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遥感信息的获取、处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制约遥感信息产品化和实用化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会给最后的结果带来误差,在生产实践中减弱不确定性给遥感应用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结果的可信度,本文介绍了在林业遥感应用中减弱不确定性的一个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遥感信息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葛咏  王劲峰  梁怡  马江洪 《遥感学报》2004,8(4):339-348
近年来遥感技术及遥感信息产业化发展迅猛 ,但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制约着遥感信息的产品化和实用化的进一步发展。虽然 ,这一问题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 ,并提出和采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但这些方法在分析遥感信息不确定性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点 :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传递机理。本文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一套遥感信息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遥感信息处理不确定性的可视化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全面、准确地度量和可视化表达遥感信息处理中不确定性的程度和空间分布方式,是遥感信息不确定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度量方法(例如误差矩阵)是将以训练样本集为基础的度量作为总分类精度的度量,而我们需要估计模型对于"样本外数据"的性能.本文首先利用信息论和粗糙集理论等度量遥感分类影像属性信息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像元、目标和影像的遥感信息不确定性度量指标;然后分别描述了基于不同度量指标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并对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的Landsat TM影像进行了分类信息不确定性度量和可视化表达实验.  相似文献   

4.
时空数据不确定性与数据质量是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GIS应用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作为ISPRS2008大会专题“时空数据质量与模型”导读,从空间实体的位置不确定性、数字高程模型的位置不确定性、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属性数据的不确定性与质量控制、空间分析与操作的不确定性传播和空间数据采集的不确定性与处理等方面,分析了时空数据不确定性与数据质量的最近发展。  相似文献   

5.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遥感、GIS数据的不确定性与信息论中的不确定性间的联系,导出了GIS图形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的信息量估算式,提出了位置疑义度和属性疑义度等概念。在统一的数学基础上,估算几何位置误差和属性正确率不足引起的不确定性,从而建立起遥感影像与GIS图形数据的信息量及不确定性的统一量度。  相似文献   

6.
吴浩  程志萍  史文中  周璐 《测绘科学》2016,41(5):50-54,176
针对遥感影像提取信息分类过程中存在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两种噪声,影响分类结果的准确性问题,该文在多光谱遥感影像处理中,通过对传统的混合熵模型进行多维化改进,提出多维混合熵的不确定性评价模型。采用云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类,获取相应的不确定性模型参数计算出信息熵和模糊熵,从像元和类别两个尺度构建出遥感云分类不确定性的多维混合熵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多维混合熵模型能够充分考虑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多维性,可以从不同尺度对遥感分类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进行有效全面地评价。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在总结当前GIS数据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动态的基础上,论述GIS数据不确定性的框架体系,并分析探讨GIS数据不确定性的核心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特别是位置不确定性、属性不确定性、时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传播和管理等问题,最后对GIS数据不确定性的数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李德仁  王密  杨芳 《测绘学报》2022,51(6):789-796
光学测绘遥感卫星的性能不断提升,种类日益丰富,已经成为获取全球精准测绘遥感信息的重要支撑。当前光学测绘遥感卫星已具备亚米级的空间分辨能力,但测绘遥感信息服务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亟须发展智能测绘遥感卫星,向实时智能服务转型升级。本文首先基于光学测绘遥感卫星3种成像体制及其实现方式和应用特点,分析智能测绘遥感卫星的适用体制,进一步面向实时化、智能化和大众化的应用需求,提出通导遥(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智能遥感卫星的设计构想,重点分析智能遥感卫星的服务方式及一体化功能组成;然后,阐述新一代智能测绘遥感科学试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的性能与特点;最后,对智能测绘遥感卫星的发展和使命进行总结与展望。珞珈三号01星集遥感与通信功能于一体,探索了从数据获取到应用终端的测绘遥感信息高效智能服务模式,为遥感数据基于天地互联网的在轨处理与实时传输提供了真实的服务验证平台,对我国空间信息网络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服务于城市规划管理的遥感信息平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超  张泽烈 《测绘科学》2010,35(1):179-181,151
面对城市规划管理对遥感信息的强烈需求,重庆市遥感中心开展了从规划遥感标准制定、影像处理、数据建库、遥感规划分析模型、发布服务等遥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本文就在建设过程中用到的数据库建设、信息共享与交换的关键技术,和规划行业遥感分析应用的技术实现思路提出探讨,希望推动国内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深层次应用。  相似文献   

10.
首先就不确定性的认识进行论述,然后就不确定性的相关概念作了简单介绍,最后从数据本身、空间现象、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四个方面阐述了GIS的模糊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参数敏感性分析SA(Sensitivity Analysis)是遥感、生态和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分析UA(Uncertainty Analysis)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梳理了遥感散射/辐射模型,以及遥感驱动的生态、水文模型研究中常用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并总结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从识别关键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和参数优化3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领域中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的进展和存在问题,并介绍了最常用的敏感性分析平台。参数敏感性分析作为模型参数优化的先验知识之一,促进了模型和参数的优化。在不确定性和敏感性矩阵USM(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Matrix)的框架下,结合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开展多阶段遥感反演、参数敏感性的尺度效应、参数敏感性的时空异质性研究更加需要关注。此外,还需要提高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效率和模式,来适应未来更加复杂的模型和迅速增长的数据量。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scribes three aspects of uncertainty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remote sensing. First, the positional uncertainty of an area object in a GIS is discussed as a function of positional uncertainties of line segments and boundary line features. Second, the thematic uncertainty of a classified remote sensing image is described using the probability vectors from a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Third, the "S-band" model is used to quantify uncertainties after combin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相似文献   

