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海洋工程水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实用方法:振冲法、真空预压法、高压旋喷法、爆破法、土工织物法、强夯法以及水泥石灰系拌和法.并对这些方法的施工研究及注意问题进行了专题详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综合分析工程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对比选取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加固护岸工程的水下软土地基。系统介绍了塑料排水板的加固机理、排水板的选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经过对处理后地基的沉降、位移的长期跟踪观测,结果表明:采用排水板排水加固水下软土地基,取得了理想效果,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日向  高升 《海洋工程》1994,12(3):83-93
本文对于淤泥质海岸上的路堤,采用竹筋土工布加固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三种作用机理的分析研究和不同方法的整体稳定性分析计算,提出了旋转式复合滑动和相应的稳定计算方法,同时还对竹筋格栅按弹性支承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加筋效果既满足使用要求,又易于施工,比较经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软土海堤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4.
围海造陆填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填土工程中将海底的淤泥和吹填料中的淤泥聚集在一起,最终将新形成的陆域分离成以粗粒土为主的非软土地基和以淤泥质土为主的软土地基两个区域,继而可以针对各分区的地基选用不同的加固处理方法的围海造陆填土技术观点;基于土力学的强度理论和水力吹填的分选性,提出了能够实现填土技术观点的思路与基本条件;将本文提出的围海造陆填土技术观点、陆域形成填土技术成功应用于日照岚山港区围海造陆工程。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海底管道沉降计算方法——递推法,应用到胜利油田埕岛海域海底管道沉降计算中,并将计算结果与目前常用的日本规范法和极限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粉土与粉质粘土为主的强度较高的海床上,递推法与日本规范法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极限法的最小;在淤泥质土组成的强度较低的海床上,日本规范法的计算值最大,递推法的居中,极限法的最小。逆推法可计算裸置和埋设两种形式的管道沉降量,而另外两者只能计算裸置管道的沉降。文中进一步讨论了引起管道沉降的影响因素,土体强度和压缩性对管道沉降影响较大。且管道埋深越大,沉降也越大。最后分析了黄河水下三角洲埕岛海域4个区的管道沉降量,Ⅰ区争Ⅱ区管道沉降较小,可以忽略,Ⅳ区沉降较大,在淤泥质软土上的管道,可能会完全陷入土中。  相似文献   

6.
海底管道开沟机械的技术经济性能评定与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的需求市场、实际应用和研制开发动向作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特有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以及经济性评价指标,构造评价模型,对水下管道施工作业中广为应用的水力冲射开沟机械、海底管道犁、机械开沟机和土壤液化法埋管设备及其机型的技术经济性能作了较为详尽地分析对比及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的一般选型原则和对我国海底管道开沟机械研究开发工  相似文献   

