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蒙金厂沟梁金矿床脉石英红外光谱找矿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60余件含金石英脉及不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研究金帮沟梁金矿田脉石英红外光谱标型特征,建立了该矿田脉石英红外光谱找矿模型,定量评价了金厂沟梁金矿田中石英脉的含金性。  相似文献   

2.
测试了130余件含金石英脉及不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试样,查明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特征,同时配合其它预测含金石英脉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预测靶区,经过初步验证,预测基本上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130余件含金石英脉及不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试样,查明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红外光谱特征,同时配合其它预测含金石英脉的测量方法,提出了该区含金石英脉的预测靶区,经过初步验证,预测基本上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石英薄片的红外吸收光谱可以用来研究石英中的气液包裹体井分析其成因。新疆东准噶尔锡矿区石英薄片的红外光谱特征主要反映了石英脉的形成条件和环境,但不能直接区分含矿与不含矿石英脉,金矿区石英薄片的红外光谱特征则很大程度上与石英中气液包裹体的数量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热液活动的强度和次数,从而也就反映了石英脉的含金性。  相似文献   

5.
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长  邱骏挺  闫柏琨  田丰 《地质论评》2018,64(5):1190-1200
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用于地质找矿,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由于热红外发射光谱的混合为线性混合,利用线性解混技术可以对硅酸盐类矿物,如石英进行识别和提取。这是其优于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之处。大多数金属矿床与石英脉—硅化带的关系密切。另外,石英脉与硅化带的控矿作用又有差异。因此,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提取石英脉—硅化带,并将二者区分开来,对于金属矿的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航空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由于可以获取高空间分辨率(亚米级)的高光谱热红外数据,可以进行热红外矿物精细填图,提取规模小的石英脉或硅化带,从而更具地质找矿价值。本文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航空热红外成像系统(TASI),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和新疆雪米斯坦地区获取了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数据,从开展实用化热红外大气校正与光谱重建技术入手,探索了石英脉—硅化带提取与区分,解决了地质找矿中石英脉—硅化带的提取与区分这一具普遍性的关键技术难题,并通过示范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石英是原生金银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利用红外光谱方法测定石英包裹体中H_2O和CO_2的相对光密度D_1和D_2,统计分析Au、Ag与D_1、D_2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出Au、Ag含量的红外光谱定量评价指标,可作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的红外光谱标志。  相似文献   

7.
石英的热发光和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在找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永嘉 《湖南地质》1990,9(3):57-62
对石英的热发光和红外光谱特征研究表明:在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床中,成矿期石英的热发光强度大,在水和二氧化碳的波长范围内,红外光谱吸收强度大,光密度值大,与不含金脉石英有较大的差別。因此,研究石英的这两种特性,对找金和研究金矿的富集规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武子玉  吴国学  刘斌  周永昶 《物探与化探》2004,28(6):546-548,552
石英是刺猬沟金矿重要的脉石矿物,也是金的主要载体.借助于成矿溶液电导度和红外光谱方法对刺猬沟金矿石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溶液电导度和红外光谱测定的DCO2与石英中金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成矿溶液电导度大于5.7 μS,DCO2大于0.2矿化好.这对该找矿和矿床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庆岭金矿床石英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庆岭金矿床中石英的成分、结构、热发光、爆裂测温分析,石英红外光谱特征的研究,认为石英中 Cu、Pb、Zn杂质含量高,晶胞参数大,热发光积分强度大,爆裂累计脉冲数高和红外吸收峰波数低时,标志着为富金的石英特征.  相似文献   

