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潜器技术是海洋高新技术。利用深潜器可以在海洋深处直接进行海洋生物、物理、化学和地质等科学考察活动,并可勘探深海地形地貌,采集海底样品,支持海洋开发利用。近年来的新发展是:无人遥控潜器逐渐代替有人潜器,无人无缆潜器向大深度发展,并出现了智能型潜器和仿生学潜器。 1 大深度无人潜器 日本继“深海6500”载人潜器下水之后,又  相似文献   

2.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于1971年5月成立,隶属于日本科学技术厅。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有不少项目及成就令世人注目,诸如海底村计划,海浪发电船,还有世界上潜得最深的载人深潜调查船“深海6500”号和具有世界上最深潜航纪录的无人深潜探测器以及由核动力船改装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调查船“未来”号。那么,制定并实施这些计划的是怎样的一个机构?他们在高技术的支持下又是如何驰骋海洋的呢?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进行与海洋相关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试验研究与探索,不断提高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初创时,该中心的定员是30人,预算7亿日元。到1998年…  相似文献   

3.
正在入水的“海沟”号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最近新开发研制的万米无人深海底探查系统——“海沟”号,已进入海上试验阶段。1993年5月27日开始在纪伊水道进行首次海上试验,6月10日又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原计划93年7月下旬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科学院П.П.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的"和平-1"号和"和平-2"号深海载人满器于1987年12月由芬兰劳马.莱波拉公司按照苏-芬联合科学技术协议建成,并在太平洋完成水下试验后投入了实际应用.自"和平"潜器使用以来,共完成了22次海洋考察和专项水下作业任务.10年来"和平"潜器获得了一系列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斐  陈建平等 《海洋工程》2002,20(1):98-102
主要介绍了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已研制成功的各类潜水器 ,包括无人缆控潜水器 (ROV)、载人潜水器 (HOV)和无缆自治潜水器 (AUV) ,着重介绍它们在日本海洋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的无人潜水探测器“海沟”号于1994年3月1日潜航世界最深海渊——马里亚纳海沟1.1万米进行海洋板块俯冲情况调查,意欲刷新1960年美国有人潜水探测器“特里埃斯泰”号潜航水深10912米的记录。 “海沟”号由长约5米的发射机和潜水机组成。在进入水深1.1万米海底后,由发射台推  相似文献   

7.
莫杰 《海洋信息》2001,(4):17-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本、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载人深潜器和无人深海探测器技术发展很快,技术功能不断更新,先后研制建造了一批先进的探测装置和各种类型的深海运载器,  相似文献   

8.
设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深海探测、研究海洋变化和进行沿岸开发等工作。其中,深海探测技术在世界上得到很高的评价,深海探测器等机械设备与美国、法国等国的设备并称世界第一。该中心的“海沟”号无人潜水探测器(最大潜水深度为1.1万米),1997年3月24日在太平洋关岛附近海区,从4439吨级的“横须”号母船上放入水中,成功地潜到1.0911万米深的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这  相似文献   

9.
深潜技术是海洋开发中具有通用性的高新技术。它包括直接潜水和间接潜水两类。直接潜水用于水下施工、救捞等活动,但受潜水生理学和装备的限制。目前直接潜水中,饱和潜水人体最大模拟实验深度已达686m,实海实验深度达520m。动物实验最大深度达1500m。现场作业多在200m以浅,个别已超过300m。但是,一些专家认为,实现450m以内安全作业是有可能的。在间接潜水方面,可以使用耐压潜水服,常用的有J1M和WASP两种,最大潜水深度可达605m,更深的则使用潜水器。目前潜水器包括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两类。  相似文献   

10.
饱和潜水理论,最初是由美国海军于三十年前提出的,但作为一门造福于人类的科学技术被研究利用,则是近年来的事情。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把这门技术应用于海底大陆架的勘探和海底油田的开发;美、法、日等国的海军也已开始组建深海饱和潜水特种部队,专门从事固定于水中的声纳设备和通信器材的检修、水中训练用鱼雷的回收,以及海上救难和深海打捞等工作。迄今,潜水员在从事水下作业时,通常都是携带水下呼吸器,即装有压缩空气的筒状高压气体容器,但其最大限度也只能下潜40米深。若超过这一深度,受水压的影  相似文献   

