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4,31(8):49-52
地热(中深)井金属井管普遍存在着腐蚀与结垢现象。就河南地热(中深)井金属井管腐蚀与结垢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行了不同材质、不同水温的室内试验和井下彩色电视检测与分析,并提出了减少腐蚀与结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东艳  周志祥 《现代地质》1999,13(4):477-480
为查明齐家水源地取水设备腐蚀与堵塞的机理 ,在现场测试地下水 Eh值和 p H值的基础上 ,采集了地下水、腐蚀管材及沉砂管中沉积物样品。利用微生物分析、X衍射分析、显微镜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 ,结合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认为滤水管的石墨化及防腐泵铸铁外壳的腐蚀为宏观腐蚀电池电化学腐蚀 ;滤水管、扬水管内壁发生了厌氧硫酸盐还原菌电化学腐蚀和厌氧 H2 O-CO2 电化学腐蚀。堵塞物大部分是腐蚀产物 ,堵塞伴随腐蚀而产生。该水源地水井堵塞的机理与国内外普遍认同的富 Fe2 +地下水氧化结垢使水井堵塞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3.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10,37(8):35-36
PVC-U管属于新型成井管材,国外水井中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尚处于推广阶段。通过PVC-U管与传统金属井管在成井材料和成井过程中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PVC-U管无论是在管材成本、成井时间以及成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等方面,都比传统金属井管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4.
陈莹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9,(Z1):177-181
PVC-U塑料井管是一种新型供水管井成井管材,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和浅层地热能开发工程中。与传统金属井管材料相比,PVC-U塑料井管具有不腐蚀结垢、使用寿命长、工人劳动强度低等优点,但其强度较弱,在成井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极易出现井管下入困难、井管爆裂等问题,从而影响着新型成井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对PVC-U塑料井管成井过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今后PVC-U塑料井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8,35(11):1-6
PVC-U塑料管具有耐腐蚀、不结垢、质量轻、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将其应用于浅层地热能开发和供水管井工程中,不但可以解决金属井管腐蚀破裂、结垢和水源热泵回灌难等问题,而且还减少了水井维修费用、延长其使用寿命。结合河南郑州实施的437、400 m两眼浅层地热能开发和供水管井示范工程实践,详细论述了PVC-U塑料管成井工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钻头的工作寿命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胎体材料的性能,国内外对胎体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冲刷和井底流场的研究,没有考虑携带岩屑的钻井液对钻头胎体材料的电化学腐蚀以及机械冲刷和电化学腐蚀的相互作用。介绍了胎体材料冲蚀磨损的工作原理,根据试验条件与要求,采用摩擦学和电化学腐蚀原理,设计了模拟现场的冲蚀磨损试验台,对钴基胎体材料进行冲蚀磨损试验并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胎体材料冲蚀腐损是由纯机械冲刷、电化学腐蚀以及它们共同作用引起。因此,在腐蚀性环境中设计胎体材料,要考虑其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7.
黄铁矿在不同pH值硫酸钠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液的pH值对黄铁矿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开路电位测量、Tafel扫描、循环伏安扫描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黄铁矿在pH值分别为2.0、6.5、11.0的0.1mol/L Na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溶液中pH值升高时,黄铁矿的开路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升高,阻抗谱中圆弧半径减小,这些变化说明了黄铁矿变得更加容易被腐蚀。分析其原因为当溶液中pH值升高时,黄铁矿氧化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S2O2-3变得比较稳定,因此,由其分解产生的单质硫的量减少,继而因单质硫在黄铁矿表面吸附造成的钝化作用也随之减弱,黄铁矿的腐蚀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含砂盐水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冲蚀腐蚀磨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石油钻井中,经常采用海水钻井液作为循环冲洗介质,但海水钻井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为了研究海水钻井液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的冲蚀腐蚀磨损作用,利用自制的冲蚀腐蚀磨损试验装置,采用含砂盐水,综合摩擦学和电化学腐蚀理论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的冲蚀腐蚀磨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钴基胎体材料总的损失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随着水中盐度从0.5%到3.5%增加而增大,或者在一定盐度条件下随着温度从25℃至50℃增高而增加。在高盐度下,当含砂量从550 mg/L降到150mg/L时,可测得总的质量损失量99%是由于电化学腐蚀及其相关腐蚀引起的。通过数据分析,还发现温度增高时,腐蚀速率增大,当温度以及固体颗粒含量同时增加时,腐蚀速率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9.
水井井管被腐蚀后造成以下三种情况:1.滤水管间隙扩大致使井大量涌砂;2.使滤水管的强度大大减弱;3.腐蚀物的沉积,堵塞滤水管间隙,严重地影响水井的出水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队陆续承包了一些盐井钻探工程,由于设备、钻具锈蚀严重,造成了每年达20万元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钻杆防腐措施. 我们知道,腐蚀会使金属失去金属的特性,从元素状态转变为化合物状态.根据钻杆在腐蚀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可将其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钻杆(柱)  相似文献   

11.
