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芜-铜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实地调查与评估,论述了高边坡有不同的地层岩性和结构体所确定的边坡岩体结构类型,并且分析了各类边坡岩体结构的变形破坏与失稳模式。同时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岩石高边坡的稳定状况,由此对沿线高边坡的变形与失稳状况做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价,预测和分析高边坡的变形与失稳破坏,对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汤屯高速公路存在大量变质砂岩组成的高边坡,岩体质量一般较好,但结构面发育,组合形成大量潜在失稳块体,这些块体的稳定性状况直接影响边坡安全.本文选取一个典型边坡,通过对边坡结构面详细地质素描,查明构成可能失稳块体的边界条件,并利用块体理论对可能失稳的块体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结合块体工程特性,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系统评价.该研究成果对该边坡的支护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对同类型的边坡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三峡库区云阳新城一些高边坡的勘察成果进行了总结,目的在于了解云阳新城区近水平岩层条件下边坡变形破坏的型式、主要控制因素及支护要点。结果表明,云阳新城高边坡普遍存在表层剥落现象,含膨胀性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和绿泥石)的泥质岩较快速风化作用是造成边坡表层剥落式渐进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沿卸荷裂隙与泥化夹层的崩滑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型式,但边坡之间崩滑失稳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一些边坡存在相对较为强烈的卸荷及边坡失稳问题,主要归因于其存在与边坡近于平行的构造裂隙。认为及时进行护坡并在工程设计中考虑结构面的存在型式是边坡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宋彦辉 《地质与勘探》2009,45(2):107-111
阐述了高边坡发育的地质环境,描述了高边坡变形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边坡上部的蠕滑拉裂及中部的倾倒变形等,根据这些特征,分析了高边坡变形破坏的潜在模式,并对潜在滑面的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及取值研究,最后结合高边坡可能遇到的各种工况条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边坡在天然条件及降雨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地震务件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而在泄流雨雾及降雨叠加地震条件下均将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5.
顺层岩质高边坡地震变形破坏机制三维数值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铮  徐卫亚  石崇  李明卫  赵谊 《岩土力学》2009,30(11):3512-3518
提出了工程地质分析与三维反演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揭示边坡地震渐进破坏的失稳过程和失稳机制。结合西南某水电站顺层岩质高边坡工程实例。研究该高边坡地震后工程地质特性,恢复边坡震前的地形地貌,建立地震前未滑塌边坡的三维模型。利用FLAC3D对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绘制位移、速度、加速度三量放大系数等值线图,判断地震破坏位置。数值模拟结果与边坡实际滑塌情况相符。应用工程地质分析与三维反演模拟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边坡后发型阶段性逐级滑塌的破坏机制以及大夹角折线形的后缘破坏面形状。三维数值反演研究中采用的岩体动力参数,为正演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电站料场高边坡具有高度大、坡度陡、卸荷速度快等特点,因多按临时边坡进行设计,故施工期变形破坏事例频发。基于这一现状,依托瀑布沟水电站两岩质料场边坡,通过两年多跟踪施工过程的支护设计工作,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的料场高边坡稳定性及支护设计方法。针对料场边坡存在的受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整体稳定性、浅表层块体稳定性、碎裂岩体稳定性三种工程地质问题,在跟踪施工过程开展岩体结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稳定性评价思路,开展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施工期动态支护设计按照保证整体稳定,控制局部变形,顾全潜在失稳区域的理念,通过定性评价确定不稳定区域并优先设计提交施工;针对施工中最易出现的块体变形和碎裂岩体变形,建立了合理的支护设计原则和严格的施工规定;对稳定性差、施工风险高、支护造价大的潜在不稳定区域,应及时地调整开挖方案,减少工程造价。实践表明,这套方法保证了料场高边坡的快速施工安全,减少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7.
