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历史文献上纪载,第一个企图用电法找金属矿的人是弗克斯.在柯尼希铜矿上他发现有自然电流流动(1830年),认为这是矿体化学反应的表现.1835年在康瓦尔的潘赞斯矿山进行了电法勘探的研究.所以,用电法找硫化矿应归功于弗克斯. 早在1880年,卡尔巴努斯曾在美国内华达州柯姆斯托克矿脉上作过实验,他相信用电法可找隐伏的硫化矿.不极化极电是他首先采用的.施伦贝尔热于1912年把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2.
1543—2001年北疆区域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征,同时200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也较为明显,且不同历史时期的周期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突变检验表明,均值突变尺度在50~100 a尺度上更为明显,公元1613-1643年,1731-1792年的突变表现为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公元1669-1712年的突变则表现为年降水量的减少;方差突变则以18世纪80年代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1980年世界矿产勘察活动,继头两年戏剧性地增长之后,继续在加速发展.这一年在矿产勘察方面所完成的工作量和花费的投资都是空前的,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这种高涨会持续下去,今后几年中随之而来的活动将会更多.总的说来显示如下特点: 1.金价猛涨导致贵金属勘察热从1979年下半年开始,金的勘察和开采活动急剧增加,到1980年达到“黄金热”的程度,这是由于金价猛涨造成的.银和铂族金属的价格也随着金大幅度地上升.当今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将会造成今后金和其他贵金属价格保持上涨的趋势,据预测每盎司金价不会低于500~550美元.这就  相似文献   

4.
我们机台组建于1970年,现有职工24人,大部份是1975年以后进队的青年工人.1975年推广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以来,钻探台年实进尺先后达到了三千米、四千米、五千米和六千米.八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22,(z2):98-103
2021年,中电工程人锐意进取、奋勇向前,频出新作为,用汗水和智慧,书写我国电力工程服务行业"国家队"和"排头兵"的使命与担当.在此,我们以时间为轴,重温过去一年中电工程高质量发展历程之中的经典时刻.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历程和队伍建设新中国诞生后,随着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探矿工程在全国大规模地展开,它经历了1949~1952年创建、1953~1957年大转变和大发展,1958~1965年“大跃进”和调整巩固、1966~1976年艰难曲折前进和1977年至今蓬勃发展的五个阶段,有前进、有曲折、有发展.当前,我国探矿工程已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7.
世界矿产工业研究机构(MIRO)于1985年10月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2000年的矿产勘查》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国的约100名代表.在会上研究了未来勘查概念和对象的变化以及勘查技术的发展.选定勘查目标的条件会议认为,勘查未知矿床时,必需满足某些财政限制条件,要在商业上有吸引力,否则就要对矿床的价值进行贴现.为了在财  相似文献   

8.
(一)四十年我部物探、化探、遥感工作经历了早期创业(1952年到1958年夏)、成长壮大(1958年秋到1977年)和全面发展(1978年到1991年)三个阶段,建立了一支方法技术完备,基本能自我配套的队伍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和建设,物探、化探、遥感地质队伍已达到45 000人的规模.物探技术人员9 500多人,综合物化探大队38个;化探技术人员2 000人,专业化探大队4个,遥感地质1 600人,遥感中心和站(室)38个.勘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有六大类40种,常用化探方法有六类,遥感方法有三类.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技术我们都在使用.  相似文献   

9.
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费杰  周杰  张青瑶  陈惠中 《冰川冻土》2004,26(5):535-539
<翁同龢日记>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北京1860-1898年沙尘天气情况. 通过整理<翁同龢日记>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资料, 初步建立了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和春季(3~5月)沙尘日数序列. 1860-1898年北京年沙尘日数平均值为11 d左右, 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值为7 d左右. 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以春季最频繁, 最频繁的月份是4月.  相似文献   

10.
中全新世年至10年际东亚季风气候变率及其动力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变率贡献.本文基于湖北青天洞一支石笋的铀系年龄、年纹层计数、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测量结果,建立了中全新世5.57~4.84ka B.P.时段平均分辨率为3~4年的东亚季风气候和洞穴地点环境演变序列.石笋年纹层由冬季亮色薄层和夏季暗色厚层组成,对应冬、夏季节层的δ18O和δ13C正负漂移与现今冬夏降水和岩溶环境同位素值变化基本吻合.然而,元素比值(Mg/Ca和Sr/Ca)揭示了冬夏季风降水与岩溶作用的复杂响应过程.在10年际尺度上,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了3次间隔200年左右的弱季风事件,分别发生于5.56~5.50ka B.P.,5.26~5.20ka B.P.和5.01~4.94ka B.P.,每个事件大约持续60年,反映了太阳活动周期控制季风强度变化的频率.Mg/Ca和Sr/Ca比值与季风强弱变化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但其功率谱具有200年和40年左右周期,说明东亚季风气候和岩溶环境过程之间既有共同的控制因素又有不同的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进展及2007年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地质勘查投入进一步加大,钠硝石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铁、铅锌、铜镍及煤的找矿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得到加强,“环准噶尔”和“环塔里木”控制铜、铜镍、铅锌、铁等矿床重要成矿类型的规律逐渐显现.2007年将突出“环准噶尔”和“环塔里木”两个新领域的找矿工作,加快构建基础科研、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矿产勘查等相配套的科学的地质勘查体系.  相似文献   

