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期。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全球化推进过程的不易,让我们发现在线教育势如破竹冲击着传统教育。高考改革的推进,让我们欢喜又忧愁。喜的是在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省份,高中地理已经从不被重视的“小学科”跃升为选修人数众多的“大学科”,地理学科的地位空前提升;忧的是我们应对新高考的准备还不充分,当下高中地理师资严重紧缺,许多教师被繁重的地理教学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不可否认,现在正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期,地理教育的春天真正来临了。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在思考出台的北京高考新方案对于国家的建设与教育大计的利害影响,最终总觉得是弊多利少。读了《地理教学》1992年第5期发表的“对北京市1993年试行高考科不考地理的忧睡与意见”后,感到“黄河流域地理教学研讨会”的全体代表,说出了绝大多数地理教师的心声,水平高、质量高、意见也中恳。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月,我们重庆市教科所在重庆市第35中学召开了一次地理教研会,会上谈起1993年起,北京率先试行高考改革新方案,科将不考地理,全国还将有近十个省市仿效北京该方案,取消地理高考。当时与会的地理教师纷纷表示不理解,以为地理不参加高考是个倒退,不符合教改精神。  相似文献   

4.
高考新方案才宣布二个多月,我校地理教学就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2021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涉及地理课程价值、地理课程标准的演变、地理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大概念下的地理教学设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地理概念教学、深度学习的策略、地理课程思政的实施、劳动教育的渗透、地理实践力素养测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和地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等。未来地理教育研究需要关注课程思政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双减”政策下的地理教学、基于地理思想的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师的学科理解等。  相似文献   

6.
本刊自去年第2期应读建设辟“地理考试改革讨论”栏目以来,全国各地地理教师纷纷来信来稿,畅谈对中学地理各类考试的认识,进行功过评析以及提出不少有益的改革对策。这种对中学地理教学事业高度的责任心深深地感染着编。去年,北京推出高考改革试点新方案后,本刊即于第6期刊载“黄河流域地理教育研讨会”对该方案的“优虑与意见”。由此,有关地理高考改革讨论的信、稿又一次纷至沓来。广大地理教师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或引史忆汩,或抚今望后,或对出海外,或联系本校,踊跃表达有见有识的心声,其心、其情,令编感受殊深。本刊第1期已发表了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陈尔寿理事长关于地理高考的一,本期则较多的编了一组同一专题的教师信稿,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0,(7):F0002-F0002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是进行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是中国教育学会的分支机构,由中国教育学会直接领导。学会下设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高师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出版编辑工作专业委员会4个专业委员会。学会成立于1981年9月,创始人为中国地理教育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张子桢、褚绍唐、褚亚平、陈尔寿、徐建滨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13年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集中于地理课程研究、地理教学研究、地理教育测量研究和地理教师研究等领域,今后地理教育研究的走向将关注世界地理课程改革研究、初中地理新版教材研究、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教学研究、地理高考试题评析研究和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作业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反馈、考查、督促的作用。由于地理学科被取消高考资格,学生普遍对地理学习敷衍了事。在这种岌岌可危的地理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地理作业.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兴趣.在布置作业时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1999,(1):15-17
1999年来临了。这也意味着21世纪正在走近我们!面对新世把,地理教学如何重振雄风.再现风采.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地理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任务。最近,围绕地理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刊记特邀浙江教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联合举办的“地理学科都学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黄进行了座谈,下面刊登的是部分学员的发言纪要。我们也欢迎本刊的广大读撰写章。就地理教学改革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2023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发现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落实、地理课程标准的解析、地理教材的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整体理解的地理教学、地理专题内容的教学、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地图素养的养成、思维结构评价、表现性评价、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地理教师教学行为和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等。未来地理教育研究需要关注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在地理教育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新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促进科学素养提升的地理实验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学习方式等话题,并重视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的规范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理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历年来高考往往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放到局部区域中来考查,因而突破区域地理尤其是区域地理空间定位是我们很多地理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当然也是很多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构建区域地理复习模块,即“三个W(where、what、why),一个H(how)”,效果很好。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区域地理复习模块。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14,(23):F0002-F0002
2014年10月15日至17日.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综合学术年会在天津市召开。本次综合学术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承办,天津市地理学会、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38所高校,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等10家编辑出版机构,以及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教研员、校长、地理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地理教学》创刊50周年,主编段玉山博士约我结合50年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写篇纪念文章。关于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有的主题我已经写过,有的一时找不全资料,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地理教学》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发表的一组文章上,这组文章的主题是要求恢复地理高考。  相似文献   

15.
地理措施通常是指人类针对地理环境、人地关系中的实际问题和区域发展所采取的解决方式、途径、手段。该类试题有利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突出地理学科高考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落实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教育目标,是高考的常考题型。本文从高考试题统计、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真题再现、地理思维建模、实战演练五个方面,阐述地理措施类综合题的应对策略。地理措施类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考查目标。解答地理措施类综合题,要遵循标本兼治原则提出解决问题措施,遵循扬长补短原则提出优化发展措施,要结合试题的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学时读的是理科,地理不属于高考科目,因此对地理并没有多大的好感。阴差阳错,读大学时,地理教育却成了自己的专业;说不上理由,后来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地理,应该属于骨子里喜欢的那一种。品味并享受地理课堂也就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样给学生呈现更加精彩的地理课成了我每天思考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建造良好的校园地理教育环境,有利于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进行地理索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地理学科的地位。深圳外国语学校把地理教室与地理园有机结合,使两者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形成开放式、多功能的地理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曾昭鹏 《地理教学》2011,(24):46-47
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已成为重要的课程理念,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是由课堂教学以及地理问题的开放陛来支撑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开放式课程理念的强调,以及近几年高考中对开放性试题的侧重,使得开放性地理问题成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推崇开放性地理问题教学的目的。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又使得开放性地理问题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张永昌 《地理教学》1993,(2):42-42,20
由于近期《教育报》等权威报刊登载了新的高考将不考地理的方案,同时地理在高中又要作会考要求。使得众多的地理教师,就备受了各种艰辛与苦难。  相似文献   

20.
教育要现代化、信息化,这是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进人中学地理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把地理教材内容通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多方位传授给学生。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地理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