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介绍国外现场荧光计/电导率、温度、深度传感器拖曳系统的研究及其在海洋深层水体混合扩散实验和快速、大面积监测海洋中水面下层油溢轨迹的应用方法研究。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水中荧光计研究及其在海洋现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国外荧光技术在海洋学上的应用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达英 《海岸工程》1996,15(4):56-66
简要叙述了国外水中荧光计研究的发展过程,用途,优点及水中荧光计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国外用于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的水中荧光计,新型脉冲式水中荧光计及它们在海洋水体混合扩散实验,探测海洋中浮游植物内叶绿素和无机悬浮物质的应用方法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荧光技术在海洋环境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研制成功的4种不同用途、类型的水中荧光计在海洋、江河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利用这种仪器先后完成了近20处大、中型水域环境评价工程任务,海洋水体中微量油分的测量实验研究,海洋中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a浓度现场测量实验研究;并通过改换拖曳荧光计的荧光测量滤光片为中性滤光片,首次在国内东海、黄海倾废区分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洋倾倒悬浮污染物(粉煤灰、碱渣)的海洋深层追踪现场测量实验研究,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还简述了荧光测量法的原理、优点及水中荧光计的结构.用荧光法测量海中物质是近代发展的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途广泛的测量新技术,在海洋环境检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检测与测绘藻类的光导纤维荧光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nd  T 夏达英 《海岸工程》1996,15(2):58-65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研制现场探测海洋中各种无机及有机悬浮物质的方法和仪器。近十年多来研制出的各种不同用途的现场荧光计中,光导纤维荧光计是较为先进与实用的。本文介绍的检测与测绘海洋中藻类的光导纤维荧光计是以光导纤维为基础的简单仪器。仪器的激发光以及从海洋中藻类叶绿素发出的荧光都是沿着光导纤维束传播的,而且可以根据检测藻类的需要随时更换激发光波长。它对于海洋中藻类体内叶绿素a的浓度检测下限一般为0  相似文献   

