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12,(14):33-34,1
为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维护农民群众合法土地权益,《通知》就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通知》全文共八条,包括三个方面,即:明确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总体要求;规范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和程序;做好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各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积极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是国际上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一种通行做法,也是当前推动我国土地整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规模土地整治活动在我国得到广泛开展,一些地方的农民以不同形式参与土地整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地整治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了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性和操作性,彰显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性和方向性,但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民参与程度总体上仍嫌不足,个中原因包括公众参与渠道不畅或者平台欠缺、公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足,以及公众参与法制建设目前尚属空白等。针对土地整治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围绕土地整治科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强化公众参与激励、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完善公众参与法律、健全公众参与规范,加快夯实土地整治制度基础,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幢幢新建的厂房拔地而起,工业项目增多了;一户户村民搬进崭新的康居楼,农民居住环境变了;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在春天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耕地增多了、田野更绿了。这是洪泽湖畔泗洪县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带来的喜人变化。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2013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上提出的15个重要观点,包括:新型城镇化是不以损害农民权益为代价的城镇化;不能因为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问题,就剥夺了农民流转土地的权利;“法外经济”已呈燎原之势;在土地资源配置和权利配置中,应相机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注意区分两种性质的房产税;土地整治规划应是新农村建设的落地规划;建立耕、园、林、草大土地整治模式;探析生态用地内涵有利于将可持续发展观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土地整治现场调查评价工作应当配备先进技术;结构方程模型为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适宜于作挂钩适宜性评价;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应适时、适度、适量;货币补偿和提供新宅基地对农户行为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土地整治公众参与不尽人意的四大原因;适时组建土地整治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5.
基于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对重庆“先建后补”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基本做法、取得的成效与经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现行制度,提出了改进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实施模式的制度建议.研究结果认为:重庆市开展的“先建后补”土地整治项目,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改善了耕作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需进一步强化土地整治的市场多元化运作模式,建立适应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求的多元化项目选择机制;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优化项目组织模式,简化项目管理程序;加快土地整治“先建后补”实施办法和补助标准研究;创新统筹权益、责任、目标“三位一体”的投融资机制,鼓励与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农民等不同土地整治主体投资土地整治项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吕苑鹃张晏胡志喜)6月26日,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共同举办的贯彻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现场会在湖北省咸宁市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作重要讲话。他强调,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国土地整治工作,以服务"三农"为着力点,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创新体制机制,维护农民权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上来以后,搞好我国的国土开发整治,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国土开发整治工作包括对国土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等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国土开发整治的中心任务是编制国土规划。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条件,按规定程序编制的国土开发整治方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资源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计划,是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庆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属呼兰河流域中上游,资源丰富,农业基础雄厚,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相似文献   

9.
在安徽省提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界定了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的内涵、实质和系统,探讨了安徽省池州市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内容,探索了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保障机制。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整治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而建设美好乡村则是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且二者通过农地整治系统、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系统和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整治系统耦合联动。二者耦合联动的内容包括:推进农地整治工程,建设生产发展的美好乡村;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程,建设生活宜居的美好乡村;推进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乡村。要实现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需要通过构建以下机制:规划协调保障机制、创新融资保障机制、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技术支撑保障机制和制度创新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提起甘肃农村,在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个贫瘠、落后的影像.甘肃省农村经济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田块零乱分散、高低不平、水土流失严重;受地域限制,农业机械难以“走进”田间地头,农民不得不延续几千年来的传统耕作方式,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严重制约着甘肃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严洪亮  王宋辉 《测绘》2015,(2):71-75
湖南省土地整治备案GIS系统,把全省范围内数以万计的土地整治的项目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后,以GIS化的形式进行空间备案管理,同时,系统还与已有的信息化成果,如:全省二调数据库、后备资源数据库、规划数据库等,可以进行空间叠加的互操作,该系统在土地整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各涉矿县(市)区一把手要亲自抓矿产资源管理秩序集中整治工作。3月底前要把集中整治方案的落实放在重要位置,避免集中整治工作走过场,确保成效。二、要理解和抓住这次集中整治工作的核心。把落实“一矿一卡”作为核心工作来抓,进行拉网式排查,克服目前小煤矿、小铁矿停产整顿给实测工作带来的困难,按照“准、细、严”的原则,千方百计查清每个矿基本情况,把“一矿一卡”落实好,夯实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湖北省土地综合整治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但存在土地整治相关制度与措施有待完善、部门资金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土地整治机构与相关中介单位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了管理上应加强领导,注重公众参与;政策上应注重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资金上应遵循政府主导整合,强化竞争性分配;技术上要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监管上应进一步简化项目申报流程,提高申报效率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土地利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缺乏规划科学指导,土地利用规模小,土地利用效率及功能低下,农村生态问题严重。研究中提出了解决村落土地整治问题的对策。要做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促进小村向大村集聚发展,建设特色村落;加强空心村改造;加强舆论宣传,促进文化推广及管理升级;加大资金投入等。  相似文献   

15.
国际矿山测量协会 (ISM)章程指出 ,矿山测量学科及其科技人员的职责之一是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整治 ,为矿区环境保护服务。该协会有一个常设委员会 ,其业务范围是矿区环境及其保护规划 ,环境损害的整治与可持续土地管理。矿区或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包括对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对地表景观的影响或破坏 ,对土地的占用和地表沉陷 ,“三废”污染 ,破坏水资源、造成水土流失 ,诱发或孕育滑坡、泥石流、冲击地压、矿震等动力地质、环境地质问题 ,噪声和振动污染、热污染等。矿区环境监测与整治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从“城中村”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入手,总结了“城中村”的异质性特征。将主城区外围地区划分为4个圈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圈层土地整治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中村”的特征分析了主城区规划边界内外采用农民直接搬迁进城模式进行土地整治对避免“城中村”出现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为城市拓展过程中避免“城中村”出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治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地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对土地整治投资不断加大,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保证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实现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进行全程跟踪审计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加强土地整治项目跟踪审计,笔者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特点、存在的问题、跟踪审计的内涵及原则,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与整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达志 《四川测绘》1999,22(4):154-158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整治中权属调整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整治是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提出的一项政策创新。土地权属调整是该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首先界定土地权属调整的内涵,分析权属调整的模式,挖掘当前权属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权属调整缺乏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撑等,并为破解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实际工作中解决权属调整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任务型课程的设计流程,并以《土地整治预算编制》任务型课程设计与实施为例,结合"湖北省荆门市官庄湖农场林湖等3个分场2014年度土地整治项目"为本课程的贯穿综合训练项目,从该课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价值、课程目标、提炼课程"典型背景工作工程"、梳理"工作任务内容"、选择包含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项目载体、按照项目(任务)分解总体目标,形成单元,完成课程整体设计,以及确定单元目标,细化"学习任务",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完成课程单元设计,并对《土地整治预算编制》任务型课程考核方案设计以及教法学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