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安徽省主要矿集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高分辨率Ikonos、Quickbird、Geoeye-1、Worldview-2、高分一号、高分二号、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图像的几何纠正、正射校正、增强和融合处理,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初步判读,对开发状况和勘探状况等信息建立解译标志,通过采矿权、探矿权数据与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实现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结论:(1)在数据处理上,Pansharping融合方法在矿山开发地物的识别上较好,能够很好的保持图像的光谱、空间和纹理特征;(2)建立露天开采、地下开采与勘探的解译标志;(3)能够及时的识别越界开采、无证开采、以采代探、井工变露采和违法勘查等多种违规类型矿山;(4)能够满足1:1万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的要求。因此,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监测到矿山的开发状况,为政府整顿矿山开发秩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TH-1、ZY-102C、ZY-3、GF-1、GF-2、YG14、SJ9)及国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P1、SPOT6)的数据特征和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界内开采图斑、疑似违法图斑)、矿山开发占地(地下开采硐口、井口/露天开采面、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矿山建筑物)、矿山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矿山遥感监测的主要地物目标特征,全面系统地建立了矿山遥感监测的解译标志。总结讨论了因影像的分辨率、时相的不同而造成的解译精度差异及对最终结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像西某铝土矿矿集区为试验区,以SPOT-5、资源二号卫星、QuickBird影像为数据源,提出矿山开采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并对试验区铝土矿开采状况进行动态遥感监测.根据基准年及现状年的监测结果,在基准年至现状年的3年间,试验区铝土矿开采量急剧增加,存在越界和界外开采现象,开采秩序一度比较混乱;现状年与基准年相比,越界和界外已停采面积均大幅增加,开采秩序好转;至现状年大多数铝土矿采场未进行复垦和环境治理.研究结果表:研究中采用的集3S技术于一体的矿业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对其他矿山开采的动态遥感监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监测结果可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矿山开发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传统的矿山监测方法已不再满足当今矿山发展的需要,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矿山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文中以国土资源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点矿区——宜昌磷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对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矿山开发的标志地物并建立解译标志,将解译结果进行野外调查验证,得出该研究区矿山种类共有11类,优势矿种是磷矿,有221个开采点或开采面,其中界内开采159个,越界开采17个,无证开采28个,以采代探17个,停产或关闭76个.将解译结果和历年参考数据进行对比显示,宜昌磷矿区矿山开发秩序良好,矿山数量有所减少,但界外开采和以采代探的情况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研究区矿山的监管,以保证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类型多样,开采历史悠久,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矿山开采规模不断扩大,也产生了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致使矿山所在地的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给矿区本身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促进全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矿产开发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2000年至今,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相关的政策措施及重点调查项目,并于2010年配合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上报机制。本文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现状,浅谈未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采矿活动较为活跃的昆明市为研究区,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昆明市的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遥感监测调查研究。通过ENVI5.1对遥感影像进行了预处理,建立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矿山地质灾害的遥感解译标志,开展了昆明市矿山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4类矿山地质灾害,以崩塌灾害为主;区内共解译了矿山地质灾害193处,野外调查验证了168处,遥感解译精度为87.05%;昆明市的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并且开发活动较为强烈的安宁市和东川区境内。  相似文献   

7.
利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石油的开发状况,形成一套适用于石油开采的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按照矿山地物的不同类型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利用Arcgis软件提取相关信息,查明各矿山地物的类型、数量、位置和状态等信息,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吴勋元  田景华 《西部资源》2023,(6):19-21+38
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修复协调统一的新格局,本文利用当前的监测技术和手段,构建了全覆盖、全时段、全要素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恢复“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探讨了“空—天—地”一体化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工作流程,阐述了监测体系中的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全景影像监测技术以及巡查填报监测技术三大关键技术,搭建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违法图斑展示、采集、查询、统计和分析,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监管等功能,有效提高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9.
充分收集分析了辽宁省成矿地质背景概况、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矿山地质环境、采矿权设置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等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国产卫星遥感为手段,获取最新客观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客观地开展全省2017年新增的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在建和生产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等遥感调查与监测,为国家绿色发展指数统计、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储量管理是矿政管理的基础,动态监测又是做好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矿山开发的过程中动态监测能让管理者适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保有、变化情况,促进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开发,对于建设绿色矿山、资源节约型矿山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近年来参与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市多家中小型煤矿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对煤矿储量动态监测的背景、意义、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思考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加强中小型煤矿储量动态监测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监测海上油气平台的开发有着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意义。针对可见光遥感影像数据源丰富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andsat系列中等分辨率的光学影像的海上油气平台的提取监测方法。首先将TM/ETM+/OLI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图像增强以及区域掩膜等系列预处理,其次采用多滑动窗口动态阈值遍历影像初步识别疑似油气平台,然后应用相邻时期3景影像基于像素级别的叠合判定以去除薄云以及舰船的虚警干扰,筛选出最终的油气平台,以马来西亚与文莱交界的南海海域为实验区,通过1991―2016年共21景Landsat影像,动态监测该区域近25 a来油气平台开发的历史过程,共检测66个油气平台,通过与ALOS PALSAR数据人工识别的油气平台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检测率为82.67%,正确率达到86.11%。监测结果显示:该海域油气平台开发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而后近海油气新增开发平台较少,开发主要向远离陆地的深海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12.