陈波 《地下水》2011,(4):102-104
针对黄土路堑高边坡的失稳滑塌现象,文章深入研究了黄土路堑高边坡的各种诱发因素,主要通过对黄土本身的结构、性质、黄土湿陷性和水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黄土路堑边坡失稳滑塌的四种破坏机理与变形模式,即开挖后缘拉裂模式,地表水或雨水入渗沿裂隙灌入形成薄弱面的模式,坡脚掏空致使坡体失去支撑而使黄土裂隙张开的模式,坡面冲刷、湿陷、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开展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高边坡工程出现,高边坡失稳现象日益频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区为丽江古城西南水泥有限公司5 0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项目,通过地质勘查,分析了项目区边坡现状特征,选取边坡典型性剖面,并评价其在天然、地震、暴雨3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得出最危险滑动面及稳定性系数。根据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提出了削坡减载、锚杆(索)、格构、截排水、坡面绿化等边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铜汤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的失稳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些综合治理措施和方法,同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证其应用效果。从经济、环保、安全的角度考虑,边坡治理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参考,故只能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在建设阶段,要遵循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动态设计的原则,进行边坡的"动态综合治理";在公路营运阶段,由于边坡的蠕变、应力释放等,将继续若干年并受其它不稳定因素影响,因而必须对重点边坡进行长期监测,以确保边坡安全。  相似文献   

10.
吉林台水电站厂房高边坡稳定性及加固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台水电站厂房后边坡开挖形成140~340m的高边坡,保证其长期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在结合地质资料对边坡的失稳模式进行初步判断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正常蓄水、暴雨影响、地震荷载等工况条件下边坡的整体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暴雨对边坡稳定影响较大的结论,据此提出以排水结合预应力锚索为主的边坡加固增稳措施,实践证明该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土工织物加筋土坡稳定的塑性极限分析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土工织物加筋土坡稳定数的上限解。与无筋土坡的已有解比较表明,该解是可靠的,从而为土工织物加筋土坡的稳定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此外,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各种因素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随坡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锚索加固岩质边坡的设计实例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在修筑高等级公路时 ,常需要开挖而形成高陡路堑边坡 ,边坡稳定与否将影响公路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对具有潜在滑动面的不稳定岩质边坡 ,通常采用预应力锚索和锚杆加固以节约工程投资与缩短施工时间。结合某高速公路路堑岩质边坡工程 ,在分析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为相关边坡工程的加固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广泛地采用二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但是对于地形、地层、地下水、岩体结构等条件复杂的边坡,仅用二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是不够的,二维分析忽略了边坡的三维效应,而复杂边坡往往受三维效应影响大。但至今三维极限平衡方法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本文结合一工程实例,采用二维与三维极限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复杂边坡,应用二维和三维稳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是一种较为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黄杰安  曹平  葛文杰 《岩土力学》2005,26(Z2):65-68
目前国内常用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主要是传统的极限平衡法,这种方法在分析边坡稳定性时不能够反映边坡真实的情况,因此分析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利用李文秀提出的Fuzzy测度法,通过建立Fuzzy测度模型,可定量地分析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并对实际边坡工程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s reinforced with piles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In this paper, the kinematic approach of limit analysis is used to analyse the stability of earth slopes reinforced with piles. First, the case of slope without piles is considered and a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safety factor for the slop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both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more complex upper and lower bound limit analysis solutions. Then, the stability of slopes reinforced with piles is analysed. Expressions are derived allowing the force needed to increase the safety factor to a desired value and the most suitable location of piles within the slope to be evaluated. A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 of piles on slop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6.
