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生物复苏的一些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概述了人们如何看待生物复苏、复苏的总体型式、哪些类群会复苏及如何幸存下来,绝灭和复苏之间的联系。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也将提出一些新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水体内藻类的生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藻类对水体内生命元素的转化及其分布、迁移的影响.是目前水体内藻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藻通过光合作用和生物矿化,控制着C、N、Si、P、S、Ca等元素在水体内的循环;驱动着C和S在水体和大气之间的交换,进而影响大气中的C和S。藻生物积累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及时反馈,使藻类成为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生物指示物。本文对水体内藻类的生物地球化学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生物地球化学作为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及其产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研究无机质与有机质关系、能量输入与生物能量储存关系、能量释放和地球上主要矿物循环的科学。早在1548年Giordano Bruno提出循环发展的思想后,三十年代苏联学者维尔拉斯基提出了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发展相当缓慢。直到近年来,由于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并在生物成矿论、元素循环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5.
岩溶动力系统的生物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建华  林玉石 《地学前缘》2001,8(1):203-209
岩溶动力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的地质营力之一,它在岩溶动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圈-大气圈界面上,生物通过植物的光合同化、动植物分泌,使大气圈中的CO2不断转移到碳酸盐岩中,形成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库;生物圈-水圈界面上,生物形成的生物)微)环境改变了水循环的强度和方向,并影响岩溶发育;生物圈-岩石圈界面上,生物通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过程,殖居碳酸盐岩之上,并以之为生存依托,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碳酸盐岩石圈活化,使其积极参与全球碳循环。  相似文献   

6.
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对土壤石油有机污染进行治理以效率高、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易于管理而受重视。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生物修复的处理过程、技术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吴亚生 《地质科学》2023,(2):697-709
生物岩石学是研究生物岩(即生物成因岩石)的特征、形成机制、形成环境及其与矿产资源关系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至少包括生物矿化、现代生物礁、古代生物礁、现代微生物岩石和古代微生物岩石5个方面。生物矿化作用和现代生物岩研究为古代生物岩研究提供了认识基础。由于现代生物圈和环境不同于古代,现代生物矿化作用和生物岩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全部直接应用于古代生物岩研究。古代生物岩和生物矿化作用的类型比现代丰富得多,不可能全部从现代生物岩和生物矿化作用中找到参照,但可以为现代生物矿化实验研究提供设计思路。生物岩石学的相关学科包括生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古微生物学、沉积学、沉积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地质微生物学等。生物岩石学研究需要应用这些学科的知识,也会反哺这些学科。  相似文献   

8.
9.
10.
生物标志的环境含义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标志,包括生物的壳体构造、生态特征、地球化学和群落组合等,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首先论述了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地球因素和宇宙因素。并根据西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主要生物门类,特别是微体古生物的古生态,论证生物标志的环境含义。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标志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划分和对比地层、判断沉积相、分析古气候变化、划分生物地理区、推断海(湖)平面变化、指示地质找矿和阐释宇宙演变。最后,探讨生物标志的研究方法,包括分类统计学方法、形态构造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和沉积埋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华南古生代末大绝灭后的生态系复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金南 《地球科学》1997,22(4):373-376
华南古-中生代之交连续沉积和生物演变学充列表明,古生代末大绝灭后中生代初的生态系复苏经历了近10Ma时间,而且各门类生物所经历的复苏过程和复苏所花费的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生物复苏是其生态适应和分化的结果,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生物的复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广西隆林下二叠统生物礁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吴亚生 《地质论评》1989,35(1):52-59
本文首先讨论了该礁的生物组成。在此基础上,对礁体进行群落古生态学研究,从而划分出五种群团和十种群落,并对群落的演替及生活环境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礁体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提出了礁组合岩石结构类型的概念,共划分出六大类十二种岩石结构类型,并讨论了它们的形成环境。最后,讨论了礁发育的特点及海绵礁的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生物氧化锰矿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氧化锰矿物具有很强的氧化、催化及吸附能力,对表生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驱动作用,在环境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1—2010年、2011—2020年生物氧化锰矿物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对生物氧化锰矿物的研究具有如下较为突出的特点:1)未命名的锰矿物较多;2)诱导矿化微生物物种范围扩大;3)微生物驱动锰氧化机制增多。作者提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1)微生物驱动机制仍需更深层次完善;2)较为单一的室内实验与自然环境微生物诱导锰矿化存在较大差异;3)自然界微生物诱导形成的锰矿物与室内单一条件试验诱导合成的锰矿物在结构类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元素硅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交化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进展,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人类活动对硅循环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日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保祥 《山东地质》1998,14(3):6-12
本文按照不同生物地层单位的含义,对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进行了厘定,共划出41个生物带,其中寒武纪有21个;奥陶纪10个,包括3个哑层间隔带;石炭纪3个;二叠纪7个。这些生物地层单位的确立,对统一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和推动今后的区调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协同进化:生物发展的全球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堤。生物界的协同发展是主导,生物间的斗争或竞争是将要的。自然选择的中心是环境变化,生物进化是克服环境的限制,协同地完善抗熵机制。新灾变论排除了“优胜劣汰”的理论,也警告人类必须保持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浙江桐庐冷坞二叠纪生物礁的发育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礁体底部具脉状层理的潮坪相碎屑沉积,礁体内部藻叠层岩夹层的存在,及礁体上部为煤系地层覆盖等都表明冷坞生物礁是一个典型的二叠纪岸礁;海绵骨架岩的存在表明它是个骨架型岸礁。  相似文献   

19.
植物中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植物生态系统中汞的环境过程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整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植物中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展,包括汞对植物的生物毒性、植物中汞的来源、分布与迁移转化、植物大气间汞的交换过程及其研究方法,以及植被在生态系统间汞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20.
元素硒是许多生物(包括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而且对植物、动物和人具有双重生物效应。半个多世纪以来土壤—植物系统元素硒的迁移、转化和富集过程一直备受关注。土壤硒的存在形态包括可溶态硒、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有机物结合态硒和残渣态硒5种形态,其中可溶态硒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具生物有效性,有机物结合态硒随着有机质分解可转化为可溶态硒而成为土壤潜在有效硒源。不同植物硒含量水平取决于区域土壤有效硒含量和不同植物的硒吸收和富集水平。因此,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是决定食物链硒含量的关键,同时土壤有效硒通过调节根际环境和植物代谢过程提高植物抗逆性。土壤—植物系统元素硒的迁移和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受地壳运动、母岩性质、气候、地貌、土壤环境(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活动)条件、土壤硒含量及其化学性质、植物种类及其生理习性、田间管理过程等因素的耦合作用影响。为充分合理利用土壤硒资源,将来应加强植物体内,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地道药材叶片、果实中硒迁移、转化和富集研究,为缺硒地区硒的生物强化、富硒地区农作物种植选择和居民食品选择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