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农业气象观测苏联农业气象观测由地面观测和遥感探测两部分组成. 1.地面农业气象观测网地面农气观测网包括进行农业气象观测的水文气象站、专业农业气象站(相当于我国的农业气象试验站)、农业气象哨.专业农业气象站的人员编制为7-9人,进行农业气象观测的气象站编制为1人.  相似文献   

2.
红旗单位 华山气象站标兵 唐俐(女)吴旗县气象站付指导员王亚平华山气象站站长 陈素华(女)商洛地区气象局填图员 先进集体宁强县气象站高陵县气象站扶风县气象站山阳县气象站大荔县气象站黄陵县气象站旬阳县气象站长安县气象站西安市神鹿坊小学红领巾气象姑佳县气象站大荔县安仁公社安一气象哨 先进工作者 郭瑞祥陕西省气象台通填室付主任 彭梅机佛坪县气象站业务组长 党水鸿韩城县龙门公社马庄大队气象哨 刘琅高陵县气象站付站长 崔晓兰(女)长武县气象站气象员 豆生权扶风县气象站站长 杜明章凤翔县气象站业务负责 高振其佳县气象站付站长 …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7,(2):30-30
1976年12月10日至15日在当涂县召开了安徽省第二次中期预报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气象局(台)、各地区(市)气象局(台)、各县气象站、各专业站以及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各地区气象哨的代表。有关专业院校和中央气象局气象台、气象科技情报研究所也有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80,(6):26-26
据“塔什干大学论文集”,1978年No.572报导,蒙古人民共和国现有水文站5个,水文哨72个.气象站67个(其中10个站参加世界气象组织广播站网),气象哨174个.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6,(7):14-14
广东省农业学大寨展览已于1976年4月1日在广州展出。其中气象部分展出有海南行政区琼中县气象站与梅县丙村公社气象哨。内容包括情况介绍,图表讲解、照片说明与资料陈列。地处五指山区的琼中县气象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1971年以来,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1952年11月15日在玛多县境内建成了果洛州第一个气象站——青海省黄河沿气象站(现名玛多县气象站)。随后,又相继建立了吉迈气象站、智清松多气象站、玛沁县大武气候站、仁侠姆气象站、班玛县赛来塘气象站。1972年甘德县气象站建成,1973年领导和管理全州气象事业的果洛州气象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乌鲁木齐、达坂城、红雁池气象哨三站的大风资料知:红雁池与乌鲁木齐风速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好,因此用乌鲁木齐气象站大风资料,订正红雁池气象哨大风序列。又根据风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及极值I型分布函数,计算出红雁池气象哨10m、15m高度处不同重现期10min平均最大风速和瞬间极大风速,从而进一步推出工程区构筑物所能承受的设计风速。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长期以来,由于气象通信条件限制,气象资料和情报收集、传递时效慢,满足不了预报服务工作需要.为改变这一局面,1987年以昌吉州局为中心与米泉、蔡家湖、阜康、天池、呼图壁气象站建立了超短波气象辅助通信网(西部网).该通信网建立之后,当年在防洪抢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组建西部通信网取得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1989年又建立了以奇台为中心包括北塔山、木垒、吉木萨尔气象站的超短波气象辅助通信网(东部网).在西部网中又增加了玛纳斯气象站.同时,完成了东西部网奇台与昌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5,(3):31-31
为了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1975年全省春播、春插长期天气预报讨论会,于1974年12 月14—16日在福州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省台、各地(市)气象台、少数县气象站和公社气象哨及老农的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有关专业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气象是通过对气象要素和生物要素的平行观测,探讨气象与农业的关系,以达到趋利避害,发展生产的目的。第一节农业气象站的建立和发展1.农业气象站 1954年有3个农场站(古一、金水、草埠湖)进行农业气象观测。这是我省农业气象工作之始。次年1月,上述站由省农业厅转归省气象局建制领导。1957年,农业气象观测站发展到19个。1959年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求全省76个气象站均开展农业气象观测,但实际开展工作的为25个,1960年增至27个。是年还短时间地开展畜牧、林业、水产等方面的农业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11.
前言陕甘两省交界处的子午岭林区气象台站稀少,降水情况不明。这里我们用该地区23个气象站、30个水文站、2个林业站和林区增设的两个气象哨(为期一年)的资料,采用小网格方法推算该地区无降水资料地区的降水分布。一、基本概况子午岭绵亘于黄土高原的陕甘边境,位于107°51′-109°30′E,35°10′-36°50′N。  相似文献   

