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东垣认为饮食不节、形体劳役导致脾胃虚弱,元气不足。脾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脾病可致他脏病,他脏病亦可导致脾病。其调理脾胃虚弱,常根据症状、季节、脉象的异同灵活用药。心脾同病须用泻心火之药,肺脾同病须用泻肺之品和益气扶正之药,肝脾同病须用风药泻之,肾脾同病须用泻肾水及泻阴火伏炽之药。并强调治疗肝、心、肺、肾,或补或泻,都不可忽略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玄府遍布于人体各处,是构成人体以及维持人体基本生理活动的最微观的结构,玄府功能失调及闭塞是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风药,以行玄府之气滞、祛玄府之瘀毒、补玄府之气虚、畅玄府之气机,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运用中应注意灵活配伍、灵活组方、辨证处方、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3.
介绍李延萍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经验。李教授认为FD病位虽在胃,但脾虚为致病之本,肝郁、肝虚、肝火为致病关键,病程日久,病入胃络而多痰多瘀,故在治疗上应强胃健脾调气机,补肝疏肝和胃气,平调寒热和阴阳,祛湿活血并通络。临证采用药对升降理气,多用花类药疏泄肝气,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平调寒热,以芳香化浊之品祛中焦湿浊,选用虫类药涤痰化瘀通络。并附验案1 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黄帝内经》卫气学术思想,结合现代医学免疫学,探讨了卫气来源、出处、性质、周流规律、功能、卫气病理及治则等问题。基于创新的中医卫气理论,笔者认为流行性感冒病机为卫气虚滞,疫毒上受,防治法则为调补卫气,解毒除疫。补即补益卫气,可以补益肺脾之气,补益肾精等;调即调节卫气的循行,运用祛邪药祛除湿热、水饮、痰热、瘀血等病理因素,以畅卫气之运行。调补卫气可使卫气周流,充足而流畅,功能正常发挥,毒疫自除,并可选用性质轻清的清热解毒药助卫气御邪之功。流感预防期及潜伏期调补结合,兼以解毒;急性期疠毒亢盛,肺胃卫气运行阻滞,治宜除邪畅卫即以调为主,以补为辅,注重解毒。善后期以补为主,以调为辅。  相似文献   

5.
介绍甘爱萍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经验。其总的原则是重视脾肾双补,尤以调补后天脾胃为先;辨证施治,以衡为本,调和气血阴阳;攻补相益,不可一味进补。其特点是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对运脾和胃膏方的处方原则、方义及典型病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中医同道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对卵巢早衰多从肾论治,以肾虚为主要病机,采用滋阴补肾、平肝降燥、填精补髓、补肾活血、补脾益气、补肾养血等治疗方法。其中药组方主要以益肾药、补血药、活血药、补气药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抑制卵泡的衰竭,促进卵泡的成熟,达到治愈卵巢早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病为临床反复发作的疾病之一,具有隐匿起病、隐匿进展的特点,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慢性肾病与伏邪致病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临床组方可基于伏邪理论,一则重用补益药以补正虚;二则运用祛风药、祛湿药祛除外邪;并可配伍活血化瘀药、虫类药以活血化瘀、通达经络。由此诸药相配,正虚得补,外邪得祛,血脉畅通,有助于降低肾损害,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明杰教授运用虫药开通玄府、畅达神机的临床经验。王教授从开通玄府的新视角指出,虫药药性灵动活泼、走窜通达、彻内彻外,能搜剔脉络玄府内有形无形之邪,具有显著的开通玄府作用。王教授经过多年来对开通玄府治法方药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发散开玄、搜剔开玄、香窜开玄、温通开玄、通下开玄、补虚开玄等12种常用开玄方法,用于治疗心、脑、肾、骨、眼等多种疑难杂病,屡起沉疴。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朱明芳教授运用清消补三法论治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朱教授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风、热、湿、瘀、虚”相关,将其分为初期、进展期及恢复期三期辨证论治,应用清消补三法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清”凉血消斑,以“消”祛瘀除湿化斑,以“补”扶正止血退斑,遣方用药灵活,祛邪补虚,从源头治病、防病,并将消法贯彻本病治疗的始终。如久病耗伤气阴,兼感风热之邪,当清补并用,祛邪避免伤正,补虚切勿留邪,并配以少量行气活血化瘀之药以促进皮损消退,退后不留瘀;若因虚致痰湿、瘀血内生,则应消补并行,标本兼治。朱教授认为明确其病因病机,切中要害,灵活结合清消补三法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复发,缩短病程,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江柏华主任医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于江柏华主任医师门诊首次就诊的肺结节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Excel 2021进行中药频数分析,SPSS Modeler 18.0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Cytoscape 3.9.1进行网络化展示,SPSS 26.0进行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处方384首,中药165味,总使用频次为13803次,频次>120次的药物有45种,排前5位者有陈皮、党参、麸炒白术、黄芪、丹参,排前4位的药物功效为补虚、活血化瘀、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药物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辛味次之,归经以肺、肝、脾经为主,胃经次之。结论:江柏华主任医师认为肺结节的主要病机是正气亏虚、痰瘀内聚,治疗该病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核心组方。  相似文献   

11.
