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水》2020,(3)
受加里东运动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大规模风化壳岩溶作用,形成了以靖边气田为代表的大型古地貌气藏。古岩溶对储层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古地貌形态是控制古岩溶发育程度的关键。为了寻找有利勘探开发目标,必须进行古地貌恢复。在区域构造背景和地层展布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家沟组钻井小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及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综合利用古地质图法、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并结合铝土岩厚度分布及古沟槽识别结果,恢复出研究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西北部表现为古岩溶高地,中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古岩溶斜坡,东部主要古岩溶洼地;近北东东向展布的古沟槽影响储层的形成、发育和天然气的富集。岩溶斜坡中残丘地带及古沟槽两侧是天然气富集有利区,工业气流井多分布于此;岩溶洼地、古沟槽地带由于缺少优质储层不利于天然气聚集,这些区域大多数钻井试气无产能或产气量极低。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寻找储层 ,关键技术是对古沟槽、古台地的识别。该区风化壳储层不发育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沉积相带不利 ;二是风化壳岩溶部位不利 ,属于岩溶洼地 ,溶蚀作用较弱 ,充填作用较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地貌为地势平坦、向东开口的半封闭岩溶盆地 ,这就为该区古风化壳岩溶的发育创造了相对于其他全封闭盆地更好的条件。将岩溶盆地划分为谷地、台地、残丘、沟槽、浅洼 5种三级地貌单元类型 ,东部发育 3个水平岩溶带 ,第三水平岩溶带距夷平面 70~ 85m。根据观察结果及地下水的渗流规律 ,提出深潜流溶蚀带—深泉排水模式 ,为岩溶盆地风化壳储集体的发育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溶蚀作用方式。岩溶盆地在中深埋藏期压释岩溶作用较强 ,有利于储集体孔渗的改善、上古生界烃类的带入、古台地边缘致密带的产生及圈闭的形成。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地震及测井手段精细刻画了神木—榆林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 ,结果表明该地区古台地规模适中、古沟槽较多 ,认为东部是较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油藏溶洞储集体成因及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古岩溶作用形成的溶洞、溶孔、裂缝构成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的重要储集体,控制油气分布。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和海西早期岩溶作用的改造,通过对塔河油田岩溶作用演化及发育期次的研究,认为O3s尖灭线以北为海西早期岩溶及加里东期岩溶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南区域主要为加里东期岩溶发育区。利用岩心、钻井、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将塔河油田溶洞储集体从成因上划分为侵蚀型溶洞、异地沉积物充填型、原地沉积物充填型、塌陷型溶洞4种类型。结合塔河油田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建立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型储层的纵向分布模式和平面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4.
苏东41-33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北部南缘,长期沉积间断的风化壳不整合面形成复杂的岩溶古地貌,属苏里格气田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的重要勘探区。研究基于钻井、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综合运用地球物理法、残厚法和印模法,优选本溪组顶9号煤层和马家沟组马五5灰岩为标志层,深入探讨古地貌单元的恢复依据和划分标准,精细恢复岩溶古地貌形态,并明确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气藏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苏东41-33区块整体处于二级地貌单元岩溶斜坡之上,奥陶系古风化壳上下地层厚度可划分出上薄下薄、上薄下厚、上厚下薄等5种组合类型,细分古坡地、残丘和沟槽3个三级地貌单元;古地貌总体趋势走向为北高南低,出露层位展布由马五4过渡到马五1。中南部发育连片残丘,北部见小型零星残丘,恢复厚度低于15m,残留厚度超过85m;北部发育2条侵蚀沟槽带,充填厚度大于20m,残留厚度小于45m;古坡地分布范围广泛,周围被古残丘与沟槽所分割,残留厚度介于45m^85m之间,恢复厚度大于10m。古地貌类型对风化壳气藏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残丘及残丘边缘带的古坡地储层叠合厚度增大,溶蚀孔洞充填程度低,主力含气层保存完整且连通性较好,是寻找高产井的目标区,而岩溶古沟槽相对不利于天然气富集,所钻遇气井多为低产或无产能。  相似文献   

