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区域形象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形象是对这一区域的认知和评估,是历史的积累。区域形象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形成过程,反映一个区域的环境、素质和声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区域形象设计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城市形象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形象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城市精神,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成为城市的一种重要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好坏对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城市形象的理论和实证两部分研究内容出发,系统阐述了当前理论所包含的研究内容及对实证研究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并实证分析中国19个省、自治区,81个县、市的城市形象定位,指出当前国内在城市形象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以其为中国城市形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到地面状况的快速、精确配准方法:充分利用ArcGIS与ERDAS软件相兼容的特点,先用ArcGIS进行初配准,再用ERDAS进行精配准;对比二次配准结果,初配准中残差(RMS)均值为1.7235、最大值为4.19、最小值为0.45、标准差为1.32;而精配准中残差(RMS)均值为1.525、最大值为3.304、最小值为0.105、标准差为1.015.结果满足了实际工程的需求.同时,阐述了如何从理论学习上升到实际工作,对于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大比例尺地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初学者或没有工程经验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旅游形象的文章,从研究层面、旅游形象设计研究和旅游形象营销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概括,并提出了目前旅游形象研究方面的问题,如中国旅游形象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角度出发,运用CIS进行实证分析,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和定量分析,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较少;探讨了发展的趋势,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理论体系构建,发展多学科多角度的学科探索,加大定量分析的比例,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种地统计学图像纹理用于遥感图像分类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运用LANDSAT TM数据对三种地统计学纹理量测方法用于图像分类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基于绝对值变差函数的纹理具有更好的性能。经典的变差函数和基于方根的变差函数的性能依赖于提取纹理时所用的窗口大小。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感知形象、情感性形象以及整体形象,并分析了其间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诱导性因素与个体因素,并分析了影响因素与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有静态与动态之分.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发展趋势,得出其对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概念、起源、应用和先决条件,以及超分辨率图像恢复包含的图像处理步骤和计算上需要有效处理的两个问题;综述国内外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研究现状,对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主要方法及空域方法中的主要类别进行评述,并介绍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算法的评价方法;最后对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遥感影像剖分金字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球剖分格网与影像金字塔的优点与不足,结合两者的优势提出了剖分影像金字塔模型及建塔策略,利用全球剖分格网面片编码的唯一性和Hilbert曲线空间连续性对影像块进行索引与组织。针对基于影像块组织的特点,提出了剖分影像金字塔局部更新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剖分影像金字塔不仅具有传统影像金字塔在快速浏览上的优势,并且由于其编码和索引的优势,使得在局部影像提取和更新方面效率更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分辨率多光谱与高分辨率全色图像空间分辨率差异大,导致融合结果难以较好平衡光谱信息保持和空间信息保持能力的问题,该文分析了7种常用融合方法用于中分辨率多光谱与高分辨率全色图像融合的优缺点及其融合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组合融合方法。该方法在保留Gram-Schmidt方法的细节注入方式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高通滤波法和Gram-Schmidt方法的优势构造低分辨率全色图像,确保在提高融合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其光谱变形。通过CBERS-02多光谱和IRS-P5全色图像的实验,证明了新融合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匹配程度是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与宣传效果的重要评价,景观尺度下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异特征可以有效评估游客对城市旅游意象的感知偏差,以此把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景观偏好,更好地提升旅游地形象建设。本研究以五大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为例,以Flickr网站的地理标记照片数据和政府旅游网站宣传的旅游信息为数据源,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要素构成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的差异既体现在要素构成的偏差上,也体现在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方面。除东京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要素结构基本一致以外,其他城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局部空间聚集异常值可视化了五大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布偏差,相比城市旅游投射意象的空间集聚,城市旅游感知意象的范围更为离散。同时,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指数分析结果验证了五大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均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是相关程度和依赖度并不高,说明了从感知与投射视角进行旅游意象空间特征分析的重要性,应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城市旅游景观规划与宣传。结合地理标记照片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为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异研究提供了普适性的方法,以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重庆主城区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元素分析评价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冯维波  黄光宇 《地理研究》2006,25(5):803-813
城市意象是诠释一个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对其分析研究,有助于解读及评估城市景观的优劣、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高低,也有助于把握城市空间结构。本文首先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重庆城市特色,将Lynch K的5类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细分,并转换为地点场所意象元素;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意象因子和意象元素分别进行评价,并绘制城市意象元素分布图,以了解居民对城市意象元素的印象与品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重庆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匹配程度是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与宣传效果的重要评价,景观尺度下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异特征可以有效评估游客对城市旅游意象的感知偏差,以此把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景观偏好,更好地提升旅游地形象建设。本研究以五大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为例,以Flickr网站的地理标记照片数据和政府旅游网站宣传的旅游信息为数据源,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要素构成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的差异既体现在要素构成的偏差上,也体现在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方面。除东京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要素结构基本一致以外,其他城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局部空间聚集异常值可视化了五大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布偏差,相比城市旅游投射意象的空间集聚,城市旅游感知意象的范围更为离散。同时,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指数分析结果验证了五大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均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是相关程度和依赖度并不高,说明了从感知与投射视角进行旅游意象空间特征分析的重要性,应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城市旅游景观规划与宣传。结合地理标记照片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为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异研究提供了普适性的方法,以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目的地形象的细分维度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关系,以厦门市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的地品牌、自然和文化2个认知形象因子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休闲娱乐和接待环境2个认知形象因子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没有显著正向影响;2)情感形象、总体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皆有显著正向影响;3)情感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大于认知形象对目的地感知吸引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多光谱与全色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算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遥感影像融合的过程,并利用SPOT5的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在Envi软件里采用IHS、Gram-Schmidt、Brovey和Color Normalized (CN)的融合算法进行融合,然后对几种影像融合的结果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原多光谱相比,HIS融合方法的清晰度和信息的丰富度最高;Gram-Schmidt的光谱保真度和相关度最佳,清晰度和信息的丰富度也仅次于HIS融合结果;Brovey和CN的融合算法是最差的,但是在凸显植被和水体地物时Brovey和CN有优势.总而言之对于不同地物类型,每种融合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限制,所以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最佳的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5.