总结王诚喜教授基于“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多以邪气入侵为先,继而邪干脏腑,气机宣降失衡,生痰生湿,结瘀化火。邪气久稽,则伤正气,致肺脾肾三脏亏虚,终成正虚邪恋之候。王教授善于运用“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证属虚寒者,并创立了扶阳三法(运脾阳、温肺阳、助肾阳),自制了补肺固元膏、补肺利气丸、冬病夏治丸等以温补为法的方药。这些方药应用于慢性肺系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蒋益兰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等致使机体正气亏虚,无力抵御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受损,气机阻滞不畅,久之则气滞、痰湿、血瘀、热毒蕴结于肠道而发病。其临床上以扶正祛邪为指导原则,以解毒化瘀、健脾益气为治则治法,创立健脾消癌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虫类药的特性,辨证选用蜈蚣、全蝎、壁虎、鳖虫、蜂房等,以达祛邪扶正、攻补兼施之功,同时,在使用虫类药时注意顾护脾胃,中病即止。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张烨教授运用角药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证经验,阐释POF的病机特点及药物配伍特点。张教授提出POF以肾精亏虚为主要病机,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其补益肾精的治法特点贯穿疾病始终,常用“熟地黄-黄精-山茱萸”补益肾精而生血,“党参-白术-山药”健补脾胃,使运化有源,“香附-丹参-当归”活血化瘀,“香附-柴胡-川芎”疏肝行气以调冲任,“酸枣仁-远志-首乌藤”养心安神,运用角药配伍逐个击破,共奏补肾调经之效。从其机出发设5组角药并附验案1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史哲新教授采用温阳通络法治疗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经验。史教授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为肾虚精亏,正气不足,痰瘀毒蕴结体内,加之药毒攻伐,损伤脾胃而致气血生化不足,运行气血无力,营卫阻滞,肌肤、经脉、肌肉失于濡养,最终导致肢体麻木、疼痛、乏力;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阳虚寒凝,瘀血阻络。临床治疗采用补肾温阳、活血通络法,选用辛温药如桂枝、附子等,虫类药如全蝎、蜈蚣等,藤类药如首乌藤、络石藤等,随症加减。同时善用中药药对,以达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之功,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从“虚、瘀、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中医”AND“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检索,共筛选出1845 篇中医药治疗CAG的文献,对文献中的属于虚、瘀、毒3种证型的组方用药进行统计。结果:筛选出方剂37首,其中从虚论治18首,从瘀论治13首,从毒论治6首,共涉及中药120种。从虚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补气理气药、活血药、清热药、滋阴药、化湿药等;从瘀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等;从毒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清热解毒药、活血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等。结论:在针对“虚、瘀、毒”三者不同病机的治疗中,以补虚药应用最为频繁,因此脾胃虚损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仇湘中教授从肝论治肩关节周围炎的经验。仇教授认为肩关节周围炎病位在肩,为本虚标实之疾,其病机主要以肝血不足,肝肾虚损为本,风寒湿邪痹阻经络为标,治以补肝养血、调补肝肾、祛风散寒除湿为法,结合具体病证特点,辨证选用补肝舒筋汤、柔筋壮骨汤、蠲痹汤加减,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总结梁凤鸣教授针药并用治疗上睑下垂的临床经验。梁教授采针之双向调节以治标,药之灵机多变以治本,在临床上形成了独特的针药并用体系。根据上睑下垂的病机进行辨证:脾土素虚,风木相乘之证;君相失安,煎灼脾土之证;土不制水,水土失司之证。针用六法,法于临床:二龙戏珠、喜鹊登梅、金钩钓鱼、白蛇吐信、怪蟒翻身、老驴拉磨。药有主方,方中有变:主方采用李东垣补中益气汤,风邪偏重者,酌加荆芥、防风、僵蚕、蝉蜕等;水邪偏重者,酌加茯苓、白术、泽泻、白芍;火邪偏重者,酌加栀子、牡丹皮、赤芍、夏枯草;虚损偏重者,酌加枸杞子、茺蔚子、菟丝子、丹参、郁金。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邱明义教授运用仙鹤草治疗脾胃病的经验。邱教授认为脾胃病多虚实夹杂,其每于临证,衷中参西,重视结合电子胃镜检查,善用仙鹤草,以其味苦能泄痞,涩能敛肌,兼能补虚,于实证虚证皆宜。对于消化性溃疡、各种慢性胃肠炎及食管炎,提倡重用仙鹤草,一则收敛止血,促进溃疡面愈合;二则取其益气健脾之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或参辛开苦降之剂,或合甘温缓急之方,以散痞消满,解毒杀虫,标本同治。在肿瘤方面多用仙鹤草配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冬凌草、猫爪草,补虚扶正,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傅青主女科》理气药配伍应用于带下、血崩、调经、种子、妊娠、产后等各症之中。傅氏在其疾病治疗中注重气血的调理,妇人以血为主,以气为用,气机调畅,血海充盈则病自去。肝郁者,配以理气药,疏肝解郁又兼护肝血;湿邪为患者,配以理气药,气行则湿化;清热药配伍理气药,热毒得以解散;活血祛瘀药配伍理气药,气行则血行;补益药中配伍理气药,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挖掘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中搜集关于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医案。运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5.0和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医籍71部,医案195则,方剂195首,药物206味,累计用药频次共2561次,排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甘草、川芎、当归。排前5位的药物功效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止咳药、解表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心、肝、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丹参、黄芪、川芎、甘草为核心中药。关联强度排前3位的药对依次为川芎-丹参、丹参-黄芪、丹参-甘草。频次最高的2组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黄芪。聚类分析显示药物分类有4类。结论: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需谨守本虚标实之病机,尤为注重补虚药和活血药的使用,益气活血,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