5.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大港探区奥陶系厚 6 0 0~ 80 0m,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本区奥陶系的储层主要为岩溶储层。控制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岩性及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古地形因素、断裂与裂缝发育情况和风化淋滤时间等。白云岩和石膏发育的地层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 ;潮坪环境是有利的储集岩发育相带。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距不整合面 2 0~2 0 0m范围内。加里东期古地形为南西高、北东低,水流方向是自南西向北东的 ;岩溶斜坡和不长期积水的岩溶洼地是有利的岩溶储层发育部位,尤其是岩溶斜坡。裂缝和断层发育的部位是岩溶储层有利的发育部位,裂缝和断层的走向控制岩溶带的走向。风化剥蚀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构造平缓,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以岩溶潜台发育,而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发育局限为特征,岩溶斜坡区和岩溶潜台的东部沟槽区为储层发育区。本文综合利用大量岩心、薄片资料观察、物性实验数据和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高桥地区马家沟组顶的古岩溶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恢复了岩溶古地貌,对岩溶古地貌类型(单元)进行了划分并分析其与储层的关系。高桥地区地层学标志,岩石学标志,矿物学标志,古岩溶发育的形迹说明奥陶系马家沟顶存在沉积间断、古岩溶作用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按古风化壳出露层位,结合地震相追踪成果,落实沟槽分布,编制该区前石炭纪古地质图,运用古地质图法、印模法和残厚法恢复高桥岩溶古地貌,编制出岩溶古地貌图。根据岩溶古地貌,按岩溶单元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潜台三个二级地貌(类型)单元,岩溶高地可进一步分为岩溶台地、溶洼(洼地)2种三级微地貌类型。岩溶潜台进一步可划分为岩溶台地、溶洼、溶丘(残丘)、沟槽4种三级微地貌类型。高桥处于构造平缓地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区发育局限,大范围为岩溶潜台区且潜台区东侧沟槽(主沟槽、次沟槽)比较发育。岩溶高地整体储集性较东部岩溶斜坡区及岩溶潜台区差。岩溶斜坡区发育两套岩溶系统,储层条件相对较好,成藏要素配套较好,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之一。岩溶潜台区总体岩溶作用减弱,储层发育程度变弱,东部沟槽区,因沟槽的存在,加强了垂向岩溶作用深度,间接增加侧向溶蚀作用,岩溶作用变好,储层发育程度增加,加上裂缝的影响,可以形成相对较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属较复杂的碳酸盐岩隐蔽性气藏,产层为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溶蚀孔洞白云岩。该气藏组合的烃源岩有两套:一是石炭系一二叠系煤岩、暗色泥岩及生物灰岩;另一套是奥陶系泥质白云岩及石灰岩。这两套烃源岩的生烃中心成为含气组合的源泉,二者的叠合区必然成为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部位。气藏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五段盐岩尖灭线与本溪组尖灭线之间。古风化壳气藏的横向展布主要受古岩溶地貌的控制。奥陶系白云岩储集层不仅接受奥陶系本身的烃类,而且要接受来自上覆石炭系的烃类,从而提高了奥陶系白云岩储集层的烃类充满程度,同时,铁铝质岩类缺失带的两侧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地区。古风化壳气藏的勘探思路为:立足古台地,瞄准尖灭带,兼顾三个区(古岩溶斜坡区、台沟过渡区、生烃中心区),勘探的关键在于预测古岩溶地貌,寻找有利储集层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气藏属较复杂的碳酸盐岩隐蔽性气藏,产层为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溶蚀孔洞自云岩。该气藏组合的烃源岩有两套:一是石炭系—二叠系煤岩、暗色泥岩及生物灰岩;另一套是奥陶系泥质白云岩及石灰岩。这两套烃源岩的生烃中心成为含气组合的源泉,二者的叠合区必然成为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部位。气藏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五段盐岩尖灭线与本溪组尖灭线之间。古风化壳气藏的横向展布主要受古岩溶地貌的控制。奥陶系白云岩储集层不仅接受奥陶系本身的烃类,而且要接受来自上覆石炭系的烃类,从而提高了奥陶系白云岩储集层的烃类充满程度,同时,铁铝质岩类缺失带的两侧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地区。古风化壳气藏的勘探思路为:立足古台地,瞄准尖灭带,兼顾三个区(古岩溶斜坡区、台沟过渡区、生烃中心区),勘探的关键在于预测古岩溶地貌,寻找有利储集层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对比及储层剖面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鲁新便  吴铭东  王静 《新疆地质》2002,20(3):196-200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岩溶缝洞型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层的形成与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风化壳期岩溶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储集空间类型受控于不同的岩溶古地貌单元。裂缝性储层主要分布于风化壳型岩溶不发育地区,或褶皱和断裂构造较发育的变化强烈部位;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分布与古岩溶发育带和岩溶斜坡地区密切相关;裂缝-溶洞型储层其分布与裂缝及古岩溶发育带密切相关,常常是在古岩溶高地边缘或部分岩溶斜坡区,多位于多组构造线的交汇处及褶皱的轴部等。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根据暴露区淡水岩溶作用发育特点,依据碳酸盐岩储层的波阻抗响应特征、测井曲线、测试成果及开发动态资料,在恢复古岩溶地貌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6区)的岩溶值得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高产井多位于古岩溶地貌相对较高部位,而产量较少或没有出油气的井,则位于岩溶地貌相对较低部位。表明早期的古地貌形态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储层的垂向发育和分布主要受碳酸盐岩古岩溶风化壳垂向分带性的影响,纵向上由风化壳顶面向下储层发育逐渐变差。以奥陶系古风化壳顶面为界,向下每60m为单位,对深度0-60m、60-120m、120-180m、180-240m岩溶储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储层剖面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演化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根据古岩溶的演化期次,分别编制了奥陶系地层厚度图、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图及奥陶系顶面构造图。结合岩溶发育机理,系统分析了各个阶段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而综合预测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为奥陶系的油气勘探指出了有利方向。同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存在伊盟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和韩城古隆起,这3个隆起带共同控制着岩溶储层的发育,隆起的鞍部、斜坡带以及坳陷中的微隆起带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裸露风化壳期,古岩溶地貌和古沟槽的展布是岩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古岩溶坡地为岩溶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创造了条件;埋藏期,奥陶系顶面起伏形态始终处于中部高、东西低,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一陡坡带,中部隆起带为压释水运聚的有利方向,而陡坡带为压释水的强烈转换区,这一特征决定了岩溶储层的最终分布。因而,同沉积期隆起斜坡带、裸露风化壳期岩溶坡地以及埋藏期陡坡带的叠加位置将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1.
正An extensive survey of dykes in the Valles Marineris troughs(chasmata)on Mars has been undertaken.Most dykes are observed along the chasma walls(Mège and Gurgurewicz,2016),in the spur-and-gully morphology that  相似文献   

