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崇文 《西部资源》2012,(2):100-101
交叉沟金矿床属石英脉型,赋存于早元古界北山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该套地层金背景值较高,已发现的金矿床(点)较多且较集中,是内蒙古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本文重点对交叉沟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征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该矿区金矿床是我国比较典型的在韧性剪切带中形成的大型金矿床,其成矿地质特征比较特殊,作用过程十分复杂,该矿床处于不同构造叠加的复合位置,对其成矿非常有利。本文首先分析了该矿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然后对该金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金矿床是推动我国矿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带,我国金矿床分布不够均匀,成因也是多因素,多是断层破碎带控制下,使得金元素聚集,从而实现矿体产出,金矿体大致呈现出似层状、透镜状,陡倾角。本文重点探究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而分析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4.
大西沟金矿床赋存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小南沟金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东灯笼素混合花岗岩,是寻找绿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区,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国文 《西部资源》2012,(2):108-109
本文总结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其流体的均一温度低于300℃,属于低温低盐度体系。流体中含有大量的CO2组分以及Na+、K+、Ca2+、Mg2+等离子。重点讨论了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与斑岩型矿床的关系,认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与斑岩型矿床是一套完整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流体体系。  相似文献   

6.
桂东—粤西地区为重要的金矿成矿带。广宁县某金矿床是粤西近年来新发现的产于震旦纪深灰色浅变质岩系,且受构造与岩体双重控制的金矿床。该矿床的发现为桂东—粤西地区寻找同类矿床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黔西南香巴河金矿为贵州西南部兴仁-安龙金矿带灰家堡金矿田西段一中型金矿床,西与紫木凼、太平洞大型金矿床相邻,东与水银洞超大型金矿接壤。勘查实践表明,该金矿床为一"断裂型"金矿体为主、"层控型"为辅的卡林型金矿床。矿区主干构造为灰家堡背斜,沿背斜核部及两翼200米范围为"层控型"金矿体的就位空间,发育于背斜近核部且平行于背斜的F1断层严格控制了"断裂型"金矿体的产出。矿体形态特征简单,主要为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热液蚀变主要为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金的沉淀与这三种热液蚀变组合密切相关。金矿体主要就位在上二叠统龙潭组第二亚段、第三亚段的不纯碳酸岩及细碎屑岩中,水银洞金矿中含矿性较好的构造蚀变体(SBT)在香巴河金矿床中仅具矿化显示或偶构成金矿化体。分析认为,香巴河金矿床的主要含金构造F1应具有向东继续延展的可能,沿背斜两翼具有一定的找金空间。  相似文献   

8.
将糠金矿区位于坤甸市桑高县城,区域上发现众多金矿床,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矽卡岩型金矿、斑岩型铜金矿床,以及砂金矿床等,区周边民采砂金矿点众多,是寻找岩浆矿和砂金矿的有利区域。本次工作利用1 5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通过化探异常缩小靶区范围。其中HT1、HT6综合异常是寻找砂金矿的有利地段,Mo1,Mo11单元素异常是寻找斑岩型钼矿,为进一步地质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黄金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始终居高不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矿产开发领域的发展,我国金矿开发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基于此,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对我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大青山克拉通中绿岩带型金矿床是我区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也是我区黄金产量的主要来源。前人对该类型矿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矿床成因认识不断深化。本文根据对十八倾壕金矿典型矿床的研究,对大青山克拉通上绿岩带型金成矿系统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区域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小河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认为金矿床严格受构造和中泥盆统杨岭沟组中上部及大枫沟组泥质、粉砂质千枚岩和微—薄层泥晶灰岩的控制,同时还受浅水陆棚相沉积环境及热液活动的控制,属于沉积—改造层控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新康猫金矿床是2001年以来在阿坝地块南缘发现的迄今为止属四川省最大规模的金矿床,矿体既受一定的层位和岩性组合控制,又受构造控制。矿体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北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复合部位是最重要的赋矿部位。垂向上,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浅部控矿构造为张裂脆性构造,向下控矿构造变为韧性构造。深部较大规模的断裂多为地表多条较小规模的容矿断裂逐渐汇聚而成,矿体品位明显变富,厚度明显增大。新康猫金矿床及其外围,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化信息显著,找矿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熊耳山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源是多来源的,太华群是主要矿源,矿源是多来源。在成矿早期和晚期,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质水或大气水加入。区内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是在统一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背景中形成的,有统一的矿质和介质来源。具相同或相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朱拉金矿是内蒙古重要的大型金矿床,金矿体(矿脉群)、岩浆岩、赋矿地层、近矿蚀变带以及周围地质体之间存在某种物性差异,因而有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构成了金矿床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作者在矿床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物理找矿标志,以配合、指导正在进行中的其外围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矽卡岩型金矿是我国重要金矿类型,探明储量可观,分布较集中。因此,系统研究矽卡岩型金矿床,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本文通过对矽卡岩型金矿床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了矽卡岩型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围岩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同时对矿床的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因作了相关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孟永飞 《西部资源》2012,(2):127-129
胶东剪切带型金矿床产出受韧-脆性变形构造控制。韧-脆性构造转换对矿床(体)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表明,变形条件不同,剪切带岩石蚀变类型存在差异。韧性变形多形成绢英岩化、绿泥石化,而脆性变形则以钾长石(钠长石)化、石英-黄铁矿-多硫化物化和碳酸盐化为主。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矿石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表明,两类型金矿床的形成都经历了韧-脆性变形的多期次转换。区域应力松弛引起剪切带由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的大规模转换,可能是形成胶东矿集区金巨量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皖南地区是钦州——杭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钨、钼、金、银等矿产的成矿条件,外桐坑金矿床即是近几年发现的位于该成矿带的一个重要金矿床。初步分析了黄山外桐坑金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富集规律,对含矿构造破碎带和含矿蚀变岩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论述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对开拓矿区找矿思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虎拉林金矿床位于漠河盆地西部边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盆地其他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区别,金矿(化)体赋存于近南北向角砾岩带及张性断裂中。虎拉林金矿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星点状黄铁矿-石英阶段(Ⅰ)、黄铁矿±闪锌矿-石英阶段(Ⅱ)、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Ⅲ)、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Ⅳ)和碳酸盐-石英阶段(Ⅴ),主要成矿阶段为Ⅱ、Ⅲ和Ⅳ。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有气液两相、CO_2三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少量纯气相包裹体等。均一温度依次出现了401℃~590℃、313℃~388℃和228℃~246℃三个区段,含子矿物包裹体盐度总体介于48.4%~64.52%(NaCleqv),其他介于5.7%~21.80%(NaCleqv),属中高温、中高盐度H_2O-CO_2-NaCl流体。初步认为虎拉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属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东河金矿床处于南秦岭成矿带西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上志留统舟曲组和志留-泥盆系大河店组,金矿体主要产于中上志留统舟曲组粉砂质板岩中,矿体受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关系密切。本文论述了区内金矿带的空间展布和规模及主要矿体的展布形态、品位、厚度及矿化特征,对金矿床矿物共生组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石英脉型金矿床,其矿(化)体产状往往受断裂构造控制。激电中梯剖面及电测深对构造效果明显。方法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