最后阐述利用ArcGIS Engine组件开发GIS软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并给出地图浏览与查询系统开发实例.希望对相关GIS系统的开发者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交会方法——边角后方交会,并对这种交会方法的布设方案、精度以及与支点导线的精度比较,作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最后以一实际观测的例子,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两种平面坐标系换算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坐标转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的改进方法,此方法与一般方法的最大区别是公共点坐标的误差,把转换参数作为非随机参数进行处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可行性,与一般方法相比,精度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我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理论基础不足、基本框架不完善等问题,该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系统提出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理论支撑,明确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概念。同时,文章按照清查目的、内容、方法与关键技术等步骤构建了清查的基本框架,重点针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结果分析提出了总体思路,可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空间优化配置、保值增值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在语义分离的基础上,从微观几何要素的角度对三维矢量模型的构建及其操作进行了分析,提出并实现了具有四层结构的三维矢量构模及其数据集成组织框架。基于该框架,能够以参数配置的形式快速形成一系列语义无关且具备强大操作行为能力的三维矢量模型组件(库)。在应用中,以模型组件+语义特性的方式进行地学建模,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三维GIS以及VGE系统对各种地学对象及现象进行多样化表达模拟分析的需求。通过对某地区复合地质体的建模操作,验证了该集成框架及其所构建模型组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百色市对园林绿化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数字百色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技术,建设百色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作者在完成多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应用系统建设基础上,对百色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探讨与分析,为正在建设或尚未开始建设相关/信息系统的单位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贵港市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数字贵港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技术,建设贵港市规划项目选址辅助系统,笔者在完成多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对贵港市规划项目选址辅助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可为正在建设或将要开始建设相关信息系统的单位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软件功能需求的增长,良好的体系架构能够保证在原有软件改动最小的基础上扩展软件功能,框架+插件的软件架构为此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框架+插件的软件架构将软件分为宿主程序和插件两部分,两者之间通过接口协议进行通信,通过新增插件以及扩展原有插件的方法来完成软件功能的扩展及重用。针对这种软件架构在GIS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以.NET为开发平台,分析了利用其反射和委托机制进行插件动态加载管理及插件调用的实现方法,为插件式GIS应用框架的实现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插件式GIS应用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框架已经成为软件开发中一种非常实用的编程规范和设计架构.采用了C#插件式应用开发,并利用ArcGISEngine提供的一套完备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和工具库,完成了插件式GIS应用框架的核心即框架宿主程序及各功能插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插件式GIS应用框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了动态插件加载配置的开发技术优势,通过可视...  相似文献   

17.
王爱萍  林冰仙  闾国年  黄家柱 《测绘科学》2007,32(4):157-159,128
土地定级数据、指标(因素、因子)及指标计算方法在空间、时间上存在差异性,而传统的城镇土地定级系统伴随着具体的定级工作研发,具有量身定制的特点,缺乏对数据、指标(因素、因子)及指标计算方法时空动态演变的支持。基于组件的框架技术面向特定领域,提供了支持领域内变化性特征的处理机制,使软件具有了动态演化能力。本文从设计角度对框架模型及框架扩展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定级进行业务建模,把业务中相对稳定部分实现为系统主框架,把易变的指标、方法、数据规整、抽象为扩展点,并提供了基于XML+多级菜单的易变特征动态配置、基于动态解析的易变特征动态加载方案,建立了支持时空演变的可动态定制的城镇土地定级系统。  相似文献   

18.
构建及时、有效的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是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数据统筹管理、多源数据处理、应灾信息分析及信息服务快速发布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依托高效互联机制和高速数据通道,构建了卫星遥感应急监测信息服务框架。通过在四川木里森林火灾应急遥感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对灾前灾后数据的实时推送,以及灾区遥感解译图、三维地形、救援通达性及火灾变化等综合信息服务的及时发布,为四川省火灾一线救援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新时期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探索性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Flood damage assessment (FDA) is a key component of risk-based method for flood management. In the current FDA approaches, generally the uniqueness of the building is disregarded in the analysis. Therefore, they are unfit for detailed applications in which case-by-case analysis of building damage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This limitation is compounded by the use of incomplete and often low-quality data inputs about the building and the assumptions and approximations made regarding the geometry and materials of its components. Such shortcomings may result in incomplete and uncertain outcomes. Considering the benefits and increasing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3D) urban modeling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in various urban management processes, in this paper,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utilization of detailed 3D building model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3D visualization of flood damage to building according to its distinct behavior against flood is presented. A proof-of-concept demonstration of the framework in a case study underlined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framework, which can potentially benefit a variety of users and be used as a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the current FDA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resilience of the community toward floods and their adverse impacts.  相似文献   

20.
针对部门和行业对地理空间框架服务的普遍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服务解决方案。通过建立验证系统,验证了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服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瓦片数据云存储提出了优化组织方法。遵循面向服务体系架构解决了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发布分发和基于浏览器环境的数字地球构建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