湿地遥感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全球湿地质量退化, 数量减少, 湿地资源面临巨大压力, 遥感技术在实时、动态监测其变 化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本文湿地遥感监测主要侧重于基于遥感技术的湿地分类与识别, 从基于遥感监测的湿地分类系统、影像预处理、多分辨率(多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分辨率、多时相 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源、湿地信息提取方法(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等方面的国内外 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并指出目前湿地遥感监测存在3 点不足及其未来研究的6 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的获得研究区域的数据,已成为湖泊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不仅可以为准确判读湖区地质地貌、自然与人为作用下的环境变化、盐湖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提供直观的影像,还能为湖泊水质监测、水深检测、水面温度反演以及盐湖卤水动态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正逐步从定性发展为定量研究,因此,对于区分湖泊水体中不同组分对遥感图像各光谱值的贡献等遥感机理的认识及理论尚需进一步深化,同时需要对处理遥感数据所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建立更加完善的遥感模型。今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处理工具的结合将是环境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矿权登记信息是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过程中识别矿业开发秩序的重要数据源之一,但现阶段我国采矿权登记信息多基于Excel表、Access数据库的形式存储,无法与矢量地理数据或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在GIS软件未提供针对采矿权信息图形处理功能的情况下,将采矿权登记信息转化为矢量图形较困难。该文构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采矿权登记信息矢量化技术流程,在ArcGIS内嵌的Visual Basic Application基础上,结合Microsoft数据访问接口ADO技术,完成了采矿权登记信息数据库的自动矢量化,扩展了ArcGIS功能。该研究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成果可在相关的基础地理信息矢量化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日,新疆生地所三项软件获软件登记证书,它们分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系统(登记号:2011SR009768)、多源遥感影像智能分析系统(登记号:2011SR009713)、基于积温的融雪径流模拟系统(登记号:2011SR009716)。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系统高分辨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系统主要用于高分辨遥感影像的处理分析后提取目标,如:道路的提取、油罐提取等,开发了集多种分  相似文献   

16.
基于D-InSAR的煤矿区开采沉陷遥感监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开采沉陷监测技术现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差分干涉测量(D-In SAR)技术发展及其在地表沉陷监测中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D-InSAR技术在煤矿开采沉陷变形监测中的特点与技术优势。指出:应用D-InSAR进行煤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的具体目标是矿区地表沉降演变过程分析、采区地表沉陷动态监测与分析和矿区DEM数据更新;亟须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源数据获取与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地面配合措施、精度与可靠性评价、多源信息集成分析等。D-InSAR为煤矿区地表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和开采沉陷实时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作为"数字矿山"的重要内容,D-InSAR可以有效地指导矿区生产、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并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乌兰不浪乡小元山矿山开采生态环境,并对该地区矿产资源开采前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分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大气环境质量指标、水环境指标、声环境指标,提供该地区资源开发前期生态环境质量资料。矿山开采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或对局部地区生态的影响,本文拟通过评价该区域生态环境,来提供矿山开发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适宜性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已经经过辛苦勘探得到的矿产储量,由于矿山开采回采率低下,导致不少的储量不能被利用。根据《2004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我国45种主要矿产回采率除石油、天然气、稀土金属和镍矿外,绝大部分矿产回采率在40%~70%之间。这意味着相当部分矿产储量在开采中白白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近日国土资源部出台87、88号文件,决定在全国全面推进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同时以煤炭为重点,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回采率挂钩。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主要工作是对矿山储量进行定期地质测量,以及时掌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相应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是我们不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知识前提,也是决定矿山是否适合开采及矿山地质环境维护与防御的主要根据。本文根据矿产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对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矿产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D—InSAR的煤矿区开采沉陷遥感监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开采沉陷监测技术现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发展及其在地表沉陷监测中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D—InSAR技术在煤矿开采沉陷变形监测中的特点与技术优势。指出:应用D—InSAR进行煤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的具体目标是矿区地表沉降演变过程分析、采区地表沉陷动态监测与分析和矿区DEM数据更新;亟须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源数据获取与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地面配合措施、精度与可靠性评价、多源信息集成分析等。D—InSAR为煤矿区地表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和开采沉陷实时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作为“数字矿山”的重要内容,D—InSAR可以有效地指导矿区生产、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并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