12.
1961-2004年新疆气候突变分析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2  
李珍  姜逢清 《冰川冻土》2007,29(3):351-359
利用1961-2004年新疆53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分别对北疆、天山山区和南疆气温、日较差和降水年序列进行了突变分析,同时利用滑动t检验和Yamamoto法对突变点的真伪做了验证.结果表明:1961-2004年北疆、天山山区和南疆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速率均明显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均有增加趋势.北疆年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及年降水量分别在1988年、1979年和1984年发生了突变;天山山区年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及年降水量分别在1985年、1983年和1992年发生了突变;南疆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均最低气温及年平均日较差分别在1993年、1991年和1981年发生了突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北疆、天山山区、南疆均进入增温多雨时期.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和预测新疆气候有着重要意义,为研究全国甚至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年最大致洪暴雨落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900-1999年逐年全国最大致洪暴雨落区的区域分布和年际间迁移轨迹.结果表明:中国年最大致洪暴雨落区的年际间迁移轨迹是无序的;年最大致洪暴雨可以随机地出现在中国(主要在90°E以东地区)任何地区;华中和华东地区是出现年最大致洪暴雨频次最高的地区.也分析了1470-1899年逐年的年最大洪涝中心的区域分布和年际间迁移轨迹,其结果支持20世纪中国年最大致洪暴雨落区分布和年际间迁移轨迹分析所得出的认识.上述事实表明,中国7大江河中的任何一条,每年都可能出现全国最大的暴雨洪水,而且无法预见其在年际间迁移的方向与落区.因此,中国不得不立足于此客观事实确立全国防洪战略.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新疆河流水文情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英  商思臣 《冰川冻土》2002,24(2):198-199
2001年北疆降水量偏多南疆偏少,年平均气温为偏高,北疆大多数站偏高1℃以上,南疆大部分站偏高4℃.主要的河流水量统计,全疆水量略偏多,其中北疆偏多20%,南疆正常略多.2001年有一个明显与历年不同的秋季,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秋季降水量充沛,加之部分地区秋季高温,出现了退水期水量仍很丰沛的反常现象.洪水的特点是:北疆春洪不大,只有阿勒泰地区5月中旬发生了两次中小洪水,夏季中小河流暴雨洪水频繁;南疆基本上没有春洪,夏季洪水主要是暴雨洪水.  相似文献   

15.
《水科学进展》2020,(1):152-152
2019年,在广大作者、审稿专家、编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水科学进展》的论文水平和内容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9年11月,《水科学进展》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年)"。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11月19日发布数据,在统计的2 04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水科学进展》核心版影响因子1. 818 (上一年度1. 621),在水利类期刊中排名第1,全国排名73;据2019年10月28日发布的《2019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研究报告》,《水科学进展》连续8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6.
1971-2007年青藏高原南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利用我国青藏高原南部24个站点1971-2007年37 a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对该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37 a来该地区气候显著变暖,年平均气温升温率为0.33℃.(10a)-1,气候变暖主要发生于1990年后.1991-2007年气候变暖加速,升温率达到0.76℃.(10a)-1,1997年后升温尤为迅速,升温率达1.14℃.(10a)-1.变暖表现为全年温度升高,其中冬季增暖尤为显著,1971-2007年升温率为0.41℃.(10a)-1,1991-2007年快速上升为1.4℃.(10a)-1.变暖速率具有从东向西的增加趋势;2)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降水量变化地区差异显著,西部地区降水量显著减少,东部地区总体呈增加趋势.随海拔和地形升高,年降水量有从东向西的减少趋势;3)综合而言,37 a来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气候变化呈现暖湿组合特征,但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变暖变湿,西部地区在变暖变干.  相似文献   

17.
海洋钻探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20年来海洋钻探计划与实施情况,总结了海洋钻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1.为海底扩张、大陆漂移观点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2.建立了蛇绿岩套剖面,划分了板块内的岩石地球化学类型(模式);3.对一些新的有争论的地学观点(如热点说、弧后扩张的认识、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的认识)的成熟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海洋钻探的成果是丰硕的,它们为建立新的构造观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1991年洪涝及今后治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同生 《水科学进展》1993,4(2):127-134
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湖西及流域北部的降雨强度以及太湖最高水位均高于1954年,给苏锡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阐述了1991年降雨和洪水的特征,分析了产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并对今后的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质学院创建于一九五六年.三十年来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严于治校的精神办学,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我院在教学、科研与学院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祖国的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建院初期,学院仅有三个系、四个专业,教师一百六十九人,是一所仅招收地质勘探本科生的单科性工科院校.现在,学院  相似文献   

20.
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技情报工作自1958年起步至今已经过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我局地质科技情报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为促进本局地质、科技工作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庆祝我局建局三十周年之际,回顾一下我局科技情报工作走过的历程,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使科技情报工作适应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