论新世纪衡阳城市形象的定位与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载田 《热带地理》2003,23(2):172-175
衡阳市以位处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自古以来自然、人文景观并胜,社会、经济、文化发达.近20多年来各方面反而停滞和落后.文中运用企业识别CI原理,从城市形象发展历史和现状入手,将其新世纪城市总体形象定位为"江南内陆腹地重要现代化区城中心 ,湘南最大交通枢纽,全国著名的山水旅游城市,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人居休闲胜地". 并指出城市形象塑造应体现古城衡阳的气韵和文脉,给人以古老文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总体视觉形象,以推动新世纪衡阳城市的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多光谱(Multi-Spectral,MS)融合图像中存在的空间细节模糊和颜色失真问题,该文兼顾光谱监督和空间细节监督,设计光谱损失函数和空间细节损失函数,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SAR和MS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网络框架包含光谱保持和细节提升两个分支:光谱保持分支通过上采样MS图像连接到网络的输出,直接将光谱信息传递到融合图像中;细节提升分支对SAR和MS图像通过高通滤波提取高频细节信息,然后应用CNN对细节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及重建,最后将重建的细节信息叠加到上采样的MS图像,得到融合结果。以哨兵-1B GRD级别的SAR图像和Landsat8卫星多光谱图像为实验数据,通过与传统融合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RSIFN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面效果更好,能够在保持光谱信息的基础上增强多光谱图像的空间细节信息,有利于后续地物分类和目标识别等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能否在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与是否拥有一个鲜明的旅游形象休戚相关。目前,我国旅游形象策划工作存在严重的主观性倾向。从旅游形象构成因子、影响因子及旅游动机出发,通过预备阶段获取所有可能的形象因子,通过精化阶段将形象因子赋值,通过提取阶段提取旅游形象主导因子,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加以论证,旨在为更客观的开展旅游形象设计工作提供一个程式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李雪铭  李建宏 《地理学报》2006,61(8):809-817
近年来,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开始在我国城市地理学界逐渐兴起。通过问卷调查、图片辨认和认知地图调查对大连市微观空间情景和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研究,在国内首次将因子分析方法应用于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偏好分析,并运用均值比较检验及方差分析研究了年龄、性别、学历等属性对个人辨认照片数目及意象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受其功能、区位、使用者、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本体的影响;宏观空间结构意象是以道路为主要支撑,以居住区与商业区为背景,人口集散地与特色建筑点缀其中的立体框架结构;意象区域是以中部为主轴向东西两个方向辐射,并且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商业区及风景旅游区;由于受到年龄、性别、学历的影响,个人的意象范围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大连市旅游规划及城市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use of digital image analysis in the study of laminated sedi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use of digital image analysi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many natural phenomena is not novel. A vast amount of literature exists on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 of a diversity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many environments. The power of this tool is now being realised, however, in the study of sediments, from both marine and lacustrine environments. The advent of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for use in a personal compu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high resolution digital video cameras, are serving to bring the technique to the desktops of many researchers. This paper will attempt to review those techniques which may be found useful by researchers contemplating the use of image analysis in this type of study, and in particular those who need to count laminations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chronology, or to compile time series from lamina thickness or composition, for comparison with those derived from other datasets. Much of the information may be found already in print, but it derives from many disciplines, and does not seem to have been documented previously in this connection.  相似文献   

20.
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总结我国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展,首次提出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的概念,并按照各种具体理论间的联系,构建了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理论的框架体系。基于对我国旅游形象研究及实践发展趋势的分析,以该体系为参照,依据各个理论间的逻辑关系,提出“黑匣子”(Black Box)理论,将7个代表我国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研究发展方向但又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假设为7个等待开启的“黑匣子”,并预测旅游形象不对称作用将成为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