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在土地整治行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和体制的不断理顺,近两年,广西土地整治项目的规模和投资越来越大,但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规范、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出现,如测量成果难以满足设计需要、设计成果质量不高、招投标代理行为不规范、施工质量不高、监理不到位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力构建广西土地整治诚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质》2012,(4):54-54
为切实加强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的管理,近日,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局采取三项措施,保证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一是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09,(11):27-27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日前,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土地整治相关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统一思想,规范管理,统筹安排,加强监督,提高土地整治相关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通知》指出,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11,(9):31-31
为规范土地整治管理,有效增强土地整治制度、措施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湖北省人民政府近日颁布《湖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明确了土地整治法律责任。《办法》强调了各级政府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编制、立项、资金聚合、土地权属调整等方面的责任;提出建立规划编制协调机制、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资金整合机制和后期管护机制:规定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编制、项目施工等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为规范对土地整治相关从业单位的管理提供了依据;制定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制度;明确了土地整治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项树江  任成 《山东地质》2011,(12):16-16
安丘市柘山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山东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省级重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区以柘山镇驻地为中心,涉及14个行政村的集体土地,项目建设规模3240公顷,批复预算资金13944.24万元。项目批复后,安丘市高标准、严要求,强化措施、阳光操作,保障了该项目的规范、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治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等土地利用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一项重要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对于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和资金,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土地整治合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2011年,广西国土资源厅将农村土地整治列为八个"主动战"之一。农村土地整治主动战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农村土地整治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农村土地整治主要内容为:抓好土地整治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严格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其中严格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要求严格实施已经出台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并陆续出台一些新办法,全面加强和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严格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土地整治取得实效。根据农村土地整治主动战的内容和要求,为了营造农村土地整治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农村土地整治顺利进行,夺取农村土地整治主动战的胜利,从第6期起,本刊将陆续刊登广西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相关人士就土地整治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解读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十二五"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三类典型项目为案例,以典型项目区调查与线性回归模型为研究方法,分析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编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土地整治中各指标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方向、作用程度及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土地整理项目中耕地质量主要受亩均投资、新增耕地率和新增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等指标的影响,土地开发项目中耕地质量主要受土地平整面积、人均增收年收入和新增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等指标的影响,土地复垦项目中耕地质量主要受土地垦殖率增量指标的影响。据此认为:土地整治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工程措施;应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作为未来土地整治的重点类型,强化培肥和地力建设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近日,经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滑县两个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获省政府补助资金1.157亿元,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农村社区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锦和新城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涉及33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0.
诸城市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6个试点县之一。结合诸城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探讨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思路。首先准确定位土地整治规划的目标,进行前期研究,总结上轮规划情况,分析土地现状,开展专题研究,然后合理确定规划的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整治分区,最后规范确定土地整治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践,本文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项目建设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着力解决突出性障碍因素,与地力提升和科技农业推广等措施相结合,聚合多渠道资金共同建设,以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充分发挥基本农田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社会资金实施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社会资金实施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项目,属于土地整治中土地开发的范畴,是国家法律和部门政策鼓励和倡导的。只要认真分析利弊,把握原则,做好计划,选好项目;明确准入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制度,严格管理;特殊情况,灵活处置;理顺关系,搞好衔接,这项创新工作是切实可行的。研究结论:在具备政府支持,政策支撑;部门协调,规范程序;加强宣传,有序推进等保障措施的基础上,社会资金实施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项目这一创新性工作,可以先行先试,总结完善,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农村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薄、农民人口多的基本县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全县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浚县实施土地整治(整理)项目10余个,已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3亿元,开发整理各类土地2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涉及村庄44个,申请到位建新区基础设施补助资金2407万元。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置换土地指标近万亩。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直接影响土地整治的质量和效果。上海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未来将呈现整治类型多样化、监管强度层次化、监管主体和对象多元化、监管方式丰富化等四大趋势。构建了上海市土地整治项目"全程多点式"动态监管体系,梳理了涵盖立项、规划设计、实施、竣工验收、后期管护五个阶段的26项主要监管内容,并将其细化为98项监管要点,通过重要性指数测算明确了各监管要点的监管强度,提出了完善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政策建议。成果可为有效解决上海市土地整治项目监管面临的问题提供指导,并为探索全国领先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1月10日至13日,山东省土地整理项目专家验收组一行8人,对聊城市东昌府区、冠县、临清市、东阿县的4个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验收组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和监理情况汇报,收看影像资料,查阅内业资料,实地核查工程建设,走访项目区群众,认为聊城对国家和山东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领导重视、组织管理措施到位、质量控制手段严格、资金使用合理有效、文档资料管理规范。4个项目全部一次性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是对土地整治工程进行全面布局和系统设计的过程,不仅是确定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也是组织工程实施、施工监理的基础和依据。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是项目前期管理的关键环节,规划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和工程监理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既决定着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率。工程监理包含在项目实施管理中,且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做好工程监理工作,可很好地推动项目实施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不断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加强工程监理,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切实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8.
彭艳波 《湖南地质》2009,(11):63-65
本文通过对土地综合整治经济制度的分析,找出了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四点完善制度的建议,即重新构建土地综合整治资金征收计提政策体系、整合土地整治资金、完善土地综合整治的投资管理政策和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引导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9.
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多,任务重,规范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来宾市象州县以“八个到位”全面落实“节水、增粮、增地、村庄整治、聚合资金”五大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整村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岩晖 《山西地质》2012,(4):94-98,101
通过对闻喜县河底镇等二乡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完成后的情况调查,分析了该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阐述了农民对项目的评价:一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农民参与了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发现项目实施后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农民对项目后期管护;二是没有管护资金;三是土壤肥力不高,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加强土地整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