11.
日宣布1996年度深海调查计划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不久前宣布了1996年度“深海2000”和“深海6500”两艘深海调查船关于调查地球板块边缘地区的潜航调查计划。据日本报纸报道,“深海2000”调查船在这一年间将实施75次研究性潜航。具体来说,关于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深海,不同类型的深海运载装备得以成功开发,并应用于深海科学、资源勘探开发、工程保障及战略安全等不同领域。深海运载装备可以分为载人潜水器(HOV)、遥控深潜器(ROV)、自治式深潜器(AUV)及混合型深潜器,其中以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群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力量。文章对美国"阿尔文"号、俄罗斯"和平I"号和"和平II"号、日本"深海6500"号、法国"鹦鹉螺"号、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阐述,综合比较其优缺点,提出了建立职业化运行保障队伍、优化作业流程,创新组织结构、探索多型潜水器海上作业模式等运行管理机制构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1981年5月9日至22日,在我国南海三亚外港利用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二号》配属的氦氧饱和潜水设备,成功地进行了302米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这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潜水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氦氧饱和潜水技术是近海工程和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饱和潜水中,利用工程技术设备对人体居住的舱室环境进行精确的控制是保证饱和潜水安全至关紧要的技术。饱和潜水的舱室环境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舱室压力控制;舱室气体成分控制和舱室温湿度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是海洋水下工程领域内一次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实验检验了300m海底模拟加压舱群设备,使用氦氮氧三元混合气饱和潜水技术进行潜水生理学和医学研究,并进行了潜水呼吸器、潜水加热服及热水系统、水下液压工具、舱压和氧分压自动控制设备、潜水用氦气回收及净化装置、氦氧通讯机等多种项目的300m试验,填补国内多项空白。这对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深海打捞、港口建设、海洋科学考察和国防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地球上待开发的最后领域。根据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正在执行的“新海域计划”,今年开始进行最终目标300米潜水实验。由于日本的潜水作业比欧美落后五六年,所以人们对新海域计划寄以厚望。在海中,每深10米,水压增加1个大气压。因此,只戴面罩而不穿潜水服的潜水或背负氧气瓶的潜水,深度以数十米为限。  相似文献   

16.
晓晔 《海洋世界》2014,(2):57-59
<正>剧情引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海洋探索力度的加强,人类在海洋中发现神秘潜水物的消息也层出不穷,而且越传越广。人们通常称呼这些神秘的潜水物为"USO",这是英文Unidentified Submerged Object的缩写,意为"不明潜水物"。也有人借用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译音,直接称它们为"深海幽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载人潜水器的特点及其在深海海洋测绘中的重要作用,详细论述了美、法、日、俄等国的载人潜水器在深海海洋测绘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海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1987年12月17日,苏联科学院接收委员会鉴发了“和平-1”和“和平-2”两个深海载人潜器试验结束,予以接收的证书.这两个潜器是由苏联设计,苏联科学院п.п。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 U.E.米哈里采夫技术博士的技术领导,在芬兰的(Rauma-Repoea)公司建造的.该潜器的主要技术特性如下:最大下潜深度:6000米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详细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以"三龙"系列为代表的深海运载器海洋探测开发装备发展现状,特别针对我国以"蛟龙"号为代表的载人潜水器,以"海龙"系列为代表的无人有缆潜水器和以"潜龙"系列为代表的无人无缆自治潜水器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剖析,从作业深度、作业时间、取样能力和搭载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借鉴大洋航次海上调查作业经验,构建了大型运载装备应用能力解析图,明确了不同装备的深海科学考察应用范畴,优化了大型装备的协同作业方案,通过对我国"三龙"装备体系、人才队伍、应用技术和制度体系等能力建设,形成我国三大系列装备转入业务化运行的全链条发展理念,为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李明春 《海洋世界》2010,(12):27-37
<正>叶聪,2001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进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工作。在702所,一直从事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工作,现任水下工程研究开发室总体结构组副组长,国家"十五"863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总布置主任设计师、质量师、建造师和试航员。2010年7月13日,他担任"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