矿物晶体腐蚀像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物晶体腐蚀像是一种研究晶体对称、晶格缺陷等传统的方法。对腐蚀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建立各种不同矿物晶体的腐蚀像立体模型,从而可以在这个模型上进行:①腐蚀像的晶体对称理论意义及其在岩石中矿物晶体定向作用的研究;②腐蚀像所反映的晶格缺陷与定向及其地质意义的研究;③腐蚀像所反映的晶体溶解机理的结晶学各向异性特征的研究。这些研究充分挖掘了腐蚀像在地质学、矿物学中的新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锚杆因其可有效控制岩土层与结构物之间的位移而被广泛应用。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得预应力锚杆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不断锈蚀损伤,甚至失效。通过开展预应力锚杆室内加速腐蚀试验,定性描述了预应力锚杆表观腐蚀演化特征,借助电化学测试系统分析了pH、O_2协同作用下的预应力锚杆腐蚀损伤机制,建立了一种基于酸性通氧环境下的腐蚀电流密度时变模型。以单位长度腐蚀量表征腐蚀程度,建立了通氧速率与单位长度腐蚀量的关系曲线,发现随着通氧速率增大,腐蚀程度达到阈值。基于数据分析获得典型预应力锚杆样本极化曲线,探究了预应力锚杆不同时段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所选样本并未出现明显的钝化区,阳极始终处于活化状态;通氧环境下腐蚀电位正移,而未通氧的酸性腐蚀液中预应力锚杆腐蚀电位负移,耐蚀性差。该研究可为分析处于有氧岩土环境下的预应力锚杆损伤演化行为提供分析手段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地电化学方法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电化学方法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低效率技术方法已被效率极高的新技术所替代。笔者回顾了地电化学发展历史,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地电化学方法技术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独立供电偶极子地电化学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工作方式,并对地电化学方法应用推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装置商品化、技术体系规范化及异常形成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3)
中国油田回注系统管柱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蚀现象,影响腐蚀的因素众多,腐蚀也是比较复杂的综合腐蚀。本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回注污水系统中管柱腐蚀的类型,确定了各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矿化度的油田回注污水对J55、Q235和N80类型的回注管柱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腐蚀钢材的外貌和腐蚀产物的构成,以期为高品质防腐钢材的研制及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梁健  赵杰  王成彪  何鑫  尹浩 《探矿工程》2021,48(4):1-10
为预测科学超深井钻探工程中铝合金钻杆耐腐蚀性能,运用COMSOL软件,建立多物理场腐蚀分析模型,开展“松科二井”铝合金钻杆“应力-温度-电化学”作用下的腐蚀规律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体系达到平衡时,铝合金电极一侧的电解质电位偏高,钢接头电极一侧电解质电位偏低,靠近钢接头电极一侧铝杆体电流密度高;随着钻杆所受应力、温度的增加,腐蚀速率加快,相对于温度的影响,载荷对腐蚀影响较小;腐蚀速率和井下工作时间成正线性相关;离钢接头的电偶腐蚀处越近,铝合金钻杆的界面电流密度越大,并成指数关系,外壁强影响区域大约在距电偶腐蚀处0~200 mm,内壁为0~110 mm。研究成果将为铝合金钻杆的工程防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建平  周作信 《探矿工程》2005,32(6):59-59,64
根据几个水井深井潜水泵(电机)脱落实例,经过分析,认为螺栓电化学腐蚀是造成深井潜水泵(电机)脱落的主要原因。采用耐酸不锈钢螺栓连接可有效防止潜水泵(电机)脱落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特殊电极,地电提取法在铅锌矿区作试验研究,已知和未知矿均取得较好效果.从氧化溶解和电化学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铅、锌地电异常的形成机理,并归纳出三种异常类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8.
深井自然电场观测是监测地球深部地质活动的有效手段,对预防地震灾害、深部资源探测有着重要意义。地电场信号一般为mV级甚至μV级的微弱电信号,作为电场传感器的不极化电极,其性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现有不极化电极主要依靠电化学原理进行工作,按照电化学相关理论,深井中的高温、酸性腐蚀等因素会对不极化电极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为检验深井高温及酸性环境对不极化电极的影响情况和电化学原理的不极化电极是否适用于深井测量,进行了相关实验,选取3种电极——Cu-CuSO_4固体不极化电极、铅电极、石墨电极,在模拟深井环境下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常规不极化电极并不适合于深井环境下的电场测量,而石墨电极表现稳定,石墨材料适合作为深井电极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19.
地电化学测量法寻找隐伏金矿的机理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炜  潘彤  李永虎 《物探与化探》2011,35(2):203-205
地电化学测量法是在前苏联的地电提取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电场形式激发、离子形式记录电化学反应结果的轻便、快速的找矿方法,在探测隐伏矿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该方法的机理和应用效果研究,证明了利用地电化学测量法来寻找隐伏金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赵珊茸  徐畅  张国庆  李坤 《地球科学》2013,38(2):211-217
综合分析了石英、石榴子石、橄榄石、锆石、红柱石的各不同结晶学意义的晶面腐蚀像特点,总结了晶面腐蚀像与晶面对称性及晶面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腐蚀像不仅可以揭示晶面及晶体的对称性,还可以揭示晶面的结晶学意义,即同一晶体上的不同结晶学意义的晶面,尽管对称性相同,也具有不同的腐蚀像;不同晶体之间的具有相同对称性的晶面可能会有相同的腐蚀像;腐蚀像类似于一种宏观晶体形态,主要与晶面的对称性有关,与晶面上原子、离子排列的结构细节关系不大;同一晶体的同一晶面在不同的腐蚀剂中所得的腐蚀像也可能完全不同;有些晶面的腐蚀像可以用晶体生长形态的常见晶面与被腐蚀面的交棱来解释.该研究在揭示晶体溶解形态机理、将溶解形态与晶体生长形态对比、用溶解形态来反映晶体曾经经历的酸-碱环境等方面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