7.
软土作为一种不良土体,在黄河三角洲分布比较广泛,其工程特性一般表现为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大以及渗透性低等,易发生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黄河三角洲北部区域的河口区,软土的工程特性及空间分布目前尚未有系统分析研究。基于最新的较系统的工程地质钻孔数据资料,对河口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各指标的概率分布模型及参数间的相关性,就黄河三角洲地区软土的成因、厚度、埋藏条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措施提出了建议。黄河三角洲北部河口地区的软土具有典型的软土特征: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等,其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变异系数较小,概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研究区85%的面积范围内发育软土层,软土层由近饱和或饱和的黏性土、淤泥及淤泥质粉土组成,属滨海相与三角洲相软土。该地区地基处理宜采用桩基法、排淤换填法、堆载预压法、电化学加固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程地质实际情况设计施工工艺,把握施工技术的要点,确保密封系统的密封效果,减少膜下真空度的损失,是应用真空预压技术处理港口吹填区大面积软土地基的关键。结合威海港威海湾港区新港作业区的工程实例,对应用真空预压技术进行港口吹填区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技术要点等做了详细论述,并实时监测了真空预压过程中膜下真空压力、孔隙水压力、表层沉降及分层沉降等的变化,掌握其发展规律,用于判断真空预压技术处理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通过对各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提高该技术处理软土地基效果的相应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青岛保税区地基强夯试验,观测分析了区内海相沉积含砂淤泥质土在夯击能量作用下垂向及水平方向的变形及孔隙水压力产生、消散规律,对区内软土地基可夯性进行评价分析。试验结果对沿海地区淤泥质土加固处理具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控制软土地基上海岸建筑物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各种软基处理方法在海岸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结合海岸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实例,对振冲挤密法的地基加固机理、加固砂类土地基时的设计参数、施工及加固后地基的检测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振冲挤密处理砂类土地基是行之有效的,并对今后的施工和设计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某工程拟在深水软土地基上修筑防波堤,为了尽量减少地基处理充分利用天然地基,创新性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的预制防波堤结构,其挡浪部分为直立薄壁圆筒,基础部分则为倒扣的薄壁椭圆形桶,并且椭圆形下桶为外壁和内隔板分成9个格室,防波堤结构浮运至指定位置后,拟采用负压工法施工安装就位。这种新型防波堤结构为国内外首次提出,其下沉施工设计尚无规范可循,为此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在模型加速过程中模拟了椭圆形下桶基础在淤泥层中的自重下沉,之后利用新研发了一种大行程作动加载装置给椭圆形下桶施加下推力,让其继续向下贯入直至穿越整个淤泥层,以模拟负压工法的贯入下沉。试验测量了下桶贯入下沉过程中的推力与贯入位移,还尝试测量了桶壁和内隔板断面的压应变,由此分析了下桶基础的下沉总阻力、桶壁摩擦力以及截面压应变随贯入位移的变化。结果发现,这些曲线均出现了转折点,根据转折点对应的下沉总阻力确定了椭圆形下桶基础贯入过程所遭遇的临界下沉总阻力值,据此估算了负压工法中所需施加的压力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中低滩涂沉积的深厚软粘土层的输送难题,提出了一种清淤输泥的新方法,研制了能远距离输送高浓度、大粘度、低含水量的淤泥和软粘土的土方施工新设备:包括进料口、推送器、表面膜发生器、脉冲切割器、定位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输料管道、管道浮子等。该设备具有能耗低,工效高,效益好;结构简单,故障少,运行维护方便;定位准确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水利、环保、建筑工程中的淤泥和软粘土输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疏浚工程中管道输送淤泥的效率,对淤泥预处理技术——高频微幅振动液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介绍了落球法测量淤泥粘滞系数的实验,对不同性质的淤泥分别进行实验,根据距离振动棒不同位置的小球的沉降速度求出相应位置的粘滞系数,并将其进行比较,获得液化影响范围。实验结果表明,高频振动对于粉砂质淤泥具有良好的液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淤泥、粘土等软地层地区,工程建筑大多采用桩基加固。长期来工程建筑界采用静压法来测定桩基的承载力,虽有测试数据可信的优点,但也存在测试费用昂贵、速度缓慢、施工不安全等明显的缺陷。 1983年被国际土力学会与基础工程学会(ISSMFE)作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方法而推荐的动测法,是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室在有关单位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序号论文称作者单水面加压舱技术条件(部标)编制说明COEsS一1041水下氧—弧割条研制总结水下照明灯具光学特性初探关于水下安全用电的一些探讨高压氧舱防爆风机的设计深水高压试验筒及其在水下工程中的应用提高潜水器耐压圆柱壳总稳定性的有效方法2000米深海环境模拟舱的温度控制探讨深潜加压舱的除湿及空气净化鹭江海峡的水文气象对过海管道施工的影响厦鼓过海管道施工工艺与方法厦鼓过海管道工程水下爆破技术厦门一鼓浪屿过海自来水管道工程概况水面减压法在厦鼓工程中的应用厦鼓工程的施工管理厦鼓工程中减压病四例诊治体会“厦鼓”过…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软土层厚度10m 左右下伏基岩的地层结构,从控制海上风机垂直度和经济性角度论述水下挤密砂桩加固重力式风电基础地基的优势,分析水下挤密砂桩加固黏性土及砂性土地基的机理。结合风电实例工程,依据最不利荷载组合对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稳定性和沉降进行了详细计算,并提出了保证重力式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措施。结果表明:采用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弱土层可以满足重力式基础承载力及不均匀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管道终端(PLET)是水下生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道终端的支撑结构与其防沉板基础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轻等优点。以我国南海300m水深某油田环境条件作为设计基础,根据结构整体滑动的受力特点和具体的安装方式,考虑了底流的影响,利用SACS软件对在位和吊装两种工况进行了结构分析,确定了结构形式,选用了高强钢。对防沉板基础的承载力、沉降等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管道终端结构和防沉板基础满足力学性能和土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和措施的不断拓新 ,运用土工格栅处理软土路基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正在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其良好的力学性能有力地保证了路基、路面的工程质量。1 概述早在 5 0年代的时候 ,西方较先进的一些国家已开始使用土工格栅 ,并逐步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土工格栅代替传统的建筑材料能节省大量经费。在公路路基中使用能有效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特别是对特殊路基的处理具有增大土体内摩擦角 ,形成承重板体 ,阻止毛细水上升等功能 ,我处在临河西环线改建工程中针对该段位于城市郊结合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其路基状况具有原路基边沟长期遭水浸泡而形成的湿软土壤、城市建设垃圾、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等特点 ,我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决定对局部特殊路段使用土工格栅处治软土路基 (包括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垃圾 )。2 现状分析本工程主要对原路基加宽 1 0 m,加铺基层和面层 (结构为 1 5 cm二灰土 2 0 cm水泥稳定石屑 5 .5 cm沥青碎石 )。而需要加宽的部分 ,多为原路基边沟。由于城市出入口排水不畅加之郊区农田灌水积存等原因 ,使边沟水长期浸泡路基 ,造成 5 0 -1 5 0 cm...  相似文献   

19.
在青岛娄山河污水处理厂使用强夯法对粉煤灰地基进行处理,通过定量计算分析强夯前后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结果,评价粉煤灰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善状况;分析原位测试试验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强夯法加固粉煤灰地基的效果评价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内的粉煤灰层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善,但其孔隙比仍大于1.0;点夯过程宜及时排水,以提高夯实效率。本文研究结论对粉煤灰地区的加固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下摄像机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调查、海底矿藏开发、水下工程施工、海上救助打捞、海洋生态环境和倾废区监视、水产增养殖、水下娱乐观光和国防军事等方面。在大洋锰结核调查 ,深海及浅海生物资源调查 ,海洋污染物调查处理 ,大坝维护 ,舰船维护保养 ,港口工程水下基础施工质量检查 ,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海上建筑物破坏情况调查 ,水下测量仪器设备安装以及隐蔽工程验收等方面均可提供直观有效的技术服务。LGY2 - 1型水下彩色摄像机针对国内上述需求 ,采用数码摄像机作为图像传感器和监视记录器 ,从而使得系统具有水下自动调整焦距 ,图像分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