10.
石英是热液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也是影响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的关键性因素,目前主要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和扫描电镜矿物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室内石英定量分析。为满足野外钻井现场进行快速、大批量矿物定量分析的需求,本文以羌塘盆地泥岩、砂岩、砾岩、灰岩和白云岩等沉积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应用热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和综合自动矿物岩石学(QEMSCAN)矿物定量分析技术,开展了石英热红外反射光谱含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石英在8625nm、12640nm和14450nm三个特征中心波长位置的相对深度(D_(8625)、D_(12640)、D_(14450))可以用来区分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当D_(8625)0.14或D_(12640)0.02或D_(14450)0.02时,样品岩性主要为陆源碎屑岩,否则主要为碳酸盐岩。此外,D_(8625)、D_(12640)、D_(14450)三个石英光谱特征参数均与石英含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均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石英含量评价模型。以拟合优度(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两个指标评价三个模型的精度,其中根据D_(8625)参数建立的石英含量估算模型的拟合优度最大(R~2=0.9237),且均方根误差最小(RMSE=8.51),基于此认为D_(8625)石英光谱参数可以作为评价石英含量的最优光谱指标。本文基于热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建立的该种野外快速估算钻井中石英含量的方法,为热液矿床找矿勘查和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石英是原生银矿床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通过对山门银矿床石英的红外光谱、热释发光,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及电镜能谱能谱等分析测定,研究了石英的含银性与包裹体CO2和H2O的相对吸光度漳,含银性与石英热光曲线、晶胞参数及杂持含量间关系,给出了石英含矿性的谱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区内505和530等主要矿脉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热爆裂及热发咣特征的系统研究,总结了该区无矿、贫矿及矿体石英脉评价的石英矿物学标志,表现为:①无矿石英起爆温度为210-330℃,热爆裂曲线无明显峰型;石英热发光总强度大于20000cps,峰值强度大于500cps;②贫金石英脉其石英红外吸收相对光密度DCO2/DH2O值大于1.1;起爆温度为210-280℃,石英热爆裂曲线为明显单峰形态,主爆峰对应温度值为420-440℃;石英热发光总强度介于10000-20000cps之间,峰值强度介于150-300cps之间;③矿体石英脉其石英红外吸收相对光密度DCO2/DH2O值小于1.0;起爆温度100-160℃,热爆曲线为单峰型,主爆峰对应温度为140-180℃;石英热发光总强度值小于10000cps,峰值强度小于150cps。根据本区含金矿脉矿化分带模式及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热及热发光参数系统变化规律,建立了该区石英脉型金矿床找矿评价的石英矿物学标志模型。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床石英的矿物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中石英的稀土元素,包裹体测温、包裹体成分、同位素、化学成分及红外光主普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认为额仁陶勒盖银矿床属于浅成中温热液成因,早期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晚期成矿流体天水臧主导地位,矿床形成于弱碱性条件下及还原环境中。石英的红外光谱学特征、石英的化学成分及形态是该银矿床重要的找矿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红外光谱方法在找金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外光谱在金矿普查评价中的应用:石英薄片中气液包裹体与金的关系研究;石英中杂质阳离子与金的关系研究;黄铁矿与金的关系研究;金矿区氧化带和矿带共生组合矿物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赤峰地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文淮  伍刚 《矿物学报》1991,11(4):334-340
对赤峰地区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含石英脉蚀变岩)金矿床的研究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温度和特征元素比值等可以作为金矿化找矿评价和深部预测的标志。(1) 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是成矿溶液的代表,反映了金矿形成的条件和环境。可以将均一温度作为一种深部预测的变量指标。(2) 石英红外光谱CO_2和H2_的光密度,实际上反映的是石英中流体包裹体CO_2和H_2O的含量特征。D_2和D_2/D_1的特征值可以作为金矿床深部预测的变量参数。从上到下,D_2/D_1值的增大,可以预示金矿化向下逐渐增强。(3) 容矿围岩为石墨片岩(或含有机质的岩层)的金矿床,包裹体的气体成分,特别是CH_4和N_2的含量与金的富集有关,可以判别“无矿”和“含金”石英。  相似文献   

16.
吉林海沟金矿床石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沟金矿床是产于绿岩带中的层控矿床。石英是金矿床主要的脉石矿物。本文研究了石英的颜色、化学成分、晶胞参数、红外吸收光谱及热发光性等特征。初步研究表明,该区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与不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其特征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广东海南岛石碌铁矿石英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显微镜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扫描电镜、光谱分析、X射线分析、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铁矿中石英进行矿物标型特征的研究。论证了这种石英的绝大多数有蛋白石→玉髓→石英的形成过程。同时,成矿时也很可能有一些火山成因石英斑晶或晶屑掺杂其中,而陆源碎屑石英少见。还发现了铁矿中玉髓的似生物结构。因而为石碌铁矿海相火山(胶体)沉积变质成因说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期,笔者在检测中见到一批黄绿色玉石原石样品,外观呈油脂光泽、黄绿色,可见白色斑点,外形似软玉。为查明其成分,经客户同意后对样品进行切磨抛光。利用宝石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等仪器进行了测试分析以及岩石薄片分析。宝石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的结果分析,很容易将结果误判为长石质玉,岩石薄片分析表明该样品基质由火山玻璃组成,含微斜长石以及石英斑晶,属于花岗岩类的松脂岩,根据国标应定名为松脂岩玉。  相似文献   

19.
陈祥  肖力 《地质与资源》1999,8(3):171-178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位于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境内.燕山晚期本区受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影响,额尔古纳断裂带复活,产生强烈的花岗质岩浆活动.综合岩石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氧、锶同位素等证据表明花岗质岩浆为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由花岗岩体向东依次排列Ⅰ、Ⅱ、Ⅲ和Ⅳ号矿带,其中Ⅱ、Ⅲ为主矿带,上述矿带在矿带规模、矿脉的矿石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流体包裹体成分和均一温度等诸方面存在明显的水平分带;同时,各矿带均显示一样的矿石类型的垂向分带,即地表是氧化矿石(次生氧化富集带),向下是石英脉-硅化带,深部是硫化物-蚀变岩型矿石带.不同类型矿石的流体包裹体成分一致,均为H2O-CO2-Ca2+-Na+-K+-SO32--Cl-型成矿流体,说明它们有相同的来源.氧同位素表明,大气水在成岩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气水的作用使矿液量大增.含氧大气水的加入还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1)可能发生OH-取代Cl-,从而使与岩浆平衡的富矿流体及其后形成的成矿热液Cl-大增,提高了萃取岩浆及围岩中银的能力;(2)导致成矿流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及酸碱度的变化.成矿各阶段形成的石英脉型矿石中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氧、氢、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岩、石英斑岩与矿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物源上的联系.由于石英斑岩是花岗质岩浆成岩期的最后产物,分异作用导致银在成岩期及期后成矿热液中富集.因此,石英斑岩是矿床的直接母岩.地表大气水在成岩和成矿作用的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