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中碳水化合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中溶解态碳水化合物平均浓度为3.3mg/L,明显高于河水与海水。1991年6-12月DCHO通过大气向海洋输送的通量为840.9mg/m^2,DCHO浓度与降雨量呈岁相关,且DCHO浓度及沉降量的季节变化明显。酸雨使得DCHO浓度升高,改变了碳水化合物在液固相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2.
从大气CO_2的测量来推断北半球植被增加的活动性C.D.Keeling等大气CO2季节性变化的大部分详细记录是在夏威夷MannaLoa观察站(20°N,156°W)获得的.利用年间离散记录通过计算一个由4个函数组成的、相位不变、振幅随时间线性增加的调?..  相似文献   

3.
河口红树林湿地CH_4通量的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甲烷(CH4)是大气中除 CO2外最为丰富的含碳组分,其浓度以每年 0. 7%- 1. 1%的速率递增[1,2].尽管大气 CH4含量仅为 CO2的二百分之一,但却对预计的全球变暖约有 20%的贡献率,而CO2的贡献率约为50%[3,4],由这些数据推算得一个分子的CH4比一个分子的CO2(目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的增暖潜值高约80倍. 很多研究者对全球大气CH4的预算结果均表明,湿地是大气 CH4最重要的生物源[5,6],约占全球 CH4源的 40%~50%[7].湿地 CH4通量的日变化研究是正确估…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大气中金属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91-1993年,收集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空大气中的181个颗粒样品和2个颗粒分级样品。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其中的颗粒金属Al、Fe、Cu、pb、Cd,Na,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大气中颗粒金属Fe、Cu、pb、Cd的含量明显低于大陆城市大气中的含量,大气颗粒物中Al、Cu,Pb显示了明显的年变化,Al、Fe、Cu、Pb、Cd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干季大于湿季,影响大气颗粒金属元素浓度季节变化的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Keeling等人提出的1970~1988年大气CO2含量随时间变比进行统计,指出大气CO2含量按指数变化递增。据此.对近年大气CO2含量进行预测,到2050年时将增至454×10-6,较目前增加约30%。由于大气CO2分压上升,导致CO2向海洋转移、作者采用Li提出的指数变化模式,以Holland给出的海水中无机碳逗留时间8.0×104年代入计算。到2050年时,海水碳酸盐系统仅可容纳来自大气的CO21.1×1010t。因此必须引起人们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鉴于计算过程中未考虑海水有机生物体的影响及颗粒CaCO3对缓冲CO2所作贡献,因此,实际情况会好于本文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1992年北方的春季和秋季、1993年的春季、1994年的春季和秋季以及1996年的春季和秋季这两个野外季节,获得了一整套大气和海洋表层二氧化碳分压(pCO2)测量结果及有意义的水文数据。1992~1994年的春季航次是在温暖的厄尔尼诺/南方波动事件期间进行的,秋季航次是在“冻舌”条件下进行的。东赤道太平洋具有高海水pCO2和赤道底流上涌造成的高养分浓度的特征。这种水团由向西流动的南赤道流和上升的亚热带水混合而成,并由Ekman辐射沿着赤道向极地方向搬运。作为这些过程的结果,这个地区成为大洋内…  相似文献   

7.
长链不饱和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第四纪海洋喾物中的生物标志物。其不饱和指数U37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1~1000a)定量刻划海水表层温度的灵敏变化,因而成为恢复 古海水表层温度变化、识别气候突变事件的有效参数。长链不饱和酮分子的碳同位素与海水中的溶解CO2浓度之间具有确定的关系,因而可以用其定量恢复第四纪海水溶解CO2浓度和大气CO2浓度之间具有确定的关系,因而可以用其定量恢复第四纪海水溶解CO2浓  相似文献   

8.
藻类光合固碳的研究技术与解析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高坤山 《海洋科学》1999,23(6):37-41
藻类的光合固碳构成水域初级生产力的基础。藻类固碳的研究是藻类生理生态学的重要部分,对认识藻类在水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与水域生物圈的关系倍受关注;大气CO_2浓度升高是否会通过影响水域中无机碳浓度和pH影响水域生态系统,藻类的光合固碳对大气CO_2浓度的作用如何等是目前科学界所关心的问题。因此,研究CO_2浓度变化与藻类的关系十分重要。开展此研究的基础是藻类固碳的研究技术与解析方法。尽管有关藻类光合作用以及固碳特性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目前尚没有任何专业书…  相似文献   

9.
采用TOGA/COARE国际合作考察期间(1992年10月-1993年2月)获得的267次定点(2°S,155°E)定时高空大气探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发现1992年12月-1993年2月低空存在一支西风急流,有两次分别持续半月之久,而1992年11月的两次赤道西风急流,因无赤道高空急流配合,仅持续2d便消失,本文还指出:(1)赤道低空西风急流是各种海-气指数产生ENSO异常的重要信息;(2)赤道  相似文献   

10.
采用TOGA/COARE国际合作考察期间(1992年10月─1993年2月)获得的267次定点(2°S,155°E)定时高空大气探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发现1992年12月─1993年2月低空存在一支西风急流,有两次分别持续半月之久,而1992年11月的两次赤道西风急流,因无赤道高空急流配合,仅持续2d便消失。本文还指出:(1)赤道低空西风急流是各种海-气指数产生ENSO异常的重要信息;(2)赤道高空急流有滞后赤道低空急流2d左右的响应关系;(3)赤道低空急流是纬向水汽输送的狭窄通道。  相似文献   

