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赵磊 《地质与勘探》2021,57(3):507-517
砂岩型铀矿作为一种重要的铀矿类型,以其开采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成为当今铀矿勘查主攻方向。准噶尔盆地周缘具有巨厚的沉积地层和巨大的斜坡带,是我国砂岩型铀矿重要的找矿靶区。本次研究针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通过γ测井、矿化砂体地球化学和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区域构造条件、铀源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矿化砂体地质特征和放射性异常等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分析车排子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方式和可能的找矿方向。研究认为,车排子地区具有优越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其中油气还原作用是铀成矿的主要方式,新近系沙湾组是铀成矿的主要层位,砂体的高孔隙度和渗透性以及所处良好的氧化还原环境是有利的铀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年来在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初步掌握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浅层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及解释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利用浅层地震勘探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能够很好地解决研究区地层、岩性、岩相划分和断裂构造解释等铀成矿环境问题,作出铀成矿有利区段预测,为后期布置钻探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利用油气勘探钻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北方砂岩型铀能源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在中国北方系列盆地获得了砂岩型铀矿深部探测新发现,实现了新区、新层位找矿突破。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700~2000m深白垩系洛河组风成沉积体系内新发现了铀矿(化)体。在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酒泉、松辽等盆地新发现多处深部铀异常区。这些深部铀矿(化)体和铀异常区的发现,有效拓展了砂岩型铀矿的研究领域和找矿空间,将对砂岩型铀矿的理论研究和勘查产生深远的影响。系列研究表明,中亚铀成矿带和中国北方具有相似的铀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地层普遍具有红层控矿的特点。相对于早期重视在还原性地层中研究氧化砂体及其成矿机理,本次工作中新发现的铀矿(化)体或铀异常多位于红色氧化环境中,而后期还原性含烃流体的灌入对于铀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因此,氧化地层(红层)中还原性砂体(褪色蚀变)的研究应引起更大的关注。中国北方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古气候条件,包括丰富的铀源、大规模的砂体、后期的构造挤压(反转)形成的断裂和构造圈闭等,为流体提供了迁移通道和聚集场所。构造活动触发了地表含氧含铀流体和深层含烃流体的运移,构筑起了补-径-排流体成矿系统,尤其在古油气藏(断裂)边缘(顶部)形成的斜坡带,两种流体相互作用、耦合,巨量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庆油田油气勘探中获取的地质、地震、测井资料为基础,应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分析认为:松辽盆地滨北地区靠近大小兴安岭富铀蚀源区铀源条件优良,盆地边部发育的斜坡带、中心部位形成的构造剥蚀天窗翼部,皆为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成矿的有利部位;该区处于松辽盆地北部五大物源区北部物源区的核心部位,沉积物供给充足,砂体发育,存在良好的铀储空间;区内发育的多条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深大断裂带,交织形成的网状断裂体系,是深部烃类还原剂向上运移的良好通道。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铀矿地震技术发展情况,基于近十几年来核地矿系统积累的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工作成果,从采集、处理、解释方面介绍了我国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现状。通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找出了我们存在的诸多差距和不足,例如针对砂岩型铀矿成藏特点的地震采集方法研究不足,浅层地震数据处理成像精度不高,解释反演精度不高,砂岩型铀矿砂体的地震属性分析、叠前反演技术研究、目标砂体建模与正演等工作滞后。针对这些问题以及铀矿成矿特点,提出了优化采集面元、详细论证和试验覆盖次数、开发超浅层(小于100 m)砂岩型铀矿地震处理技术和层间砂体弱信息提取技术、研究浅层去噪及高精度成像技术、开展含铀和非含铀砂体岩石物理建模研究以及目标砂体地震属性特征分析研究等对策和建议,以加快我国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受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成本高的制约,该技术在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工作中一直未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通过借鉴石油和煤炭勘探开发过程中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经验,结合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特点,分析了地震勘探技术在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其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认为地震勘探技术不仅可以查明地层、岩性、构造、沉积相、泥-砂-泥结构、砂体厚度变化等与铀成矿相关的环境条件,而且可以实现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的直接预测,并为资源储量的估算提供依据。此外,在地浸矿山开发的设计和开采过程中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解决局部小构造的发育、地层的起伏变化、矿体的连续性以及地浸液的分布范围等问题,从而为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中抽注钻孔的设计提供依据,为实现矿山的精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可以为后续地浸矿山的退役治理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铀源条件、含矿目的层特征、构造演化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古气候特征、后生蚀变特征及铀矿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鱼卡地区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和石门沟组具备砂岩型铀成矿的基本地质条件,区内铀源丰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泥-砂-泥结构稳定,发育多个背斜、向斜构造及深大断裂,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发育潜水氧化带型及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具"两高夹一低"的土壤氡气铀矿找矿指示特征。该区铀成矿主要受铀源、地层岩性结构、构造演化、古气候和后生蚀变等关键因素控制,各种成矿要素匹配良好,具备形成中型以上的砂岩型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粘土交换吸附相的铀,钼,硒活动态测量的结果表明:在0号勘探线ZK0012孔-ZK0016孔附近地段,存在明显的铀,钼活动态含量异常,据此可以预测该地段深部可能存砂隐伏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铀矿体的走向为NW-SE向。  相似文献   

