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试验研究、科学计算都涉及大量历史和实时的农业气象信息资料,因此,建立省级农业气象数据库,科学地组织、贮存、管理农业气象数据资料,对提高农业气象工作质量和现代化建设水平极为重要。为了探索农业气象专业数据库的建库技术以及和通用数据库联网、资料共享的目的,我们以农业气象产量预报研究和服务为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农业气象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及其服务,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现代化等方面,进展尤为迅速。  相似文献   

3.
我站通过多年试验研究、观测、调查和气象资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对比分析,初步找出了十八项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供开展周年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时参考使用。一、春小麦部份  相似文献   

4.
1985年以来,南宁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全国农业气象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改革和业务的需要,发挥自身工作的优势,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研究,观测和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发展广西的农业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抓住重点,认真开 展农业气象试验 近年来,南宁农气站除完成常规的农业气象观测外,还针对我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多年的农业气象试验、农业气象服务和大田高产栽培的实践,对水稻高产栽培中主要的农业气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浅议现行农业气象业务体制之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业务是针对农业对天气气候条件的需求 ,研究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 ,围绕农业生产对象生理、生态 ,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服务于当前生产而开展的一项气象科技业务。   2 0世纪中后期以来 ,农业生产对象多元化和科学化程度的提高 ,对农业气象业务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 ,在传统农业体制下 ,形成的以农业气象观测、服务、试验研究为基本框架的农业气象业务 ,已很难满足当前农业发展之需求。1 农业气象服务 ,是气象业务自下而上发展的生命线 ,必须有超越农业发展的思想意识、业务体制和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指导性  建立在…  相似文献   

7.
农业气象在市场经济中求发展傅丽娜(桂林地区气象局54100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气象工作如何树立市场意识,由传统、单一的业务型,向经营型、服务型和综合型转化,面向社会,服务于市场是每一个农业气象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近几年来,桂林地区农业气象试验...  相似文献   

8.
我们农气站是在1974年建立起来的。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中,我们围绕大田农业生产中提出一些迫切的气象问题,积极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工作,逐步在实践中摸索一条“科研、生产和使用三结合”的农业气象路子。 如何搞好农气试验和服务工作,我们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开始,思想总是跳不出老框框,追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甘肃省农业气象业务恢复工作 ,在 2 0多年的时间里 ,科学技术发展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需求 ,农业气象各部分的业务 (监测、情报预报、试验研究 )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 ,站网布局趋于合理 ,情报预报服务和管理规范 ,农业气象试验研究为适应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时观测资料 ,并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 ,做到了监测、情报、预报三网合一 ,成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 ,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粮食作物生产已不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 ,农业的概念扩展为大农业 (粮、经、林、果、蔬 ) ;…  相似文献   

10.
李再刚 《气象》1991,17(10):50-51
本文从专业气象服务角度,介绍了平利县引进、试验、研究、推广农业气象技术所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的河南省农业气象指标查询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对多年农业气象指标收集整理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农业气象指标数据库,开发了基于Web方式的农业气象指标查询系统。该系统针对河南省主要的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进行全生育期"适宜"和"灾害"气象指标的浏览查询。系统操作灵活、简便,工作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指标。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作业面积大,季节性强,生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始终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农业生产中由于天气、气候和农业气象原因造成的损失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法避免的损失,二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以克服或减轻的损失。农业气象人员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以农业气候资料、科研成果、农业气象  相似文献   

13.
统计学是目前农业气象工作中最有效并广泛应用的研究工具,农业气象统计比一般生物统计和气象统计有着更广泛的内容和应用更复杂的特点。统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试验数据处理与监测评估和农业气象预报中,其中有统计假设检验、分布函数、相关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灰色关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每种统计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统计方法在农业气象中的运用,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今后,应结合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机理,深入理解各种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加强统计方法应用的规范性,以减少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农业气象研究问题中常出现的简单照搬、应用盲目的现象;应强化假设检验在农业气象试验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概率密度和分布函数的适用性等方面的研究,加强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应用的数据独立性检验,注意灰色关联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回归分析法等不同预测方法应用结果的比较,为统计方法在农业气象中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的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东(39°08′N,115°40′E,海拔高度15.2 m),占地15 hm2,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直属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也是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网的龙头站,在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中科研观测设施最为齐全.2004年固城站被选为中国气象局7个率先在全国气象部门开展生态气象观测试验的野外台站之一,并明确要求固城站承担起7个生态气象观测站的示范和技术指导的责任.同时,固城站还承担着气象系统生态气象观测试验站网数据观测、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任务.2005年在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科研野外试验、常规监测和业务服务方面,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记者王奉安报道营口市农业气象试验站高级工程师、市优秀共产党员吴文钧常年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工作。1990年春,他在辽宁省水稻重点产区——营口新生农场设立了水稻稀栽生育型高产样板田400亩,获得  相似文献   

16.
1995年通过鉴定登记的全省气象科研成果1温室温床育苗微气象调控试验及其开发应用完成单位: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主要研究人员:杨孝儒、段金省、李跃邦内容提要:采用设点观测、对比试验、实际栽培、示范推广和资料分析的综合试验研究方法,准确得出温室、温床、塑料...  相似文献   

17.
宜山县气象站站长陈虞棠,努力学习农业知识,用心收集农业科技资料,长期在县委生产基地——矮山公社畔扩大队第五生产队扎扎实实地开展农业气象试验,使气象工作与农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几年来,他总结推广农业气象技术四十二项,撰写农业气象调查材料、专题报告和科普材料二百余篇,普及农业气象科学知识,推广农业气象技术取得显著成绩。自一九七三年以来,年年被评为县的先进工作者。陈虞棠在为农业服务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过去,这个县春玉米要到“惊蛰”才开始播种,有“惊蛰玉米清明秧,种了黄豆过端阳”之说。一九七四年,县里个别领导由于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生产上搞瞎指挥,提出春玉米播种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8.
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研发一直是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核心工作。近年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已逐步迈向精细化、定量化,涵盖了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诸多领域。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支撑农业气象服务的客观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既有站点产品,又有格点产品,涵盖了日、周、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以农业气象指标、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平台(CAgMSS)已成为全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品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细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作物长势评估与产量预报综合集成技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以及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未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连山 《气象科技》1982,(2):61-65
农业是露天作业,受天气、气候的影响极大。即使在今天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每一项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还都直接或间接与之有关。例如,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作物合理布局、新品种的引进、病虫害的防治、合理灌溉、科学施肥、农机有效工作等等都要考虑当时当地的天气气候条件。因此,因时因地制宜采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就成为栽培管理技术现代化中的至关重要的课题。农业栽培水平愈高,愈需要气象科学的保证,趋利避害,确保农业高产稳产和降低成本! 苏联农业气象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全苏农业气象科学研究所专门成立了农业技术农业气象论证处。在菲道谢耶夫教授指导下就确定合理播种期和播种量、科学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的农业气象依据方面进行了25项技术方法性的研究。现将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GIS的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可有效提升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本文面向基层气象为农服务需求,依托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构建基于Web-GIS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系统首先应用ArcSDE技术,将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输出的农业气象监测、灾害诊断和利弊影响分析等数据产品,转换为空间数据库;采用ArcGIS Server for Flex API开发技术,在浏览器端实现对农业气象数据产品的空间分析。通过拓展省级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农业气象指标库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等知识库,构建农业气象知识库在线维护与服务平台。并基于Internet平台,为县级气象为农服务人员,提供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及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共享等功能。系统基于B/S结构,便于推广应用,可为基层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