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射电望远镜天线增益G的几种主要实测方法:包括用标准角锥嗽嗽叭增益理论值的“过渡法”和用已知流量的射电源作准源的“射电天文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给出了应用这些方法对云台射电望远镜天线增益的实测结果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结构谐振频率是射电望远镜机械结构系统的几个重要参数之一。本讨论了影响天线结构谐振频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及谐振频率的实测方法,并实测了国内第一台φ25米射电望远镜的结构谐振频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C波段卫星地球站天线的设计方案,重点讨论了天馈系统的技术实施路线和调试工作,并给出了所研制出的卫星电视单收站的实测性能。从实测结果可见,C波段卫星地球站天线性能指标完全达到国家卫星站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讨论了中央开孔的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的最佳吻合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上海天台2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在三种俯仰角状态下进行了主面偏差实测及最佳吻合,给出偏差值及等值线图。  相似文献   

5.
本简述了应用“射电天法”对云南天射电望远镜天线增益的实测结果和精度分析,实测结果表明:云南天台3.2cm波段射电望远镜2m天线增益为41.75±dB,21cm,波段10m射电望远镜天线增益为41.12±0.17dB。  相似文献   

6.
佘山25米天线导轨问题对指向误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根据25米射电望远镜方位导轨水平度的检测数据,分析了天线在不同位置时指向误差的情况及其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天线指向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7.
将阵列天线放置于射电望远镜焦平面处,结合波束合成网络,可以同时观测一片天区,实现更大的视场覆盖。由于需要对各个阵元的幅度和相位进行调控,阵列天线实际就是一个小型相控阵,因此在做阵列设计时,除了需要结合反射面焦面场分布及望远镜拟实现的视场以外,阵列自身的性能验证可以参照传统相控阵进行。设计并加工了工作在1.27 GHz的2×2矩形排布的微带贴片天线阵列,阵元间距为0.7倍波长。经实测,各端口S11均在-10 dB以下,4阵元合成后波束增益为12.54 dBi,通过为对应阵元添加理论偏移30°的延时线,实测阵列的波束扫描角度为28.3°。上述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相比虽略有差异,这和阵列加工及馈电端口焊接有关,但相关工作为之后更多阵元的阵列天线设计、研制及测试积累了经验,尤其对性能验证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云南天文台40 m射电望远镜射电源流量观测性能,针对S波段现有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流量观测系统.研发硬件包括抗干扰射频模块、K因子辐射计.同时开发了与新系统配合工作的观测软件,用于数据采集、实时显示、储存及处理.系统研制完成后,进行了安装测试.测试方式为河外致密源ON/OFF流量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实测灵敏度接近理论值水平,新研制系统性能较旧设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地面站天线射电天文测量系统以及用射电天文方法进行天线参数测量的硬件和软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玻璃钢天线进行了介绍。经过实验摸索出了制做直径达3米的整体玻璃钢抛物面天线的工艺,并成功地研制出了3米玻璃钢天线。经过实验和实际使用表明,达到了设计和使用要求,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斗一号”(“BD-1”)系统与GPS系统组合接收机在特定电磁环境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组合接收机天线。该组合天线融合了四臂螺旋天线(FHA)与GPS微带天线的特点,并考虑了天线的空间结构。设计的组合天线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对于接收“北斗”和GPS信号都具有较好的圆极化轴比和增益方向图。研制的组合天线在微波暗室测试中和实际使用中都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2.
GNSS天线相位中心偏差与变化精确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地面上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的标定方法和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的归算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研究了GNSS在轨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的估算策略,探讨了LEO GPS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的在轨标定,有利于我国导航系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和变化的标定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a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接收机采用圆极化天线接收线极化信号引入极化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极化天线的信号合成捕获算法.算法首先对双线性极化天线接收的两路CAPS导航信号实现捕获,并根据捕获结果进行信号同步;进而利用最大比合并合成两路信号以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应用于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合成信号的信噪比相比单路信号信噪比有1.5 dB左右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天籁实验抛物柱面天线阵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大面积天区的射电巡天观测,完成对大尺度结构的精确测量和对暗能量的探测,需要设计可安装大量馈源单元的大规模射电干涉阵列天线。抛物柱面的结构形式能较好满足工作需求,对抛物柱面天线阵进行了结构的选型设计。基于有限元方法及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用于暗能量射电探测的抛物柱面天线阵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在重力、冰雪和风力等载荷作用时反射面的变形情况。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用于暗能量射电探测的天线结构在各种工况下反射面变形量较小,能满足各项设计技术指标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线阵结构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孙付平  赵铭 《天文学进展》1995,13(2):132-142
简要阐述了用空间大地测量方法测量和研究现代板块运动的理论、方法和进展。简单介绍了测定原理和实测现状,以及用实测资料建立板块运动模型的理论和方法;重点讨论了板块运动在最近十几年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射电望远镜天线增益G的几种主要实测方法:包括用标准角锥嗽叭增益理论值的“过渡法”和用已知流量的射电源作校准源的“射电天文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给出了应用这些方法对云台射电望远镜天线增益的实测结果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韩溥  吕静 《天文学报》1994,35(2):209-214
1992年1月,在紫金山天文台13.7米毫米波望远镜上进行了用射电全息术的相位恢复方法测量天线表面精度的尝试。利用望远镜的22GHz系统,用强水脉泽源ORION-KL作为信号源测量了天线的聚焦和偏焦方向图,采用Misell算法获得了天线口面上的相位分布,由此得到的天线表面相对于理想抛物面偏差的均方根值与1989年用经典的经纬仪带尺方法测量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是指GPS天线接收卫星信号的电气中心与基机械几何中心之差。在高精度测量中,这是不容忽视的。讨论了采用基线测量相对测定法确定天线相位中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差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测量结果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息法测量天线面表面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全息法测量天线面表面精度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对于测量各种大型抛物面天线具有普遍意义。阐述了全息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全息法时必须的天线控制方法及原理,简单介绍了全息法中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并对全息法所得结果作了一定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简单评述了现有各种版本的大气折射表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编制方法,指出了实测大气折射值、建立随地形而异的实测大气折射模型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分析了长期以来不能直接测定大气折射值的原因后,介绍了一种在不同方向精确测定大气折射值和建立观测点大气折射模型的新方法,以及所依赖的观测仪器具备的特性,最后给出了用实测数据建立的本地大气折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