12.
我国广大县气象站都发布中长期预报。有不少公社的气象哨也在做中长期预报。关于气象哨的天气预报工作介绍并不很多。湖北省黄陂县塔尔公社气象哨对他们的长期预报方法作了初步总结,我们摘要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秦天兵 《气象》1977,3(2):9-9
随着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普遍建立了农业科学试验站。为了做好气象为农业生产的服务工作,我们在生产大队办的农科站里建立了气象哨。从实践中,我们体会气象哨建在社队的农科站比较好。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8,(1):12-12
澳大利亚气象局前副局长、澳中关系委员会全国司库哈利·艾什顿应邀于1977年9月25日至10月9日来我国进行了气象学术交流活动。艾什顿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与各地气象科技人员进行了学术座谈,参观了气象站、哨和气象仪器工厂以及工农业项目,并游览了名胜古迹。艾什顿自1975年退休后,即根据中国提供的气象资料,进行了题为“中纬度西太平洋海岸近期气候趋势”的学术研究。这次(第四次)访华,他就此题作了学术报告。我国气象工作者作了“我国近代气候趋势”、“热带海洋对副热带高压长期变化的影响”和“上海地区气候和温度变化”的专题学术介绍。我国气象  相似文献   

15.
田东县气象站自一九七六年以来,对农村气象哨进行了整顿,根据本县气候特点和生产布局,调整了一批公社气象哨,全县共建了八个民办公助哨。几年来,这批哨在组织上得到了巩固;在业务上得到了发展;在技术上得到了提高,每个哨都开展了地面观测、天气予报和农业气象试验,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作出了成绩,得到了各级党委和群众的好评,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两年被评为地区“哨组管理好”的先进单位。他们在哨组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站领导亲自抓气象哨工作,紧密依靠县、社领导。他们对县领导的指示,除在本站贯彻执行外,向各个气象哨发文件或电话下达任务提出要求,定期检查。每次向县社领导汇  相似文献   

16.
我校气象哨,自一九七五年七月建立以来,在毛主席革命教育路线指引下,在公社党委及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县气象站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实践,积极开展气象服务工作,为农业学大寨运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当好党委安排明年农业部署的气象参谋,尽早地在秋播前向党委和农业生产单位提供明年的天气气候展望,省局于八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在成县召开了全省长期天气预报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台和各地、州气象台、部分县站的气象员,并邀请了宕昌县南阳公社气象哨、临夏县吹麻滩公社气象哨以及庆阳县驿马公社气象哨的气象员参加,共四十余人。  相似文献   

18.
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的邀请,以巴卡诺夫副局长为首的吉尔吉斯共和国水文气象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3年9月28日-10月5日来新疆气象部门参观访问. 代表团从吐尔尕特口岸入境,沿途经过并参观了托云气象站、克孜勒苏州气象局、阿克苏地区气象处及库车气象站、巴音郭楞州气象局、吐鲁番地区气象处.外宾到乌鲁木齐后听取了张家宝局长关于新疆气象部门的情况介绍,参观了新疆气象业务中心和乌鲁木  相似文献   

19.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历史资料记载太白山冬夏积雪,近34 a太白气象站记录的高山积雪6月平均为0.2 d,眉县气象站为2.6 d。为了了解气象站高山积雪记录是否有很好的代表性,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太白山高山区6月积雪情况和天气气候特点,2018年6月2-3日对太白山天圆地方至拔仙台较大范围高海拔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两处山体阴坡积雪,3日清晨大爷海水面有薄冰,大爷海至大文公庙之间的路边有正在消融的冻土和小冰柱。2-3日太白和眉县气象站都没有观测到高山积雪,但是监测数据说明太白山高山区部分时段气温低于0℃。由此可知太白和眉县气象站6月没有观测到高山积雪时,高山区个别地方有积雪,当气象站观测到高山积雪时,高山区积雪的面积应该比较大,说明气象站高山积雪记录有较好的代表性,也说明太白山山脚盛夏山顶寒,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20.
叶笃正 《气象》1977,3(6):22-25
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广大台站气象工作者发挥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在群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业务实践,摸索出了不少的县气象站预报方法,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气象台作预报的局面,作到了各地气象站、哨主要依据本地气象资料,结合收听气象台天气预报广播,并利用群众经验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当地的天气预报,这是天气预报史上的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