5.
海水油荧光测量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荧光测量方法的原理,采和双光路,双通道及单片微机控制,数据自动采集的技术,于1997年研制成功用于海洋现场探测的单波段水中油荧光计。应用该水中油荧光计进行了海水中微量油份的测量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一台单波段断面现场油荧光计的研制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了与在实验室检测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是一致的。在假定没有荧光污染(如溶解的有机物,无机物和浮游生物物质)的条件下,该荧光计对油的探测范围为5×10-9~100×10-6g/cm3。而荧光污染对于沿岸海水如波罗的海、北海和挪威海湾是有普遍性的。为了得到油产生的荧光信号,还描述和讨论了对油和污染物产生的荧光信号的总量所作的修正步骤。为了获得在海中,特别是在沿岸、海洋峰面和密度跃层附近油溢的准确、定量的空间分布,有人认为使用单波段油荧光计测定方法最好与其他光学辅助测量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海洋浮游植物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海洋浮游植物病毒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赤潮的消亡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海洋浮游植物病毒的种类、多样性和丰度分布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和比较了海洋浮游植物病毒多样性、丰度的DNA聚合酶链扩增法(PCR)、透射电镜法、荧光显微镜法和流式细胞仪法等研究方法及其发展状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了海洋微波遥感的几种主动式探测仪器:雷达高度计、表面等高线雷达、散射计、雷达海洋波谱计和合成孔径雷达的简单工作原理,并对它们在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的优劣点进行了分析。应用明确的是:微波遥感对海洋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实现别的方法所不能实现的测量。它的结果更多地应用在海洋动力学的各个研究和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9.
论文描述了一种叶绿素荧光计和浊度计,该仪器采用超亮LED作为叶绿素荧光激发光源,IR管作为浊度照明光源,在光机系统设计上将叶绿素测量功能和浊度测量功能合并,从而使该仪器具备小型化、精度高、便于集成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用于海洋现场测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海洋微波遥感的几种主动式探测仪器:雷达高度计、表面等高线雷达、散射计、雷达海洋波谱计和合成孔径雷达的简单工作原理,并对它们在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的优劣点进行了分析。应该明确的是:微波遥感对海洋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实现别的方法所不能实现的测量。它的结果更多地应用在海洋动力学的各个研究和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洋微波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国海洋微波遥感在1998-2002年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和散射计的仪器研制和海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国内的研究成果.最后,基于以上综述,提出了我国海洋微波遥感研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遥感水色传感器——荧光高度成像光谱仪(FLI)的主要性能和优点以及应用该仪器在加拿大、美国东海岸等地不同日期,不同地点测量叶绿素所获得的光谱资料进行多种高度下荧光波段的大气校正研究。讨论了测量叶绿素最佳荧光范围内的谱段组合选择;FLI遥感所测的叶绿素a的浓度值与现场船测资料以及美国空间中心的机载海洋激光雷达所测值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海洋大气环境多参数走航观测系统的集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大气环境是陆源污染物进入海洋的主要通道,也是陆海相互作用的主要桥梁.海洋大气环境调查研究及其技术发展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介绍海洋大气环境多参数走航观测系统的集成技术,并在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估的台湾海峡和南海现场调查中应用.该系统的集成技术可以适应海区大气环境多种参数走航观测量的需要,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为研究海洋大气环境中主要有害物质的状态、来源、迁移变化和人海通量提供现场走航直测数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近几年来我们首次研制成功的3种类型的水中荧光计系统及其应用测量结果:1.用于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研究的水中荧光计,对罗丹明B浓度测量范围为1×10-6~1×10-10g/cm3;2.拖曳荧光计系统,能在2~80m水深内进行水平拖曳平稳地工作,拖曳速度为0~8kn,除检测罗丹明B外,还可检测无机悬浮物质的含量,检测范围为2~2000mg/dm3;3.用于测量海中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a浓度的水中荧光计,测量范围为1×10-6~1×10-9g/cm3。用荧光法测量海中物质是近代新发展的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途极其广泛的测量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水中矿物油荧光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现场测量地表水中矿物油含量的全光纤荧光计的研制,采用荧光光谱测量分析方法,于1999年10月-2000年5月,采集了国内外不同的地区原油和成品油共23种,用14种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励,进行荧光光谱特性测量实验研究,同时,对不同浓度的矿物油,水混合液地进行了测量实验,得出其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mg/L,测量了青岛近岸海域表层受油污染海水的含油量为0.01-0.22mg/L,此外对水中矿物油受激荧光发射原理也作了简述,并对水中矿物油荧光光谱特性,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关系,以及为研制现场测量水中矿物油学的全光纤荧光计的可能性作出了结论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海洋有机质的光谱分析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有机质的光谱分析已成为海洋碳循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天然有机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入手,系统梳理了有机质光谱分析中容易被忽视的基本概念,讨论了过滤与保存方式、p H值、荧光内滤效应等对有机质光谱分析的影响。结合色氨酸、酪氨酸、腐殖酸及大量现场样品的实验结果,对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的不同解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对比。基于在南海、西菲律宾海获取的现场调查数据,对于文献中常用的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自生源指数(BIX)等光谱参数的内在含义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评述。此外,还归纳和总结了胶体有机质和颗粒有机质荧光分析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在光谱分析与观测领域有待完善和突破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Hund.  H 夏达英 《海岸工程》1997,16(2):65-74
论述了一台单波段断面同荧不计的研制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了与在实验室检测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是一致的。在假定没有荧光污染的条件下,该荧光计对油的探测范围为5×10^-9--100×10^-6g/cm^3。而荧光污染对于沿岸海水如波罗的海、北海和挪威海海是有普遍性的。为了得到油产生的荧光信号,还描述和讨论了对油和污染物产生的荧光信号的总量所作的修正步骤。为了获得在海中,特别是在沿岸、海洋峰面和  相似文献   

18.
海洋地质调查中的班报数字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地质野外调查中,传统的纸质班报记录方式制约了现代海洋地质调查数字化的发展。介绍了作者等人开发的海洋地质数字化班报系统及其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数字化班报技术不仅使现场输入更准确、更快速、更简便、更智能,还能提供智能查询、统计和数据导出功能,高效地服务于数据处理、制图和各项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海洋地质野外调查班报数字化应用的先例。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中荧光计、航空摄影和陆地定位立体观测手段,于1984年和1985年在青岛沙子口近岸海域进行了数次现场示踪试验。研究了示踪剂在海水中的时空分布,计算了稀释因子、扩散方差和扩散系数及其变化规律。得到半经验、半理论的稀释扩散模式,推算出污染物的污染时间和范围。  相似文献   

20.
海水叶绿素a现场测量仪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荧光测量方法研究成功的海水叶绿素a现场测量仪,是用于海上现场实时测量海洋中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a含量的新型海洋仪器。本仪器采用低功耗、高强度、低重复频率、窄脉冲宽度的脉冲氙灯,为激发光源及相应的脉冲检测技术测量荧光信号。该仪器可在海表层至50m水深内任一日光强度下工作;测量海洋中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a的浓度范围为1×10-6—1×10-9g/cm3;当仪器走航拖曳速度为2m/s时,其空间分辨度为1m,仪器具有海上现场测量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