11.
东海冬、夏两季表层海水的二氧化碳分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1997 年冬、1998 年夏在东海进行了两个航次的调查,采用气相色谱一喷洒式平衡器系统,现场测定了表层海水和大气的CO2 分压。东海表层海水CO2 分压受东海环流、生物活动、季节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冬季受垂直混合作用的影响,陆架区是CO2 的源;黑潮水是CO2 的汇,夏季受生物活动的影响,陆架区水系是CO2 的汇;黑潮及影响区域是CO2 的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991年11月15日~12月20日中国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简称CWOCE)首航ADCP测流资料并结合日本气象厅的ACM次表层测流资料(1992年1月20日~2月15日),描述了菲律宾以东的海流特征。同时应用该航次CTP资料计算了各观测断面的地转流流量,并用盐度跟踪讨论了北赤道逆流(NECC)、黑潮和棉兰老海流的水源。计算和分析表明,本航次期间有3个强流区,即黑潮源头区、棉兰老沿岸区和北赤道逆流区。此外,本航次本区海流特征与1986/1987ENSO事件同期的海流特征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精子超温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亚夫  蔡难儿 《海洋与湖沼》1996,27(2):187-193,T001
于1991年11月-1993年5月对中国对虾纳精囊中精子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然海水或人工海水作基础液添加10%DMSO(V/V)及5%-10%的甘油配制成抗冻稀释液,稀释中国对虾精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最有效,存尖率在60%以上;保存94-138d,解冻后作人工授精,受精率最高达59%;稀释液中Mg^2+,K^+,Ca^2+为超低温保存所必需,但Ca^2+浓度过高则不利于精子的保存。光镜及  相似文献   

14.
以哈密尔顿百幕大生物研究站N.Bates为首的美国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大气和海洋化学专家们 ,分析了1995年菲里克斯风暴通过大西洋西部所引起的对水和大气介质的后果。经确定 ,大量CO2 被风暴从海水中“吸出”并迁移至大气中。在马尾藻海上空 ,1995年夏天来自水面的CO2 数量升高了约55 %。这是由以下情况引起的 :强大的气流在2~3星期内使表层水温度降低了4℃ ,减少了其吸收气体的能力。强烈的风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CO2 从水中过渡到大气中。这个效应以前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大部分气候专家认为 ,与大气中…  相似文献   

15.
于升松 《海洋与湖沼》1996,27(2):125-131
根据1985-1987年来1989-1991年对青海湖及其水系的考查资料,研究其化学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青海湖及其入湖河流水系在萎缩过程中,水系总矿化度增加,逐渐咸化。除尕海水的Mg^2+;耳海水的K^+,SO^2-4,CO3^2-;人湖河流水的SO4^2-离子浓度减小外,青海湖、尕海及耳海本中Na^+,Cl^-,SO4^2-离子增加速率较大,Ca^2+,Mg^2+等离子增加速率较小。尕海  相似文献   

16.
陈荣  柴敏娟 《台湾海峡》2000,19(3):364-366
将4种不同浓度的Ca^2+溶液灌注罗非鱼嗅上皮,观测其对罗非鱼嗅电图(electrooltactogram,简称EOG)电位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对罗非鱼EOG具双重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1~4mmol/dm^3)内,随着Ca^2+对EOG的效应由抑制逐渐转向促进,表现为反应的增大与Ca^2+浓度的提高呈正相关。但当Ca^2+浓度进一步提高到8mmol/dm^3时,EOG反映减小,呈现抑制效应,本文探讨了Ca^2+影响EOG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4种重金属离子对海洋三角褐指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于1993年4月-1993年5月以Zn^2+,Cd^2+,Pb^2+,Cu^2+不同浓度的海水对三角褐指藻进行生长影响的研究。实验表明,Cu^2+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毒性最大,其96hEC50为0.017mg/L。Pb^2+的毒性最小,其96hEC50为0.468mg/L。4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顺序是Cu^2+>Cd^2+>Zn^2+>Pb^2+,除Cd^2+外,其他3种金属离子对该单细胞藻的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8.
杭州湾溶解态的Ca2+,Mg2+,SO4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杭州湾河口海水地区性水化学特征,于1994年5月和1993年8月在杭州湾14个大面站和两个连续站采集表层海水水样,对Ca^2+、Mg^2+、SO4^2-及S,Cl等化学要素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黄河口长江口一样,杭州湾中溶解态Ca^2+、Mg^2+、SO4^2-主要受陆源径流与外海水物理混合稀释的影响,与C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由于受北岸工业排废水的影响,Ca^2+与Cl线性相关比Mg  相似文献   

19.
Cu2+,Zn2+,Pb2+,Cd2+对刺参幼虫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燕 《海洋科学》1994,18(2):9-12
为摸清重金属Cu2+,Zn2+,Pb2+,Cd2+对刺参幼虫的影响程度,于1986~1988年在威海市西港渔业公司育苗场进行了其毒性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方法采用生物毒性试验[1,2],根据试验持续时间和毒物浓度,分急性中毒试验和亚急性中毒试验。生物致毒的方法是接触致毒,即准确称量一定数量的CuSO4,ZnSO4,Pb(NO3)2,CdSO4,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然后按试验组浓度要求将母液加入不同试验组的过滤海水中,试验生物在其内培养。试验所用的过滤海水采自威海市田村小石岛海区的自然…  相似文献   

20.
加利福尼亚南部边缘地带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期间的生物成因沉积作用和表层生产力变化P.GrahamMortyn等海洋表层的生产力在调整海洋和大气之间CO2通量方面起重要作用(Berger和Keir,1984)。冰期—间冰期年代表上大气CO2水平变化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