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GIS数据库与地图数据库关系辨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系统地阐述了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联系,着重指出了地图数据库、GIS数据库之间的差别。针对人们对地图数据库与GIS数据库的模糊认识,以及我国不同阶段地理数据生产、地理数据库建设的途径、生产工艺的特点,指出了当前我国不少GIS数据的建设实际上还是地图数据库的建设,没有达到GIS数据库建设的要求。文章认为,以目前GIS的技术水平,同时建立与维护GIS数据库与地图数据库的必要性。地图数据库为社会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服务,GIS数据库为其应用提供各种时空尺度的地理信息服务。随着GIS技术及制图综合技术的发展,最终将以统一的GIS数据库同时提供多比例尺地图服务及各种时空尺度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利用GIS技术和地理空间数据为抗震救灾提供空间服务,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是抗震减灾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结合5.12大地震中陕西省抗震救灾地理信息辅助支持系统建设来介绍GIS在抗震救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云GIS技术是当前GIS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基于云GIS技术构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新服务方式,提出了一种云GIS四层次服务体系,并探讨了各层次的服务能力,从而将传统的地理信息服务延伸到"云服务"层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应用实证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江苏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功构建了"测绘·云"GIS平台,可以面向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层级的云服务;最后,分析了这种新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结合GIS处理时空地理数据和WEB地理信息共享的优势,以WEB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数据为基础,利用AJAX和WEB Service技术并结合ArcGIS Server平台,构建基于WEB GIS的地理标志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标志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SOA架构是构建松散耦合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系统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研究UDDI发布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UDDI的地理信息服务组合方法,通过研究扩展UDDI的数据结构和功能模块来完成GIS服务的组合过程,为GIS服务组合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GIS应用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林辉 《测绘工程》2013,22(4):48-51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集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专题数据、GIS功能等各类资源,并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公共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文中对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构建GIS应用系统的流程、内容进行分析,说明地理空间框架对GIS应用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集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专题数据、GIS功能等各类资源,并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公共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本文在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惠州市公交线路管理系统,说明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如何构建GIS应用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国内外GIS服务聚合的研究状况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面向服务群的地理信息服务聚合软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聚合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实现了GIS元服务质量的动态记录和评价,可有效支持GIS服务聚合流程的执行、监控及服务选择等操作,提高聚合后的地理信息服务的健壮性。该软件框架已广泛应用于四川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多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并聚合了天地图、ArcGIS、SuperMAP、MapGIS、NewMAP等多种格式的地理信息服务,验证了该软件框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GIS的实际发展需求的增加,GIS逐渐转向了三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方向。在满足GIS服务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三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为空间信息的高效集成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综述了三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天地图作为国家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网站,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天地图可以促进共享和高效利用地理信息资源,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企业、专业单位经过授权后,能够利用天地图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自由调用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并将其嵌入已有的GIS应用系统或利用天地图提供的API搭建新的GIS应用系统,从而直接利用天地图提供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避免了基础地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式,也是当前IT界研究热点。云GIS平台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支撑应用架构,可以构建各种基于Web的弹性的、按需的地理信息服务,必将成为下一代GIS服务平台。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云GIS平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涉及云GIS平台构建的基础设施虚拟化、地理数据云存储、GIS自动化部署等关键技术,从而为相关云GIS平台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周湛 《中国测绘》2009,(6):30-35
2009年10月31日.在中国GIS就业招聘洽谈会上,人头攒动.近100家用人单位参加洽谈,提供相关岗位近3000个.来自全国各地40多所院校的1万多名学生参加应聘。举办这样的卓有成效的就业招聘洽谈会,只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协会近年来服务产业、贡献社会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13.
王树文  刘俊卫 《测绘通报》2012,(8):51-54,68
探讨在地理国(市)情监测中如何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城市地理市情进行监测,论述如何以RS、GIS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获取不同时期的城市地理信息,对城市地理市情实施监测,分析和评估城市地理市情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几个地理市情监测案例探讨如何为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准确、有效和权威的城市地理市情信息,以及如何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共享与GIS互操作是社会化GIS时代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简述地理信息共享及GIS互操作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Web服务的信息生命周期和OGC提出的OpenGIS服务架构,最后提出了西南资源环境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的初步架构。  相似文献   

15.
移动GIS是使用诸如掌上电脑(PDA)的移动装置在作业地点传输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和方法,PDA、GPS和网络地图服务(WMS)的集成扩展了在移动追踪和汽车导航方面的应用范围.我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了基于Open GIS网络地图服务实施规范的英特网GIS接口的一个原型,目的是构建一种适合为小团体服务的经济型无线导航系统。在服务器和客户端我们开发了四个软件模块,分别为需要实时导航的移动客户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本文描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一个完整信息交换周期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数字湖南"建设之GIS云构想主要是面向行业应用的开发者。GIS云通过为其他应用平台提供弹性的硬件能力、数据资源、专业功能等服务,降低GIS应用门槛,提高应用和服务的效率,实现信息的共享。通过分析GIS云框架4个层次的含义和技术特征,探索适合湖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稳定、安全、高效的云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目前普遍认可的云GIS关键技术和部署模式,本文将云GIS的技术实践归纳为软件架构、与IaaS集成、公有云GIS服务、公有云GIS解决方案、私有云GIS解决方案和云端访问产品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两家主流云GIS平台厂商现有的云产品体系和提供的面向大众与行业用户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云GIS平台厂商应有针对性地为各种层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GIS地理数据商品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炎坤  李满春 《地图》1999,(1):17-19
一、地理数据商品化的意义近几年来,GIS的发展方兴未艾,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GIS软件,如国外ESRI公司的Ale/Info及其系列产品,Maplnfo、Genamap、MGE、SYSTEM9、SICAD、ERDA等,国内中国地质大学的MapGIS、深圳雅都公司的GROW。它们推动了GIS社会化、信息化的进程,然而,阻碍当前GIS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地理数据问题。地理数据是GIS的“血液”。在GIS运行过程中,成本的80%左右要花在数据的建立、维护与更新上。目前,许多部门都在建立GIS但他们各自为政,自立标准,造成大量的地理数据重复数字化和不规范。人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XML的地理数据Web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大部分GIS系统之间无法很好的沟通和协作而形成地理数据孤岛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XML的地理数据Web服务"的解决方案,解决多源的、异构的分布式地理数据之间的共享和互操作。研究Web服务的服务种类,提出元数据和地理数据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并通过建立测绘、规划、房地等方面的多个地理数据Web服务,提出调用各种地理数据Web服务构建GIS应用系统的具体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0.
测绘产品已经从传统的工程产品发展为GIS产品,要求同时做好GIS产品的静态归档管理与动态发布应用,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管理、开发利用和安全运行水平,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