9.
303矿床是四川盆地内一砂岩型铀矿床。近年来,该区铀矿找矿工作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薄片、光片、系列编图等资料,运用砂岩型铀矿成矿、找矿理论,对303矿区下白垩统苍溪组地层特征及铀矿化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川北砂岩型铀矿化主要分布在新华向斜的南东翼,矿石以砂岩型铀矿石为主,砾岩型铀矿石和泥岩型铀矿石次之。铀矿石中铀的存在形式以沥青铀矿、铀石以及吸附铀为主。主成矿年龄较大,矿体主要赋存在辫状河沉积体系之中,矿化与沉积微相、构造、岩相古地理及砂体厚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西南部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具备有利于铀成矿的"泥-砂-泥"互层结构,是区内主要的成矿目的层。为分析区内铀成矿环境,探索目的层位发育情况,开展了多年的浅层地震勘探工作。近几年的工作成果及后续地质钻探揭露资料对比分析表明,浅层地震勘探对区内盖层结构的划分、断裂构造的识别、成矿砂体的圈定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为铀矿勘查提供了丰富的物探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挖掘重磁资料在铀矿预测中发挥的作用,探索重磁学与铀矿勘探学交叉学科的前缘创新方向,本文在研究松辽盆地西部航磁、重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断裂、背斜、岩浆岩等铀成矿地质要素的典型重磁异常特征,总结了以重磁特征为主的找矿标志,结合铀矿化资料,进行了铀成矿远景预测.研究区共圈定5处铀成矿远景区,指出大庆长垣西缘、松原、科左中旗、白城—镇赉、齐齐哈尔等地区具有较好的铀成矿前景,应在下一步勘探部署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从铀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砂体特点、铀成矿作用类型和后生改造作用等方面对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段的铀成矿进行分析.笔者指出,该区铀矿形成于拉分构造背景,构造的反转作用及块段差异性明显,成矿砂体为辫状三角洲砂体,铀矿化类型存在泥岩型和砂岩型两种,以砂岩型为主.铀矿化后的碳酸盐胶结作用普遍发育.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有铀成矿的各种有利条件,存在着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四川盆地龙潭向斜区域地质背景、找矿目的层侏罗系沙溪庙组和遂宁组地层特征、砂岩岩性岩相发育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笔者认为,目的层内灰色砂体发育,黄色砂岩为其蚀变产物。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化特征的研究,综合分析了该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铀成矿环境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刘长明  田万文 《铀矿地质》2008,24(3):155-159
文章全面分析了大罗镇-向阳山林场地区的构造位置、铀源条件、找矿目的层砂体特征、氧化及含铀性,深入探讨了该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初步认定大罗镇-向阳山林场地区有较好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找矿目的层为泉头组二段、三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西部七个泉地区铀矿勘查取得一定突破,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潜力。通过对该区构造特征、沉积演化、后生蚀变及其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开展研究,揭示出七个泉地区整体呈鼻状“短轴背斜”构造特征,目的层上油砂山组沉积主要受来自阿拉尔方向的物源控制,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铀矿化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且铀矿化受构造、砂体和油气还原作用共同控制,深部还原性油气沿断裂、不整合面和疏松砂体运移,遇到向下渗入的含铀含氧地下水时,在接触部位形成氧化-还原地球化学障从而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西缘砂岩型铀矿目标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西缘地区位于柴西坳陷构造带,断裂构造活动强烈,油气广泛分布,具有较大的铀成矿潜力.为研究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地球物理特征与铀成矿关系,先基于地球物理测井响应特征,查明区内砂体发育以及放射性异常范围,分析铀成矿环境;再结合能谱-地质剖面,研究不同地层岩性放射性特征;采用化学分析与伽玛测井,分析铀矿化段岩体中烃类...  相似文献   

17.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的难点,开展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大量野外地震勘探和数据处理、解释试验工作,总结了适用于该区砂岩型铀矿的地震探测技术方法,提高了地震勘探在砂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尼勒克坳陷位于我国砂岩型铀矿产基地伊犁盆地东北部,具铀源、层间氧化带、地球化学障等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由于构造变形较强、工作程度偏低,该区铀成矿潜力不明晰。以铀矿勘查钻孔岩心观测、典型钻孔剖面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结合伊犁盆地构造背景及断陷湖盆演化规律,分析尼勒克坳陷侏罗系沉积演化及铀成矿作用。研究表明,尼勒克坳陷侏罗系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沉积,八道湾-三工河沉积期尼勒克地区整体处于浅湖环境,吉林台等局部地区发育有滨浅湖滩坝砂体;西山窑沉积期为扇三角洲-湖泊沉积,发育有较大规模平原沼泽。尼勒克坳陷铀成矿潜力集中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吉林台及以西地区,铀矿体赋存于该区西山窑组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中。  相似文献   

19.
1 有利成矿目标层及有利砂体之间的关系 有利成矿砂体是指富含工业品位的砂岩型铀矿体并对铀成矿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的砂体.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是砂体中富含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可供开采利用的铀矿体;二是该砂体的发育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某一地区铀矿体的形成和富集.有利成矿目标层是指含有工业品位铀矿体地层单元,包括已发现工业矿体的层位和具有潜在成矿能力但目前还未发现铀矿体的层位.  相似文献   

20.
林锦荣  蔡根庆  刘建桥 《矿床地质》1998,17(Z3):607-610
通过对明月峰地区铀成矿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区铀成矿远景区在花岗岩内带,而非外带;花岗岩铀矿化类型属碎裂蚀变花岗岩型(可溶浸);总结出该地区有利铀成矿的构造环境、蚀变组合及元素群体组合特征;提出北部花岗岩为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区,有利成矿带为F1、F3、F4 3条断裂构造矿化带;指出今后该区铀矿普查勘探重点应(从外带)转向内带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找矿及经济评价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