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欣 《贵州气象》2001,25(3):12-13
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常规及数值预报资料对2001年1月14-15日的一次降温,降雨和凝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数值预报产品对该预报过程进行了分析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汤俊 《贵州气象》2002,26(1):21-22,45
分析1990-2000年贵阳地区10年凝冻资料,得出凝冻预报指标,同时对利用T106和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凝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25—29日,内蒙古通辽市大部地区降了小到中雨,局部偏大。这次过程主要受高空冷涡影响,且正值季节转换期间,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性质的降水,降温较明显。文章通过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这次冷涡天气的成因,并结合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对预报结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及检验,旨在通过总结能为预报员积累一些相似天气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6~10日,和田地区出现了大降水、强降温、沙尘天气过程。利用常规天气资料、ECMWF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有关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次天气过程是冷空气从南疆西北翻山入侵南疆盆地,天气系统相互叠加而造成的,ECMWF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和田地区这次强天气有很好的预报能力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绍洪 《贵州气象》2001,25(2):41-43,46
2001年1月9日08时冷锋移出黔东南后,9日20日到10日08时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雪凝冻天气过程。研究表明:这次降雪凝冻天气过程是由于空中的强烈辐合抬升所致。本文在研究高空和地面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产生这次过程的中空形势进行研究,并对T106和halfs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
凝冻灾害预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贵州凝冻灾害预警模型建立的思路、确定了凝冻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并对欧洲中心850hPa变温预报及日本降水预报结果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将数值预报结果引入凝冻灾害计算模型中基本可行;同时还介绍了凝冻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凝冻监测和预报预警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贵州凝冻灾害预警模型建立的思路、确定了凝冻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并对欧洲中心850hPa变温预报及日本降水预报结果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将数值预报结果引入凝冻灾害计算模型中基本可行;同时还介绍了凝冻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凝冻监测和预报预警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六盘水凝冻预报系统"的开发过程,通过对2006年1月—3月的预报和实况对比分析,对系统在实际预报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定位,找出系统的缺陷和不足,并进行订正。"六盘水凝冻预报系统"在预报六盘水市冬季凝冻天气过程中具有一定参考性。  相似文献   

9.
对2002年12月25~27日全区性寒潮天气过程爆发前后的形势进行分析,认为横槽南摆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而低纬度南支槽的配合加剧了过程的降温、降水;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得到一些预报全区性寒潮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一次强降水天气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M ICAPS提供的常规资料和卫星资料,对广西一次强降水天气成因以及几家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涡沿切变线东南移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的预报效果较好,深入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研究是提高重大天气预报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大部一次强降温、降水天气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20日-22日青海大部受北部冷空气东移南压的影响出现了一次强降温、降水、大风天气过程,降温幅度是入春以来最强的一次。本文通过数值预报产品及常规资料对这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得出蒙古槽的稳定维持为下游提供了冷空气源地,致使这次过程得以较长时间(3天)影响青海省大部。同时省台对这次寒潮天气过程严密监视,及时向广大群众发布了寒潮橙色预警信号,起到了一定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2月广西寒潮过程特征及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2年12月25~27日全区性寒潮天气过程爆发前后的形势进行分析,认为横槽南摆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原因,而低纬度南支槽的配合加剧了过程的降温、降水;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得到一些预报全区性寒潮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3.
2012年7月29日至30日,青海省出现了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本文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归纳了预报技术指标与预报技术难点,并分析了这次决策气象服务情况,总结了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曹春燕  江崟 《广东气象》2007,29(1):25-26
详细分析了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在2006年深圳2次强降温过程中的应用,提出如何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深圳市降温预报的思路.结果发现,欧洲数值预报对地面冷空气的强度和西风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欧洲中心数值预报850 hPa温度场是进行气温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当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反映深圳850 hPa温度场有明显降温时,要考虑深圳可能出现强降温过程.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2月7日强降温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晓玲 《贵州气象》2003,27(1):45-47
应用常规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02年12月7日前后贵州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温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陕西2005-03-10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5年3月10-12日发生的寒潮天气过程,从高空环流特征、中低层锋区、地面冷空气的移动路径及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等进行分析,并对T213和欧洲中心(EC)提供数值预报产品格点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高空500hPa阻塞高压崩溃,贝湖横槽转竖导致冷空气爆发而形成的,本地压、温、湿气象要素过程前反映特征明显。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提早作了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特征和ECMWF、T639数值预报模式误差的分析,对2010年1月23日沿天山一带降雪过程以及鸟鲁木齐市中量降雪漏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发现这次过程ECMWF数值预报对于锋区上的弱系统预报能力较差,而T639模式预报较好。预报员过分依赖ECMWF数值预报是造成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在短期天气预报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数值预报产品,而应在有效检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信息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资料以及欧洲中心(ECWMF)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我市2003年3月4~6日强降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T639在青海东部大降水预报中的释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29-31日,青海省东部出现了一次大雨天气过程,利用T639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从影响系统、能量和水汽条件几方面对这次大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对大雨形成动力条件、能量变化、水汽输送以及过程降水量均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的爆发过程也就是大气长波的调整过程.本文通过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中、短期预报的角度出发,对德阳市2004"4.22"寒潮、雷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着眼于过程前期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环流演变特征,并且重点关注南支槽的活动对降水的开始期及降水范围的影响.此次寒潮、雷雨天气过程是在前期(5~6天)盆地持续异常升温,欧亚500hPa为两槽一脊的典型环流背景下,北方冷空气取东北路径以回流方式侵入盆地而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EC、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德阳SVM客观预报方法对这次过程的开始期及降温幅度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