13.
证据推理应用于多源信息融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方勇 《遥感学报》2000,4(2):106-111
运用证据理论合并来自不同数据源的证据,以实现各种数据所含信息融合的原理和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将数据源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引入数据分析过程。另外,利用证据推理,可以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方便地引入专家解译图解的经验和知识。最后通过利用ERS SAR数据和TM影像进行融合分析,证明该方法在遥感图解自动分类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Remote sensing-based methods of aboveground biomass (AGB) estimation in forest ecosystems have gained increased attention, and substantial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rvey of current biomass estimation methods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discusses four critical issues – collection of field-based biomass reference data, extraction and selection of suitable variables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identification of proper algorithms to develop biomass estimation models,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to refine the estimation procedure. Additionally, we discuss the impacts of scales on biomass estimation performance and describe a general biomass estimation procedure. Although optical sensor and radar data have been primary sources for AGB estimation, data satur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resulting in estimation uncertainty.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can remove data saturation, but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lidar data prevents its extensive application. This literature survey has indicated the limitations of using single-sensor data for biomass estim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multi-sensor/scale remote sensing data to produce accurate estimates over large areas.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extract a vertical vegetation structure (e.g. canopy height) from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or optical stereo images to incorporate it into horizontal structures (e.g. canopy cover) in biomass estimation modeling.  相似文献   

15.
农情遥感信息与其他农情信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情信息多种多样 ,来源不同 ,分散于各个部门或单位 ,缺乏相互交换与验证 ,综合分析与集成不够 ,特别是遥感信息为经济领域决策服务的渠道不通畅。为更好地应用各种信息 ,必须加强信息综合分析。对耕地面积、作物面积、作物单产、作物长势、粮食产量等几种农情信息中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了初步对比分析 ,肯定了遥感监测农情信息在客观性、时空连续性、可对比与可预测、低成本等几个方面的优势 ,同时也分析了遥感信息的不足和局限。认为遥感信息与其他信息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 ,而是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关系。只有通过多源农情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集成 ,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情。  相似文献   

16.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product (QRSP) valid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o assess the accuracy and uncertainty independently using reference data with multiple land cover types and long-time series. A web-based system named as LAnd surface remote sensing Product VAlidation system (LAPVAS)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used to implement the QRSPs validation process automatically. The LAPAVS has two subsystems, the Validation Databases Subsystem and the Accuracy Evaluation Subsystem. Three funct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by the two subsystems for a comprehensive QRSP validation: (1) a standardized processing of reference data and storage of these data in validation databases; (2) a consistent and comprehensive validation procedure to assess the QRSPs’ accuracy and uncertainty; and (3) a visual process customization tool with which the users can register new validation data, host new reference data, and readjust the validation workflows for the QRSP accuracy assessment. In LAPVAS, more than 100 GB of reference data warehoused in validation databases for 13 types of QRSPs’ validation. One of the key QRSPs, land surface albedo, is selected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LAPVA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APVAS has a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land surface remote sensing product validation.  相似文献   

17.
高分遥感智能解译是实现地理信息精细生成与快速更新的重要途径,从基于遥感开展精准地理应用的背景出发,解析了遥感信息产品生产与落地应用中的局限性,阐释了遥感回归地理应用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其中“精(形态)”“准(内容)”图谱特征耦合的关键性。以地理学指导智能遥感研究为基本认识,提出了基于精细地理场景开展高分辨率遥感地学分析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思路,以及时空/星地两个层面相协同的智能计算模式,并以中国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耕地评价为应用案例,利用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3个基础模型,在复杂山地区开展精准应用驱动的高分遥感协同计算。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不规则网格空间表达、时序特征多模态重建、多源不确定性解析以及不确定性引导的迭代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的探讨分析,给出面向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研究思路,为地理学指导下的智能遥感研究以及遥感支撑的精准地理应用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遥感数据产品真实性检验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确定性分析是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最重要的部分,本文以叶面积指数LAI为例,从测量、模型以及蕴含在测量和模型中的尺度效应3个方面分析产品真实性检验过程的不确定性来源,并针对问题提出减小其不确定性的办法。对于相对均一的地表,地面测量的空间代表性比较好,可不考虑地表空间代表性引起的尺度效应和蕴含在模型中的尺度效应引起的不确定性。针对异质性地表,分为两种情况:若模型是线性的,蕴含在模型中的尺度效应可以忽略,只需要考虑测量的不确定性、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地面测量的空间代表性引起的尺度效应;若模型是非线性的,则测量、模型和蕴含在测量和模型中的尺度效应引起的不确定性都需要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