Limit analysis solutions for three dimensional undrained slop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uses numerical finite element upper and lower bound limit analysis to produce stability charts for three dimensional (3D) homogeneous and inhomogeneous undrained slopes. Although the conventiona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LEM) is used more often in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slope stability,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is often questioned due to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that it makes. Using the limit theorems can not only provide a simple and useful way of analysing the stability of slopes, but also avoid the shortcomings and arbitrary assumptions under pinning the LEM. The rigorous limit analysis results in this paper were found to bracket the slope stability number to within ±9% or better and therefore can be used to benchmark for solutions from other methods. In ad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using a two dimensional (2D) analysis to analyse a 3D problem will lead t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actors of safety depending on the slope geometries. This i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any back analyses of slope failure as it will lead to an unsafe estimation of material strength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海荔湾3-1气田管线穿过的海底峡谷区6个典型斜坡剖面,分别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开展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考虑了土层强度随深度的变化。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一致,其中与Spencer法结果最接近,稳定系数相对误差小于3.5%。重力作用下各斜坡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峡谷中下部土强度较低且坡度较高的局部区域接近临界状态,峡谷头部因坡度相对较小且土体强度相对较大,其斜坡稳定系数相对较高。地震水平加速度能够明显降低该区斜坡的稳定系数,且随着加速度值的增大滑动深度逐渐变大。当水平加速度达到0.2g时峡谷中下部区域大部分会发生滑动。海底地形坡度和土层强度是影响峡谷区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且稳定系数与滑动面对局部坡度和强度分布较为敏感,合理的稳定性评价依赖于精确的地形数据与土层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乡宁—吉县地区实测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极限状态黄土高边坡断面,建立边坡地层结构模型;选取研究区合理的黄土物理力学参数,并分地层年代对10个典型工点的黄土强度参数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异性进行分析;选取6组典型的强度参数变异系数组合,基于Monte-Carlo法进行可靠度模拟,评价该区边坡稳定性;采用自然类比法进行边坡设计。结果表明:边坡失效概率随坡高的变化趋势一致,均是中等坡高(49.8m)的边坡失效概率较大,低坡和高坡的失效概率较低;当变异系数较小时,边坡失效概率对坡高和坡度的变化敏感,而当变异系数较大时,边坡失效概率对坡高和坡度的变化不敏感;当坡型一定、强度参数变异系数较小时,边坡的稳定系数基本不变,而当参数变异系数超过某一界限时,稳定系数随变异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研究区黄土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其失效概率最大达69.3%,平均21.1%,介于20%~30%的比例为33.3%,大于30%的比例为14.3%,可靠度指标介于-0.5~8.5,其中小于2.7的比例为88.1%;对于坡高约为50m的黄土高边坡,若取30%作为可接受失效概率,边坡坡度需降至45°以下,如果期望可接受失效概率在10%以内,则坡度不宜超过34°。  相似文献   

19.
考虑前期降雨过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栋  李典庆  周创兵  方国光 《岩土力学》2013,34(11):3239-3248
基于三峡库区实测降雨资料,研究了不同初始条件对不同土体边坡稳定性影响,建议了能够反映边坡含水状态的初始条件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非饱和渗流分析方法研究了前期降雨对不同土体边坡稳定性影响,以典型的砂土和黏土边坡为例初步探索了前期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条件对不同土体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同;建议将多年平均降雨量对应的稳态渗流场作为初始条件进行非饱和渗流分析。边坡土体渗透系数越低,边坡稳定性受前期降雨的影响越大、影响时间也越长。砂土和黏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建议至少考虑15 d以上的前期降雨,对于砂土边坡还应根据这15 d前面5 d的降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增加计算天数。短历时高强度前期降雨对砂土边坡稳定性影响更大,而长历时低强度前期降雨对黏土边坡稳定性影响更大。累积前期降雨量可以作为判断边坡最小安全系数出现时刻的依据。砂土边坡出现最小安全系数时刻与10 d累积前期降雨量最大的时刻较为吻合,而黏土边坡则与15 d累积前期降雨量最大的时刻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0.
高边坡设计与加固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高边坡调查、勘探和稳定性评价中,应认识高边坡变形的类型、性质、机制、范围和规模,划分出稳定、基本稳定、稳定性差和不稳定级别.在高边坡设计施工中应按一定的设计思想、技术路线、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高边坡的设计施工.高边坡加固工程目前广泛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墩)、预应力锚索桩、普通抗滑桩和挡土墙等,应根据实际条件选用.高边坡设计尚无规范可循.如何正确认识高边坡的特性,合理地进行勘察、评价、设计和加固,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同行专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