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区由于受人为开采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频发且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以徐州矿区为研究范围,采用系统层次分析理论,对徐州矿区矿井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作定量分析,进而进行矿区综合灾度评价,为矿井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评价是矿井水害防治的重要工作。通过研究矿井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机理及国内外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评价的研究现状,给出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分类依据和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具体分类。阐述了各类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在分类结果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指标、内容、评价手段方法。对徐州大屯姚桥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实例分类评价,对类似矿井的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孔隙充水矿井的充水水源和通道,利用非线性的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徐州韩桥煤矿涌水量短期预测模型,选取每天的降水量作为影响因子,用已有的涌水量资料训练得到权值和阈值来表示充水通道,并对-200m水平、-270m水平、-330m水平和全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涌水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人员素质、装备水平和地质条件是矿井开采能否实现高产高效的三个关键。地质条件是矿井开采的前提和决定因素。因此,矿井地质工作应结合矿井开采的不同阶段,针对井田、采区、工作面的具体条件,在常规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多方法开展超前探测、预测工作。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井地质工作技术水平,更精确可靠地评价开采地质条件,从而保证矿井合理安全开采,实现矿井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晋中地区矿井水质及其综合利用张荣华,杨家彪(晋中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晋中地区煤炭规划设计研究所)矿井水由于受井下采煤生产的污染,水中掺入大量的煤粉、岩粉和其他一些有机物,使排出的矿井水颜色成为灰褐色。从表1中18个矿井水的调查结果可看出,有7个矿井...  相似文献   

6.
人员素质,装备水平和地质条件是矿井开采能否实现高产高效的三个关键。地质条件是矿井开采的前提和决定因素。因此,矿井地质工作应结合矿井开采的不同阶段,针对井田,采区,工作在的具体条件,在常规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多方法开展超前探测,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徐州东部废弃矿井为例,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废弃矿井地区地下水流系统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区域地下水流场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揭示矿井废弃地区地下水流场演化的一般规律为:煤矿关闭前,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矿井进行大量排水、抽水工作,矿区形成若干降落漏斗,如位于矿区西部的青山泉煤矿和北部的韩桥煤矿内均存在大面积降落漏斗,中心水位低于-25 m。受水力梯度影响,地下水向低洼的矿坑处汇集,原生地下水流系统遭到破坏。矿井闭坑后,原有排水系统全部停止工作,地下水位缓慢回升,降落漏斗逐渐减小,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水位回升速度随矿井关闭时间的增加而减慢:在矿井关闭第1年内,水位回升速度较大,为1.14 m/a;关闭第3年时,水位回升速度减少至0.165 m/a;矿井关闭10年时,地下水最高水位为-16.55 m,从关闭第3年至第10年的7年时间内,水位回升速度仅0.039 m/a,矿区地下水流系统得到恢复,模拟区最终形成自北向南的近似稳定的地下水径流场。  相似文献   

8.
以徐州东部废弃矿井为例,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废弃矿井地区地下水流系统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区域地下水流场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揭示矿井废弃地区地下水流场演化的一般规律为:煤矿关闭前,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矿井进行大量排水、抽水工作,矿区形成若干降落漏斗,如位于矿区西部的青山泉煤矿和北部的韩桥煤矿内均存在大面积降落漏斗,中心水位低于-25 m。受水力梯度影响,地下水向低洼的矿坑处汇集,原生地下水流系统遭到破坏。矿井闭坑后,原有排水系统全部停止工作,地下水位缓慢回升,降落漏斗逐渐减小,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水位回升速度随矿井关闭时间的增加而减慢:在矿井关闭第1年内,水位回升速度较大,为1.14 m/a;关闭第3年时,水位回升速度减少至0.165 m/a;矿井关闭10年时,地下水最高水位为-16.55 m,从关闭第3年至第10年的7年时间内,水位回升速度仅0.039 m/a,矿区地下水流系统得到恢复,模拟区最终形成自北向南的近似稳定的地下水径流场。  相似文献   

9.
全文详细介绍了煤层倾角变异系数的电算方法,并以徐州旗山井田为例,说明该参数在矿井地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采煤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对地质工作要求的越来越高,如何做好地质超前工作,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供地质保障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多年配合高产高效矿井地质工作的体会,在不同阶段需要开展的地质工作,论述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矿井涌水量的灰色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涌水量的灰色预测研究李世海(四川芙蓉煤矿地测科)1前言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值不仅是对井田建设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合理开发的重要指标,更是煤矿生产设计部门制定采掘方案、确定矿井排水能力、制定疏干措施、防止重大水害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主要依据。正确地预测矿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小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盲区,提高探测精度,提出矿井瞬变电磁超浅层高分辨率探测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适用于常规的矿井地质探测,而且能够对矿井巷道顶板岩层裂隙等浅层地质体进行高分辨率探测,确保煤矿的安全高效掘进与开采。通过理论方法研究,确立了矿井浅层高分辨率瞬变电磁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硬件系统的发射电路和接收天线部分,使硬件系统能够适用于超浅层高分辨率探测;对数据采集软件以及数据校正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经过数据校正,提高了瞬变电磁浅层探测能力以及探测分辨率。通过矿井实测数据的分析与钻探验证情况的对比,说明该方法技术能够实现矿井瞬变电磁超浅层高分辨率探测目标,适用于矿井生产。   相似文献   

13.
张宏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1):39-40,50
明水注浆是在巷道已经发生涌水后进行堵水注浆的一种方法,以开滦东欢坨矿井下明水注浆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明水注浆技术及注浆工艺。大水矿井由于排水电费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明水注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及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采用“大井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确定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79 m3/h,预算结果为矿井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铁法矿区高瓦斯矿井瓦斯抽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法矿区8对生产矿井,1对建设矿井,都是高沼气矿井,其中大兴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区煤层赋存稳定,属近距离缓倾斜煤层群,含煤17层,煤层瓦斯含量高,储量达282.88亿m^3,是煤安全生产重大隐患。铁法局以抽放瓦斯作为治理瓦斯的治本手段,全局建有10套抽放系统抽放方法8种,其中具有世界煤层气开采先进技术两种,采用和矿井抽放率分别达30%和25%以上,1995年抽取瓦斯2211万m^3,供2.2万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矿井勘探程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高产高效矿井的影响,论述了提高矿井勘探程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矿井高产高效建设对勘探和蔼的需求,提出了单一的勘探方法只能有限的地质问题,而多种勘探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的综合勘探,才是提高矿井勘探程度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矿井构造化预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矿井构造量化预测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主要预测方法的改进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与量化方法,以及矿井构造量化预测全程自动化实现技术等问题,指出矿井构造量化预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GIS与MSPS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煤矿酸性矿井水除铁研究煤矿酸性矿井水(下称酸性水)主要来自于高流煤层的开采.煤层的开采,提供了氧化过程中所必须的氧,地下水渗人并与残留煤的接触,使煤层和顶底板中的硫铁矿、有机流在氧存在的条件下,经过化学的、生物的作用形成游离的硫酸,使矿井水呈酸性。其...  相似文献   

19.
用数学地质方法判别鹤壁矿务局矿井水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水源的判别是矿井防治水的前提。本文利用数学地质方法,通过对水化学数据的处理,判别分析了鹤壁矿务局的矿井水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和大量的实验工作,提出矿井污水水质处理方法和工艺参数。这一技术的推广运用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