12.
论犬陆地壳断裂拗陷带中的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我国东南部后加里东隆起区之间,分布着若干重要的海西—印支期海相断裂拗陷带(图1)。如长江中下游、钱塘江—信江—萍乡—乐平、闽西南—粤东和韶关—四会—吴川等,这  相似文献   

13.
建筑工程中的“设计方”一般是指从事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士,如建筑师和工程师,但也可能包括除施工或供货以外还承担某些工程设计工作的承包商、分包商及供应商。 “设计”并不限于制作建筑及工程图纸或进行结构方面的运算。设计范围极广,甚至包括了某种材料的选用以及为达到某个目的所应采用的工艺。设计的实质就是选择,选择足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街道灰尘中铬、镉、铅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晖 《城市地质》2002,14(2):34-39
本文通过对街道灰尘中铬、镉、铅三种元素赋存状态研究、铬、铅在街道灰尘中以残渣态为主,镉以有机质结合态为主。虽然铬、铅、镉存在形式稍有差异,但其在街道灰尘中主要以矿物质的形态存在,说明其比较稳定,不易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危害比较持久。在治理措施上应有早遏止微量元素向环境中排放,以免其与灰尘发生相互作用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树根桩对于已建建筑物的地基加固纠偏具有到之处,效果显著。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树根桩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其承载力作用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灰色系统在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地面沉降的研究之中。根据上海地面沉降的历史数据建立了上海地面沉降发展的GM(1,1)模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映射GM(1,2)模型,最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地面沉降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层序地层学理论现已日臻完善,位人们往往被局限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研究领域中,包括整个盆地或整个陆架的粗线条描述。那么,小尺度(小范围和次级层序)内的层序格式和沉积样式又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作一阐述。在地层学、沉积学的研究基础上,在区域层序地层学的框架下,将桑塔木断垒带这样一个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的奥陶系进行层序地层学解剖。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采用大量的钻井录井资料(岩心、电测等),通过岩性、古生物等特征标志建立相对水深变化曲线,以此来对比划分层序。得出,奥陶系内存在一个Ⅰ类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及相应的五级层序。  相似文献   

18.
层序地层学理论现已日臻完善,位人们往往被局限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研究领域中,包括整个盆地或整个陆架的粗线条描述。那么,小尺度(小范围和次级层序)内的层序格式和沉积样式又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作一阐述。在地层学、沉积学的研究基础上,在区域层序地层学的框架下,将桑塔木断垒带这样一个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的奥陶系进行层序地层学解剖。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采用大量的钻井录井资料(岩心、电测等),通过岩性、古生物等特征标志建立相对水深变化曲线,以此来对比划分层序。得出,奥陶系内存在一个Ⅰ类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及相应的五级层序。其中,高水位体系域为最佳储层带。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在对其他局部构造的研究中可起到类比作用  相似文献   

19.
Chlorine present in altered ultramafic rocks resides in a compound which is readily soluble in neutral and acidic aqueous solution. Iron is also dissolved by the same solutions giving FeCl = 21. Statistical treatment of multiple microprobe analyses sho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l and F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l and Mg, and Cl and Si. These, and other data, suggest that Cl is present in the form of submicroscopic grains of a compound for which a likely formula is Fe2(OH)3Cl, and which is dispersed through the regions of the rock suffering active alteration. Elsewhere, where alteration is complete the chloride phase is absent.A mechanism is proposed whereby initially acid chlorine bearing solutions become alkaline in bringing about the conversion of olivine to serpentine and at the same time transfer Fe into Fe2(OH)3Cl which precipitates in the reaction zone. Fresher, acid, solutions, following as the reaction front progresses, dissolve the Fe2(OH)3Cl phase, providing a possibility for long distance transport of Fe and recycling of Cl. pH gradients near the reaction zone may be matched by fO2 gradients which may bring about the formation of magnetite in the centres of veins between the olivine crystals. All evidence of Cl will be removed when the process is complete, and the serpentine which forms will usually have Fe/Mg greater than the original olivine.  相似文献   

20.
硅铁中硅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高氯酸脱水重量法、动物胶凝聚重量法和氯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硅铁中的硅量,对这三种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推荐氟硅酸钾容量法作为测定硅铁中硅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